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 第110章 赵知县:认怂,求和

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第110章 赵知县:认怂,求和

    正当杨少峰心中好奇之时,跛五又接着说道:“还有就是赵知县身后跟了许多百姓,都脸生的很,根本不是咱们宁阳县的。”

    被跛五这么一说,杨少峰心中顿时更加好奇。只略一斟酌,杨少峰便直接对跛五吩咐道:“走,咱们去会会这位赵知县,看看他到底要干什么。”

    只是当杨少峰刚刚带着跛五来到县衙大门,一看到赵知县身上穿的官服,杨少峰的心里就疯狂大笑起来。

    按照大明朝的规定,像杨少峰这样儿的正七品官员要穿绯色的团领衫,以素银为束带。

    而赵知县现在身上穿的却是青色燕服,束带也换成了乌角。

    啧啧,这他娘的是从正七品的知县大老爷,被降成了八品的县丞?

    瞧着脸上多少有点儿憋不住笑的杨大知县,赵知县有心想要破口大骂,但是一想到自己已经被降成了八品县丞,官职比杨大知县低了足足两级,这一次来宁阳县也是认怂求和的,赵知县又不得不强忍住骂大街的冲动。

    给自己做足了心理建设,赵知县深吸一口气,向前迎了两步,率先向杨少峰拱手说道:“下官汶上县暂代知县,县丞赵良,见过杨县尊。”

    见赵良赵县丞绝口不提自己是怎么被降职的事儿,杨少峰便嗯了一声,满是好奇的问道:“不知赵县丞来我宁阳县,是所为何事?”

    赵良再次深吸一口气,微微侧身,指着身后的一众百姓说道:“下官当初一时糊涂,竟跑来宁阳县与杨县尊为难,现在想来,实在是令下官愧悔无地。”

    “这些百姓,乃是汶上县的百姓,听闻宁阳县百姓生计颇好,便生了迁移来宁阳县定居的心思,下官深悔当初不曾准许他们迁移,这一次便给他们写了准许迁移的文书,还望杨县尊能接纳这些百姓。”

    听到赵良赵县丞这般说法,杨少峰的心里也不禁深感佩服。

    这是个能屈能伸的狠人。

    最起码自己是做不到像他赵县丞一样能屈能伸的。

    心里暗自感叹一番,杨少峰直接向着县衙大堂伸手虚引,说道:“如此,就有劳赵县丞在县衙稍候,本官先为这些百姓办理迁移手续?”

    赵良点了点头,向着杨少峰拱了拱手,说道:“请,下官正好也有许多疑问,想要向杨县尊教。”

    杨少峰自然是没有理会赵良所说的请教,毕竟两人不是一路人,也早就已经结下梁子,像是请教之类的屁话听听就好,谁要是当真,那才是真正的傻子。

    带着赵良和一众汶上县的百姓进到县衙大堂,杨少峰径直回了大堂正位的椅子上,随手翻看起赵良带来的那些迁移文书。

    然后,杨少峰杨大知县就觉得赵良这货很有可能是来恶心人的。

    这他娘的叫什么迁移文书?

    写个杨某某、赵某某、李某某、王某某之类的名字,然后附上一家几口,写一句准许迁移再盖个章,这就成啦?

    剩下的呢?年龄,有什么擅长的技能,祖籍是哪儿,这些信息什么都没有?

    不是,到底是老朱抠门到让你丫堂堂一个知县不舍得用笔墨,还是你丫对本官有意见?

    杨少峰一边在心里暗自吐槽,一边对跛五吩咐道:“让他们按户排队,就跟原来给刘庙村做登记时一般。”

    随着跛五领命,安排一众汶上县的百姓按户排好队之后,杨少峰便挨个询问起来,将每个人的姓名,年龄,生辰八字,祖籍何处,有什么擅长的技能之类的信息全部记下。

    等到登记完最后一个人,杨大知县放下手中的纸笔,轻轻呼了一口气,对赵良说道:“赵县丞此次送来百姓共计八户人家,男丁二十人,女子二十三人,可有错漏?”

    赵良赶忙起身,拱手答道:“并无任何错漏。”

    说完之后,赵良的脸上又换上一副钦佩之色,说道:“杨县尊果然厉害,下官从未想过还可以这样给百姓做好登记,实在是令下官佩服,佩服。”

    杨少峰却不打算跟这位赵县丞有什么牵扯,闻言也只是呵的笑了一声,说道:“一点儿微末伎俩,实在是不值一提。”

    略微顿了顿,杨少峰又接着说道:“本官待会儿还要去乡里巡视,就不留赵县丞了?”

    赵良心中顿时大为不满,想要破口大骂的冲动也再一次占据上风。

    他娘的,这姓杨的到底得是有多看不起本官,才会这么嚣张跋扈?

    还是说你真就不担心自己也有失势的那一天?

    在心里疯狂吐槽大骂一番后,赵良才再一次深吸一口气,说道:“杨县尊能亲自巡视乡里,乃是重视民生,是宁阳县百姓之福,也是我等该效仿学习的榜样。下官这就告辞。”

    杨少峰再一次笑了笑,向着赵良拱手说道:“请。”

    直到赵良的身影消失在县衙大堂之外,杨少峰脸上的笑意才渐渐隐去。

    这家伙不仅是个狠人,还是个狼灭。

    以后可千万要小心这家伙,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得了势,要不然的话,自己需要天天防着被他报复不说,这大明朝的百姓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微微叹息一声后,杨少峰又将目光投向了迁移过来的八户百姓。

    “尔等既然迁移来宁阳县了,那尔等以后就是我宁阳县的百姓。”

    杨少峰正色道:“有几件事,本官须得先与尔等分说清楚,免得以后犯到本官手里时再觉得委屈。”

    “这第一件事,就是尔等以后务要勤力劳作,不要懒惰农业,务要和睦乡里,孝敬父母,不要游荡生事,更不可关扑勾当。”

    “尤其是这关扑勾当者,犯在本官手里便是二十鞭子,绝不轻饶。”

    “第二件事,便是城中城外各闾各社当中有许多空闲的屋子,尔等若是有些钱财,便可以直接买下居住。”

    “若是手中无钱,这屋子本官也不会白白分与尔等去住,只会允许尔等暂时租住,等以后有钱了,再将尔等所住房屋买下。”

    “至于赚钱的事情,尔等也不必太过担忧,男丁或是去挖人工湖赚钱,或是去修路赚钱,女子可以去打火机工坊做工赚钱,也可以去养殖场做工赚钱。”

    “每月发工钱之时,都需要从中扣除尔等所住房屋的租钱,余下的便是尔等的工钱。”

    “这第三件事么,便是眼下秋播已过,就是分给尔等田地,只怕也来不及耕种。”

    “所以,这该分的地,本官还是会分给尔等,该开荒的,尔等还是一样要开荒,等到来年开春了,再种下豆子肥地。”

    “都听明白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