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死人?她随军一夜怀双宝了 第349章 新政策
张强语噎,“你胡说八道什么呢,我就是随口一问,我这就去拿钱。”
等张强拄着拐杖进屋以后乔来娣冲着他的背影翻了个白眼,“一点破工资防得和什么似的。”
“那天我还无意间听到他妈和他说,说我年纪比他小多了,又还没有和他生孩子,和他不一定是一条心,也不一定能过一辈子,让他别把钱全交给我管,劝他多留个心眼,给我点买菜和家用钱就行了,多的钱他得自己管。”
“他要让你觉得过得不痛快你就离呗,又不是离了他活不下去。”乔辛夷声音可不小。
“现在社会风气对我们女同志好多了,不像我妈年轻那会儿什么都得忍,忍婆婆,忍七大姑八大姨,忍丈夫,忍了大半辈子到现在才离婚,才知道什么叫做快乐。”
“我们生在了好时代,男人要是不听话不靠谱,咱就大大方方离婚,反正你有手艺你能养得活自己,你还有我们这些亲人帮衬,别说离一次婚,就是离八次十次你照样能把日子过得滋润。”
“堂姐,我和你说,嫁人就得嫁知心的,知道疼人的,那些把枕边人当贼一样防着的,
下了班就当大爷一样在家翘脚什么活都不干只会出一张嘴的老男人,该扔的时候就得扔,谁要惯着这种人啊?”
乔辛夷冲着屋子的方向大声说着,张强已经拿好钱要出来了,愣是躲在屋里不敢吱声更不敢冒头。
“你说得对,搭伙过日子能过就过,不能过就散呗,至于娘俩躲着嘀咕怎么防着人,没意思透了。”
乔来娣大声应着一边给乔辛夷竖起大拇指,还得是乔辛夷,有话当面蛐蛐,看,张强听见了也不敢出来应话。
“有的人啊,脑子真不知道装什么的,自己的亲女儿都不知道疼,还重男轻女呢,也不看看自己兄弟几个,是自家姐妹更孝顺爹妈还是他们那些当儿子的更孝顺爹妈。”
乔辛夷嗤了声,“废物爸才会说出女儿是读书也没用的丫头片子这话,看我们家百合,她考上大学了,全家属院都来道喜,谁不羡慕我妈有个这么厉害的女儿啊?”
乔辛夷说完和乔来娣相视一眼后都捂着嘴偷笑,乔辛夷看乔来娣暂时也没有离婚的想法,也就没有把张强往死里怼。
该说的话点到为止,让张强知道乔来娣不是没有娘家人撑腰就行。
将来乔来娣要是真觉得过不下去想离婚了,也不用畏手畏脚怕没有退路。
张强一直在屋里等到乔辛夷和乔来娣把话题聊到别的事情上以后才拄着拐杖出来。
他给乔来娣递了二十块钱过去,底下还有一本存折。
“这是两个闺女的学费,还有你说要买本子什么的,这个是存折你收着,孩子上学什么的要是缺钱了,你取就是。”
张强现在是真怕乔来娣底气足了要和他离婚,他也不怕乔来娣会拿了他的存折跑了。
反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乔辛夷家就住在纺织厂家属院,乔来娣要是跑了一定是乔辛夷怂恿的,他大不了去家属院讨人。
而且结婚这么久了,张强看乔来娣对他两个女儿确实挺好,每天都带在身边,也舍得给孩子买吃的买穿的,还舍得送孩子去上学,看着也不像是不打算和他好好过日子的样子。
这大杂院里别人家的闺女跟着亲妈都没有他家闺女跟着后妈收拾得干净利落。
“不会你妈到时候再和你随便说几句你又把存折要回去吧?”乔来娣没有伸手去接,“我这又不是抽屉,谁给你放两天?我可懒得伸手。”
“说给你收着就给你收着了,我都这么大个人了,也不会全都听我妈的。”张强觉得挺没脸的,乔来娣就不知道见好就收给他在亲戚面前留点脸面。
张强把存钱往乔来娣手里一塞,朝着乔辛夷笑了笑又拄着拐杖回屋里了。
等人走了以后,乔辛夷小小声和乔来娣嘀咕,“看着比乔来旺好一些。”
“是好一些,但也就好一些。”乔来娣撇撇嘴,“看到他两个女儿我总觉看到小时候的我,算了,不说这些糟心事,走,我们去外面坐着聊天。”
“我就过来送个东西,一会儿还有别的事,今天先不聊了,改天再聚。
还有,张强腿伤了又不是手废了,家里的活该让他干你就喊他干,别自己和一头牛一样埋头哼哧哼哧忙,把一个男人伺候成太子爷。”
乔辛夷拍拍乔来娣的胳膊,“我们家这些活都是傅青山干的,傅青山都能干的事,他张强就不能干了?”
“你说得对,我是得改改我这老思想。”乔来娣深以为然。
见多了乔辛夷和傅青山相处,乔来娣越发觉得自己就是老古板,父母强塞给她的那些思想她自己很厌恶,可总是摆脱不掉,还总是遵循那一套活着。
从乔来娣那离开后乔辛夷坐上车就直接去了政府大院找张书记。
她之前在这里工作了好久,来这里熟门熟路,看门的大叔见着她都没拦着她,还笑着和她打招呼,问她又来啦。
“大叔,工业小组办公室都解散了,我进来你都不拦着我问问我来干什么找谁的啊?”乔辛夷开着玩笑问。
“哎,谁来都得拦,唯独乔辛夷同志你,只要你不是扛着枪或者别的武器来的,你就只管进,我才不拦呢。”大叔笑着道,“谁不知道张书记他们这些领导天天盼着你来找他们啊?”
乔辛夷和大叔摆摆手这才继续往里走,她到张书记办公室的时候张书记不在,她打算走的时候正好碰见张老爷子从隔壁办公室出来。
“乔辛夷同志真巧啊。”张老爷子看乔辛夷站在他儿子办公室门口就知道是来找谁的。
“他最近这两天都不在,下基层视察工作了。”张老爷子朝着乔辛夷招招手示意她过去。
才继续解释,“最近不是有个包产到户的政策吗?这事最近闹得热闹,所以他去亲自盯着,就怕这个工作在落实的过程出了什么岔子。”
“包产到户?”乔辛夷拍了下额头。
是了,这年头已经有部分地区开始作为试验区推行包产到户的政策了,开始将地分到每家每户了。
等张强拄着拐杖进屋以后乔来娣冲着他的背影翻了个白眼,“一点破工资防得和什么似的。”
“那天我还无意间听到他妈和他说,说我年纪比他小多了,又还没有和他生孩子,和他不一定是一条心,也不一定能过一辈子,让他别把钱全交给我管,劝他多留个心眼,给我点买菜和家用钱就行了,多的钱他得自己管。”
“他要让你觉得过得不痛快你就离呗,又不是离了他活不下去。”乔辛夷声音可不小。
“现在社会风气对我们女同志好多了,不像我妈年轻那会儿什么都得忍,忍婆婆,忍七大姑八大姨,忍丈夫,忍了大半辈子到现在才离婚,才知道什么叫做快乐。”
“我们生在了好时代,男人要是不听话不靠谱,咱就大大方方离婚,反正你有手艺你能养得活自己,你还有我们这些亲人帮衬,别说离一次婚,就是离八次十次你照样能把日子过得滋润。”
“堂姐,我和你说,嫁人就得嫁知心的,知道疼人的,那些把枕边人当贼一样防着的,
下了班就当大爷一样在家翘脚什么活都不干只会出一张嘴的老男人,该扔的时候就得扔,谁要惯着这种人啊?”
乔辛夷冲着屋子的方向大声说着,张强已经拿好钱要出来了,愣是躲在屋里不敢吱声更不敢冒头。
“你说得对,搭伙过日子能过就过,不能过就散呗,至于娘俩躲着嘀咕怎么防着人,没意思透了。”
乔来娣大声应着一边给乔辛夷竖起大拇指,还得是乔辛夷,有话当面蛐蛐,看,张强听见了也不敢出来应话。
“有的人啊,脑子真不知道装什么的,自己的亲女儿都不知道疼,还重男轻女呢,也不看看自己兄弟几个,是自家姐妹更孝顺爹妈还是他们那些当儿子的更孝顺爹妈。”
乔辛夷嗤了声,“废物爸才会说出女儿是读书也没用的丫头片子这话,看我们家百合,她考上大学了,全家属院都来道喜,谁不羡慕我妈有个这么厉害的女儿啊?”
乔辛夷说完和乔来娣相视一眼后都捂着嘴偷笑,乔辛夷看乔来娣暂时也没有离婚的想法,也就没有把张强往死里怼。
该说的话点到为止,让张强知道乔来娣不是没有娘家人撑腰就行。
将来乔来娣要是真觉得过不下去想离婚了,也不用畏手畏脚怕没有退路。
张强一直在屋里等到乔辛夷和乔来娣把话题聊到别的事情上以后才拄着拐杖出来。
他给乔来娣递了二十块钱过去,底下还有一本存折。
“这是两个闺女的学费,还有你说要买本子什么的,这个是存折你收着,孩子上学什么的要是缺钱了,你取就是。”
张强现在是真怕乔来娣底气足了要和他离婚,他也不怕乔来娣会拿了他的存折跑了。
反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乔辛夷家就住在纺织厂家属院,乔来娣要是跑了一定是乔辛夷怂恿的,他大不了去家属院讨人。
而且结婚这么久了,张强看乔来娣对他两个女儿确实挺好,每天都带在身边,也舍得给孩子买吃的买穿的,还舍得送孩子去上学,看着也不像是不打算和他好好过日子的样子。
这大杂院里别人家的闺女跟着亲妈都没有他家闺女跟着后妈收拾得干净利落。
“不会你妈到时候再和你随便说几句你又把存折要回去吧?”乔来娣没有伸手去接,“我这又不是抽屉,谁给你放两天?我可懒得伸手。”
“说给你收着就给你收着了,我都这么大个人了,也不会全都听我妈的。”张强觉得挺没脸的,乔来娣就不知道见好就收给他在亲戚面前留点脸面。
张强把存钱往乔来娣手里一塞,朝着乔辛夷笑了笑又拄着拐杖回屋里了。
等人走了以后,乔辛夷小小声和乔来娣嘀咕,“看着比乔来旺好一些。”
“是好一些,但也就好一些。”乔来娣撇撇嘴,“看到他两个女儿我总觉看到小时候的我,算了,不说这些糟心事,走,我们去外面坐着聊天。”
“我就过来送个东西,一会儿还有别的事,今天先不聊了,改天再聚。
还有,张强腿伤了又不是手废了,家里的活该让他干你就喊他干,别自己和一头牛一样埋头哼哧哼哧忙,把一个男人伺候成太子爷。”
乔辛夷拍拍乔来娣的胳膊,“我们家这些活都是傅青山干的,傅青山都能干的事,他张强就不能干了?”
“你说得对,我是得改改我这老思想。”乔来娣深以为然。
见多了乔辛夷和傅青山相处,乔来娣越发觉得自己就是老古板,父母强塞给她的那些思想她自己很厌恶,可总是摆脱不掉,还总是遵循那一套活着。
从乔来娣那离开后乔辛夷坐上车就直接去了政府大院找张书记。
她之前在这里工作了好久,来这里熟门熟路,看门的大叔见着她都没拦着她,还笑着和她打招呼,问她又来啦。
“大叔,工业小组办公室都解散了,我进来你都不拦着我问问我来干什么找谁的啊?”乔辛夷开着玩笑问。
“哎,谁来都得拦,唯独乔辛夷同志你,只要你不是扛着枪或者别的武器来的,你就只管进,我才不拦呢。”大叔笑着道,“谁不知道张书记他们这些领导天天盼着你来找他们啊?”
乔辛夷和大叔摆摆手这才继续往里走,她到张书记办公室的时候张书记不在,她打算走的时候正好碰见张老爷子从隔壁办公室出来。
“乔辛夷同志真巧啊。”张老爷子看乔辛夷站在他儿子办公室门口就知道是来找谁的。
“他最近这两天都不在,下基层视察工作了。”张老爷子朝着乔辛夷招招手示意她过去。
才继续解释,“最近不是有个包产到户的政策吗?这事最近闹得热闹,所以他去亲自盯着,就怕这个工作在落实的过程出了什么岔子。”
“包产到户?”乔辛夷拍了下额头。
是了,这年头已经有部分地区开始作为试验区推行包产到户的政策了,开始将地分到每家每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