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391章 390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热门推荐:
菜刀通天
厄运之女必须死
都重生了,还当我是舔狗PUA啊
天涯孤鸿
快穿之娇软炮灰惹人怜
三国:重生赵云,桃园五结义
华娱大导演,成名后女星送房卡
末世又如何,我带闺蜜肆意生活
惹她干嘛?她满级,大佬狂砸榜一
方明华恢复了以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只不过家里有了两个小孩,自己不能当甩手掌柜,但《雪中悍刀行》还得继续码字,早点完工。
所以,方明华和宋棠棠商量,晚上大部分时间还是回幸福小区住着。
时间很快就到八月底,天气逐渐凉下来。
这天下午,方明华拿着《人民文学》最新一期杂志认真看着,他竟然发现,马建的那篇小说竟然一字不改全文刊登,而且还是在杂志头条!
额的神呐
方明华立刻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白苗,你给马建写的退稿信里,指出他这篇小说存在的问题了吗?”
“说了,内容过于出格,发表后影响民族团结,造成不良后果怎么?出什么事了?”白苗在电话里回答道。
“你看看最新一期的《人民文学》。”方明华说了句,挂掉电话。
刘兴武要倒霉了!
方明华心里叹口气,将杂志放到一边。
果然,这篇小说发表以后,果然引起轩然大波,遭到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读者纷纷反对,官方公开提出强烈批评。
危机还在进一步发酵中。
但这与方明华无关,每天按时上下班,下班后回家抱娃。
今天早上,方明华刚上班不久,泡了一杯龙井茶还没喝一口,就听到急促的敲门声,紧接着就看到白苗匆匆走了进来,神色有些紧张。
“方主编,新闻出版署发布最新消息:《人民文学》主编刘兴武辞职!参与这篇马建写的那篇小说的审核的编辑全部处分,责令《人民文学》杂志社立刻召回所有发行的当期刊物!”
方明华听了并不感到惊讶,喝了口茶淡淡说了句。
“知道了。”
“方主编,幸亏咱们没有刊登。”白苗想到这个就感到后怕。
“所以说,审稿的时候,多考虑方方面面,我们做编辑的,审的是文学,但不能单纯从文学角度考虑,明白了吗?”方明华看着他,意味深长。
“我明白了!”白苗赶紧说道。
“好了,也没啥大事,也别为此事缩手缩脚,只要别触碰国家有关政策底线就行。”方明华安慰道。
白苗并没立即离开。
“方主编,我经验不足,政策没把握好,可刘兴武可是茅盾奖获得者,又是号称“新中国第一刊”的主编,怎么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我有点想不明白。”
“急于求成,用力过猛呗。”方明华淡淡说了句。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刘兴武从此放弃写作转而醉心研究红学,也取得不俗成就。
此时的刘兴武还在燕京的家闭门思过。
往日忙忙碌碌的生活突然变的闲下来,让他很不适应。
更让他感到难受的是,发生这件事,昔日的一些同事,甚至朋友,见到他如同看到瘟疫,躲避不及。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他也没心思看书,站在阳台上,对着几盆花发呆。
这时候客厅里的电话铃声突然响了。
这个时候还有谁给我打电话?
往日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电话不断,但自从发生这事后,顿时安静许多。
他心里想着,拿起话筒,里面立刻传来熟悉的声音。
“兴武,这到底怎么回事?”
是王濛!
“对不起,王部长,我辜负了你一片期望。”刘兴武道歉道。
当初是王濛将《人民文学》主编这个位置交给自己,没想到捅了这么大篓子!
“好了,不说客套话,都是朋友。”电话里王濛打断刘兴武的道歉:“我想不明白,你也是老作家老编辑了,文坛上风风雨雨数十年,没看出这篇小说的问题?!”
“其实,当初我也看出这篇小说如果刊登出去,会引起一些争议,但没想到问题这么严重。”刘兴武坦诚道:“还有一个原因,这篇小说根据作者自己说,被《延河》拒稿转投我这的。”
“被方明华拒稿?那你还要登?!”
“王部长,你不知道,这两年《延河》风头太旺,说真的,给我造成不小的压力。原来《延河》不是号称“小《人民文学》吗?,这样下去,我看就成了大号的《人民文学》了!”
“他们每期刊登主编推荐栏目的小说,都能在文坛上引起热议,赞扬也好,批评也罢,但这就是热度啊。”
“王部长,你也知道,办杂志最害怕的不是刊登的文章受到批评,而是根本没人评论!这样下去太可怕!所以我就胆大一回,他们不敢登的,我们登!只是没想到问题这么严重。”
刘兴武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这些话他一直憋在心里没法对外人说,今天总算说出来,心里也舒服许多。
“哎”电话那边,王濛听了长叹一口气,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过了下,王濛在电话里安慰道:“兴武,吃一堑长一智吧,不过这事你也别太担心,好好做检查,态度诚恳点,我再帮伱运作运作,或许事情还有转机。”
“谢谢,谢谢。”刘兴武听了顿时喜出望外。
“不用谢,朋友嘛,这段时间就在家好好呆着,多读点书做当休息,别乱说,更不能在别人面前乱发牢骚!”
“我明白。”刘兴武满心感激。
挂掉电话,刘兴武没来由感到有些轻松。
王濛,果然够朋友啊。
或许他也了解这些做编辑的为难之处吧。
算了,不想了,就按照他说的。
刘兴武想着,看到书架上放着的《红楼梦》,好久没看了,趁这段时间,好好读读。
再说王濛,挂掉电话后,坐在椅子后面想着这事。
真没想到,刘兴武这个老人手竟然昏头,而方明华这个年轻人头脑清醒。
政治敏锐度高!
很适合在官场发展嘛。
干脆,别干什么编辑,到政府部门,来我部里工作算了。
好好培养,绝对有前途!
但那转念又一想。
算了。
自己顶多再干上两年就不干了,何必把人家拉过来?
宦海凶险啊。
相对作家,编辑,工作单纯多喽。
还是让他老老实实继续干他的《延河》主编,写小说吧。
王濛想着,拿起一支烟。
(本章完)
只不过家里有了两个小孩,自己不能当甩手掌柜,但《雪中悍刀行》还得继续码字,早点完工。
所以,方明华和宋棠棠商量,晚上大部分时间还是回幸福小区住着。
时间很快就到八月底,天气逐渐凉下来。
这天下午,方明华拿着《人民文学》最新一期杂志认真看着,他竟然发现,马建的那篇小说竟然一字不改全文刊登,而且还是在杂志头条!
额的神呐
方明华立刻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白苗,你给马建写的退稿信里,指出他这篇小说存在的问题了吗?”
“说了,内容过于出格,发表后影响民族团结,造成不良后果怎么?出什么事了?”白苗在电话里回答道。
“你看看最新一期的《人民文学》。”方明华说了句,挂掉电话。
刘兴武要倒霉了!
方明华心里叹口气,将杂志放到一边。
果然,这篇小说发表以后,果然引起轩然大波,遭到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读者纷纷反对,官方公开提出强烈批评。
危机还在进一步发酵中。
但这与方明华无关,每天按时上下班,下班后回家抱娃。
今天早上,方明华刚上班不久,泡了一杯龙井茶还没喝一口,就听到急促的敲门声,紧接着就看到白苗匆匆走了进来,神色有些紧张。
“方主编,新闻出版署发布最新消息:《人民文学》主编刘兴武辞职!参与这篇马建写的那篇小说的审核的编辑全部处分,责令《人民文学》杂志社立刻召回所有发行的当期刊物!”
方明华听了并不感到惊讶,喝了口茶淡淡说了句。
“知道了。”
“方主编,幸亏咱们没有刊登。”白苗想到这个就感到后怕。
“所以说,审稿的时候,多考虑方方面面,我们做编辑的,审的是文学,但不能单纯从文学角度考虑,明白了吗?”方明华看着他,意味深长。
“我明白了!”白苗赶紧说道。
“好了,也没啥大事,也别为此事缩手缩脚,只要别触碰国家有关政策底线就行。”方明华安慰道。
白苗并没立即离开。
“方主编,我经验不足,政策没把握好,可刘兴武可是茅盾奖获得者,又是号称“新中国第一刊”的主编,怎么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我有点想不明白。”
“急于求成,用力过猛呗。”方明华淡淡说了句。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刘兴武从此放弃写作转而醉心研究红学,也取得不俗成就。
此时的刘兴武还在燕京的家闭门思过。
往日忙忙碌碌的生活突然变的闲下来,让他很不适应。
更让他感到难受的是,发生这件事,昔日的一些同事,甚至朋友,见到他如同看到瘟疫,躲避不及。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他也没心思看书,站在阳台上,对着几盆花发呆。
这时候客厅里的电话铃声突然响了。
这个时候还有谁给我打电话?
往日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电话不断,但自从发生这事后,顿时安静许多。
他心里想着,拿起话筒,里面立刻传来熟悉的声音。
“兴武,这到底怎么回事?”
是王濛!
“对不起,王部长,我辜负了你一片期望。”刘兴武道歉道。
当初是王濛将《人民文学》主编这个位置交给自己,没想到捅了这么大篓子!
“好了,不说客套话,都是朋友。”电话里王濛打断刘兴武的道歉:“我想不明白,你也是老作家老编辑了,文坛上风风雨雨数十年,没看出这篇小说的问题?!”
“其实,当初我也看出这篇小说如果刊登出去,会引起一些争议,但没想到问题这么严重。”刘兴武坦诚道:“还有一个原因,这篇小说根据作者自己说,被《延河》拒稿转投我这的。”
“被方明华拒稿?那你还要登?!”
“王部长,你不知道,这两年《延河》风头太旺,说真的,给我造成不小的压力。原来《延河》不是号称“小《人民文学》吗?,这样下去,我看就成了大号的《人民文学》了!”
“他们每期刊登主编推荐栏目的小说,都能在文坛上引起热议,赞扬也好,批评也罢,但这就是热度啊。”
“王部长,你也知道,办杂志最害怕的不是刊登的文章受到批评,而是根本没人评论!这样下去太可怕!所以我就胆大一回,他们不敢登的,我们登!只是没想到问题这么严重。”
刘兴武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这些话他一直憋在心里没法对外人说,今天总算说出来,心里也舒服许多。
“哎”电话那边,王濛听了长叹一口气,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过了下,王濛在电话里安慰道:“兴武,吃一堑长一智吧,不过这事你也别太担心,好好做检查,态度诚恳点,我再帮伱运作运作,或许事情还有转机。”
“谢谢,谢谢。”刘兴武听了顿时喜出望外。
“不用谢,朋友嘛,这段时间就在家好好呆着,多读点书做当休息,别乱说,更不能在别人面前乱发牢骚!”
“我明白。”刘兴武满心感激。
挂掉电话,刘兴武没来由感到有些轻松。
王濛,果然够朋友啊。
或许他也了解这些做编辑的为难之处吧。
算了,不想了,就按照他说的。
刘兴武想着,看到书架上放着的《红楼梦》,好久没看了,趁这段时间,好好读读。
再说王濛,挂掉电话后,坐在椅子后面想着这事。
真没想到,刘兴武这个老人手竟然昏头,而方明华这个年轻人头脑清醒。
政治敏锐度高!
很适合在官场发展嘛。
干脆,别干什么编辑,到政府部门,来我部里工作算了。
好好培养,绝对有前途!
但那转念又一想。
算了。
自己顶多再干上两年就不干了,何必把人家拉过来?
宦海凶险啊。
相对作家,编辑,工作单纯多喽。
还是让他老老实实继续干他的《延河》主编,写小说吧。
王濛想着,拿起一支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