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水底中走来 第113章 跨海赴辽苏州
热门推荐:
被极品儿女遗弃?我直接掏出空间
玄幻:自降生起,为天下先
大宋超时空:我外孙女是齐国公主
立华之年:她重生了
脸色阴沉
四合院,这个傻柱不一样
全民领主:我被剑仙师尊盯上了
月球之上:未来家园
高冷校花竟是我的软萌小女友?
第一百一十三章 跨海赴辽苏州
既然已救出林冲,那就赶快走。
赵朗道:“此处不是久留之地,那些营差虽被我吓唬了一下,不敢乱说,但这大军草场被烧,州府肯定会派人来追查,咱们需马上起程,连夜赶路,以免被官兵围困。”
众人齐声应诺,此时的众人,包括鲁智深、裴宣、李涓这几位颇有才干之人,看向赵朗的目光已大有不同,眼中充满了敬畏与佩服,而这,也正是赵朗所需要的。
这些人来自各方,或是干吏,或是荫官,或是厢军,大多是桀骜不驯,自视甚高。自己不露点手段,很难压制。他高调出场,利用雪天的乌云,有形成雷电离子的条件,降下天雷,击毙营管,又御剑飞行,除了赶跑200多的营差之外,另一目的就是让身后的那伙人心存敬畏,便于指挥驱使。
一伙人连夜向东,急行了一夜,离开了沧州四十里才找了个小镇歇息。
第二天,赵朗对卢俊义道:“卢兄弟,你且回大名府,继续你之营生。平时需低调行事,安排好迁移事宜,最好尽早把家眷迁往江南。一旦发生第二个锦囊之事,你立即撤离,要从水路走,千万不要经过梁山。切记,切记。”
卢俊义牢记在心,与林冲等人匆匆告别,向大名府去了。
众人继续向东赶路。
沧州城离海岸约有200里,赵朗在江州出发之时已作了安排,郭东楼应已带着船队在海边等候。
又疾行了2天,终于赶到了海边,幸亏此时海面还没被冻住。赵朗把人手都分散出去,沿着岸边寻找浔阳商行的船队之人,找了两个时辰,终于与郭东楼联系上。
“拜见先生。”郭东楼对着赵朗行礼,见有外人在,不敢称门主。
“免礼。”赵朗扶起郭东楼,这个汉子经过一年的磨练,越发精悍了。“此次带了多少船出来?”
郭东楼道:“这一次李俊长老带队,共有二十条商船,其中有2条是李长老那边新建造的盖伦船,3条是买来的福船,剩下的是行近海的平底沙船。”
就在此时,听到了李俊的声音:“师父,终于等到你了。”近半年没见,李俊肤色被海边的阳光晒得更黑了。赵朗拍拍李俊肩膀道:“庆之辛苦了。”
一旁的史进听李俊唤赵朗为师父,忙上前见礼道:“史进拜见师兄。”
李俊一怔,问道:“师父,你又收了个徒弟?”
赵朗道:“这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弟子,叫史进。他在华山见到我,缠着要拜师,我就收他为记名弟子。”
李俊道:“哦,原来是记名弟子。”
史进嚷嚷道:“喂,喂,记名弟子也是弟子呀。”
赵朗笑道:“先上船,船上再说。”一众人登上一艘平底沙船,沿海边向南行驶了二十里,转入了一个偏僻的海湾。众人远远便看到了十四艘船,其中2艘船身巨大,长达十余丈,船上竟有4桅帆,前面两桅挂着拦帆,后面两桅挂三角帆,船首高,船尾低,模样古怪。众人中鲁智深、李涓、裴宣等人曾闯南走北,也没见过如此古怪的大船。
李涓认得船队中还有3艘福船,九艘平底沙船,心道:“东家的家底殷厚呀。”
赵朗看着2艘盖伦船,心中激动,自己的基业终于上了个台阶,有了盖伦船,浔阳商行就可向大海发展了,待回到江州,把前装炮捣鼓出来,那就真正称霸海洋了,哈哈哈……
李俊见赵朗看着盖伦船,脸露惊喜之色,心知师父满意,便上前邀功道:“师父,弟子为了这几艘盖伦船,我可是下了大功夫。我与那船匠吴保天天都呆在船坞,造了又拆,拆了又造,足足四个多月才弄出3艘。然后又与施平那家伙训练船工,每日里在海上日晒雨淋的,您老人家可要记得我的功劳!”
赵朗心情特好,随口便道:“好,好,记你一功。”登上盖伦船,摸着船舷、桅杆,心里直乐开了花。问道:“这船航速如何?”
李俊骄傲道:“一个时辰可行80里。”
赵朗心算了一下,基本与他原来的设计一致。
一旁的林冲这才有时间向前来营救的众人一一道谢。张横向李俊与郭东楼介绍了鲁智深等人。“混龙龙”李俊在江湖上也很有威名,众人当然是乐于与之结交。
张横取出安道全配制的的那瓶药水,替林冲、李涓、杜高等人洗去额上的刺字。各人洗去那辱人的刺字后,脱去了心里的枷锁,人也轻松精神许多。
趁着众人洗刺字的功夫,李俊、郭东楼两人向赵朗禀报这半年之事。昌国岛的晒盐场已建成四个,一个晒盐场每月可产盐500石,四个晒盐场每月约产盐2000石,即20万斤,销路已覆盖了江南东西两路、北面东京路,甚至还卖到了辽东半岛。
有历史资料显示,北宋初立之时,官盐价格为60文左右,到了北宋末年,官盐价格就涨到了每斤400文。李俊按每斤200文出货,去掉成本每月可获利4万贯,利润之高,成本之低李俊从未遇到过,赚钱赚到他手软。秀山岛上还有三个盐场正在开发,估计两个月后便会完工。到时,每月获利可达11万贯。昌国酿酒厂已建好,每月可产出300石高度数酒,供京东路、淮南路和辽东半岛,刨去成本,每月可获利9万贯。
造船方面,两个船坞每月可造盖伦船2艘,现已造好了3艘,2艘前来接应赵朗,1艘留守昌国岛。而在江州,十艘1000料的平底沙船已交付给浔阳商行,剩下的十艘将在明年五月底交付。那江州新都监王福田比浔阳商行之人还要紧张,每天都要去江边看进度,唯恐耽搁时日,被仙人责罚。
赵朗听得江心岛与昌国岛两个基地都安好,便放下心来。
郭东楼道:“先生,咱们怕走露风声,没有先去辽苏州买汉奴隶,您看咱们是按计划去辽苏州买汉奴隶,还是先回江州?”
赵朗问道:“这些平底沙船只能近海行驶,也可横渡大海,去到辽国苏州吗?”
郭东楼忙道:“禀报先生,这些平底沙船不能跨海。此次随五艘大海船至沧州,是把江心岛的货物沿海岸运至海州(今连云港海州区)、密州(今山东诸城市)、登州(今山东蓬莱县),然后收购浊酒、红糖等货物回江州。五艘大海船上的货物是昌国岛的产出,计划运至对海的辽苏州。若是去辽苏州,只能是2艘盖伦船与3艘福船,五艘船可运载1000人,足够运载那此买回来的汉奴了。这些平底沙船将沿来时的航道,把货物运回江州。”
赵朗每次听到“汉奴”两字,心里都很是膈应,便道:“东楼,以后不要‘汉奴、汉奴’地挂在嘴边,他们都是我汉族之人,可称之为汉人。”
郭东楼惶恐,低头拱手道:“东楼受教。”
赵朗又道:“那就叫那些平底沙船先回江州,咱们随5艘大海船去辽苏州,买回一些汉人,再回江州,毕竟走一趟也不容易。”
李俊与郭东楼躬身应命。
赵朗走进船舱,对鲁智深、李涓等人道:“各位弟兄,咱们这船队就要分2队了,一队是平底沙船先回昌国岛和江州,另一队是这五艘海船要跨海航行,到辽国苏州走一趟,解救一批汉人。各位可选先回江州,也可随我一起渡海,赴辽苏州探探。”
鲁智深、李涓都是有大义之人,一听是去辽国救汉人,立即表示定要一同去,史进、裴宣、林冲理所当然要与赵朗一起,所以也不必出言相询。
赵朗想了想道:“去辽苏州不用这么多人,而且李涓兄弟十几人去昌国岛也需要安置。这样吧,由杜高兄弟带10人随平底沙船先去昌国岛,建房筑院,整理好安顿之处,好让李涓兄弟等人也好落脚。”
杜高应命,李俊取出一令牌,交给杜高,嘱咐他去到昌国岛交给朱武总管,他自会安排妥当。杜高领10人转到了平底沙船,赴昌国岛而去。
赵良等人乘着盖伦船,带着福船,扬帆出海,向辽东半岛驶去。
既然已救出林冲,那就赶快走。
赵朗道:“此处不是久留之地,那些营差虽被我吓唬了一下,不敢乱说,但这大军草场被烧,州府肯定会派人来追查,咱们需马上起程,连夜赶路,以免被官兵围困。”
众人齐声应诺,此时的众人,包括鲁智深、裴宣、李涓这几位颇有才干之人,看向赵朗的目光已大有不同,眼中充满了敬畏与佩服,而这,也正是赵朗所需要的。
这些人来自各方,或是干吏,或是荫官,或是厢军,大多是桀骜不驯,自视甚高。自己不露点手段,很难压制。他高调出场,利用雪天的乌云,有形成雷电离子的条件,降下天雷,击毙营管,又御剑飞行,除了赶跑200多的营差之外,另一目的就是让身后的那伙人心存敬畏,便于指挥驱使。
一伙人连夜向东,急行了一夜,离开了沧州四十里才找了个小镇歇息。
第二天,赵朗对卢俊义道:“卢兄弟,你且回大名府,继续你之营生。平时需低调行事,安排好迁移事宜,最好尽早把家眷迁往江南。一旦发生第二个锦囊之事,你立即撤离,要从水路走,千万不要经过梁山。切记,切记。”
卢俊义牢记在心,与林冲等人匆匆告别,向大名府去了。
众人继续向东赶路。
沧州城离海岸约有200里,赵朗在江州出发之时已作了安排,郭东楼应已带着船队在海边等候。
又疾行了2天,终于赶到了海边,幸亏此时海面还没被冻住。赵朗把人手都分散出去,沿着岸边寻找浔阳商行的船队之人,找了两个时辰,终于与郭东楼联系上。
“拜见先生。”郭东楼对着赵朗行礼,见有外人在,不敢称门主。
“免礼。”赵朗扶起郭东楼,这个汉子经过一年的磨练,越发精悍了。“此次带了多少船出来?”
郭东楼道:“这一次李俊长老带队,共有二十条商船,其中有2条是李长老那边新建造的盖伦船,3条是买来的福船,剩下的是行近海的平底沙船。”
就在此时,听到了李俊的声音:“师父,终于等到你了。”近半年没见,李俊肤色被海边的阳光晒得更黑了。赵朗拍拍李俊肩膀道:“庆之辛苦了。”
一旁的史进听李俊唤赵朗为师父,忙上前见礼道:“史进拜见师兄。”
李俊一怔,问道:“师父,你又收了个徒弟?”
赵朗道:“这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弟子,叫史进。他在华山见到我,缠着要拜师,我就收他为记名弟子。”
李俊道:“哦,原来是记名弟子。”
史进嚷嚷道:“喂,喂,记名弟子也是弟子呀。”
赵朗笑道:“先上船,船上再说。”一众人登上一艘平底沙船,沿海边向南行驶了二十里,转入了一个偏僻的海湾。众人远远便看到了十四艘船,其中2艘船身巨大,长达十余丈,船上竟有4桅帆,前面两桅挂着拦帆,后面两桅挂三角帆,船首高,船尾低,模样古怪。众人中鲁智深、李涓、裴宣等人曾闯南走北,也没见过如此古怪的大船。
李涓认得船队中还有3艘福船,九艘平底沙船,心道:“东家的家底殷厚呀。”
赵朗看着2艘盖伦船,心中激动,自己的基业终于上了个台阶,有了盖伦船,浔阳商行就可向大海发展了,待回到江州,把前装炮捣鼓出来,那就真正称霸海洋了,哈哈哈……
李俊见赵朗看着盖伦船,脸露惊喜之色,心知师父满意,便上前邀功道:“师父,弟子为了这几艘盖伦船,我可是下了大功夫。我与那船匠吴保天天都呆在船坞,造了又拆,拆了又造,足足四个多月才弄出3艘。然后又与施平那家伙训练船工,每日里在海上日晒雨淋的,您老人家可要记得我的功劳!”
赵朗心情特好,随口便道:“好,好,记你一功。”登上盖伦船,摸着船舷、桅杆,心里直乐开了花。问道:“这船航速如何?”
李俊骄傲道:“一个时辰可行80里。”
赵朗心算了一下,基本与他原来的设计一致。
一旁的林冲这才有时间向前来营救的众人一一道谢。张横向李俊与郭东楼介绍了鲁智深等人。“混龙龙”李俊在江湖上也很有威名,众人当然是乐于与之结交。
张横取出安道全配制的的那瓶药水,替林冲、李涓、杜高等人洗去额上的刺字。各人洗去那辱人的刺字后,脱去了心里的枷锁,人也轻松精神许多。
趁着众人洗刺字的功夫,李俊、郭东楼两人向赵朗禀报这半年之事。昌国岛的晒盐场已建成四个,一个晒盐场每月可产盐500石,四个晒盐场每月约产盐2000石,即20万斤,销路已覆盖了江南东西两路、北面东京路,甚至还卖到了辽东半岛。
有历史资料显示,北宋初立之时,官盐价格为60文左右,到了北宋末年,官盐价格就涨到了每斤400文。李俊按每斤200文出货,去掉成本每月可获利4万贯,利润之高,成本之低李俊从未遇到过,赚钱赚到他手软。秀山岛上还有三个盐场正在开发,估计两个月后便会完工。到时,每月获利可达11万贯。昌国酿酒厂已建好,每月可产出300石高度数酒,供京东路、淮南路和辽东半岛,刨去成本,每月可获利9万贯。
造船方面,两个船坞每月可造盖伦船2艘,现已造好了3艘,2艘前来接应赵朗,1艘留守昌国岛。而在江州,十艘1000料的平底沙船已交付给浔阳商行,剩下的十艘将在明年五月底交付。那江州新都监王福田比浔阳商行之人还要紧张,每天都要去江边看进度,唯恐耽搁时日,被仙人责罚。
赵朗听得江心岛与昌国岛两个基地都安好,便放下心来。
郭东楼道:“先生,咱们怕走露风声,没有先去辽苏州买汉奴隶,您看咱们是按计划去辽苏州买汉奴隶,还是先回江州?”
赵朗问道:“这些平底沙船只能近海行驶,也可横渡大海,去到辽国苏州吗?”
郭东楼忙道:“禀报先生,这些平底沙船不能跨海。此次随五艘大海船至沧州,是把江心岛的货物沿海岸运至海州(今连云港海州区)、密州(今山东诸城市)、登州(今山东蓬莱县),然后收购浊酒、红糖等货物回江州。五艘大海船上的货物是昌国岛的产出,计划运至对海的辽苏州。若是去辽苏州,只能是2艘盖伦船与3艘福船,五艘船可运载1000人,足够运载那此买回来的汉奴了。这些平底沙船将沿来时的航道,把货物运回江州。”
赵朗每次听到“汉奴”两字,心里都很是膈应,便道:“东楼,以后不要‘汉奴、汉奴’地挂在嘴边,他们都是我汉族之人,可称之为汉人。”
郭东楼惶恐,低头拱手道:“东楼受教。”
赵朗又道:“那就叫那些平底沙船先回江州,咱们随5艘大海船去辽苏州,买回一些汉人,再回江州,毕竟走一趟也不容易。”
李俊与郭东楼躬身应命。
赵朗走进船舱,对鲁智深、李涓等人道:“各位弟兄,咱们这船队就要分2队了,一队是平底沙船先回昌国岛和江州,另一队是这五艘海船要跨海航行,到辽国苏州走一趟,解救一批汉人。各位可选先回江州,也可随我一起渡海,赴辽苏州探探。”
鲁智深、李涓都是有大义之人,一听是去辽国救汉人,立即表示定要一同去,史进、裴宣、林冲理所当然要与赵朗一起,所以也不必出言相询。
赵朗想了想道:“去辽苏州不用这么多人,而且李涓兄弟十几人去昌国岛也需要安置。这样吧,由杜高兄弟带10人随平底沙船先去昌国岛,建房筑院,整理好安顿之处,好让李涓兄弟等人也好落脚。”
杜高应命,李俊取出一令牌,交给杜高,嘱咐他去到昌国岛交给朱武总管,他自会安排妥当。杜高领10人转到了平底沙船,赴昌国岛而去。
赵良等人乘着盖伦船,带着福船,扬帆出海,向辽东半岛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