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贵妇 第230章 我竟不知那么看重你
皇帝从来没想过一个不通情感的怪物,居然会比正常人还要能察觉到人心底的喜怒和善恶。
因而在他面前,很少掩饰自己内心的想法。
这是源自于上位者的傲慢。
裴宴书太过于了解皇帝。
他知道在当今的心中他是一柄趁手的刀,他对他的优待,都建立于他是个没有情感的怪物,一旦生出情感,皇帝便会毫不犹豫地磨灭他。
皇帝不会杀他,这一点裴宴书很确定。
那么事情便鲜明了,除了杀了他之外,还有一个办法能让一切归于平静,那就是杀了九娘。
某种意义上来说,皇帝猜得很对,如果九娘死去,他确实会变成那个没有半分情感的怪物。
可剩下的事,皇帝想错了。
一旦拥抱过月亮的怪物,怎么肯回到从前?
他会选择带着他们一起去死。
她要是死了,那这些人也没有活着的资格了。
裴宴书面容平静,清淡的眸色在月色下透出几分浅浅的冷意,落于袖袍下的大手慢慢收紧。
皇帝此举已经触到了他的底线。
崔窈宁听得微微一怔,很快回转过神,语气里带了几分讽刺,“我竟不知当今那么看重你。”
这是有多怕裴宴书脱离他的掌控?
一点变故都不允许发生?
裴宴书沉默良久,方才伸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指,平静的声音听来却无端令人信服,“你放心九娘,我不会让他有那个机会伤害到你。”
既然皇帝是个麻烦,除了他就是。
当今年迈,已经没有了刚登基时候的雄姿英发,如今的皇帝常年有病痛缠身,这也是为何这些年,他愈发忌惮起年富力壮的太子的缘由。
伴随着王爷们的年纪渐渐长大,皇帝愈发急躁,一面感受着身体不断地衰败,另一面见到的却是身强体壮的儿子们,这样的双重刺激之下,令皇帝走起了前朝帝王的老路,寻仙访道。
当今好脸面,不愿叫其他人看了笑话。
因着皇帝大多话对裴宴书都不设防的缘故,裴宴书知道皇帝已经开始忧心自己的身体,暗中请了好几个方士,让人炼了丹药给他吃。
后来似乎是被太子制止,这件事方才停歇。
可裴宴书清楚,这件事止不住的。
之前的天气好,皇帝的身子骨尚且能撑住,没犯病,可这些时日天已经冷了下来,再过一两月更冷,皇帝犯了病势必又会再去寻方士。
若是皇后还在,还能劝上一劝。
可皇后生下齐王后便早早去了,再无人敢劝。
太子起先还能劝上两句,可若是后面一再劝说,皇帝不仅不会动容,反而会在心里猜忌他。
太子自己身强体壮却阻止他寻仙访道?
这是想干什么!
皇帝不会往父慈子孝的地方去想,只会觉得太子不孝,想让他这个父亲死,太子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劝一次两次行,劝多了真就结了仇。
皇帝的下场已经注定了。
自古寻仙访道的能有几个好下场?
都说以史为鉴,可前朝帝王的下场就摆在这,皇帝却像看不见一般,又走起了他的老路。
裴宴书清楚知道上辈子那些事的大致走向,虽然重来一世很多事都变了,可大体却不变。
他知道该如何请君入瓮。
崔窈宁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放心罢,他真的想动手也只能在我从洛阳去长安的时候,在洛阳这个地界,还无人敢伤害我们崔家人。”
清河崔氏在洛阳是盘踞数百年的土皇帝。
很多平民百姓甚至只知道崔家,不知道皇帝。
这就是世家!
崔家在洛阳经营了这么多年,早已经铁桶一块,皇帝要是想在洛阳动手,无异于痴人说笑。
裴宴书回过神,稍稍放了心。
裴宴书此次虽然要了假,可时间上却不算久,一来一回地奔波都要花去大半的时间,晚间他犹豫再三还是留在了崔府住,待第二日拜见过崔老夫人等人后,用了午饭,方才提出告辞。
裴宴书看得出来九娘的眼里带着几分不舍,却只能装作什么都没看见,微微抿唇,同她说,下一次再来看她,而后利落地翻身上马。
尽管他也想念她,可也不忍说再多。
这段日子,是她成亲前最快活的一段日子了,等嫁了人以后她就要去长安,很难见到这些亲人,路途遥远,回来一次也得顾虑她的身体。
裴宴书将她从亲人身旁带走已经觉得很内疚,更不想现在因为自己的自私影响到她的欢喜。
数月见一次,足矣。
崔窈宁送他出门去,转身去了祖母那。
崔窈宁对祖母从无保留,将得知的情况告诉她。
崔老夫人倚在罗汉榻上,天气冷起来,她膝上搭了条薄薄的绒毯,闻言,眯起眼冷笑着道:“老皇帝心思不小,整日使那些手段恶心人,我当已经是极限了,没想到还有更过分的事。”
“简直欺人太甚!”
“他这是将我们清河崔氏当成了什么?”
崔老夫人火大到了极致,因着孙女在,不好吓着她,端起一旁的清茶微微抿了口压下火气。
先不说九娘是她最疼爱的孙女,就算不是,只是一个庶孙女,崔老夫人也不会由着老皇帝这么欺负人,这是把清河崔氏当成什么了?
想欺负就欺负,想恶心就恶心?
事关脸面,崔老夫人怎么可能再无动于衷,她抿了口茶,忽然想起了什么,嗤的一声冷笑道:“原先你说太子时我就觉得熟悉,如今觉得倒真不愧是父子俩,两人简直是一脉相传。”
太子存在登基后削弱崔家的心思。
皇帝亦然,甚至于现在就想亲自对他们动手。
一个个的真当崔家是什么好拿捏的人。
早些年崔老夫人的作风肆无忌惮,行事很是张狂,是公公盯着,丈夫说着,稍稍收敛几分。
后来因着三娘嫁给太子,外界太多人盯着,为着三娘着想,崔家才办起了低调的把戏。
可崔老夫人从不是个肯吃亏的主儿,都说侄女像姑,韦氏脾气那么差,多少也是随了她。
因而在他面前,很少掩饰自己内心的想法。
这是源自于上位者的傲慢。
裴宴书太过于了解皇帝。
他知道在当今的心中他是一柄趁手的刀,他对他的优待,都建立于他是个没有情感的怪物,一旦生出情感,皇帝便会毫不犹豫地磨灭他。
皇帝不会杀他,这一点裴宴书很确定。
那么事情便鲜明了,除了杀了他之外,还有一个办法能让一切归于平静,那就是杀了九娘。
某种意义上来说,皇帝猜得很对,如果九娘死去,他确实会变成那个没有半分情感的怪物。
可剩下的事,皇帝想错了。
一旦拥抱过月亮的怪物,怎么肯回到从前?
他会选择带着他们一起去死。
她要是死了,那这些人也没有活着的资格了。
裴宴书面容平静,清淡的眸色在月色下透出几分浅浅的冷意,落于袖袍下的大手慢慢收紧。
皇帝此举已经触到了他的底线。
崔窈宁听得微微一怔,很快回转过神,语气里带了几分讽刺,“我竟不知当今那么看重你。”
这是有多怕裴宴书脱离他的掌控?
一点变故都不允许发生?
裴宴书沉默良久,方才伸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指,平静的声音听来却无端令人信服,“你放心九娘,我不会让他有那个机会伤害到你。”
既然皇帝是个麻烦,除了他就是。
当今年迈,已经没有了刚登基时候的雄姿英发,如今的皇帝常年有病痛缠身,这也是为何这些年,他愈发忌惮起年富力壮的太子的缘由。
伴随着王爷们的年纪渐渐长大,皇帝愈发急躁,一面感受着身体不断地衰败,另一面见到的却是身强体壮的儿子们,这样的双重刺激之下,令皇帝走起了前朝帝王的老路,寻仙访道。
当今好脸面,不愿叫其他人看了笑话。
因着皇帝大多话对裴宴书都不设防的缘故,裴宴书知道皇帝已经开始忧心自己的身体,暗中请了好几个方士,让人炼了丹药给他吃。
后来似乎是被太子制止,这件事方才停歇。
可裴宴书清楚,这件事止不住的。
之前的天气好,皇帝的身子骨尚且能撑住,没犯病,可这些时日天已经冷了下来,再过一两月更冷,皇帝犯了病势必又会再去寻方士。
若是皇后还在,还能劝上一劝。
可皇后生下齐王后便早早去了,再无人敢劝。
太子起先还能劝上两句,可若是后面一再劝说,皇帝不仅不会动容,反而会在心里猜忌他。
太子自己身强体壮却阻止他寻仙访道?
这是想干什么!
皇帝不会往父慈子孝的地方去想,只会觉得太子不孝,想让他这个父亲死,太子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劝一次两次行,劝多了真就结了仇。
皇帝的下场已经注定了。
自古寻仙访道的能有几个好下场?
都说以史为鉴,可前朝帝王的下场就摆在这,皇帝却像看不见一般,又走起了他的老路。
裴宴书清楚知道上辈子那些事的大致走向,虽然重来一世很多事都变了,可大体却不变。
他知道该如何请君入瓮。
崔窈宁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放心罢,他真的想动手也只能在我从洛阳去长安的时候,在洛阳这个地界,还无人敢伤害我们崔家人。”
清河崔氏在洛阳是盘踞数百年的土皇帝。
很多平民百姓甚至只知道崔家,不知道皇帝。
这就是世家!
崔家在洛阳经营了这么多年,早已经铁桶一块,皇帝要是想在洛阳动手,无异于痴人说笑。
裴宴书回过神,稍稍放了心。
裴宴书此次虽然要了假,可时间上却不算久,一来一回地奔波都要花去大半的时间,晚间他犹豫再三还是留在了崔府住,待第二日拜见过崔老夫人等人后,用了午饭,方才提出告辞。
裴宴书看得出来九娘的眼里带着几分不舍,却只能装作什么都没看见,微微抿唇,同她说,下一次再来看她,而后利落地翻身上马。
尽管他也想念她,可也不忍说再多。
这段日子,是她成亲前最快活的一段日子了,等嫁了人以后她就要去长安,很难见到这些亲人,路途遥远,回来一次也得顾虑她的身体。
裴宴书将她从亲人身旁带走已经觉得很内疚,更不想现在因为自己的自私影响到她的欢喜。
数月见一次,足矣。
崔窈宁送他出门去,转身去了祖母那。
崔窈宁对祖母从无保留,将得知的情况告诉她。
崔老夫人倚在罗汉榻上,天气冷起来,她膝上搭了条薄薄的绒毯,闻言,眯起眼冷笑着道:“老皇帝心思不小,整日使那些手段恶心人,我当已经是极限了,没想到还有更过分的事。”
“简直欺人太甚!”
“他这是将我们清河崔氏当成了什么?”
崔老夫人火大到了极致,因着孙女在,不好吓着她,端起一旁的清茶微微抿了口压下火气。
先不说九娘是她最疼爱的孙女,就算不是,只是一个庶孙女,崔老夫人也不会由着老皇帝这么欺负人,这是把清河崔氏当成什么了?
想欺负就欺负,想恶心就恶心?
事关脸面,崔老夫人怎么可能再无动于衷,她抿了口茶,忽然想起了什么,嗤的一声冷笑道:“原先你说太子时我就觉得熟悉,如今觉得倒真不愧是父子俩,两人简直是一脉相传。”
太子存在登基后削弱崔家的心思。
皇帝亦然,甚至于现在就想亲自对他们动手。
一个个的真当崔家是什么好拿捏的人。
早些年崔老夫人的作风肆无忌惮,行事很是张狂,是公公盯着,丈夫说着,稍稍收敛几分。
后来因着三娘嫁给太子,外界太多人盯着,为着三娘着想,崔家才办起了低调的把戏。
可崔老夫人从不是个肯吃亏的主儿,都说侄女像姑,韦氏脾气那么差,多少也是随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