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第226章 农耕界的泥石流
热门推荐:
才18岁!你就速通了高武?
厌骨
愚弟奥丁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在崩坏转生成芽衣
娱乐:我的前女友遍布整个娱乐圈
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
我有大爹,你没有,大爹救我
盗笔:万人迷那还不完的桃花债
朱皇帝总算是体会到了杨少峰那种缺人缺到抓心挠肝的心情。
这种情况就好比是有人在你面前摆了一整桌的龙肝凤髓、蟠桃仙酿,旁边还有各种仙娥起舞,眼看着马上就能扑过去大快朵颐,却他娘的被一层玻璃给挡住了!
相比之下,大明朝廷缺少官员都没让朱皇帝这么抓心挠肝的难受过。
脸色阴晴不定的琢磨了一会儿,朱皇帝还是没能忍住心里对收割机的渴望,直接向工部尚书单安仁问道:“你们工部,还有匠营,若是全力制作这个收割机,一个月能造多少出来?若是把这个东西分到天下各州各县,让他们自行仿制,一个月又能制作多少出来?”
单安仁略微斟酌一番,答道:“回上位,工部和匠营若是全力制作,每个月可得百余台收割机,但是其他各处的营建制作就得停下。至于分到各州各县,由地方上自行仿制……只怕一个县一个月能仿出三五台,至多不会超过十台,天下千余县,或可得万台?”
朱皇帝对这个答案很不满意。
让地方州县仿制的前提,是工部和匠营得先制作出一千余台收割机,然后才能平均分配到各个州县。。
按照单安仁给出的数字来计算,工部和匠营就算是拼了老命,也得十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弄出来千余台收割机,然后分到各州各县。
再按照每个县里一个月能仿十台来计算,一千多个州县每个月加一块儿也就是一万台左右,二百万台的缺口岂不是要两百个月也就是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二十年的时间……如果能提前把收割机铺开,这二十年能积累下多少粮食?
心里越想越是烦闷,朱皇帝干脆又将目光投向了李善长和刘伯温,问道:“善长兄,青田先生,你们可有什么好的法子,能在一年……不,能在五年之内弄出来两百万台收割机?”
李善长和刘伯温当即就傻眼了。
你特么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你来给老夫解释解释,什么叫他娘的五年两百万台?
正如单安仁所说,工部和匠营想要一个月弄出一百台左右的收割机都必须调集其他各处的工匠,很多工程也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现在你说要五年造出两百万台?
真特么是离了个大谱!
李善长一边在心中暗骂,一边向着朱皇帝拱手拜道:“回上位,臣愚钝,实在是想不到有什么好的法子。”
刘伯温更是光棍至极,向着朱皇帝拱手道:“臣,无能,实在是做不到。”
听到这个早在预料之中的答案,朱皇帝忍不住再次叹息一声,伸手把朱标喊了过来。
朱皇帝直接吩咐道:“你让王琼去一趟宁阳县,告诉那个狗东西,咱想要在五年之内制作出两百万台收割机,只要他敢答应下来,他要钱咱给钱,要人咱也给人,要是他不敢答应,那也得让他替咱想想办法。”
朱标顿时傻眼,望着朱皇帝问道:“五年?两百万台收割机?”
好家伙,一年四十万台收割机,一个月差不多就是三万多接近四万台收割机,平均下来每天都得一千多台,您老人家这是给我那便宜姐夫安排了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吗!
正当朱标在心里暗自腹诽时,朱皇帝却皱着眉头嗯了一声道:“对,五年,两百万台收割机,咱知道这个要求有点儿为难人,可是只要他敢应下来,他要啥咱给他啥,要是他能在五年之内把事情办成,咱再给他一个爵位,你就让王琼问问他干不干。”
略微顿了顿,朱皇帝又补充了一句:“对了,他之前不是在奏本里替那些工匠请功么?咱答应他。不过,只给十两银子和免三十年赋税也未免太小家子气,咱给那些工匠各赏一百两银子,免他们五十年赋税!”
朱标应了下来,又问道:“那他要是索要工匠呢?”
朱皇帝道:“给他——只要不影响北伐大计,他要多少工匠咱就给他调多少工匠,京师不够就从其他各处征调,一应的物资和粮草什么的也全由国库拨付给他,咱只要五年之内能看到两百万台收割机。”
略微一停顿,朱皇帝又继续说道:“让王琼给他捎两斤小龙团过去,常升常茂从常黑炭那里偷来的,估计他也快喝完了。”
……
当王琼快马赶到宁阳县的时候,杨大知县正躺在树荫下的躺椅上,看着刘庙村的百姓劳作。
没办法,杨大知县又一次想要下地去帮忙干点儿农活,而刘三十二等一众刘庙村的百姓也又一次回绝了杨大知县的想法。
毕竟杨大知县也不是没偷偷摸摸的去地里干过活,但是他老人家拔草的时候能顺手把麦苗给拔下来,锄地的时候也能顺手把高粱苗给锄断,堪称是农耕界的一股泥石流,谁还敢让他老人家下地干活?
现在宁阳县八社十六闾的百姓已经达成了共识:大老爷干啥都行,就是不能让他种地,如果他老人家出现在地头上,大家伙儿一定要第一时间把茶具和躺椅给他准备好,无论如何也不能给他老人家下地干活的机会。
无奈之下,杨大知县也只能每天都像个咸鱼一样躺在躺椅上面看着百姓们干活,自己则是一边享受着小侍女扇扇子纳凉的待遇,一边喝着所剩无几的小龙团。
其实杨大知县自己的心里也很奇怪。
自己眼睛不近视,脑子也不笨,双手也灵活,怎么就是死活分不清楚麦苗和杂草呢?
不是,问题到底是出在了眼睛上还是脑子上又或者是手上?
杨大知县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直到留守县衙的衙役把王琼带到刘庙村的地头上,杨大知县都没能想明白。
然后,杨大知县就听到了王琼转述的朱皇帝的要求。
五年之内,两百万台收割机。
只要能办到,你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杨大知县哈的笑了一声,望着王琼问道:“五年,两百万台收割机?王兄你看本官长得像不像收割机?”
这种情况就好比是有人在你面前摆了一整桌的龙肝凤髓、蟠桃仙酿,旁边还有各种仙娥起舞,眼看着马上就能扑过去大快朵颐,却他娘的被一层玻璃给挡住了!
相比之下,大明朝廷缺少官员都没让朱皇帝这么抓心挠肝的难受过。
脸色阴晴不定的琢磨了一会儿,朱皇帝还是没能忍住心里对收割机的渴望,直接向工部尚书单安仁问道:“你们工部,还有匠营,若是全力制作这个收割机,一个月能造多少出来?若是把这个东西分到天下各州各县,让他们自行仿制,一个月又能制作多少出来?”
单安仁略微斟酌一番,答道:“回上位,工部和匠营若是全力制作,每个月可得百余台收割机,但是其他各处的营建制作就得停下。至于分到各州各县,由地方上自行仿制……只怕一个县一个月能仿出三五台,至多不会超过十台,天下千余县,或可得万台?”
朱皇帝对这个答案很不满意。
让地方州县仿制的前提,是工部和匠营得先制作出一千余台收割机,然后才能平均分配到各个州县。。
按照单安仁给出的数字来计算,工部和匠营就算是拼了老命,也得十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弄出来千余台收割机,然后分到各州各县。
再按照每个县里一个月能仿十台来计算,一千多个州县每个月加一块儿也就是一万台左右,二百万台的缺口岂不是要两百个月也就是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二十年的时间……如果能提前把收割机铺开,这二十年能积累下多少粮食?
心里越想越是烦闷,朱皇帝干脆又将目光投向了李善长和刘伯温,问道:“善长兄,青田先生,你们可有什么好的法子,能在一年……不,能在五年之内弄出来两百万台收割机?”
李善长和刘伯温当即就傻眼了。
你特么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你来给老夫解释解释,什么叫他娘的五年两百万台?
正如单安仁所说,工部和匠营想要一个月弄出一百台左右的收割机都必须调集其他各处的工匠,很多工程也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现在你说要五年造出两百万台?
真特么是离了个大谱!
李善长一边在心中暗骂,一边向着朱皇帝拱手拜道:“回上位,臣愚钝,实在是想不到有什么好的法子。”
刘伯温更是光棍至极,向着朱皇帝拱手道:“臣,无能,实在是做不到。”
听到这个早在预料之中的答案,朱皇帝忍不住再次叹息一声,伸手把朱标喊了过来。
朱皇帝直接吩咐道:“你让王琼去一趟宁阳县,告诉那个狗东西,咱想要在五年之内制作出两百万台收割机,只要他敢答应下来,他要钱咱给钱,要人咱也给人,要是他不敢答应,那也得让他替咱想想办法。”
朱标顿时傻眼,望着朱皇帝问道:“五年?两百万台收割机?”
好家伙,一年四十万台收割机,一个月差不多就是三万多接近四万台收割机,平均下来每天都得一千多台,您老人家这是给我那便宜姐夫安排了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吗!
正当朱标在心里暗自腹诽时,朱皇帝却皱着眉头嗯了一声道:“对,五年,两百万台收割机,咱知道这个要求有点儿为难人,可是只要他敢应下来,他要啥咱给他啥,要是他能在五年之内把事情办成,咱再给他一个爵位,你就让王琼问问他干不干。”
略微顿了顿,朱皇帝又补充了一句:“对了,他之前不是在奏本里替那些工匠请功么?咱答应他。不过,只给十两银子和免三十年赋税也未免太小家子气,咱给那些工匠各赏一百两银子,免他们五十年赋税!”
朱标应了下来,又问道:“那他要是索要工匠呢?”
朱皇帝道:“给他——只要不影响北伐大计,他要多少工匠咱就给他调多少工匠,京师不够就从其他各处征调,一应的物资和粮草什么的也全由国库拨付给他,咱只要五年之内能看到两百万台收割机。”
略微一停顿,朱皇帝又继续说道:“让王琼给他捎两斤小龙团过去,常升常茂从常黑炭那里偷来的,估计他也快喝完了。”
……
当王琼快马赶到宁阳县的时候,杨大知县正躺在树荫下的躺椅上,看着刘庙村的百姓劳作。
没办法,杨大知县又一次想要下地去帮忙干点儿农活,而刘三十二等一众刘庙村的百姓也又一次回绝了杨大知县的想法。
毕竟杨大知县也不是没偷偷摸摸的去地里干过活,但是他老人家拔草的时候能顺手把麦苗给拔下来,锄地的时候也能顺手把高粱苗给锄断,堪称是农耕界的一股泥石流,谁还敢让他老人家下地干活?
现在宁阳县八社十六闾的百姓已经达成了共识:大老爷干啥都行,就是不能让他种地,如果他老人家出现在地头上,大家伙儿一定要第一时间把茶具和躺椅给他准备好,无论如何也不能给他老人家下地干活的机会。
无奈之下,杨大知县也只能每天都像个咸鱼一样躺在躺椅上面看着百姓们干活,自己则是一边享受着小侍女扇扇子纳凉的待遇,一边喝着所剩无几的小龙团。
其实杨大知县自己的心里也很奇怪。
自己眼睛不近视,脑子也不笨,双手也灵活,怎么就是死活分不清楚麦苗和杂草呢?
不是,问题到底是出在了眼睛上还是脑子上又或者是手上?
杨大知县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直到留守县衙的衙役把王琼带到刘庙村的地头上,杨大知县都没能想明白。
然后,杨大知县就听到了王琼转述的朱皇帝的要求。
五年之内,两百万台收割机。
只要能办到,你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杨大知县哈的笑了一声,望着王琼问道:“五年,两百万台收割机?王兄你看本官长得像不像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