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都重生了,谁还不是个大文豪? > 第234章 成典型了?

都重生了,谁还不是个大文豪? 第234章 成典型了?

    就在徐谨言忙着自己的事情时。

    他在白房子与卡特一家会面并共进晚餐的新闻,也被领事馆的工作人员看到了。

    “小赵啊,我记得这个徐谨言,是你负责接待的吧?”

    周领事按下了电视的遥控器,关闭了电视后,看向了坐在一旁的赵秘书。

    “是的,领事。

    他是燕大中文系的,来米国才一个月就写出了一本火爆的小说。

    名字叫当幸福来敲门,还登上了纽约时报小说畅销榜的榜首。

    后来就更不得了了,写了好几本书,都登上了榜首位置。”

    面对周领事的询问,赵秘书自然是知道什么就说什么。

    “也就是说,他留学期间做的事情,你都在观察着?”

    周领事摸出一支烟,并没有着急点上,而是放在鼻子下面嗅着。

    “也不全是吧,只是联系的比较多。

    比如我还知道他在伯克利学校那边买了一套房子,很不错。

    还买了车,聘请了管家。

    似乎写书赚了不少钱。”

    赵秘书犹豫了一下,还是有什么说什么。

    “写书赚钱这个无可厚非。

    我找你之前,给国内打过电话问过了,人家在燕大中文系的时候,就写了好几本书。

    也上过国内的报纸,书也卖的很好。

    说明人家是个人才啊。。。

    新闻上还说,这什么米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小说奖都想颁奖给他。

    可惜只是限于他不是米国国籍,才只能作罢。

    这不,就连米国总统卡特都对人家礼遇有加,还说要为他专门颁发一项特别行政命令,就为了能够让他加入米国国籍。

    可他还是拒绝了,说明这小子心还是向着国家的嘛。”

    周领事笑着摇了摇头,似乎对于赵秘书过于谨慎的态度有些不满。

    “确实,小徐人还是很不错的,前阵子还回国了一趟,这不,回来的时候带着他的妹妹也来留学了。”

    赵秘书这才松了一口气,不过马上想起了上次徐谨言回国的事情。

    “嗯,这都不算什么。

    带自己家人出国长长见识不是什么坏事。

    人家花的自己的钱,又没有花国家的钱,这是人家的自由,咱们没必要干涉。

    我的意思呢,是这么好的一件事情,应该将这些消息传回国内。

    小徐这个人为两国的外交友好,也是做出了突出贡献和表率的,应该大力表扬的。

    你觉得如何?”

    周领事耐心的听完赵秘书说完,却并不在意。

    点上烟抽了一口后,才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这种事情,您问我,我也没什么想法啊,我就是个三等秘书,还是个兼职的。。。”

    赵秘书一听,心中提着的气这才彻底放了下来。

    不过就像他说的,他这个级别,有什么想法也白搭,听命行事就完了。

    “哈哈哈哈,你这是在跟我抱怨啊。

    也是,你在这里待了几年了,也是该解决一下行政待遇问题了。

    你现在还是副科级是吧?”

    周领事闻言哈哈大笑了起来。

    想了想,赵秘书在领事馆和代办处,兢兢业业工作了好几年了,也都是他眼皮子底下看着的。

    算了算年限,也差不多到了可以进步一下的时间了,于是问了一句。

    “是。。。”

    听到周领事说起自己的待遇问题,赵秘书心里刚放下去的石头,瞬间又提了起来。

    心跳也愈加猛烈,就好像要破胸而出一样。

    “这样,你搜集一下这个小徐留学以来的事迹。

    写成一份新闻稿,发到国内,让国内的同事们看一看咱们华夏的人才,在米国也是能搅出一番风云的。

    这件事做的好,趁着年底组织架构调整,我给你报个名。

    不过能不能升上去,我就帮不了你了。”

    周领事看着手里袅袅升起的烟雾,盘算了一下利害,觉得这种事情还是利大于弊。

    确定后,便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真的?

    那太好了,您就瞧好吧。”

    就在周领事盘算的时候,赵秘书的小心脏也是扑通扑通跳的不上不下。

    当眼瞅着进步的机会终于摆在自己的面前时,赵秘书哪里还能绷得住。

    “说起来你也是大学毕业,现在都三毛出头了,还是个副科,也确实说不过去。

    这个机会,轮也该轮到你了,去吧,别搞砸了。”

    周领事看着兴奋不已的赵秘书,笑着伸出手向下压了压。

    “放心吧领事,这种事情怎么会搞砸。

    我这就去给小徐打电话,再问点消息出来。”

    赵秘书马上起身,表情严肃的表明了态度。

    说完,就离开了领事办公室,回到了自己的大办公室,拿起了电话。

    可惜,此时的徐谨言还在纽约,自然是找不到的。

    不过这却难不住赵秘书,搜集了一下自去年以来跟徐谨言有关的报纸新闻,全部剪裁了下来,翻译成中文贴到背面。

    原本还想着没多少,可居然不知不觉贴了好几大张。

    最后,又按照周领事的要求,回忆了一下徐谨言留学以来他知道的事迹,写了一文件,附在了那几大张新闻后面。

    “喂,小徐啊,我是领事馆的老赵。”

    当忙完这一切的时候,已经是三天后了。

    赵秘书再次给徐谨言打去了电话。

    “诶呀,赵哥,您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

    是有什么事儿了吗?”

    冷不丁接到了赵秘书的电话, 徐谨言自然是有些好奇的。

    “害,这不是前几天电视上都是关于你的新闻嘛。

    领事馆的领导看到了,觉得是件好事儿,想把你在美利坚的事迹发回国内,好树立一个优秀的典型。

    所以这件事儿呢,就落在你哥哥我身上了。

    这不是才给你打电话了嘛。”

    “诶哟,我的赵哥,这话说的,什么典型啊。

    我就一臭码字的,不过写了几本书,有了那么一丢丢小成绩,可不敢给我弄成什么典型。

    听着我都有点渗人。。。”

    听到赵秘书说的典型俩字,徐谨言马上就起了鸡皮疙瘩。

    在后世,与如今这个年代不同。

    后世但凡提起典型二字,那基本上都是贬义词,可不是如今还是褒义词的年代。

    “你想啥呢,还渗人,你是不是对典型有什么误解啊?

    我说的可是正面的、优秀的,你在美利坚搞出这么大的名堂,都成了总统的座上客了,怎么也得发回国内好让国内的人知道吧。

    毕竟,你可是第一个被米国总统接见的华夏人呢。

    现在正值华米友好的背景下,可是了不得的大好事儿呢。

    而且我看新闻上面说,你拒绝了入籍的提议,这可是大大的加分啊。

    等你回国后,上面的领导们,那绝对对你是另眼相待。

    这么好的事儿,自然是要大加宣扬。

    我这次打电话,就是通知你一下,行了,不跟你扯了。”

    一听到徐谨言的话,赵秘书就知道他误会了。

    解释了一番后,都忘了说要再问问他别的事情,直接就挂了电话。

    看着传来忙音的话筒,反倒是徐谨言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就成典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