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814章 813“182厂都是我们东北人建起来的。”
热门推荐:
被换亲后,玄学主母吃瓜看戏
罗马必须亡
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被短视频轰炸后,老祖宗们惊呆了
刚离婚,老婆就跪求复合
鉴兽直播:你这宠兽不兴养啊
神印:我人族圣女,但魔神继承人
尤利亚兹传记
琪亚娜与舰长的奇妙冒险
喝着酒,大家漫天闲聊,方明华这才知道他们仨人老家都是东北的,两个是六十年代支援三线建设从哈飞和沈飞过来,另外年轻一点的副总则是七十年代哈工大毕业后分配来到182厂。
“巧了,我老家也是东北的,我爸是是六十年代从沈阳调到西京的。”方明华笑道。
“我滴妈呀,都是那嘎达的?这咋整呢?”王总说了句正宗东北话,一下子都把大家逗笑了。
“喝酒,喝酒,你们东北老乡赶紧喝一杯。”张主任在边上起哄。
“郑主席要和方主席多喝一杯,他们都是辽省的,老乡里的老乡!”王总笑端起酒杯笑着说道。
仨人碰杯之后,王总感慨说道:“182厂都是我们东北人建起来的。”
“这话不对啊,王总。”那个有些沉默,瘦瘦的副总,普通话里夹着着南方口音:“别忘了,还有我们申城人!”
“对,刘总说的对!”王总笑着说道:“182厂建厂的时候,技术员、工人大部分都来自东北,还有少部分大学生是从申城过来的,刘总就是其中一个。”
刘总不太擅长喝酒,已经满脸通红,他说道:“我家就在申城,大学毕业前我从未离开过申城。我毕业那年,国家号召到西部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于是我就报名来了。”
“刘总可是高材生,申城交大毕业,更重要的是,人家来的时候还带着一个女同学,老漂亮了,号称厂里一枝花。”王总笑道。
“你呀,老王,老是揪住这个不放,小心回去嫂子说你。”刘总笑骂了句,给方明华解释道。
“我们是青梅竹马,小学中学都是一个学校,考大学的时候她上的是复旦,听说我要来这里,就跟着报名过来。”
方明华听了真心佩服。
这些名牌大学生,在这山沟沟里,一呆就是三十年。
更佩服的是他们那坚贞的爱情。
“柯冰,你是哪里人?”方明华看着坐在下首有些拘束的柯松问道。
“我是本地人,家就在城古。”柯冰赶忙回答道。
张主任告诉方明华,恢复高考以后,分配到012基各个厂的大中专学生全国各地都有,但本地人逐渐多起来,主要还是因为这些航空厂比较多的缘故。
饭吃完之后,三个老总都有自己的工作,张主任要返回基地,柯冰准备坐厂里的通勤班车回山下上班。
王总对方明华说道:“方主席,这几天就有孙主席陪你,他是最早一批过来的,修建182厂的时候他是青年突击队队长,号称182厂的活字典,你有啥想知道的,问他准没错!”
“多谢。”
最后,王总还专门对他们俩调派了一辆桑塔纳,方便出行。
在孙援朝的陪同下,方明华坐着车,在厂区里晃悠起来。
厂区很大,都是沿着山坡而建,四周没有围墙,让方明华感到吃惊的是,红砖家属楼和灰色厂房竟然混杂在一起。
当方明华问起这件事来,孙援朝笑着说道:“地理条件限制,你看这基本上都没多少平地。”
他告诉方明华,厂里家属区按照相对集中,划分三个区,分别是一区二区三区。
“职工们根据地理特点,还分别起了名字。”孙援朝说道:“一区建在山梁上,就是你去过的厂部所在地,常年有山风吹来,职工都称呼“迎风楼”。”
“二区修在沟里,夏天闷热的难受,叫“向阳沟”,三区建在半坡上也是工厂的最西边,是山上最偏僻、路途最远的一个家属区,大家都叫它青蛙塘,那里青蛙比较多。”
“我们现在就去青蛙塘,我家就在那里。”
小车又行驶了十多分钟,翻过一个梁,两人下了车,方明华看到不远处半坡上有数排整齐的红砖楼房。
“你看现在都是水泥路,当年都是土路,从这里要去比较繁华的集市要翻二个山粱,走大道路途远时间长,走小路坡陡又太累。”
“沙土道路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每逢下雨更是“寸步难行”,被雨水浸泡的黄泥巴特粘,一步踏进去,常常是脚出来了雨鞋留在了泥坑里。当时我住在9栋一楼,一到夏天雨季,山坡上泥水经常涌堵楼口,没想早上我们第一件事就是“抢险排涝”。除了上班和去单身食堂打饭,几乎整月不出青蛙塘。”
“当时我们每个人有“三件宝”——手电、雨衣和高跟雨鞋,直到80年,各单位职工自力更生挖排水沟、砌护坡、浇筑混凝土水泥路,才有了脚下这条路。”
“当年天汉地区比较落后,厂里职工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
黑布缠头穿长袍
老妇棉袄露红边
寒冬腊月穿草鞋
围着火盆来取暖
“几千人陆续从东北来到这里,边筹建边投产,房子、马路都没有修好,大家一起搬石头修路,红砖来了就搬红砖,背到工地上去,女同志也一起上。”
“也有女同志?”方明华问道。
“当然,妇女能顶半边天嘛,别小看人家,搬砖的一次能搬10块,那也将近五十斤重!我就是那个时候认识我媳妇的。”
两人边说边向前走去,方明华突然发现路边立着一个石碑,上面写着“治滑保厂大会战纪念碑”几个字。
看到方明华注意这个石碑,孙援朝解释道:“这是74年夏天,那一年不知道怎么回事,天被捅了个口子,雨整日下个不停,山体滑坡影响不远处的厂房安安危。”
“后来,基地组织6000多人,在这里抢修,“抢晴天、战雨天,治滑保厂做贡献”这是我们的口号,经过七个月的艰苦奋战,使滑坡地带得到控制,保住了厂子。”
“孙主席,你参加了?”
“那当然,当时我是厂里基建科科长,整天都呆在工地上,最后厂保住,但我们也付出代价,死了六个人,其中一个还是我朋友,我们一块从沈飞过来的。”
“喽,他们就葬在那片山里。”
顺着孙援朝的手指指的方向看去,方明华没看见什么,只看到一片苍松。
“你们可真不容易。”方明华由衷佩服。
“呵呵,三线建设哪家容易?黔省的011、湘省的013、还有061、062那都在大山里!有的山比这里的山还大。”
孙援朝说道:“其实,我们航空厂还算好的,你再看看核工业部的厂,那都在山洞里,比我们这里艰苦多了。”
跟着孙援朝在山上转了三天,跑遍厂区各个角落,这里不仅有学校、医院、还有电影院、俱乐部、澡堂.俨然就是一个小社会。
采访了一些职工和家属,也了解了厂里建设许多历史,方明华决定去山下找柯松。
“巧了,我老家也是东北的,我爸是是六十年代从沈阳调到西京的。”方明华笑道。
“我滴妈呀,都是那嘎达的?这咋整呢?”王总说了句正宗东北话,一下子都把大家逗笑了。
“喝酒,喝酒,你们东北老乡赶紧喝一杯。”张主任在边上起哄。
“郑主席要和方主席多喝一杯,他们都是辽省的,老乡里的老乡!”王总笑端起酒杯笑着说道。
仨人碰杯之后,王总感慨说道:“182厂都是我们东北人建起来的。”
“这话不对啊,王总。”那个有些沉默,瘦瘦的副总,普通话里夹着着南方口音:“别忘了,还有我们申城人!”
“对,刘总说的对!”王总笑着说道:“182厂建厂的时候,技术员、工人大部分都来自东北,还有少部分大学生是从申城过来的,刘总就是其中一个。”
刘总不太擅长喝酒,已经满脸通红,他说道:“我家就在申城,大学毕业前我从未离开过申城。我毕业那年,国家号召到西部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于是我就报名来了。”
“刘总可是高材生,申城交大毕业,更重要的是,人家来的时候还带着一个女同学,老漂亮了,号称厂里一枝花。”王总笑道。
“你呀,老王,老是揪住这个不放,小心回去嫂子说你。”刘总笑骂了句,给方明华解释道。
“我们是青梅竹马,小学中学都是一个学校,考大学的时候她上的是复旦,听说我要来这里,就跟着报名过来。”
方明华听了真心佩服。
这些名牌大学生,在这山沟沟里,一呆就是三十年。
更佩服的是他们那坚贞的爱情。
“柯冰,你是哪里人?”方明华看着坐在下首有些拘束的柯松问道。
“我是本地人,家就在城古。”柯冰赶忙回答道。
张主任告诉方明华,恢复高考以后,分配到012基各个厂的大中专学生全国各地都有,但本地人逐渐多起来,主要还是因为这些航空厂比较多的缘故。
饭吃完之后,三个老总都有自己的工作,张主任要返回基地,柯冰准备坐厂里的通勤班车回山下上班。
王总对方明华说道:“方主席,这几天就有孙主席陪你,他是最早一批过来的,修建182厂的时候他是青年突击队队长,号称182厂的活字典,你有啥想知道的,问他准没错!”
“多谢。”
最后,王总还专门对他们俩调派了一辆桑塔纳,方便出行。
在孙援朝的陪同下,方明华坐着车,在厂区里晃悠起来。
厂区很大,都是沿着山坡而建,四周没有围墙,让方明华感到吃惊的是,红砖家属楼和灰色厂房竟然混杂在一起。
当方明华问起这件事来,孙援朝笑着说道:“地理条件限制,你看这基本上都没多少平地。”
他告诉方明华,厂里家属区按照相对集中,划分三个区,分别是一区二区三区。
“职工们根据地理特点,还分别起了名字。”孙援朝说道:“一区建在山梁上,就是你去过的厂部所在地,常年有山风吹来,职工都称呼“迎风楼”。”
“二区修在沟里,夏天闷热的难受,叫“向阳沟”,三区建在半坡上也是工厂的最西边,是山上最偏僻、路途最远的一个家属区,大家都叫它青蛙塘,那里青蛙比较多。”
“我们现在就去青蛙塘,我家就在那里。”
小车又行驶了十多分钟,翻过一个梁,两人下了车,方明华看到不远处半坡上有数排整齐的红砖楼房。
“你看现在都是水泥路,当年都是土路,从这里要去比较繁华的集市要翻二个山粱,走大道路途远时间长,走小路坡陡又太累。”
“沙土道路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每逢下雨更是“寸步难行”,被雨水浸泡的黄泥巴特粘,一步踏进去,常常是脚出来了雨鞋留在了泥坑里。当时我住在9栋一楼,一到夏天雨季,山坡上泥水经常涌堵楼口,没想早上我们第一件事就是“抢险排涝”。除了上班和去单身食堂打饭,几乎整月不出青蛙塘。”
“当时我们每个人有“三件宝”——手电、雨衣和高跟雨鞋,直到80年,各单位职工自力更生挖排水沟、砌护坡、浇筑混凝土水泥路,才有了脚下这条路。”
“当年天汉地区比较落后,厂里职工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
黑布缠头穿长袍
老妇棉袄露红边
寒冬腊月穿草鞋
围着火盆来取暖
“几千人陆续从东北来到这里,边筹建边投产,房子、马路都没有修好,大家一起搬石头修路,红砖来了就搬红砖,背到工地上去,女同志也一起上。”
“也有女同志?”方明华问道。
“当然,妇女能顶半边天嘛,别小看人家,搬砖的一次能搬10块,那也将近五十斤重!我就是那个时候认识我媳妇的。”
两人边说边向前走去,方明华突然发现路边立着一个石碑,上面写着“治滑保厂大会战纪念碑”几个字。
看到方明华注意这个石碑,孙援朝解释道:“这是74年夏天,那一年不知道怎么回事,天被捅了个口子,雨整日下个不停,山体滑坡影响不远处的厂房安安危。”
“后来,基地组织6000多人,在这里抢修,“抢晴天、战雨天,治滑保厂做贡献”这是我们的口号,经过七个月的艰苦奋战,使滑坡地带得到控制,保住了厂子。”
“孙主席,你参加了?”
“那当然,当时我是厂里基建科科长,整天都呆在工地上,最后厂保住,但我们也付出代价,死了六个人,其中一个还是我朋友,我们一块从沈飞过来的。”
“喽,他们就葬在那片山里。”
顺着孙援朝的手指指的方向看去,方明华没看见什么,只看到一片苍松。
“你们可真不容易。”方明华由衷佩服。
“呵呵,三线建设哪家容易?黔省的011、湘省的013、还有061、062那都在大山里!有的山比这里的山还大。”
孙援朝说道:“其实,我们航空厂还算好的,你再看看核工业部的厂,那都在山洞里,比我们这里艰苦多了。”
跟着孙援朝在山上转了三天,跑遍厂区各个角落,这里不仅有学校、医院、还有电影院、俱乐部、澡堂.俨然就是一个小社会。
采访了一些职工和家属,也了解了厂里建设许多历史,方明华决定去山下找柯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