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第183章 腾冲廷议,彻底崩盘
故事回到几天以前,2月19日晚上,腾越州衙,皇帝朱由榔的临时住所。
大堂内,灯火通明,一片寂静,皇帝朱由榔和皇后王氏,眉头紧皱,满脸忧虑的坐在主位上。
左侧是皇亲国戚,太子朱慈煊、吉王朱慈煃、蜀王朱平樻(隆武帝册封)、松滋王朱俨镏、江夏王朱蕴铗、国舅华亭伯王维恭等等。
右侧是六部重臣,首辅马吉翔、吏部右侍郎胡璇、兵部右侍郎万年策、礼部侍郎杨在、光禄寺少卿高勋、大理寺少卿刘泌、御史邬昌期、翰林院讲官刘茞等等。
就在这时,站在门口的锦衣卫同知任子信,接到手下的消息后,脸色剧变,偷偷看了下大堂里紧张的气氛。
半响后,深吸一口气,小步疾走,来到大堂内,对着皇帝朱由榔,躬身行礼,大声说道:
“启奏陛下,鞑子的前锋大军,吴三桂到了潞江东岸,明日就要渡江”
永历朝廷撤离永昌以后,首辅马吉翔在沿途都安排了锦衣卫,就是为了掌握最新的前线消息。
“嘶、嘶、嘶”
“哗、哗、哗”
“鞑子凶残,该如何是好啊”
“该死的鞑子,太快了,怎么办”
话音刚落的一瞬间,大堂内的几十人,脸色数变,眼神慌乱,手足无措,嘈杂声、嘀咕声、咒骂声,不绝于耳。
司礼监太监王坤,就站在皇帝身后,绷紧膀胱,惴惴不安的站出来,操着略微颤抖的尖嗓子,大声叫道:
“肃、静”
满清西征大军,七八万精锐,一个个丧心病狂,灭绝人性,即便有潞江天险,明军也挡不住啊。
指望磨盘山上的李定国?算了吧,去年晋王带着十几万的精锐大军,都没有挡住鞑子,大败特输,如今只剩下万把人,螳臂当车啊。
坐在金黄色蒲团上的皇帝朱由榔,脸色灰白如土,额头冷汗直冒,豆粒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下来,湿透了后背,一双龙爪手,死死拽住九龙赤色长袍。
转过头,望着右侧的心腹马吉翔,声音微微颤抖着,迫不及待的的问道:
“马阁老,怎么办?”
没办法,晋王李定国和几个六部尚书都在磨盘山,如今能商量大事的人,只有文安侯马吉翔了。
十几年来,他的前任皇帝和监国们,只要落入鞑子魔掌,全部死光光,一点存活的可能都没有,朱由榔不想步入他们的后尘啊。
这帮满清鞑子,还有那些走狗,只会盯着大明皇帝,死死追击,不会放过任何机会,都是破天的富贵。
老奸巨猾的马吉翔,脸色一样很难看,深吸一口气,平复内心的慌乱,慢慢的站起来。
然后,一步步沉稳的走到大堂中央,对着皇帝朱由榔,躬身行礼,大声说道:
“回陛下,如今之际,唯有往西前往边境,才是妥当万全之策”
去年年底,晋王李定国,集合云贵两省的所有军队,十几万精锐将士,都败给了卓布泰。
那个时候,首辅马吉翔就有预期了,鞑子大军肯定会逼近滇西,西狩缅甸藩属国,是唯一也是最好的选择。
就算满清鞑子再猖狂,还能灭了缅甸不成?大明国力强盛时,也做不到啊。
至于北上四川,那肯定不行,到了川南蜀王系和闯王系的地盘,就没他这个首辅什么事了。
“哗、哗、哗”
此话一出,大堂里,又是一片嘈杂声,一个个宗室勋贵大臣,脸色各异,五颜六色,有欣喜、有害怕、有愤怒、也有木然。
“马阁老,下官不敢苟同”
“晋王和岷王殿下,还有几位部堂大人,尚在磨盘山,整兵待战,准备痛击鞑子”
“陛下怎能一走了之?朝廷的威信何在?”
吏部右侍郎胡璇,脸黑如炭,愤怒异常,猛的站出来,双眼闪烁着熊熊怒火,死死盯着奸臣马吉翔,大声质问道,直接开喷。
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张佐宸,还在百里外的磨盘山,这时候只能他这个右侍郎,站出来喷马吉翔。
傻子都知道,撤往边境,就是逃亡缅甸,堂堂宗主国皇帝,逃亡藩属弹丸小国,不就是等同于叛国吗?
紧随其后,翰林院讲官刘茞,深吸一口气,也站出来,忍着心中的怒火,对着皇帝朱由榔,躬身行礼,沉声说道:
“启奏陛下,马阁老的看法,臣也不认同”
“滇西山高路陡,河流众多,鞑子长途奔袭,难以持久”
“晋王和岷王殿下,尚有精兵万人,坚守磨盘山,胜算也不小”
这家伙,也是坚决北上四川的拥护者,哪里忍得了逃亡缅甸,那是失国叛国啊,况且前线战事不明,跑那么快干什么?
“一派胡言乱语”
首辅马吉翔,火冒三丈,忍无可忍怒斥一声,然后转过身,伸出右手遥指胡璇和刘茞,怒声质问道:
“鞑子凶残,惨无人道,磨盘山战事不明,稍有不慎,朝廷定将万劫不复”
“你们这些人,所谓的忠臣,一而再,再而三,阻挠陛下西撤,居心何在?欲置陛下于绝地死地?”
权势滔天的首辅大人,这种诛心之言一出,胡璇和刘茞,直接宕机,满堂文武,更是鸦雀无声,噤如寒蝉。
六部重臣都不在,这几个芝麻小官,就敢在马吉翔面前龇牙咧嘴,太蹬鼻子上脸了,朝廷首辅的威严何在?
晋王李定国、黔国公沐天波、3个尚书都在磨盘山,礼部尚书扶纲和户部尚书龚彝,还在元江周边,募兵筹粮,兵部尚书孙顺,直接不见了。
这时候,文安侯马吉翔,身为朝廷首辅,身兼锦衣卫指挥使,更是朱由榔心腹,朝廷里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好了,别吵了”
皇帝朱由榔,脸黑如炭,心急如焚,低吼一声,没时间听废话,顾不得礼仪,身体晃了晃,霍的一下站起来,斩钉截铁的说道:
“明日一早,就出发,不得延误”
说完后,猛的转身,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王坤的搀扶下,丢下所有人,溜回州衙后堂。
心中暗道,大难临头各自飞,愿意走就跟着走,不愿走的人就留下吧,他这个皇帝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陛下,不能走啊,大明国祚300年,岂能弃之”
“陛下,泱泱华夏,岂能拱手相让啊”
“陛下,缅甸是豺狼之辈,不能去啊”
“陛下、、、”
吏部右侍郎胡璇,翰林院讲官刘茞,带着一帮子文臣,扑腾一声,跪倒一大片,放声高呼,满目悲凉,彻底崩溃了。
一向胆小懦弱,毫无主见的皇帝,竟然破天荒的怒吼了,可见形势之恶劣,肝胆俱裂啊。
在贵州的时候,晋王十几万精锐,都干不过鞑子大军,如今仅仅一万多人,何德何能顶得住?
弘光朝、隆武帝的文臣武将,降清的不知几凡,鞑子打过来,首当其冲的就是他这个皇帝。
这些所谓的忠臣,都可以降清,他朱由榔不行,肯定掉脑袋,全家死光光,况且,马吉翔早就跟他说过,西狩缅甸最安全。
永历十三年,2月20日,凌晨5点左右。
磨盘山上的岷王朱雍槺和晋王李定国,带着各自的军队,正在整兵待战,做最后的准备,磨刀霍霍向鞑子。
磨盘山下,潞江东岸,此时的满清前锋军,吴三桂的3万多大军,正在跨过湾子桥,强渡潞江天险。
百里外的腾冲州,天色朦胧,永历皇帝朱由榔的銮驾,就开始启程,逃往边境,准备西狩缅甸。
这一次逃亡,朝廷的西逃队伍,规模再次缩小,仅有300多宗室勋贵和文武大臣,杂役3000人。
至于护卫的军队,还是平阳侯靳统武,3000驾前军,还有几百锦衣卫夹杂其中。
吏部右侍郎胡璇、翰林院讲官刘茞、侍郎万年策、大理寺少卿刘泌、兵科都给事中胡显,还有100多朝廷官员。
则是留在腾冲,等待六部尚书归来,或者是等待磨盘山的最终结果。
这帮人里有大明的忠臣,也有投机份子,但是无一例外,都是对永历朝廷,彻底的失望绝望。
从这一天起,朱由榔的永历小朝廷,算是分裂了,彻底走向崩盘。
大堂内,灯火通明,一片寂静,皇帝朱由榔和皇后王氏,眉头紧皱,满脸忧虑的坐在主位上。
左侧是皇亲国戚,太子朱慈煊、吉王朱慈煃、蜀王朱平樻(隆武帝册封)、松滋王朱俨镏、江夏王朱蕴铗、国舅华亭伯王维恭等等。
右侧是六部重臣,首辅马吉翔、吏部右侍郎胡璇、兵部右侍郎万年策、礼部侍郎杨在、光禄寺少卿高勋、大理寺少卿刘泌、御史邬昌期、翰林院讲官刘茞等等。
就在这时,站在门口的锦衣卫同知任子信,接到手下的消息后,脸色剧变,偷偷看了下大堂里紧张的气氛。
半响后,深吸一口气,小步疾走,来到大堂内,对着皇帝朱由榔,躬身行礼,大声说道:
“启奏陛下,鞑子的前锋大军,吴三桂到了潞江东岸,明日就要渡江”
永历朝廷撤离永昌以后,首辅马吉翔在沿途都安排了锦衣卫,就是为了掌握最新的前线消息。
“嘶、嘶、嘶”
“哗、哗、哗”
“鞑子凶残,该如何是好啊”
“该死的鞑子,太快了,怎么办”
话音刚落的一瞬间,大堂内的几十人,脸色数变,眼神慌乱,手足无措,嘈杂声、嘀咕声、咒骂声,不绝于耳。
司礼监太监王坤,就站在皇帝身后,绷紧膀胱,惴惴不安的站出来,操着略微颤抖的尖嗓子,大声叫道:
“肃、静”
满清西征大军,七八万精锐,一个个丧心病狂,灭绝人性,即便有潞江天险,明军也挡不住啊。
指望磨盘山上的李定国?算了吧,去年晋王带着十几万的精锐大军,都没有挡住鞑子,大败特输,如今只剩下万把人,螳臂当车啊。
坐在金黄色蒲团上的皇帝朱由榔,脸色灰白如土,额头冷汗直冒,豆粒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下来,湿透了后背,一双龙爪手,死死拽住九龙赤色长袍。
转过头,望着右侧的心腹马吉翔,声音微微颤抖着,迫不及待的的问道:
“马阁老,怎么办?”
没办法,晋王李定国和几个六部尚书都在磨盘山,如今能商量大事的人,只有文安侯马吉翔了。
十几年来,他的前任皇帝和监国们,只要落入鞑子魔掌,全部死光光,一点存活的可能都没有,朱由榔不想步入他们的后尘啊。
这帮满清鞑子,还有那些走狗,只会盯着大明皇帝,死死追击,不会放过任何机会,都是破天的富贵。
老奸巨猾的马吉翔,脸色一样很难看,深吸一口气,平复内心的慌乱,慢慢的站起来。
然后,一步步沉稳的走到大堂中央,对着皇帝朱由榔,躬身行礼,大声说道:
“回陛下,如今之际,唯有往西前往边境,才是妥当万全之策”
去年年底,晋王李定国,集合云贵两省的所有军队,十几万精锐将士,都败给了卓布泰。
那个时候,首辅马吉翔就有预期了,鞑子大军肯定会逼近滇西,西狩缅甸藩属国,是唯一也是最好的选择。
就算满清鞑子再猖狂,还能灭了缅甸不成?大明国力强盛时,也做不到啊。
至于北上四川,那肯定不行,到了川南蜀王系和闯王系的地盘,就没他这个首辅什么事了。
“哗、哗、哗”
此话一出,大堂里,又是一片嘈杂声,一个个宗室勋贵大臣,脸色各异,五颜六色,有欣喜、有害怕、有愤怒、也有木然。
“马阁老,下官不敢苟同”
“晋王和岷王殿下,还有几位部堂大人,尚在磨盘山,整兵待战,准备痛击鞑子”
“陛下怎能一走了之?朝廷的威信何在?”
吏部右侍郎胡璇,脸黑如炭,愤怒异常,猛的站出来,双眼闪烁着熊熊怒火,死死盯着奸臣马吉翔,大声质问道,直接开喷。
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张佐宸,还在百里外的磨盘山,这时候只能他这个右侍郎,站出来喷马吉翔。
傻子都知道,撤往边境,就是逃亡缅甸,堂堂宗主国皇帝,逃亡藩属弹丸小国,不就是等同于叛国吗?
紧随其后,翰林院讲官刘茞,深吸一口气,也站出来,忍着心中的怒火,对着皇帝朱由榔,躬身行礼,沉声说道:
“启奏陛下,马阁老的看法,臣也不认同”
“滇西山高路陡,河流众多,鞑子长途奔袭,难以持久”
“晋王和岷王殿下,尚有精兵万人,坚守磨盘山,胜算也不小”
这家伙,也是坚决北上四川的拥护者,哪里忍得了逃亡缅甸,那是失国叛国啊,况且前线战事不明,跑那么快干什么?
“一派胡言乱语”
首辅马吉翔,火冒三丈,忍无可忍怒斥一声,然后转过身,伸出右手遥指胡璇和刘茞,怒声质问道:
“鞑子凶残,惨无人道,磨盘山战事不明,稍有不慎,朝廷定将万劫不复”
“你们这些人,所谓的忠臣,一而再,再而三,阻挠陛下西撤,居心何在?欲置陛下于绝地死地?”
权势滔天的首辅大人,这种诛心之言一出,胡璇和刘茞,直接宕机,满堂文武,更是鸦雀无声,噤如寒蝉。
六部重臣都不在,这几个芝麻小官,就敢在马吉翔面前龇牙咧嘴,太蹬鼻子上脸了,朝廷首辅的威严何在?
晋王李定国、黔国公沐天波、3个尚书都在磨盘山,礼部尚书扶纲和户部尚书龚彝,还在元江周边,募兵筹粮,兵部尚书孙顺,直接不见了。
这时候,文安侯马吉翔,身为朝廷首辅,身兼锦衣卫指挥使,更是朱由榔心腹,朝廷里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好了,别吵了”
皇帝朱由榔,脸黑如炭,心急如焚,低吼一声,没时间听废话,顾不得礼仪,身体晃了晃,霍的一下站起来,斩钉截铁的说道:
“明日一早,就出发,不得延误”
说完后,猛的转身,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王坤的搀扶下,丢下所有人,溜回州衙后堂。
心中暗道,大难临头各自飞,愿意走就跟着走,不愿走的人就留下吧,他这个皇帝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陛下,不能走啊,大明国祚300年,岂能弃之”
“陛下,泱泱华夏,岂能拱手相让啊”
“陛下,缅甸是豺狼之辈,不能去啊”
“陛下、、、”
吏部右侍郎胡璇,翰林院讲官刘茞,带着一帮子文臣,扑腾一声,跪倒一大片,放声高呼,满目悲凉,彻底崩溃了。
一向胆小懦弱,毫无主见的皇帝,竟然破天荒的怒吼了,可见形势之恶劣,肝胆俱裂啊。
在贵州的时候,晋王十几万精锐,都干不过鞑子大军,如今仅仅一万多人,何德何能顶得住?
弘光朝、隆武帝的文臣武将,降清的不知几凡,鞑子打过来,首当其冲的就是他这个皇帝。
这些所谓的忠臣,都可以降清,他朱由榔不行,肯定掉脑袋,全家死光光,况且,马吉翔早就跟他说过,西狩缅甸最安全。
永历十三年,2月20日,凌晨5点左右。
磨盘山上的岷王朱雍槺和晋王李定国,带着各自的军队,正在整兵待战,做最后的准备,磨刀霍霍向鞑子。
磨盘山下,潞江东岸,此时的满清前锋军,吴三桂的3万多大军,正在跨过湾子桥,强渡潞江天险。
百里外的腾冲州,天色朦胧,永历皇帝朱由榔的銮驾,就开始启程,逃往边境,准备西狩缅甸。
这一次逃亡,朝廷的西逃队伍,规模再次缩小,仅有300多宗室勋贵和文武大臣,杂役3000人。
至于护卫的军队,还是平阳侯靳统武,3000驾前军,还有几百锦衣卫夹杂其中。
吏部右侍郎胡璇、翰林院讲官刘茞、侍郎万年策、大理寺少卿刘泌、兵科都给事中胡显,还有100多朝廷官员。
则是留在腾冲,等待六部尚书归来,或者是等待磨盘山的最终结果。
这帮人里有大明的忠臣,也有投机份子,但是无一例外,都是对永历朝廷,彻底的失望绝望。
从这一天起,朱由榔的永历小朝廷,算是分裂了,彻底走向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