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万界商城卖萝莉,不甜不要钱 > 第343章 气候改变王朝盛衰

万界商城卖萝莉,不甜不要钱 第343章 气候改变王朝盛衰

    “红薯产量高,但特吃土地的肥力,土豆相对而言弱一点,但这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还是,无论是红薯还是土豆都是属于不能多吃,短时间应急用来充饥是没有任何问题,但长时间,还是建议这个杂交水稻,对身体也好,反正产量都摆在这里。”

    15.3石一亩的杂交水稻,产量上来了,对大明而言,都能做到让百姓再无饥荒,但口感味道和养人,都是红薯和土豆远远不如的。

    “还有其他的作物,比如这个玉米,这也是特殊品种,亩产量达到了1042公斤,都快赶得上杂交水稻了,但它如同这红薯土豆一样,都是作为副食,用来调节口味的。”

    “如果觉得北方人吃不习惯水稻大米的话,还有这个,小麦,经过后世改良的品种,亩产量能够达到900公斤。”

    “商店里面所有的公斤单位,都是后世的,你们自己可以按照我刚刚跟你们说的度量单位区别,自己去换算一下,无论是那个,这些作物,都是可以让你们大明永远不会再有人饿肚子。”

    作物种子这一块,苏杭对老朱聊的比较细,比较多了一些。

    倒不是因为老朱的缘故。

    而是为大明百姓。

    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前期还好,到了明朝中期,小冰河来临,各种天灾,各种减产,再加上明朝本身的作物产量又偏低,这一来一去的,连绵不断的荒年,百姓哪里还有吃的。

    这没了吃的,基本的生存都是个问题了。

    谁还在乎你这个王朝姓谁叫什么?

    这不,中后期各种农民起义不断,尤其是末期的时候,一句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无数百姓跟着一起蜂拥,谁能挡得住啊。

    说是说,明亡于农民起义。

    实际上,大明亡于气候。

    或者更近一步,不仅仅是大明。

    几乎每一个王朝的兴衰灭亡,都跟气候变化脱不了关系。

    什么土地兼并等等,这都是后来的因果。

    因为气候变化,导致的人为了生活不得不产生各种变化,然后导致了更多更恶劣的后果。

    其实,大明朝是有希望度过这个难关的。

    真的。

    机会就那么小。

    可惜大明朝没有抓住。

    一个是土豆,在万历的时候,土豆就开始传入大明朝,可惜没有被重视,没有扩大产量,不然,这饿肚子的人就会减少很多。

    还有一个机会就是,红薯。

    红薯之父陈振龙。

    还是万历的时候,陈振龙冒着巨大的危险,从当时被西班牙殖民控制的吕宋岛偷偷的将禁运的红薯藤藏在船底下带来了大明。

    也就是这根红薯藤,在未来解救了大量的饥荒。

    只可惜啊,推广程度还不够。

    大明重视的还不够多。

    否则红薯全国推广,以红薯的疯狂产量,等到天启和崇祯的时候,不也至于爆发期那么大的农民起义。

    华夏的老百姓都是可爱的。

    只要有一口吃的,吃饱了,谁会没事干跟你作对。

    也是最好哄的,给口吃的,就行了。

    结果,没有。

    到处是饿死的人。

    如果当时,大明将土豆和红薯都大力推广,哪怕是小冰河各种天灾减产,起码老百姓口里还有口吃的,起码还能让大明多喘息个百年。

    甚至别说百年了,哪怕是五十年都可以了。

    因为小冰河马上就过去了。

    什么康乾盛世,那都是因为小冰期过去以后,大地复苏,天地变暖了,只要当时的皇帝不是特别蠢特别坏,就就就即便是如此,是个暴君,在大势所趋之下,百姓依旧能够安居乐业。

    可惜啊,大明没有抓住这些个机会。

    天天争来斗去的。

    好好的一个大明,最后被妖朝占据。

    苦的都是这些百姓。

    这也是苏杭为什么,会在这件事上,愿意多跟朱元璋唠嗑一下。

    只要朱元璋将这些农作物推广下去,大明就不怕小冰河了。

    整个大明王朝的皇帝之中,真正能重视这个的,除了朱元璋之外,哪怕是朱棣也够呛。

    毕竟,马上皇帝。

    毕竟,大明的将军皇帝,永乐盛世一半的功劳都是他儿子的。

    “好,咱就这个杂交水稻了。”

    老朱也反应过来了。

    如果没有杂交水稻的话,哪怕这土豆和红薯不能长期吃,也得吃,没得选。

    可当有的选,还有的足够选的时候,自然是要这个杂交水稻了。

    而价格,在商店几次升级以后,这些个农作物的价格都是低的很。

    杂交水稻的话,种子价格居然才500个商店币。

    500个商店币,不是买一斤,而是500斤。

    正常情况下的杂交水稻,是不能够再次培育的。

    意思就是,杂交水稻种下去后,他的种没法再保持杂交水稻这个庞大的产量。

    会减产的。

    最多三代,产量就会变成正常水稻,甚至更低。

    而商店出品的杂交水稻,在直接经过商店进行改良的,是可以一直把这个产量给保持下去,不需要额外再购买和培育。

    就正常的培育即可保持跟商店刚买的种子一样,拥有这么高的产量。

    这一点,苏杭用不着跟老朱说。

    没这个必要。

    反正大明又没有杂交水稻这个概念。

    更不清楚杂交水稻会减产。

    就当他是个正常的农作物去对待就好了。

    老朱一挥手,直接先买了10万商店币的杂交水稻,先试试。

    回头弄出一些基础来了,再慢慢推广。

    “还有这些,瓜果蔬菜,你们都可以来一点。”

    明朝比之其他的朝代,这一点是好上许多,有辣椒了,有其他各式各样的蔬菜了,这也是为什么厨艺这一块,在大怂时得到发展(铁锅),在明朝就彻底澎湃,发展勇猛迅速。

    除了社会安定外,就是各式各样的品种纷纷传入华夏。

    买!

    苏杭说什么,老朱就买什么。

    原先喊朱标来就是为了给他作为参考的。

    现在有苏杭在,老朱都不需要考虑的。

    “还有这个耕牛,我知道大明的牛很贵,可以的话,你们自己考虑是不是购买一些水牛仔过去,这样让你们大明的农业。”

    “当然,店里还有机械耕种,你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