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345章 两对小夫妻同时分别
电话是时任鲁院副院长周艾若打来的,他在电话里说按照计划,今年将举办新一期的文学讲习班,为期四个月,想请方明华去燕京临时授课。
“明华同志,你呢,讲先锋文学,你写那本《当代先锋文学思潮与未来展望》有些高校中文系已经作为教材,你就讲这个,这对你来说不算什么难事吧?”
能去鲁院给作家们上课当然是件好事,这本身也是对自身文学理论水平的一种肯定。
可是自己现在有一大堆事啊。
孩子才两个多月正需要人照顾,《平凡的世界》第三部还没有彻底完工,更有香江的罗斌正眼巴巴等着自己写《雪中悍刀行》.
走不开啊。
但这都是自己的私事,方明华不好直说,只是在电话里说自己年轻,资历和能力都不够,怎么能给作家们当老师呢?
但周艾若在电话里哈哈大笑说:“明华同志,我可看过你在我们鲁院的教室里,研讨陆遥的作品舌战群儒的场面,论点鲜明论据确凿,可不像有的作家能写不能说,所以你就别推辞了。”
其实方明华知道,鲁院副院长亲自打电话给你,这件事基本上都是铁板钉钉的事。
鲁院是中国作协直属单位,各省的作协都是中国作协的分支机构,你怎么能没有政治觉悟呢。
方明华答应了。
周艾若说正式通知会很快寄到伱们杂志社,工作交接一下,早日赶到燕京。
方明华挂掉电话后就去找黄社长。
黄社长也接到鲁院的电话,对于这件事作为一把手当然姿态要高,支持鲁院的决定,只不过问方明华:“你走的这四个月,谁来主持编辑部的工作?”
“白苗。”方明华想到没想回答道:“他能干好这份工作。”
黄社长意味深长看了他一眼,最终还是点点头。
回到家,方明华就给父母和媳妇说了这事,老妈有些嘟囔说孩子小就让你出这么长的远门,不知道作协的那些领导是怎么想的。
宋棠棠心里也有些舍不得。
一去就是小半年时间,结婚后彼此还没分开这么长时间呢。
但她是个识大体的媳妇,不能因为家里的事情耽误他的事业。
“明华你去吧,孩子由我还有你妈跟我妈照顾,你不用担心,到燕京以后,要时常去看看我姥爷,这两年他身体不好。”
“你放心吧,周末我会过去的。”
“还有咱们那套四合院,也得过去看看。”
“那肯定的,如果有时间我去住上几晚上。”
“换洗的衣服多带点。”
“被褥之类不用从家里带,我给我姥姥打个电话,让他们准备。
就在方明华和宋棠棠说着分别的话,就在千里之外的浙省一座叫海盐的小城,一对小夫妻也是依依惜别。
余桦和他结婚不久的妻子潘银春。
两人原来都是县文化馆的干部,85年3月才结婚。
“余桦,你能不能不去燕京?”潘银春忍不住又问道。
“银春,这是一次机会,我不能放弃。”余桦说话也干脆利落:“我要想在写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须学习,你也知道我没上过大学,无论是文学理论和知识都很欠缺。”
“我觉得你现在挺厉害的呀,在咱们海盐你已经是很有名的作家了。”
“很有名的作家?”余桦听了笑了笑:“老一辈作家咱就不提,你听过莫岩吗?听过史铁声吗?甚至,听过离咱们海盐很近苏州的苏童?更不用西京的那位方明华,人家和我是同岁,但现在已经是杂志社的主编,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了!”
这些作家,潘银春听说过,不过是从丈夫口中说出的。
“余桦,你说的那些人我不感兴趣,咱们在县城有份体面的工作,一起生个可爱的宝宝,过着安稳的日子不好吗?为什么非得出去过不稳定的生活呢?”潘银春苦口婆心。
“因为,我喜欢文学,我要写出更好的作品。”
潘银春沉默。
第二天,余桦背上背着被褥,提着旅行包,坐上前往申城的中巴车,然后再火车赶往燕京。
余华去燕京进修,在海盐可是不小的新闻。这事儿最先在文化馆流传,同事之间不免奉承几句,这让她添了几分颜面,冲谈了丈夫离开的不快。
希望进修早点结束,他赶快回来吧。
方明华还是三天之后才踏上前往燕京的火车,临走前还把那台长城电脑以及打印机办了托运,准备带到燕京,空余时间还要写作。
第二天中午达到燕京。
来这里已经是轻车熟路,他先去黄寺院总政大院看望了宋棠棠的姥爷和姥姥,吃了一顿饭,当
到了下午才赶到位于朝阳八里庄南里27号的鲁迅文学院报到。
在鲁院院长办公室里,方明华见到周艾若。
“明华,你终于来了,一路辛苦,周艾若笑着和他握手:“听说你媳妇给生了个双胞胎还是龙凤胎?家里忙吧?把你邀请过来实在是不得已,现在鲁院缺老师啊。”
“缺老师?不会吧?”方明华感到有些惊讶。
“你别急,听我慢慢讲。”
原来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内文坛涌现了一大批青年作家而且取得一定的成绩,诸如莫岩、余华、迟子建等,但他们有个通病:
先天不足,没有上过大学,文化专业水平偏低,知识根底浅,门类单一,呈一种贫血状态,这很不利于他们以后的文学创作。
国家决定培养一批「学者化」的作家——鲁院自然担负起这个责任。这讲习班只是临时之举,明年还要和燕师大联合举办研究生班。
“作家好招,但老师难找。”周艾若继续说道:“不瞒你说,咱们国内无论是老一辈作家,还是高校的教师,对于现在文坛上流行的先锋文学的研究都不够系统和全面,许多老师都是拿你写的那本书做教材,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让你本人来讲呢。”
原来如此
方明华只好说自己尽力。
“你看我,一说都是一堆话,你还没休息。”周艾若有些歉意:“我让人安排你的住宿。”
方明华跟着一位工作人员出了院长办公室。
鲁院并不大,就像一个小学,北边一幢五层大楼,南边一座两层小楼,东边一个篮球场,仅此而已。
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图书馆、食堂.应有尽有。
像方明华这样,从外地赶来教学的老师并不多,绝大多数老师都是燕京人且都是兼职,所以学校并没有准备专门的教师宿舍,只是在五层大楼的四楼——原来是上一期学员的住的宿舍腾几间给他们准备单间。
在工作人员的帮忙下,方明华提着行李来到自己的房间,条件还不错。
房间有20多个平米,带有单独的卫生间。
床、书桌、书柜、衣柜,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两节沙发和崭新的洗脸盆。
“方老师,书柜和沙发是周院长专门给你准备的,这是饭菜票,每月底去学院后勤处领。”工作人员从提的包里拿出一沓饭菜票递给方明华,如果还需要什么,你直接可以去后勤处,周院长说要照顾好你。”
“谢谢,暂时不需要。”
自己是来教书的,不是来享受的,而这条件还算不错。
简单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方明华就在校园里溜达了一圈,其实也就是十几分钟就转弯,然后又回自己宿舍。
在上楼梯的时候碰到几个说说笑笑的青年,其中一个方明华还认识。
余桦。
(本章完)
“明华同志,你呢,讲先锋文学,你写那本《当代先锋文学思潮与未来展望》有些高校中文系已经作为教材,你就讲这个,这对你来说不算什么难事吧?”
能去鲁院给作家们上课当然是件好事,这本身也是对自身文学理论水平的一种肯定。
可是自己现在有一大堆事啊。
孩子才两个多月正需要人照顾,《平凡的世界》第三部还没有彻底完工,更有香江的罗斌正眼巴巴等着自己写《雪中悍刀行》.
走不开啊。
但这都是自己的私事,方明华不好直说,只是在电话里说自己年轻,资历和能力都不够,怎么能给作家们当老师呢?
但周艾若在电话里哈哈大笑说:“明华同志,我可看过你在我们鲁院的教室里,研讨陆遥的作品舌战群儒的场面,论点鲜明论据确凿,可不像有的作家能写不能说,所以你就别推辞了。”
其实方明华知道,鲁院副院长亲自打电话给你,这件事基本上都是铁板钉钉的事。
鲁院是中国作协直属单位,各省的作协都是中国作协的分支机构,你怎么能没有政治觉悟呢。
方明华答应了。
周艾若说正式通知会很快寄到伱们杂志社,工作交接一下,早日赶到燕京。
方明华挂掉电话后就去找黄社长。
黄社长也接到鲁院的电话,对于这件事作为一把手当然姿态要高,支持鲁院的决定,只不过问方明华:“你走的这四个月,谁来主持编辑部的工作?”
“白苗。”方明华想到没想回答道:“他能干好这份工作。”
黄社长意味深长看了他一眼,最终还是点点头。
回到家,方明华就给父母和媳妇说了这事,老妈有些嘟囔说孩子小就让你出这么长的远门,不知道作协的那些领导是怎么想的。
宋棠棠心里也有些舍不得。
一去就是小半年时间,结婚后彼此还没分开这么长时间呢。
但她是个识大体的媳妇,不能因为家里的事情耽误他的事业。
“明华你去吧,孩子由我还有你妈跟我妈照顾,你不用担心,到燕京以后,要时常去看看我姥爷,这两年他身体不好。”
“你放心吧,周末我会过去的。”
“还有咱们那套四合院,也得过去看看。”
“那肯定的,如果有时间我去住上几晚上。”
“换洗的衣服多带点。”
“被褥之类不用从家里带,我给我姥姥打个电话,让他们准备。
就在方明华和宋棠棠说着分别的话,就在千里之外的浙省一座叫海盐的小城,一对小夫妻也是依依惜别。
余桦和他结婚不久的妻子潘银春。
两人原来都是县文化馆的干部,85年3月才结婚。
“余桦,你能不能不去燕京?”潘银春忍不住又问道。
“银春,这是一次机会,我不能放弃。”余桦说话也干脆利落:“我要想在写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须学习,你也知道我没上过大学,无论是文学理论和知识都很欠缺。”
“我觉得你现在挺厉害的呀,在咱们海盐你已经是很有名的作家了。”
“很有名的作家?”余桦听了笑了笑:“老一辈作家咱就不提,你听过莫岩吗?听过史铁声吗?甚至,听过离咱们海盐很近苏州的苏童?更不用西京的那位方明华,人家和我是同岁,但现在已经是杂志社的主编,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了!”
这些作家,潘银春听说过,不过是从丈夫口中说出的。
“余桦,你说的那些人我不感兴趣,咱们在县城有份体面的工作,一起生个可爱的宝宝,过着安稳的日子不好吗?为什么非得出去过不稳定的生活呢?”潘银春苦口婆心。
“因为,我喜欢文学,我要写出更好的作品。”
潘银春沉默。
第二天,余桦背上背着被褥,提着旅行包,坐上前往申城的中巴车,然后再火车赶往燕京。
余华去燕京进修,在海盐可是不小的新闻。这事儿最先在文化馆流传,同事之间不免奉承几句,这让她添了几分颜面,冲谈了丈夫离开的不快。
希望进修早点结束,他赶快回来吧。
方明华还是三天之后才踏上前往燕京的火车,临走前还把那台长城电脑以及打印机办了托运,准备带到燕京,空余时间还要写作。
第二天中午达到燕京。
来这里已经是轻车熟路,他先去黄寺院总政大院看望了宋棠棠的姥爷和姥姥,吃了一顿饭,当
到了下午才赶到位于朝阳八里庄南里27号的鲁迅文学院报到。
在鲁院院长办公室里,方明华见到周艾若。
“明华,你终于来了,一路辛苦,周艾若笑着和他握手:“听说你媳妇给生了个双胞胎还是龙凤胎?家里忙吧?把你邀请过来实在是不得已,现在鲁院缺老师啊。”
“缺老师?不会吧?”方明华感到有些惊讶。
“你别急,听我慢慢讲。”
原来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内文坛涌现了一大批青年作家而且取得一定的成绩,诸如莫岩、余华、迟子建等,但他们有个通病:
先天不足,没有上过大学,文化专业水平偏低,知识根底浅,门类单一,呈一种贫血状态,这很不利于他们以后的文学创作。
国家决定培养一批「学者化」的作家——鲁院自然担负起这个责任。这讲习班只是临时之举,明年还要和燕师大联合举办研究生班。
“作家好招,但老师难找。”周艾若继续说道:“不瞒你说,咱们国内无论是老一辈作家,还是高校的教师,对于现在文坛上流行的先锋文学的研究都不够系统和全面,许多老师都是拿你写的那本书做教材,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让你本人来讲呢。”
原来如此
方明华只好说自己尽力。
“你看我,一说都是一堆话,你还没休息。”周艾若有些歉意:“我让人安排你的住宿。”
方明华跟着一位工作人员出了院长办公室。
鲁院并不大,就像一个小学,北边一幢五层大楼,南边一座两层小楼,东边一个篮球场,仅此而已。
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图书馆、食堂.应有尽有。
像方明华这样,从外地赶来教学的老师并不多,绝大多数老师都是燕京人且都是兼职,所以学校并没有准备专门的教师宿舍,只是在五层大楼的四楼——原来是上一期学员的住的宿舍腾几间给他们准备单间。
在工作人员的帮忙下,方明华提着行李来到自己的房间,条件还不错。
房间有20多个平米,带有单独的卫生间。
床、书桌、书柜、衣柜,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两节沙发和崭新的洗脸盆。
“方老师,书柜和沙发是周院长专门给你准备的,这是饭菜票,每月底去学院后勤处领。”工作人员从提的包里拿出一沓饭菜票递给方明华,如果还需要什么,你直接可以去后勤处,周院长说要照顾好你。”
“谢谢,暂时不需要。”
自己是来教书的,不是来享受的,而这条件还算不错。
简单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方明华就在校园里溜达了一圈,其实也就是十几分钟就转弯,然后又回自己宿舍。
在上楼梯的时候碰到几个说说笑笑的青年,其中一个方明华还认识。
余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