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明,山海乱 第82章 镇上来人
客厅中,林宗泽坐在正当中,身边两旁,站着七八个随从。
离他两丈远,对面站着几个人,正是之前吴立峰在院中看见的那些人。
这三人,皆为渠黎镇上有头有脸之人。
为首的中年人,十多年前曾在新宁州过了县试,虽然在南宁府府试中落榜,未能取得功名,但是,镇上人依旧尊他读书人的身份,不管镇中大事小情都高看他一眼,请他拿主意。
剩下两人,其中一个是镇上的富户,街上的油坊、磨坊皆是他家的产业,也算是镇上有几分份量之人。
另一个便是街上食肆的东家,在官道上开着门做买卖,整日里迎来送往那些赶路的旅人,镇上百姓中属他见多识广。
看着眼前的三人,林宗泽清了清嗓子,问道:“你们是何人?要见我有何事?”。
为首的中年童生,向前半步,拱手道:“回林将军,小可三人,乃渠黎镇上之人。听闻将军率军前来,并赶跑了那些杀人放火的蒙面贼人,保我一方平安,镇上居民无不感激!”
“为此,镇上百姓,推举我等前来,向将军及众将士表示感谢,并且备下微薄粮饷,以慰将士们辛劳!望林将军笑纳!”中年童生,去过南宁府,参加过县、府两级科举考试,总归见过一些场面,所以,对林宗泽的问话,倒也应对得体。
前天夜里,得知林宗泽他们的来历之后,镇上有头有脸的人家便立马聚在食肆中,商议起对策。
如果别的事,大家还会因为意见不同,相互扯皮,拖上一些时日。可是,一伙身背“暴民”名头的人,突然出现在身边,镇上所有人都惶惶不安。
虽然,这伙人只是悄悄的进驻了马家庄子,甚至与镇上的人根本没有交集。但是,传闻中,哪一次的暴民啸聚,不是与烧杀劫掠画上等号?所过之处,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留。
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事关所有人的身家性命,谁不忧心忡忡?
被内心的恐惧所支配,镇上的大户们很快便拿出了对策,那便是派代表,带着钱粮,以“犒劳”的名义,向林宗泽示好。顺便试探一下他的态度,再决定镇上的人是逃是留。
于是乎,在极短的时间内,街上各家铺面的东家就凑出了五十多两银子,交给了为首的三人,由他们置办牲畜和粮食。
看着五十多两银子置办下来的东西,三人心中有些没底气,因为,东西看着虽然不少,可总觉得少了点意思,无奈之下,咬着牙,三人自讨腰包,又凑了三十两纹银,这才敢求见林宗泽。
几人多掏了一些银两,要说不肉痛,肯定是撒谎,但是,相比起镇上的其他的人,谁叫他们家大业大呢?如果多掏这些银两,能够换来人财两全的平安,纵使再心疼,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看着手中的礼单,过往的经历浮现在林宗泽眼前。自古民间就有谚语“过兵如过匪”,意思是指,由于军纪涣散,但凡是军队经过的地方,百姓都会遭殃,轻则财物被抢、强征民夫,重则伤及性命。
因此,有些地方的富户,在得知有军队将要经过时,都会提前准备一些钱粮,以“劳军”的名义主动送到军中,用贿赂将领的方式,以求他们约束好手下,避免自家遭受无妄之灾。
之前在军中,林宗泽只是一个小小的把总,基本上都是跟随大队人马行动,即便有类似的“劳军”,好处也落在上司手中,根本不会有他的份。
“纹银三十两、酒二十坛、豕(猪)十头、羊十头、谷十石、棉布十匹……”,规模很小的镇子,拿出这样一份礼单,在林宗泽看来,属实不易。
“无功不受禄!诸位送此大礼,不知意欲何为?”放下手中的礼单,林宗泽看着堂下的三人。
看到林宗泽放下了礼单,却没有明确表示收下,几人心中有些慌乱,以为是他嫌所送的东西太少,中年童生赶忙解释道:“与林将军所率大军相比,劳军之资属实寒酸,但请将军明示所需,我等定当全力筹办!”
林宗泽不禁苦笑,话语中他听出来,对方误会了自己:“你们误会了!这样吧,明人不说暗话,送这么些东西来,你们有何所求?”。
这么单刀直入,一下子反倒把中年童生给呛住,只见他嘴唇抖动,却没发出半点声音,想必是心中纠结万分,没找到合适的言辞来表达。
只见他身旁闪出一个身影,对着林宗泽拱手行礼,说道:“好叫林将军晓得,我们这儿,穷乡僻壤,镇上之人没见过什么世面,全靠种地、卖苦力为生。听到将军到来,凑了些许粮饷,一是慰劳众将士,二是望将军能约束将士们,不至于惊吓到百姓。“
说话的是镇上食肆的东家,整日里与南来北往的旅人打交道,胆子大、嘴皮子也利索。三言两语倒也把众人心中所想,说了个清楚。
“哈哈哈~~~”林宗泽听完,放声大笑。
“这不挺好嘛!有事说事,别那么文绉绉的。”林宗泽站起身,拿起几案上的礼单。
扬了扬手中的礼单,林宗泽面带微笑说道:“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了,礼单我收下,你们回去告诉镇上百姓,我们只是暂居此地,手下的人,无故不会去到镇上,更不会惊扰百姓们过日子。”
“林将军果然是豪爽之人,众将士也是威武、仁义之师!”听罢林宗泽掷地有声的承诺,反应过来的中年童生,赶紧送上了几顶高帽子,反正世人都爱听好话。
“我等替镇上百姓,先谢过将军的仁爱!”食肆的东家也不甘落后。
原本以为林宗泽嫌东西太少,还要再被敲诈一番,没料到,林宗泽应承得如此爽快。几人自是心中放下千斤担,千恩万谢的退出了客厅,返回镇上。
其实,林宗泽能这么爽快的答应下来,他们不知道,最应该感谢的还是没露面的许山海。
因为,自打有人前来投奔,许山海心中就隐约有担忧。
那些会来投奔的,几乎都是走投无路,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人。那些人当中,人品必定参差不齐,谁也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能老老实实。况且,就算是林宗泽等人,身上也难免有之前在军营中遗留下来的恶习气。
因此,许山海抓住每一个与林宗泽相处的机会,不断地给他灌输严格约束手下,不能扰民的观念。
在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前,许山海肯定不能跟他说“军民鱼水情”之类的话,只能是另辟蹊径,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给林宗泽分析个中的利弊。
强势的朝廷掌握了话语权,对于胆敢反抗之人,动辄就冠以“暴民”、“流寇”的污名,竭尽所能的丑化、抹黑。以此来恐吓老百姓,从而彻底切断反抗之人与百姓间的沟通。
事实上,历史上很多农民起义,最初都是抱有“为民抗争”的愿望,可是在对抗朝廷的过程中,犯下很多错误,最终为了生存下去,选择了不择手段,从而伤害到普通百姓。
面对官府的不断围剿,许山海告诉他,官府的身后是整个大明朝廷,想要在朝廷的打压和围剿之下活下去,能倚仗的只有广大的百姓。
如果队伍管束不严,或因为某些天性顽劣之徒,引发与百姓的矛盾,挑起对立情绪,口碑崩坏之后,再想弥补就难了,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只有百姓接纳了他们,国兴军才不会被饿死;只有百姓支持他们,才有源源不断的兵源补充;只有与百姓的关系融洽,才不会沦落到处处碰壁,到处挨打的局面。
在许山海日复一日的灌输之下,林宗泽慢慢的接受了他的观点,开始加强对手下的管控力。
在木民村,他不但禁止,除后勤人员之外的所有人与村民们接触,甚至还下令,每天操练结束后,所有人必须待在被辟为临时军营的苏家大院中,不许出来。
期间,许山海更是抓住巡检来犯,罗桐带着村中青壮赶来支援一事,与林宗泽进行了一番促膝长谈。
许山海动情的告诉他,如果没有得到村中百姓的认可,战场危急之时,村民们怎么可能会舍了自家性命,前来相助?
有了活生生的例子,使得林宗泽彻底信服了许山海的观念。
并且,促使他下决心拿下马家庄子的原因之一,也是看中了这边的地形,希望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营地,从而在根源上,杜绝一切滋扰百姓的苗头。林宗泽的转变,同时影响到了下面各个小队的队长,从目前转移过程中的情况来看,尚未发生袭扰沿途百姓之事。
原本就极力想做到不袭扰百姓,现在镇上的人,提出这样的要求,林宗泽自然顺水推舟的应承下来。
至于,收下礼单上的东西,在林宗泽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因为,按国人心中的观念,只要收下了东西,便意味着认可了承诺。如果不把东西收下,镇上的人反而会觉得,他随时会反悔。
送走了镇上的人,林宗泽起身,准备赶回山里。
他必须带人,尽早把营地建立起来,要知道,随着转移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就算是所有人都露天睡在庄子里,后两批人也无处安身。同时,还要祈祷老天爷,这几日不要有雨水。
把李应全叫来,林宗泽让他把镇上人送来的东西清点一番,顺便叮嘱,把豕、羊等活物统统宰了,煮给大家吃。
平整土地、上山砍树、搭建营地,这些都是重体力活,只有让人吃饱、吃好,干活才有劲头。如果老是往肚子里没油水,就算刚吃饱,不用一个时辰,肚子就空了,那样的话,营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建好。
想到这儿,林宗泽干脆交代下去,把原来粗细各半的主食,改成全部细粮。
反正从木民村运来了足够的粮食,再加上马家粮仓里那数百石的囤粮,就算天天吃细粮,半年都吃不完。
安排完这些事,林宗泽又带着随从,匆匆赶去山里。
他不知道,此刻的许山海也跟随队伍,踏上了转移的路途。
离他两丈远,对面站着几个人,正是之前吴立峰在院中看见的那些人。
这三人,皆为渠黎镇上有头有脸之人。
为首的中年人,十多年前曾在新宁州过了县试,虽然在南宁府府试中落榜,未能取得功名,但是,镇上人依旧尊他读书人的身份,不管镇中大事小情都高看他一眼,请他拿主意。
剩下两人,其中一个是镇上的富户,街上的油坊、磨坊皆是他家的产业,也算是镇上有几分份量之人。
另一个便是街上食肆的东家,在官道上开着门做买卖,整日里迎来送往那些赶路的旅人,镇上百姓中属他见多识广。
看着眼前的三人,林宗泽清了清嗓子,问道:“你们是何人?要见我有何事?”。
为首的中年童生,向前半步,拱手道:“回林将军,小可三人,乃渠黎镇上之人。听闻将军率军前来,并赶跑了那些杀人放火的蒙面贼人,保我一方平安,镇上居民无不感激!”
“为此,镇上百姓,推举我等前来,向将军及众将士表示感谢,并且备下微薄粮饷,以慰将士们辛劳!望林将军笑纳!”中年童生,去过南宁府,参加过县、府两级科举考试,总归见过一些场面,所以,对林宗泽的问话,倒也应对得体。
前天夜里,得知林宗泽他们的来历之后,镇上有头有脸的人家便立马聚在食肆中,商议起对策。
如果别的事,大家还会因为意见不同,相互扯皮,拖上一些时日。可是,一伙身背“暴民”名头的人,突然出现在身边,镇上所有人都惶惶不安。
虽然,这伙人只是悄悄的进驻了马家庄子,甚至与镇上的人根本没有交集。但是,传闻中,哪一次的暴民啸聚,不是与烧杀劫掠画上等号?所过之处,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留。
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事关所有人的身家性命,谁不忧心忡忡?
被内心的恐惧所支配,镇上的大户们很快便拿出了对策,那便是派代表,带着钱粮,以“犒劳”的名义,向林宗泽示好。顺便试探一下他的态度,再决定镇上的人是逃是留。
于是乎,在极短的时间内,街上各家铺面的东家就凑出了五十多两银子,交给了为首的三人,由他们置办牲畜和粮食。
看着五十多两银子置办下来的东西,三人心中有些没底气,因为,东西看着虽然不少,可总觉得少了点意思,无奈之下,咬着牙,三人自讨腰包,又凑了三十两纹银,这才敢求见林宗泽。
几人多掏了一些银两,要说不肉痛,肯定是撒谎,但是,相比起镇上的其他的人,谁叫他们家大业大呢?如果多掏这些银两,能够换来人财两全的平安,纵使再心疼,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看着手中的礼单,过往的经历浮现在林宗泽眼前。自古民间就有谚语“过兵如过匪”,意思是指,由于军纪涣散,但凡是军队经过的地方,百姓都会遭殃,轻则财物被抢、强征民夫,重则伤及性命。
因此,有些地方的富户,在得知有军队将要经过时,都会提前准备一些钱粮,以“劳军”的名义主动送到军中,用贿赂将领的方式,以求他们约束好手下,避免自家遭受无妄之灾。
之前在军中,林宗泽只是一个小小的把总,基本上都是跟随大队人马行动,即便有类似的“劳军”,好处也落在上司手中,根本不会有他的份。
“纹银三十两、酒二十坛、豕(猪)十头、羊十头、谷十石、棉布十匹……”,规模很小的镇子,拿出这样一份礼单,在林宗泽看来,属实不易。
“无功不受禄!诸位送此大礼,不知意欲何为?”放下手中的礼单,林宗泽看着堂下的三人。
看到林宗泽放下了礼单,却没有明确表示收下,几人心中有些慌乱,以为是他嫌所送的东西太少,中年童生赶忙解释道:“与林将军所率大军相比,劳军之资属实寒酸,但请将军明示所需,我等定当全力筹办!”
林宗泽不禁苦笑,话语中他听出来,对方误会了自己:“你们误会了!这样吧,明人不说暗话,送这么些东西来,你们有何所求?”。
这么单刀直入,一下子反倒把中年童生给呛住,只见他嘴唇抖动,却没发出半点声音,想必是心中纠结万分,没找到合适的言辞来表达。
只见他身旁闪出一个身影,对着林宗泽拱手行礼,说道:“好叫林将军晓得,我们这儿,穷乡僻壤,镇上之人没见过什么世面,全靠种地、卖苦力为生。听到将军到来,凑了些许粮饷,一是慰劳众将士,二是望将军能约束将士们,不至于惊吓到百姓。“
说话的是镇上食肆的东家,整日里与南来北往的旅人打交道,胆子大、嘴皮子也利索。三言两语倒也把众人心中所想,说了个清楚。
“哈哈哈~~~”林宗泽听完,放声大笑。
“这不挺好嘛!有事说事,别那么文绉绉的。”林宗泽站起身,拿起几案上的礼单。
扬了扬手中的礼单,林宗泽面带微笑说道:“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了,礼单我收下,你们回去告诉镇上百姓,我们只是暂居此地,手下的人,无故不会去到镇上,更不会惊扰百姓们过日子。”
“林将军果然是豪爽之人,众将士也是威武、仁义之师!”听罢林宗泽掷地有声的承诺,反应过来的中年童生,赶紧送上了几顶高帽子,反正世人都爱听好话。
“我等替镇上百姓,先谢过将军的仁爱!”食肆的东家也不甘落后。
原本以为林宗泽嫌东西太少,还要再被敲诈一番,没料到,林宗泽应承得如此爽快。几人自是心中放下千斤担,千恩万谢的退出了客厅,返回镇上。
其实,林宗泽能这么爽快的答应下来,他们不知道,最应该感谢的还是没露面的许山海。
因为,自打有人前来投奔,许山海心中就隐约有担忧。
那些会来投奔的,几乎都是走投无路,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人。那些人当中,人品必定参差不齐,谁也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能老老实实。况且,就算是林宗泽等人,身上也难免有之前在军营中遗留下来的恶习气。
因此,许山海抓住每一个与林宗泽相处的机会,不断地给他灌输严格约束手下,不能扰民的观念。
在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前,许山海肯定不能跟他说“军民鱼水情”之类的话,只能是另辟蹊径,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给林宗泽分析个中的利弊。
强势的朝廷掌握了话语权,对于胆敢反抗之人,动辄就冠以“暴民”、“流寇”的污名,竭尽所能的丑化、抹黑。以此来恐吓老百姓,从而彻底切断反抗之人与百姓间的沟通。
事实上,历史上很多农民起义,最初都是抱有“为民抗争”的愿望,可是在对抗朝廷的过程中,犯下很多错误,最终为了生存下去,选择了不择手段,从而伤害到普通百姓。
面对官府的不断围剿,许山海告诉他,官府的身后是整个大明朝廷,想要在朝廷的打压和围剿之下活下去,能倚仗的只有广大的百姓。
如果队伍管束不严,或因为某些天性顽劣之徒,引发与百姓的矛盾,挑起对立情绪,口碑崩坏之后,再想弥补就难了,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只有百姓接纳了他们,国兴军才不会被饿死;只有百姓支持他们,才有源源不断的兵源补充;只有与百姓的关系融洽,才不会沦落到处处碰壁,到处挨打的局面。
在许山海日复一日的灌输之下,林宗泽慢慢的接受了他的观点,开始加强对手下的管控力。
在木民村,他不但禁止,除后勤人员之外的所有人与村民们接触,甚至还下令,每天操练结束后,所有人必须待在被辟为临时军营的苏家大院中,不许出来。
期间,许山海更是抓住巡检来犯,罗桐带着村中青壮赶来支援一事,与林宗泽进行了一番促膝长谈。
许山海动情的告诉他,如果没有得到村中百姓的认可,战场危急之时,村民们怎么可能会舍了自家性命,前来相助?
有了活生生的例子,使得林宗泽彻底信服了许山海的观念。
并且,促使他下决心拿下马家庄子的原因之一,也是看中了这边的地形,希望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营地,从而在根源上,杜绝一切滋扰百姓的苗头。林宗泽的转变,同时影响到了下面各个小队的队长,从目前转移过程中的情况来看,尚未发生袭扰沿途百姓之事。
原本就极力想做到不袭扰百姓,现在镇上的人,提出这样的要求,林宗泽自然顺水推舟的应承下来。
至于,收下礼单上的东西,在林宗泽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因为,按国人心中的观念,只要收下了东西,便意味着认可了承诺。如果不把东西收下,镇上的人反而会觉得,他随时会反悔。
送走了镇上的人,林宗泽起身,准备赶回山里。
他必须带人,尽早把营地建立起来,要知道,随着转移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就算是所有人都露天睡在庄子里,后两批人也无处安身。同时,还要祈祷老天爷,这几日不要有雨水。
把李应全叫来,林宗泽让他把镇上人送来的东西清点一番,顺便叮嘱,把豕、羊等活物统统宰了,煮给大家吃。
平整土地、上山砍树、搭建营地,这些都是重体力活,只有让人吃饱、吃好,干活才有劲头。如果老是往肚子里没油水,就算刚吃饱,不用一个时辰,肚子就空了,那样的话,营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建好。
想到这儿,林宗泽干脆交代下去,把原来粗细各半的主食,改成全部细粮。
反正从木民村运来了足够的粮食,再加上马家粮仓里那数百石的囤粮,就算天天吃细粮,半年都吃不完。
安排完这些事,林宗泽又带着随从,匆匆赶去山里。
他不知道,此刻的许山海也跟随队伍,踏上了转移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