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群英荟萃合集 > 第202章 张元干

群英荟萃合集 第202章 张元干

    张元干生于北宋仕宦家庭,书香门第的熏陶使其自幼好学,少年时便崭露头角,受江西诗派影响,词风初定。

    张元干出生在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家庭,无疑为他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祖父张肩孟作为宋皇佑五年进士,官至朝奉郎、歙州通判,其学识和为官的风范无疑对张元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父亲张安道同样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善文,且曾在邺县为官。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张元干从小就接触到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高尚的品德风范。

    张元干早年丧母,十四五岁便随父在任。他受家风影响,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成为他幼年生活和读书的地方。在这里,他常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每逢宾客酬唱,他必专心倾听,有时随口应和,其辞藻可观,常常让满座之人惊叹,因此人称之 “敏悟”。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 年),张元干来到江西南昌,向东湖先生徐师川请教诗词句法,并参加了江西诗派洪刍、洪炎、苏坚、潘子真、吕本中、汪藻、向子諲等人的诗社活动。在这个诗社中,他们饮酒赋诗作乐,张元干深受江西诗派的影响。江西诗派以杜甫为宗,强调 “无一字无来处”,注重诗歌的技巧和用典。在与这些诗人的交流和学习中,张元干的诗词创作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2 岁时,张元干又跟父亲到汴京入太学上舍生。在太学的学习中,他的学业和诗词创作均大有长进,有名声。他作有《菩萨蛮》等词,以清丽妩秀的韵致,显示出早年词作的格调,获得了人们的称赞。宣和二年(1119 年),张元干即释褐入仕,任开德府教授,授文林郎。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也为他后来在文学和政治上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二、力抗金兵之路

    (一)保卫汴京之战

    靖康元年(1126 年),金兵气势汹汹地进犯,直逼东京,朝廷上下一片惊恐。宋徽宗仓皇出逃,部分朝臣弃官而逃,而宰相与执政官竟主张钦宗 “暂避敌锋”。在这国事危难之际,李纲力谏主战,钦宗勉强决策固守,并任命李纲为亲征行营使。此时,三十六岁的张元干毅然决然地投奔李纲,充任他的僚属,投身到保卫汴京的激烈战斗中。在这场战斗里,张元干与李纲一起,坚决反对割地求和。金兵虽然提出了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为退兵的条件,但他们毫不退缩。经过激烈的战斗,金兵死伤数千人,最终汴京得以暂时保全。张元干在这场战斗中展现出了坚定的爱国豪情和无畏的勇气,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二)战后的波折

    金兵北退后,朝廷却又 “置边事于不问”。不久,张元干和李纲以 “专主战议,丧师费财” 的罪名被罢免。张元干遭贬后,不得不离开京都,沿着水路漂泊南下。靖康元年冬天,张元干流落在淮水之上,此时,他听到汴京失陷的消息,哀痛与悲愤交织在一起。他用一组用血泪凝成的《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深刻地反映了靖康之难的悲剧性史实。这些诗作中,满含着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金兵暴行的愤怒。他以笔为武器,抒发着自己内心的痛苦和不屈。在这段漂泊的日子里,张元干历经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三、辞官后的坚守

    (一)愤而辞官

    绍兴元年(1131 年),张元干目睹南宋君臣闻风而逃的可耻行径,心中充满愤慨。同时,自己主战获罪却又遭 “卖屋金” 的流言,这让他深感愤然难平。在这种情况下,张元干毅然决定辞官归里。回到家乡后,他将内心积郁的爱国悲愤尽情倾注到文学创作之中。他以笔为剑,抒发着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朝廷腐败的不满。

    (二)交游爱国志士

    张元干回乡后寓居在福州,但他的内心深处始终系念着国家民族的命运,渴望南宋朝廷能够收复中原。“小隐故山今去好,中原遗恨几时休”,这句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在家乡,张元干交游的大多是有民族气节的爱国志士,如李纲、张浚、吕本中、叶梦得、胡铨、李弥逊等人。他们时常一起登山临海,吟咏酬唱,以排遣心中的郁闷,同时也互相激励,坚定抗金复国的信念。

    绍兴十年,李纲在福州病逝,张元干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写了《挽少师相国李公五首》及《追荐李丞柏设斋疏》等诗文,以寄托自己深切的哀思。李纲的去世对张元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爱国信念。两年后,秦桧又指使爪牙诬陷胡铨,把胡铨除名押送新州(今广东新兴县)编管。张元干不顾个人的安危,在绍兴十二年七月初一日,为挚友胡铨饯别送行,并把填膺悲愤和战斗友情融入了《贺新郎》。这首词不仅表达了他对胡铨的深厚情谊,更体现了他对卖国者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张元干在赋闲的二十多年里,足迹大都在福州一带。他与这些爱国志士的交往,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经历,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成为了南宋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四、文学成就斐然

    (一)词作风格多样

    张元干的词作风格独特,既具婉约之美,又有豪放之气。在其婉约之作中,情感细腻,如江南水乡的烟雨,朦胧而动人。他善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内心的柔情与感慨。例如,在一些早期作品中,他以清丽妩秀的韵致,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而在豪放之作里,张元干则如战场上的勇士,充满了豪情壮志。尤其是在经历了金兵入侵、家国动荡之后,他的词风发生了重大转变。作品中充满了对金兵的愤怒、对奸臣的斥责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用豪迈的语言表达出坚定的爱国之情和不屈的战斗精神。像《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一词,“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 以磅礴的气势展现了国家的危难和自己的悲愤之情。

    他的作品内容丰富多样,有描绘祖国美丽江山的写景之作,如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和宁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有抒发与朋友之间交往和友情的篇章,真挚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淌,令人感动;更有怒斥昏庸误国奸臣的词作,以犀利的言辞批判那些祸国殃民之人,表达出自己的正义之声;还有坚决抵抗金兵侵扰的作品,充满了爱国激情和战斗精神。

    (二)承前启后的地位

    张元干作为北宋末南宋初的重要词人,在词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词风转变的先导者之一,将词的内容更紧密地与现实斗争结合起来,开拓了词的境界。

    在北宋末年,词风多以婉约为主,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细腻的描写。然而,张元干在经历了 “靖康之难” 后,深刻地感受到国家的危难和人民的痛苦,他的词作开始融入更多的现实元素,展现出豪放悲壮的风格。这种转变为后来的辛弃疾等词人开辟了新的道路。

    他的作品对后来的词人产生了重要影响。辛弃疾的词风豪迈奔放,充满了爱国热情和战斗精神,与张元干的作品有着相似之处。可以说,张元干为辛弃疾等词人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南宋词坛的发展。

    张元干的词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而且在后世也备受推崇。四库全书总目评价他的词 “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他的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爱国、正义和勇敢的精神。

    五、命运多舛的晚年

    (一)为友遭祸

    绍兴十二年,张元干因作词送别胡铨,触怒了秦桧。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张元干至临安审讯。此时的张元干已年逾花甲,但他心中的爱国之火从未熄灭。面对秦桧的迫害,他毫不畏惧,展现出了坚定的气节。

    张元干挂冠已久,秦桧只得 “以它事追赴大理削籍”。即便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张元干出狱后依然不屈服于强权。他继续以词为武器,表达自己的爱国精神和不屈之志。他的词作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奸臣当道的愤慨。例如在《水调歌头》(癸酉虎丘中秋)中,他登上虎丘,四顾茫茫,百感交集,一种游子思归的意绪中却依然蕴含着对国家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期望。

    (二)客死异乡

    此后,张元干开始了漫长的漫游生涯,他辗转于江浙等地。在漂泊的岁月里,他始终心系国家,却无奈奸臣当道,报国无门。最终,这位饱经沧桑的爱国词人客死他乡。据记载,张元干享年约七十岁。

    虽然张元干客死异乡,但他的爱国精神和词作却流传后世。他的作品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那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词风婉约与豪放兼具,既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又充满了豪情壮志。他以笔为剑,怒斥昏庸误国的奸臣,抒发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表达坚定的爱国之情。他的作品激励着后人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繁荣而奋斗。张元干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悲壮的一生。他的爱国精神和文学成就,将永远铭刻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