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第266章 玉碎瓦全
“哦,这么说,你认识这守将?”
“回大汗,奴才了解过,守卫抚顺城的是明朝正三品的指挥使徐进,此人倒是有些能力,但这徐进官场不顺,更是被人打发到这抚顺城来的,心中自然不满,如今眼见无望,极有可能会弃暗投明归顺我大金。”
听李永芳这么说,努尔哈赤思索片刻,便同意了他的方案,毕竟这李永芳还是有些能力的,而且试一试也没有多少损失:“好,你去试试,如果成功了的话,此次南下第一个给你记首功。”
“谢大汗。”
皇太极对此也没有多少意见,一方面冲在最前面的是他正白旗的人,死的人越多,对他影响越大,另一方面,这也算是能卖李永芳一个人情。
于是,后金军鸣金收兵,女真人和汉军如潮水般退去,只留下遗弃在地上的被焚毁的工程器械的残骸。
“撤,撤回去。”
游荡在城外的女真弓骑兵,眼见攻城的女真人撤回来了,他们立马贴近城墙,开始用弓箭阻击明军,为撤退下来的部队打掩护,防止他们被明军收割人头。
一套配合下来,打胜了的明军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女真人弓马娴熟,箭射的很准,完全压制住了城墙上的明军弓箭手和火枪兵,明军人数不多,被压制的根本就无法还击,也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退去。
等到后金大军都撤回去了之后,李永芳带了几个亲兵,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城下,他还是挺谨慎的,特意选择了明军弓箭火器范围之外。
随后,便面向抚顺城大声喊道:“徐将军,可出来一聚,我是前抚顺游击将军李永芳,现在是大金的三等总兵官。”
听着外面的叫阵,一个千户急忙跑去找徐进跟他汇报,之所以跑得这么急,心里恐怕也想给自己留条退路,毕竟后金的攻势这么猛。
他们未必顶得住,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忠君报国也是不少将领的信念,毕竟这种投靠外族的事,会让人家戳脊梁骨的。
而此时的徐进正在安抚伤兵,稳定他们的情绪,还有就是安排接下来的防务。
“将军,外面有人叫阵,说是要和您谈一谈。”
“什么人?”
“自称是前抚顺游击将军,应该是降金叛将李永芳。”
“是他。”
抚顺城现在是这个下场,有一多半都是他的功劳,这个狗汉奸。
徐进犹豫片刻,还是决定去会会他,不管他说什么,多少还能拖延点时间,毕竟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至于能不能赶来,他不确定,但起码有,所以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
“走,上去看看他耍什么花招。”
很快,徐进就带着亲兵登上了抚顺南墙,而他一眼便在下面几个人中看到了李永芳,此时的李永芳,为了向努尔哈赤表达忠心,已经剃发留起了辫子。
努尔哈赤起初招降李永芳时,并未强制要求其及其属从“剃发”。但李永芳这个狗东西为了向努尔哈赤表忠心,主动率属从剃了发。
他虽然剃发留辫,但是他的辫子和传统女真人的还是有些许差异的,徐进很好分辨,再加上他的服饰。
于是,徐进当即便对着下面的人喊道:“大明朝正三品指挥使、抚顺游击将军徐进是也,底下的是是哪个宵小之辈?”
“徐将军,火气不要这么大,我是来劝你弃暗投明的。”
“如今明朝内忧外患,积重难返,国家破败,民不聊生,大势已去也,何不如投靠我大金,大汗许诺你为二等副将,想当初我也不过只是个三等副将啊!”
后金的武官职位有一套较为系统的等级划分,二等副将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当时的武官等级大致分为总兵官、副将、参将、游击、备御等,而副将又分为三等,二等副将是其中相对较低的一级。
但也算是中级武官,在政治上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能够参与一些军事会议和决策讨论,对后金的军事战略和行动有一定的发言权。
努尔哈赤和李永芳都认为,给这样的一个职位不算低,而且这还是看在徐进手下的人很能打的份儿上,不然绝对不可能给这么高。
要是再高,那可就真的成了人心不足蛇吞象了。
“还有你自己,堂堂的正三品指挥使,居然被下放到这小小的抚顺担任什么游击将军,这不可笑吗?说实在的,我也为徐兄感到不值,这样的朝廷还有必要要为他们卖命吗?那些朝堂上的文官,哪个不是人模狗样?明里套,暗里套。”
“许诺你的援兵此刻还在路上吧!或许,一直都在路上,永远也到不了抚顺。”
“况且你也要为你自己身后的兄弟们想想,便是你想死,他们呢?他们都是爹生娘养的,都有父母妻儿,没有必要让他们为了姓朱的卖命. . . . . .。”
眼见李永芳越说越离谱,最重要的是他身边已经有人动摇了,再让他说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徐进当即便大骂道:“你这个叛徒,放着好好的人臣不当非要跑去当奴才,你还有脸出现在这里,你对得起抚顺城的百姓吗?你对得起皇上对你的恩情吗?”
“你这个厚颜无耻的卑鄙小人,我身后站着都是大明的儿郎,大明的汉子,都是有血性的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我徐进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也绝不畏死,城若破由死而已。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死,名可垂于竹帛也。有何惧哉!”
“让我投降,那是休想!有种就攻上来!让我看看你是不是男人?”
徐进说的那是慷慨激昂,直接将身后的将士们抬升了一个高度,但凡是读过点书的军将,此刻都已经打消了苟活的念头,此刻,唯有一死可报家国天下。
汉家儿郎,从来就不畏死,青史留名的机会摆在这里,纵使不能,但是有这几句话也值了。
军将死战不退,普通甲士自然是生死相随,此时,城内的几千人,皆已下定必死之信念。
“战、战、战。”
“回大汗,奴才了解过,守卫抚顺城的是明朝正三品的指挥使徐进,此人倒是有些能力,但这徐进官场不顺,更是被人打发到这抚顺城来的,心中自然不满,如今眼见无望,极有可能会弃暗投明归顺我大金。”
听李永芳这么说,努尔哈赤思索片刻,便同意了他的方案,毕竟这李永芳还是有些能力的,而且试一试也没有多少损失:“好,你去试试,如果成功了的话,此次南下第一个给你记首功。”
“谢大汗。”
皇太极对此也没有多少意见,一方面冲在最前面的是他正白旗的人,死的人越多,对他影响越大,另一方面,这也算是能卖李永芳一个人情。
于是,后金军鸣金收兵,女真人和汉军如潮水般退去,只留下遗弃在地上的被焚毁的工程器械的残骸。
“撤,撤回去。”
游荡在城外的女真弓骑兵,眼见攻城的女真人撤回来了,他们立马贴近城墙,开始用弓箭阻击明军,为撤退下来的部队打掩护,防止他们被明军收割人头。
一套配合下来,打胜了的明军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女真人弓马娴熟,箭射的很准,完全压制住了城墙上的明军弓箭手和火枪兵,明军人数不多,被压制的根本就无法还击,也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退去。
等到后金大军都撤回去了之后,李永芳带了几个亲兵,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城下,他还是挺谨慎的,特意选择了明军弓箭火器范围之外。
随后,便面向抚顺城大声喊道:“徐将军,可出来一聚,我是前抚顺游击将军李永芳,现在是大金的三等总兵官。”
听着外面的叫阵,一个千户急忙跑去找徐进跟他汇报,之所以跑得这么急,心里恐怕也想给自己留条退路,毕竟后金的攻势这么猛。
他们未必顶得住,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忠君报国也是不少将领的信念,毕竟这种投靠外族的事,会让人家戳脊梁骨的。
而此时的徐进正在安抚伤兵,稳定他们的情绪,还有就是安排接下来的防务。
“将军,外面有人叫阵,说是要和您谈一谈。”
“什么人?”
“自称是前抚顺游击将军,应该是降金叛将李永芳。”
“是他。”
抚顺城现在是这个下场,有一多半都是他的功劳,这个狗汉奸。
徐进犹豫片刻,还是决定去会会他,不管他说什么,多少还能拖延点时间,毕竟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至于能不能赶来,他不确定,但起码有,所以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
“走,上去看看他耍什么花招。”
很快,徐进就带着亲兵登上了抚顺南墙,而他一眼便在下面几个人中看到了李永芳,此时的李永芳,为了向努尔哈赤表达忠心,已经剃发留起了辫子。
努尔哈赤起初招降李永芳时,并未强制要求其及其属从“剃发”。但李永芳这个狗东西为了向努尔哈赤表忠心,主动率属从剃了发。
他虽然剃发留辫,但是他的辫子和传统女真人的还是有些许差异的,徐进很好分辨,再加上他的服饰。
于是,徐进当即便对着下面的人喊道:“大明朝正三品指挥使、抚顺游击将军徐进是也,底下的是是哪个宵小之辈?”
“徐将军,火气不要这么大,我是来劝你弃暗投明的。”
“如今明朝内忧外患,积重难返,国家破败,民不聊生,大势已去也,何不如投靠我大金,大汗许诺你为二等副将,想当初我也不过只是个三等副将啊!”
后金的武官职位有一套较为系统的等级划分,二等副将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当时的武官等级大致分为总兵官、副将、参将、游击、备御等,而副将又分为三等,二等副将是其中相对较低的一级。
但也算是中级武官,在政治上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能够参与一些军事会议和决策讨论,对后金的军事战略和行动有一定的发言权。
努尔哈赤和李永芳都认为,给这样的一个职位不算低,而且这还是看在徐进手下的人很能打的份儿上,不然绝对不可能给这么高。
要是再高,那可就真的成了人心不足蛇吞象了。
“还有你自己,堂堂的正三品指挥使,居然被下放到这小小的抚顺担任什么游击将军,这不可笑吗?说实在的,我也为徐兄感到不值,这样的朝廷还有必要要为他们卖命吗?那些朝堂上的文官,哪个不是人模狗样?明里套,暗里套。”
“许诺你的援兵此刻还在路上吧!或许,一直都在路上,永远也到不了抚顺。”
“况且你也要为你自己身后的兄弟们想想,便是你想死,他们呢?他们都是爹生娘养的,都有父母妻儿,没有必要让他们为了姓朱的卖命. . . . . .。”
眼见李永芳越说越离谱,最重要的是他身边已经有人动摇了,再让他说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徐进当即便大骂道:“你这个叛徒,放着好好的人臣不当非要跑去当奴才,你还有脸出现在这里,你对得起抚顺城的百姓吗?你对得起皇上对你的恩情吗?”
“你这个厚颜无耻的卑鄙小人,我身后站着都是大明的儿郎,大明的汉子,都是有血性的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我徐进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也绝不畏死,城若破由死而已。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死,名可垂于竹帛也。有何惧哉!”
“让我投降,那是休想!有种就攻上来!让我看看你是不是男人?”
徐进说的那是慷慨激昂,直接将身后的将士们抬升了一个高度,但凡是读过点书的军将,此刻都已经打消了苟活的念头,此刻,唯有一死可报家国天下。
汉家儿郎,从来就不畏死,青史留名的机会摆在这里,纵使不能,但是有这几句话也值了。
军将死战不退,普通甲士自然是生死相随,此时,城内的几千人,皆已下定必死之信念。
“战、战、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