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第83章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
热门推荐:
路盲的第一本书
保姆届的卧龙雏凤
狐妖:成为她的剑与灵
双穿:开局买下美女丫鬟
网游:闺蜜留给我的遗产是穿越
国运战场杀疯了,她是来成神的
我能复制技能,但可能会变癫
全能强者
官场从秘书开始
我尼玛!
当杨少峰被跛五拉到县衙大门,看到被军中士卒以右丞相徐达的名义押解到宁阳县的一干人犯之后,杨大知县整个人都彻底凌乱了。
不是,谁来给本官解释解释,什么叫做发配到宁阳县为奴?
这踏马是地处山东的宁阳县,不是尔滨家的宁古塔好吗!
还有那个说自己姓马,实际上很可能姓朱,现在又冒用徐达的名头往本官手底下塞这么多男犯,而且这么多男犯还全都是刘洪昌和耿老爷他们的亲朋好友,你丫有考虑过本官的想法吗?
哪怕你塞几个女犯过来呢,本官还能弄个会所享受享受!
杨大知县一边暗自腹诽一边跟负责押解的士卒进行交割,然后对跛五吩咐道:“让人把这些人犯都扔大牢里,杀威棒暂且寄下。”
等到交接完毕,县衙里的衙役也把一众人犯全都带走之后,杨少峰就带着跛五跑到了县城南门,开始研究宁阳县通往兖州府的官道。
“一步,两步,三步,”杨大知县在官道上来回走了几遍,心里开始盘算着接下来该修一条什么样儿的路。
在杨大知县的规划当中,城南的这条路不仅仅只是通往兖州府的官道,同时也是方便城南两社百姓进出县城的道路,像原来那样儿只是除掉道路两边的杂草,然后平整平整就算齐活的糊弄修路法是肯定不行的。
要是按照后世修路的等级来算,元朝时期所谓的修路顶多也就是个村道标准,而杨少峰杨大知县想的却是国道标准。
只是在提高了修路的标准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畜力成本,物料成本和时间成本。
畜力,宁阳县不缺。
时间,宁阳县也不缺。
在畜力和时间都不缺的前提下,人力在“徐达”塞过来两百个男犯之后也算是凑合,勉勉强强也可以开始动工修路了。
唯独物料成本是个大难题,或者说应该选择什么样儿的物料来修路,成了杨少峰杨大知县最为头疼的问题。
选择用沥青铺路,大明没有沥青。
选择用水泥铺路,大明也没有水泥。
至于石板路……那破玩意儿首先就要面临怎么把石头切割成石板的问题,铺好路之后又要面对维护的问题,万一哪块石板被晒裂了、冻坏了,哪怕只是坏了一个角,就要想办法再换上一块完整的石板,后期成本太大,早早的就被杨大知县移出了修路材料的选项。
剩下能选择的就只有像秦直道一样的熟土路。
但是像秦直道一样的熟土路在拥有易维护甚至可以免维护、道路平坦且不需要担心冻晒等优点的同时,还拥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麻烦。
比如说修建直道用的熟土首先就要蒸过一遍后再炒熟或用大火烧到焦黑,在铺路之前还要再加入盐碱和石灰等物质拌匀,铺成路之后还要使用巨大的碌碡来回碾压,从而实现“寸草不生”的效果。
就徐达拨过来的这两百来个男犯,哪怕是把他们当成牲口用,他们一天又能铺出来几米路?
更别说蒸土、炒土或者烧土还需要用到大量的柴火,无形之中又会增大柴火成本,甚至会出现修路工地和百姓抢柴火的破事儿。
皱着眉头琢磨了大半晌,杨少峰杨大知县忽然顿住脚步,扭头看向了跛五:“五哥,你说修路除了用熟土以外,还有没有什么其他好办法?”
跛五整个人都傻了。
不是,我跛五以前就是一个操刀子砍人的大头兵,你杨知县才是饱读读书的读书人,结果你问我用什么办法修路比较好?
傻傻的摇了摇头,跛五老实答道:“回县尊,小的不知道。”
杨少峰微微叹息一声,看看脚下宽不足一丈的所谓官道,又看看两侧的农田,思虑一番后对跛五吩咐道:“让人多弄点儿石灰,要是县里的石不够,就想办法去兖州府买点儿。”
“等石灰到了之后,在原有的官道上向两张扩宽,这是咱们宁阳县通往兖州府的官道,必须要往宽了修。”
“刚刚本官想了下,这条路起码也要有十丈宽,中间修一条隔离带出来,向南去兖州府的走右边,从兖州府往咱们宁阳的走左边。”
“道路的两侧各自隔出一丈宽的小路,倘若到了秋收时节,便可以让百姓在小路上晒粮食,也不至于影响主路上车马往来。”
“正好有刘洪昌和耿老爷他们这些人家里的男丁做苦力,到时候把他们编成施工养护队,反正他们跟着刘洪昌和耿老爷享受到了好处,如今到了吃苦遭罪的时候,自然也该一起才对。”
“一家人嘛,就是要整整齐齐才好。”
“……”
跛五心道他们这些人都不可能一家人整整齐齐了,最起码这辈子是没什么机会了——男丁能被发配为奴,对应的就是女眷要被发配教坊司,再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当家做主的刘洪昌、耿老爷等人要往法场上走一遭。
暗自在心里吐槽一番后,跛五才对杨少峰拱手说道:“县尊,要把这路修成十丈宽,单凭徐相发配过来的这些犯人,只怕力有不逮?”
杨大知县恨铁不成钢的斜了跛五一眼:“十丈不行就先修成五丈行不行?五丈不行就先修一丈行不行?”
“现在重要的是把两边的地先划出来,省得以后百姓多起来之后把地占了,本官想扩宽道路的时候没地方给本官去扩,懂了没?”
他娘的,十丈宽大约三十多米,看起来似乎很吓人的样子,而且让人感觉大明时期完全没必要修这么宽的路,可是换面双向八车道呢?还很宽吗?
好像确实挺宽的,可是别忘了,大明朝的路可不仅仅只是路,百姓还有可能在路上晒粮食,到时候用掉一部分之后,八车道能不能剩下六车道都不好说。
而且杨大知县想要把宁阳县打造成兖州、济南、济宁、泰安等州府的枢纽性县城,车道窄了怎么行。
只是跛五还是有些不懂,“老爷,有必要修那么宽的路吗?咱们宁阳县又小又穷,每天往来的车马屈指可数,修这么宽的路……”
杨少峰呵的笑了一声道:“本官在宁阳县,宁阳县以后就不可能是个又小又穷的小破县——别的且不说,就说咱们宁阳县的罐头还有咸鸭蛋,还有养鸡场的那些鸡,这些东西以后总是要往外卖的吧?”
“还有咱们挖的四个人工湖,这四个湖以后都是要养鱼的,鱼多了还可以试着做成鱼罐头往外卖。”
“赚钱的路子有很多,现在遍地都是赚钱的机会,咱们不把事情做在前头,等以后再想做就晚了,到时候说不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捡钱,咱们却只能干瞪眼。”
“最起码,来咱们宁阳县的路好走,附近的商人也会愿意来咱们宁阳县做买卖,终究还是能给百姓带来些好处。”
略微顿了顿,杨少峰又补充了一句:“趁着陛下给咱们宁阳县免了三年徭役和赋税的机会,本官召集百姓修路,就有足够的理由给百姓发钱,百姓有了钱,本官也省心不是?”
当杨少峰被跛五拉到县衙大门,看到被军中士卒以右丞相徐达的名义押解到宁阳县的一干人犯之后,杨大知县整个人都彻底凌乱了。
不是,谁来给本官解释解释,什么叫做发配到宁阳县为奴?
这踏马是地处山东的宁阳县,不是尔滨家的宁古塔好吗!
还有那个说自己姓马,实际上很可能姓朱,现在又冒用徐达的名头往本官手底下塞这么多男犯,而且这么多男犯还全都是刘洪昌和耿老爷他们的亲朋好友,你丫有考虑过本官的想法吗?
哪怕你塞几个女犯过来呢,本官还能弄个会所享受享受!
杨大知县一边暗自腹诽一边跟负责押解的士卒进行交割,然后对跛五吩咐道:“让人把这些人犯都扔大牢里,杀威棒暂且寄下。”
等到交接完毕,县衙里的衙役也把一众人犯全都带走之后,杨少峰就带着跛五跑到了县城南门,开始研究宁阳县通往兖州府的官道。
“一步,两步,三步,”杨大知县在官道上来回走了几遍,心里开始盘算着接下来该修一条什么样儿的路。
在杨大知县的规划当中,城南的这条路不仅仅只是通往兖州府的官道,同时也是方便城南两社百姓进出县城的道路,像原来那样儿只是除掉道路两边的杂草,然后平整平整就算齐活的糊弄修路法是肯定不行的。
要是按照后世修路的等级来算,元朝时期所谓的修路顶多也就是个村道标准,而杨少峰杨大知县想的却是国道标准。
只是在提高了修路的标准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畜力成本,物料成本和时间成本。
畜力,宁阳县不缺。
时间,宁阳县也不缺。
在畜力和时间都不缺的前提下,人力在“徐达”塞过来两百个男犯之后也算是凑合,勉勉强强也可以开始动工修路了。
唯独物料成本是个大难题,或者说应该选择什么样儿的物料来修路,成了杨少峰杨大知县最为头疼的问题。
选择用沥青铺路,大明没有沥青。
选择用水泥铺路,大明也没有水泥。
至于石板路……那破玩意儿首先就要面临怎么把石头切割成石板的问题,铺好路之后又要面对维护的问题,万一哪块石板被晒裂了、冻坏了,哪怕只是坏了一个角,就要想办法再换上一块完整的石板,后期成本太大,早早的就被杨大知县移出了修路材料的选项。
剩下能选择的就只有像秦直道一样的熟土路。
但是像秦直道一样的熟土路在拥有易维护甚至可以免维护、道路平坦且不需要担心冻晒等优点的同时,还拥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麻烦。
比如说修建直道用的熟土首先就要蒸过一遍后再炒熟或用大火烧到焦黑,在铺路之前还要再加入盐碱和石灰等物质拌匀,铺成路之后还要使用巨大的碌碡来回碾压,从而实现“寸草不生”的效果。
就徐达拨过来的这两百来个男犯,哪怕是把他们当成牲口用,他们一天又能铺出来几米路?
更别说蒸土、炒土或者烧土还需要用到大量的柴火,无形之中又会增大柴火成本,甚至会出现修路工地和百姓抢柴火的破事儿。
皱着眉头琢磨了大半晌,杨少峰杨大知县忽然顿住脚步,扭头看向了跛五:“五哥,你说修路除了用熟土以外,还有没有什么其他好办法?”
跛五整个人都傻了。
不是,我跛五以前就是一个操刀子砍人的大头兵,你杨知县才是饱读读书的读书人,结果你问我用什么办法修路比较好?
傻傻的摇了摇头,跛五老实答道:“回县尊,小的不知道。”
杨少峰微微叹息一声,看看脚下宽不足一丈的所谓官道,又看看两侧的农田,思虑一番后对跛五吩咐道:“让人多弄点儿石灰,要是县里的石不够,就想办法去兖州府买点儿。”
“等石灰到了之后,在原有的官道上向两张扩宽,这是咱们宁阳县通往兖州府的官道,必须要往宽了修。”
“刚刚本官想了下,这条路起码也要有十丈宽,中间修一条隔离带出来,向南去兖州府的走右边,从兖州府往咱们宁阳的走左边。”
“道路的两侧各自隔出一丈宽的小路,倘若到了秋收时节,便可以让百姓在小路上晒粮食,也不至于影响主路上车马往来。”
“正好有刘洪昌和耿老爷他们这些人家里的男丁做苦力,到时候把他们编成施工养护队,反正他们跟着刘洪昌和耿老爷享受到了好处,如今到了吃苦遭罪的时候,自然也该一起才对。”
“一家人嘛,就是要整整齐齐才好。”
“……”
跛五心道他们这些人都不可能一家人整整齐齐了,最起码这辈子是没什么机会了——男丁能被发配为奴,对应的就是女眷要被发配教坊司,再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当家做主的刘洪昌、耿老爷等人要往法场上走一遭。
暗自在心里吐槽一番后,跛五才对杨少峰拱手说道:“县尊,要把这路修成十丈宽,单凭徐相发配过来的这些犯人,只怕力有不逮?”
杨大知县恨铁不成钢的斜了跛五一眼:“十丈不行就先修成五丈行不行?五丈不行就先修一丈行不行?”
“现在重要的是把两边的地先划出来,省得以后百姓多起来之后把地占了,本官想扩宽道路的时候没地方给本官去扩,懂了没?”
他娘的,十丈宽大约三十多米,看起来似乎很吓人的样子,而且让人感觉大明时期完全没必要修这么宽的路,可是换面双向八车道呢?还很宽吗?
好像确实挺宽的,可是别忘了,大明朝的路可不仅仅只是路,百姓还有可能在路上晒粮食,到时候用掉一部分之后,八车道能不能剩下六车道都不好说。
而且杨大知县想要把宁阳县打造成兖州、济南、济宁、泰安等州府的枢纽性县城,车道窄了怎么行。
只是跛五还是有些不懂,“老爷,有必要修那么宽的路吗?咱们宁阳县又小又穷,每天往来的车马屈指可数,修这么宽的路……”
杨少峰呵的笑了一声道:“本官在宁阳县,宁阳县以后就不可能是个又小又穷的小破县——别的且不说,就说咱们宁阳县的罐头还有咸鸭蛋,还有养鸡场的那些鸡,这些东西以后总是要往外卖的吧?”
“还有咱们挖的四个人工湖,这四个湖以后都是要养鱼的,鱼多了还可以试着做成鱼罐头往外卖。”
“赚钱的路子有很多,现在遍地都是赚钱的机会,咱们不把事情做在前头,等以后再想做就晚了,到时候说不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捡钱,咱们却只能干瞪眼。”
“最起码,来咱们宁阳县的路好走,附近的商人也会愿意来咱们宁阳县做买卖,终究还是能给百姓带来些好处。”
略微顿了顿,杨少峰又补充了一句:“趁着陛下给咱们宁阳县免了三年徭役和赋税的机会,本官召集百姓修路,就有足够的理由给百姓发钱,百姓有了钱,本官也省心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