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壑出路 第八十二回 姜府风云之崛起(150)
京城姜家,名门望族,国之栋梁。姜府一门武将,个个精通兵法,又武艺超群。姜家都善使用长兵器,打起仗来,发挥优点,运用自如,吓破敌人的胆。
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只要提及姜家,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有加。姜家的府邸宏伟壮观,朱红色的大门彰显着尊贵与威严,门楣上高悬的牌匾“姜府”二字更是龙飞凤舞,气势非凡。
姜老爷子姜战天,曾率领姜家军在边疆抵御外敌入侵,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他手中的那柄青龙偃月刀,在战场上挥舞起来,如狂风骤雨,令敌人闻风丧胆。姜战天的大儿子姜豹,也是英勇善战之辈,从小跟随父亲在沙场上屡立战功。
姜家,姜老爷子早年随先皇一同出生入死,为国立下赫赫战功。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姜豹,在外驻守,只家眷在京。姜陶是小儿子,娶了公主,与石慎他们要好,负责京城安危。大女儿姜碧婷已出阁,嫁给二哥的好友何俊。小女儿姜瑶从小体弱多病,但是才华横溢,后嫁与内阁次辅苏逸。孙辈有姜豹之子姜向宇与张云郎,石海,石滨,吴潇勇合称“京城五小”。
这么一个荣耀满门的家庭里面,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姜家的小女儿姜碧瑶,自幼体弱多病,不能习武。这成了姜老爷子的一块心病,他担心姜碧瑶日后的生活。
姜碧瑶生性聪慧,虽然不能习武,但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给父母带来了忧虑,便暗自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方式为家族争光。
一日,京城举行盛大的诗会,姜碧瑶不顾家人的阻拦,执意参加。在诗会上,她以一首绝妙的诗词惊艳四座,让众多才子佳人对她刮目相看。消息传到姜府,姜老爷子先是一惊,而后欣慰地笑了。
姜碧瑶在诗会上所作的诗词如下:
《春望世安》
春风拂柳绿,暖阳照花红。
愿世皆安好,无忧岁月中。
这首诗词一出,在场之人无不赞叹其才情与胸怀。
自诗会扬名之后,姜碧瑶的名字在京城渐渐传开。不少名门贵族都对这位才情出众的姜家二小姐充满了好奇与欣赏。
这也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和算计。有一位内阁权贵之女,名叫林姗儿,向来心高气傲,见姜碧瑶抢了自己的风头,心中十分不快。
一日,林姗儿设下“鸿门宴”,邀请姜碧瑶前来。姜碧瑶明知其中可能有诈,但也不能退缩,让人失望,为了家族的声誉,还是决定前往。
宴会上,林姗儿故意刁难姜瑶,让她当场作画。姜碧瑶不慌不忙,拿起画笔,寥寥数笔,一幅《清幽山居图》便呈现在众人眼前。画面中山水相依,宁静清幽,仿佛能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
林姗儿见此情形,更加恼怒,她又想出一招,让姜碧瑶与自己身边的才女比试琴艺。姜碧瑶轻轻坐下,玉指轻弹,一曲《彩云追月》如泣如诉,余音绕梁。在座之人皆陶醉其中,就连林姗儿也不得不暗自佩服。
就在姜瑶准备离开时,林姗儿却让人拦住了她的去路。
“姜碧瑶,你今日出尽了风头,可别忘了,这京城可不是你姜家说了算。”林姗儿恶狠狠地说道。
姜碧瑶微微一笑,说道:“林小姐,我姜碧瑶不过是凭借自身所学,博得众人一赞,从未想过与谁争锋。”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一位风度翩翩的公子出现了,他乃是当朝内阁重臣苏烈焰之子苏逸。与林姗儿是表亲。
苏逸就听闻姜碧瑶的才情,今日一见,更是倾心不已。
“姗儿妹妹,何必如此为难姜小姐,大家不过是切磋才艺,以文会友。”苏逸说道。
林姗儿见苏逸出面,也不好再纠缠,只能愤愤地让姜碧瑶离开。
自那以后,苏逸常常借故与姜碧瑶相见。两人一起谈诗论画,感情逐渐升温。
林姗儿见苏逸钟情于姜碧瑶,很生气,遂到府上兴师问罪。
她带着一群家丁,气势汹汹地来到姜府门前,大声叫嚷着要姜碧瑶出来。姜府的管家赶忙出来阻拦,林姗儿却一把推开管家,径直往府里冲。
此时,姜碧瑶正在花园中赏花,听到外面的喧闹声,眉头微皱。
林姗儿看到她,指着姜碧瑶骂道:“你这狐媚子,不知使了什么手段勾引苏公子!”
姜碧瑶一头雾水,只能回道:“林小姐,请你自重。感情之事,怎能胡说八道。”
林姗儿听了,愈发恼怒:“姜碧瑶,苏大哥,我一直对他倾心,你却如此。今天我定要让姜碧瑶好看!”说着,她示意家丁动手。
就在这时,姜老爷子闻讯赶来,他大声呵斥道:“林小姐,这里是姜府,容不得你撒野!”
林姗儿看到姜老爷子,心中虽有几分忌惮,但仍不肯罢休:“姜老爷子,你的女儿行为不检,抢了我的心上人,这笔账不能不算!”
姜老爷子冷冷地说:“儿女情长,本就看缘分。你又何必强求。”
林姗儿见姜老爷子态度坚决,知道今天讨不到便宜,便放下狠话:“你们给我等着,这事儿没完!”说完,带着家丁气冲冲地走了。
林姗儿回去后,越想越气,决定再次报复姜碧瑶。她四处散播谣言,说姜碧瑶行为不检点,故意勾引苏逸。这谣言很快在京城中传开,给姜碧瑶的名声带来了很大的损害。
为了澄清谣言,苏逸决定向姜家提亲。他央求他父亲苏烈焰一同带着厚礼来到姜府,郑重地向姜老爷子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姜老爷子见苏逸真诚,又考虑到别的原因,暂时也没有说同意。
姜老爷子心中有些担忧。他深知官场复杂,怕姜碧瑶受到伤害。
“瑶儿,这苏公子虽好,但咱家只是武将之家,与他们文官家族交往,需谨慎啊。”姜老爷子说道。
姜瑶明白父亲的顾虑,但她坚信苏逸的真心。
不久,边疆战事吃紧,姜家男儿纷纷奔赴战场。姜碧瑶心中担忧不已,每日在家中祈祷。
而此时,京城中却传出谣言,说姜家此次出征必败。姜碧瑶听闻,气愤不已,她再次挥笔作诗,以振家族士气。
《颂姜军》
姜门虎将赴边疆,铁血丹心镇四方。
待到凯旋归来日,共饮庆功酒千觞。
这首诗传遍京城,百姓们纷纷为姜家助威。
在战场上,姜家男儿奋勇杀敌,最终大获全胜。
当他们凯旋而归时,姜瑶与苏逸的感情也更加深厚。
经过一番波折,苏逸终于说服父亲向皇上求情。皇上念及苏父对朝廷的功劳,又被姜瑶与苏逸的真情所打动,最终给他二人赐婚。
姜瑶与苏逸终于得以修成正果,结为夫妻。
就在姜家沉浸在这一丝喜悦之中时,边疆传来急报,敌国集结大军,再次来犯。姜战天父子毫不犹豫,点齐兵马,奔赴边疆。
战场上,姜家军士气高昂,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姜豹挥舞着丈八蛇矛,如蛟龙出海,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姜陶手持方天画戟,勇猛无比,杀得敌军丢盔弃甲;何俊则挥动着狼牙棒,势如破竹,敌军见之胆寒。姜战天把青龙偃月刀赠与孙儿姜向宇,更是一马当先,青龙偃月刀在他手中虎虎生风,敌军主将在他面前也不过是几招就被斩于马下。
经过数日的激战,姜家军终于击退了敌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姜家父子又一次凯旋而归,京城百姓夹道欢迎。皇帝亲自在宫中设宴,犒赏姜家军。但在宴会上,却有奸臣暗中挑拨,诬陷姜家拥兵自重,有谋反之心。皇帝一时被蒙蔽,对姜家起了疑心。
姜老爷子深知功高震主的危险,其实早已主动交出兵权,告老还乡。不是朝廷屡次危难之际召唤姜家,姜家也不稀罕这兵权,如今姜豹任左都督。
但奸臣却不肯放过姜家,暗中派出杀手,企图暗杀姜家众人。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群杀手潜入姜府。幸好姜家众人早有防备,与杀手展开了殊死搏斗。
经过一番激战,姜家终于击退了杀手。但此事也让姜家明白,京城已非久留之地。
姜老太爷把暗杀之事报与朝廷,皇上虽下令严查,却迟迟不公布结果,原是因为皇上知道,这背后的主谋乃是他极为宠信的贵妃的娘家。
贵妃在宫中盛宠多年,其家族在朝廷中的势力也日益庞大,渐有尾大不掉之势。皇上虽心中恼怒,但碍于贵妃平日里的柔情蜜意,又怕打草惊蛇,一时之间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姜家在京城焦急地等待着结果,可日子一天天过去,依旧杳无音信。姜老爷子深知皇上的难处,却也明白姜家不能坐以待毙。
于是,姜家决定暗中调查此事。姜碧瑶凭借着自己在京城贵妇圈中的人脉,悄悄收集着各种情报。而姜豹则利用自己在军中的关系,探查着可能的线索。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些关键的证据,矛头直指贵妃的娘家。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将证据呈交给皇上时,却发现自己已经被人监视,一举一动都在对方的掌控之中。
姜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此时,苏逸挺身而出,他利用自己在朝廷中的关系,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为姜家争取到了一些喘息的机会。
与此同时,姜家也开始谋划退路。他们一方面准备着离开京城,回到故乡;另一方面,也在寻找着能够一举扳倒敌人的机会。
终于,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姜碧瑶和苏逸成功地将证据交到了皇上手中。皇上龙颜大怒,当即下令严惩贵妃娘家一门。
此事平息后,姜府准备了一顿家常便饭。
饭桌上,姜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轻松而愉悦。姜老爷子感慨道:“此番波折,总算是过去了,往后咱们可得过些安稳日子。”众人纷纷点头应和。
姜碧瑶笑着给大家夹菜,说道:“经历这一遭,咱们家也算是因祸得福,以后定要更加珍惜这平静。”
苏逸接过话茬:“是啊,只是日后行事还需谨慎,莫要再给歹人可乘之机。”
正说着,姜豹端起酒杯:“来,咱们一起敬老爷子,这次若不是他稳住大局,咱们家还不知会怎样。”众人纷纷举杯,向姜老爷子敬酒。
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姜豹警惕地起身去查看,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宫中的太监前来传旨。
太监宣读圣旨,原来是皇上念及姜家以往的功劳,和此次受到的委屈特赐良田百亩、黄金百两。姜家人跪地谢恩。
送走太监后,一家人继续吃饭。姜碧瑶的母亲说道:“这赏赐虽好,可咱们也不能忘了本,还是要教导孩子们勤勉持家。”
饭后,姜碧瑶和苏逸在花园中漫步。苏逸轻声说道:“碧瑶,等过些时日安稳下来,咱们也该考虑要个孩子了。”姜碧瑶脸上泛起红晕,轻轻点了点头。
日子一天天过去,姜家在京城的名声越发响亮。许多达官贵人都想与姜家结交,可姜老爷子都一一婉拒了,他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边疆又起战事,朝中无良将可用,皇上再次想到了姜家。姜老爷子陷入了两难,一方面他不想让儿孙再涉险,另一方面又觉得国家有难,自己不能坐视不管。
最终,姜豹主动请缨,愿率兵出征。姜老爷子虽有不舍,但还是支持了他的决定。
姜豹出征那天,姜家众人在城门口相送。姜碧瑶叮嘱道:“哥哥,一定要平安归来。”姜豹坚定地点了点头,转身策马而去。
这一战,姜陶运用智谋和勇气,屡战屡胜,打得敌军丢盔弃甲。如今边疆敌军只要听说是姜家军来了,锐气大减,毫无战斗能力。
姜豹又一次率军凯旋而归。
京城再次热闹起来,姜家又一次成为了众人敬仰的对象。
姜家的荣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他们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姜老爷子教导子孙们要居安思危,继续为国家和百姓效力。
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只要提及姜家,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有加。姜家的府邸宏伟壮观,朱红色的大门彰显着尊贵与威严,门楣上高悬的牌匾“姜府”二字更是龙飞凤舞,气势非凡。
姜老爷子姜战天,曾率领姜家军在边疆抵御外敌入侵,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他手中的那柄青龙偃月刀,在战场上挥舞起来,如狂风骤雨,令敌人闻风丧胆。姜战天的大儿子姜豹,也是英勇善战之辈,从小跟随父亲在沙场上屡立战功。
姜家,姜老爷子早年随先皇一同出生入死,为国立下赫赫战功。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姜豹,在外驻守,只家眷在京。姜陶是小儿子,娶了公主,与石慎他们要好,负责京城安危。大女儿姜碧婷已出阁,嫁给二哥的好友何俊。小女儿姜瑶从小体弱多病,但是才华横溢,后嫁与内阁次辅苏逸。孙辈有姜豹之子姜向宇与张云郎,石海,石滨,吴潇勇合称“京城五小”。
这么一个荣耀满门的家庭里面,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姜家的小女儿姜碧瑶,自幼体弱多病,不能习武。这成了姜老爷子的一块心病,他担心姜碧瑶日后的生活。
姜碧瑶生性聪慧,虽然不能习武,但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给父母带来了忧虑,便暗自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方式为家族争光。
一日,京城举行盛大的诗会,姜碧瑶不顾家人的阻拦,执意参加。在诗会上,她以一首绝妙的诗词惊艳四座,让众多才子佳人对她刮目相看。消息传到姜府,姜老爷子先是一惊,而后欣慰地笑了。
姜碧瑶在诗会上所作的诗词如下:
《春望世安》
春风拂柳绿,暖阳照花红。
愿世皆安好,无忧岁月中。
这首诗词一出,在场之人无不赞叹其才情与胸怀。
自诗会扬名之后,姜碧瑶的名字在京城渐渐传开。不少名门贵族都对这位才情出众的姜家二小姐充满了好奇与欣赏。
这也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和算计。有一位内阁权贵之女,名叫林姗儿,向来心高气傲,见姜碧瑶抢了自己的风头,心中十分不快。
一日,林姗儿设下“鸿门宴”,邀请姜碧瑶前来。姜碧瑶明知其中可能有诈,但也不能退缩,让人失望,为了家族的声誉,还是决定前往。
宴会上,林姗儿故意刁难姜瑶,让她当场作画。姜碧瑶不慌不忙,拿起画笔,寥寥数笔,一幅《清幽山居图》便呈现在众人眼前。画面中山水相依,宁静清幽,仿佛能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
林姗儿见此情形,更加恼怒,她又想出一招,让姜碧瑶与自己身边的才女比试琴艺。姜碧瑶轻轻坐下,玉指轻弹,一曲《彩云追月》如泣如诉,余音绕梁。在座之人皆陶醉其中,就连林姗儿也不得不暗自佩服。
就在姜瑶准备离开时,林姗儿却让人拦住了她的去路。
“姜碧瑶,你今日出尽了风头,可别忘了,这京城可不是你姜家说了算。”林姗儿恶狠狠地说道。
姜碧瑶微微一笑,说道:“林小姐,我姜碧瑶不过是凭借自身所学,博得众人一赞,从未想过与谁争锋。”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一位风度翩翩的公子出现了,他乃是当朝内阁重臣苏烈焰之子苏逸。与林姗儿是表亲。
苏逸就听闻姜碧瑶的才情,今日一见,更是倾心不已。
“姗儿妹妹,何必如此为难姜小姐,大家不过是切磋才艺,以文会友。”苏逸说道。
林姗儿见苏逸出面,也不好再纠缠,只能愤愤地让姜碧瑶离开。
自那以后,苏逸常常借故与姜碧瑶相见。两人一起谈诗论画,感情逐渐升温。
林姗儿见苏逸钟情于姜碧瑶,很生气,遂到府上兴师问罪。
她带着一群家丁,气势汹汹地来到姜府门前,大声叫嚷着要姜碧瑶出来。姜府的管家赶忙出来阻拦,林姗儿却一把推开管家,径直往府里冲。
此时,姜碧瑶正在花园中赏花,听到外面的喧闹声,眉头微皱。
林姗儿看到她,指着姜碧瑶骂道:“你这狐媚子,不知使了什么手段勾引苏公子!”
姜碧瑶一头雾水,只能回道:“林小姐,请你自重。感情之事,怎能胡说八道。”
林姗儿听了,愈发恼怒:“姜碧瑶,苏大哥,我一直对他倾心,你却如此。今天我定要让姜碧瑶好看!”说着,她示意家丁动手。
就在这时,姜老爷子闻讯赶来,他大声呵斥道:“林小姐,这里是姜府,容不得你撒野!”
林姗儿看到姜老爷子,心中虽有几分忌惮,但仍不肯罢休:“姜老爷子,你的女儿行为不检,抢了我的心上人,这笔账不能不算!”
姜老爷子冷冷地说:“儿女情长,本就看缘分。你又何必强求。”
林姗儿见姜老爷子态度坚决,知道今天讨不到便宜,便放下狠话:“你们给我等着,这事儿没完!”说完,带着家丁气冲冲地走了。
林姗儿回去后,越想越气,决定再次报复姜碧瑶。她四处散播谣言,说姜碧瑶行为不检点,故意勾引苏逸。这谣言很快在京城中传开,给姜碧瑶的名声带来了很大的损害。
为了澄清谣言,苏逸决定向姜家提亲。他央求他父亲苏烈焰一同带着厚礼来到姜府,郑重地向姜老爷子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姜老爷子见苏逸真诚,又考虑到别的原因,暂时也没有说同意。
姜老爷子心中有些担忧。他深知官场复杂,怕姜碧瑶受到伤害。
“瑶儿,这苏公子虽好,但咱家只是武将之家,与他们文官家族交往,需谨慎啊。”姜老爷子说道。
姜瑶明白父亲的顾虑,但她坚信苏逸的真心。
不久,边疆战事吃紧,姜家男儿纷纷奔赴战场。姜碧瑶心中担忧不已,每日在家中祈祷。
而此时,京城中却传出谣言,说姜家此次出征必败。姜碧瑶听闻,气愤不已,她再次挥笔作诗,以振家族士气。
《颂姜军》
姜门虎将赴边疆,铁血丹心镇四方。
待到凯旋归来日,共饮庆功酒千觞。
这首诗传遍京城,百姓们纷纷为姜家助威。
在战场上,姜家男儿奋勇杀敌,最终大获全胜。
当他们凯旋而归时,姜瑶与苏逸的感情也更加深厚。
经过一番波折,苏逸终于说服父亲向皇上求情。皇上念及苏父对朝廷的功劳,又被姜瑶与苏逸的真情所打动,最终给他二人赐婚。
姜瑶与苏逸终于得以修成正果,结为夫妻。
就在姜家沉浸在这一丝喜悦之中时,边疆传来急报,敌国集结大军,再次来犯。姜战天父子毫不犹豫,点齐兵马,奔赴边疆。
战场上,姜家军士气高昂,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姜豹挥舞着丈八蛇矛,如蛟龙出海,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姜陶手持方天画戟,勇猛无比,杀得敌军丢盔弃甲;何俊则挥动着狼牙棒,势如破竹,敌军见之胆寒。姜战天把青龙偃月刀赠与孙儿姜向宇,更是一马当先,青龙偃月刀在他手中虎虎生风,敌军主将在他面前也不过是几招就被斩于马下。
经过数日的激战,姜家军终于击退了敌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姜家父子又一次凯旋而归,京城百姓夹道欢迎。皇帝亲自在宫中设宴,犒赏姜家军。但在宴会上,却有奸臣暗中挑拨,诬陷姜家拥兵自重,有谋反之心。皇帝一时被蒙蔽,对姜家起了疑心。
姜老爷子深知功高震主的危险,其实早已主动交出兵权,告老还乡。不是朝廷屡次危难之际召唤姜家,姜家也不稀罕这兵权,如今姜豹任左都督。
但奸臣却不肯放过姜家,暗中派出杀手,企图暗杀姜家众人。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群杀手潜入姜府。幸好姜家众人早有防备,与杀手展开了殊死搏斗。
经过一番激战,姜家终于击退了杀手。但此事也让姜家明白,京城已非久留之地。
姜老太爷把暗杀之事报与朝廷,皇上虽下令严查,却迟迟不公布结果,原是因为皇上知道,这背后的主谋乃是他极为宠信的贵妃的娘家。
贵妃在宫中盛宠多年,其家族在朝廷中的势力也日益庞大,渐有尾大不掉之势。皇上虽心中恼怒,但碍于贵妃平日里的柔情蜜意,又怕打草惊蛇,一时之间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姜家在京城焦急地等待着结果,可日子一天天过去,依旧杳无音信。姜老爷子深知皇上的难处,却也明白姜家不能坐以待毙。
于是,姜家决定暗中调查此事。姜碧瑶凭借着自己在京城贵妇圈中的人脉,悄悄收集着各种情报。而姜豹则利用自己在军中的关系,探查着可能的线索。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些关键的证据,矛头直指贵妃的娘家。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将证据呈交给皇上时,却发现自己已经被人监视,一举一动都在对方的掌控之中。
姜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此时,苏逸挺身而出,他利用自己在朝廷中的关系,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为姜家争取到了一些喘息的机会。
与此同时,姜家也开始谋划退路。他们一方面准备着离开京城,回到故乡;另一方面,也在寻找着能够一举扳倒敌人的机会。
终于,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姜碧瑶和苏逸成功地将证据交到了皇上手中。皇上龙颜大怒,当即下令严惩贵妃娘家一门。
此事平息后,姜府准备了一顿家常便饭。
饭桌上,姜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轻松而愉悦。姜老爷子感慨道:“此番波折,总算是过去了,往后咱们可得过些安稳日子。”众人纷纷点头应和。
姜碧瑶笑着给大家夹菜,说道:“经历这一遭,咱们家也算是因祸得福,以后定要更加珍惜这平静。”
苏逸接过话茬:“是啊,只是日后行事还需谨慎,莫要再给歹人可乘之机。”
正说着,姜豹端起酒杯:“来,咱们一起敬老爷子,这次若不是他稳住大局,咱们家还不知会怎样。”众人纷纷举杯,向姜老爷子敬酒。
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姜豹警惕地起身去查看,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宫中的太监前来传旨。
太监宣读圣旨,原来是皇上念及姜家以往的功劳,和此次受到的委屈特赐良田百亩、黄金百两。姜家人跪地谢恩。
送走太监后,一家人继续吃饭。姜碧瑶的母亲说道:“这赏赐虽好,可咱们也不能忘了本,还是要教导孩子们勤勉持家。”
饭后,姜碧瑶和苏逸在花园中漫步。苏逸轻声说道:“碧瑶,等过些时日安稳下来,咱们也该考虑要个孩子了。”姜碧瑶脸上泛起红晕,轻轻点了点头。
日子一天天过去,姜家在京城的名声越发响亮。许多达官贵人都想与姜家结交,可姜老爷子都一一婉拒了,他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边疆又起战事,朝中无良将可用,皇上再次想到了姜家。姜老爷子陷入了两难,一方面他不想让儿孙再涉险,另一方面又觉得国家有难,自己不能坐视不管。
最终,姜豹主动请缨,愿率兵出征。姜老爷子虽有不舍,但还是支持了他的决定。
姜豹出征那天,姜家众人在城门口相送。姜碧瑶叮嘱道:“哥哥,一定要平安归来。”姜豹坚定地点了点头,转身策马而去。
这一战,姜陶运用智谋和勇气,屡战屡胜,打得敌军丢盔弃甲。如今边疆敌军只要听说是姜家军来了,锐气大减,毫无战斗能力。
姜豹又一次率军凯旋而归。
京城再次热闹起来,姜家又一次成为了众人敬仰的对象。
姜家的荣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他们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姜老爷子教导子孙们要居安思危,继续为国家和百姓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