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门寡妇,带女儿囤粮登巅峰 第54章 赶着牛车回娘家
小叔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李生辉在家备考科举其实压力很大,他一直希望自己能为家里做些什么,能在村里教几个丫头识字,换上一些大米补贴家用,不但能减轻他的精神压力,还能减少家里的经济压力。
王淑芬一脸感激的额看着秀英,心里想着哪里能一个时辰一斤大米,秀英想着帮一把,自己也不能占她的便宜,一个月五斤就成。
“好,没问题,我回去告诉他让他准备一下。”
王淑芬换了大米,就赶回家告诉李生辉这个好消息。
……
孩子们上午学习,下午各自忙活着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喂鸡,喂鸭,喂小兔子,割草,施肥。
秀英就下午用牛车驮粮食,隔几天就驮一次,每次带几只鸡鸭回来,家里的鸡鸭也慢慢的从之前的九只鸡三只鸭,到了四十五只鸡,三十只鸭。
吃食上也是换着给女儿们补充营养,猪肉,鸡肉,鸭肉,换着吃,随着吃食的跟上,慢慢的这些长的像干豇豆的丫头们,脸上身上都长出了肉,气色也变得红润起来。
看上去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
——
天色还没有亮,桃花就起来,煮鸡蛋,做面饼,还熬了一大锅粥,现在一天家里能捡四十多个鸡蛋,三十多个鸭蛋。
秀英家里什么都有,这些鸡蛋和鸭蛋也不用拿出去换东西,都留着自己吃,桃花打开一个粗陶罐看了看,这里面放的是鸭蛋,阿娘教了自己做盐蛋,陶罐里的鸭蛋还泡上一个星期就能吃了。
泡鸭蛋的盐是秀英从空间里面买的,才两元一包,一下就买了五包倒了两包进去,另外三包打开后放在了灶台上的罐子里,留着做菜时用。
屋里几个年小的妹妹也被石榴叫了起来,石榴一边给最小的老七穿着衣服,一边指挥着稍大一些的妹妹梳头洗脸。
杨秀英从屋里抱出来一堆新衣服,自己身上穿着一套墨绿的新衣,上次买了料子回来之后,她就请了村里的李大嫂给丫头们做了七套新服,自己也做了一套,一共八套衣服,秀英给了二十斤的大米作为报酬,把李大嫂给开心坏了。
这得摘多少的牛奶果和蕨菜才能换到二十斤大米,再说自己做衣服,摘牛奶果和挖蕨菜的活一点也没落下,白天跟着村里的人一起上山摘牛奶果和蕨菜,晚上就在家里做衣服。
秀英送去的布料没有用完,让她留下自己支配。李大嫂摸着这软软的料子,给自己家闺女做了一件褂子,贴身穿在里面。
闺女们听到新衣服做好了围了上来,秀英把衣服分好,依次递给几个女儿。
“谢谢阿娘!”
“阿娘,对我们真好。”
“等我长大赚了钱,也要给阿娘买新衣。”
“对了,阿娘,现在没过节咱们穿新衣是不是浪费了?”
杨秀英说道:“穿在自己身上,自己享受了怎么是浪费呀?小女娃就是要穿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穿的好了,这精神就好,而且今天我们要去外祖家,高兴吗?”
几个女儿欢呼雀跃起来
“哦,太好了,不但有新衣服穿,还能去外祖家玩。”
“我们要漂漂亮亮去外祖家 ,给外祖一个惊喜!”
几个大的穿上后,又帮着几个小的穿,小手摸在新的衣服上,几个丫头觉得不真切
“好漂亮的花衣服。”
“好软,这是棉的吗?”
“这么好的布料万一弄脏了多可惜啊?”
桃花给小老七梳上一个丸子头说道:“阿娘说了,等过几天给咱们再一人做一身粗棉的衣服,换着穿。”
听到还要做新衣,几个丫头激动的张大了嘴,之前她们都是捡光宗耀祖大富大贵的破衣服穿,没有想到现在她们不但有了新衣服,还是两套,原来阿娘之前给她们说的都是真的。
母女吃完早饭,石榴牵来牛车,牛车上放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还有两个木头做的大框,大框里放满了麦麸。
这些是秀英回娘家准备的东西,昨天她就告诉了桃花和石榴今天要去杨柳镇,牛车的前方腾出一块地方给母女几人坐,桃花赶着牛车,石榴坐在牛车后面看着车上的东西。
出村的路只有一条,这个时间正好碰上了杨柳镇赶集的村民们。
李大婶的男人推着一个独轮车,车上放着沉甸甸的大米,想拿去杨柳镇上换一些黑面和盐。
看到秀英的牛车来了,推着独轮车靠在一旁的菜地,等秀英先过,
家里的媳妇说过,秀英就是家里的大恩人,没有秀英就没有家里的大米,
李屠夫憨笑着对牛车上的母女打着招呼
“哟,是秀英妹子,这是要出去?”
长了眼睛的看着秀英牛车上大包小包的,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坐在牛车上都知道是要出去。
但自己看到秀英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他觉得自己问的这个问题也有些白痴,只能憨憨的望着牛车上的人笑了笑,用脖子上的汗巾擦了擦脸掩饰自己的尴尬。
桃花拉了拉牛车的绳子,大黄牛停了下来。
杨秀英英对上这个憨憨的屠夫说道:“好些日子没有回娘家了,带着孩子们回去看看。”
说着拍了拍桃花身上穿的新衣服
“李嫂子的手艺真是好的没话说,比城里卖的成衣都要好,真是感谢嫂子给我们做的新衣。”
李屠夫一想到自家媳妇做衣服得的那二十斤大米,急忙说道:“秀英妹子,你太客气了,这村里也就你能看上她的手艺,应该我们感谢你才是。”
秀英笑着道:“那好,等我回来让嫂子再给孩子们做些衣服。”
李屠夫急忙应道:“好。”
就算是没有大米,他们也要帮秀英做衣服。
孙大嫂和大儿子孙金蛋从后面走了上来,金蛋背上背着一个竹篓,看着秀英这样子就是一家人回娘家,热情跟秀英打着招呼,一边对身边的大儿子说道:“没有你们秀英婶子对咱们家的帮扶,就没有这些大米,你们不但吃不上黑面馍馍,还要饿肚子。
李生辉在家备考科举其实压力很大,他一直希望自己能为家里做些什么,能在村里教几个丫头识字,换上一些大米补贴家用,不但能减轻他的精神压力,还能减少家里的经济压力。
王淑芬一脸感激的额看着秀英,心里想着哪里能一个时辰一斤大米,秀英想着帮一把,自己也不能占她的便宜,一个月五斤就成。
“好,没问题,我回去告诉他让他准备一下。”
王淑芬换了大米,就赶回家告诉李生辉这个好消息。
……
孩子们上午学习,下午各自忙活着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喂鸡,喂鸭,喂小兔子,割草,施肥。
秀英就下午用牛车驮粮食,隔几天就驮一次,每次带几只鸡鸭回来,家里的鸡鸭也慢慢的从之前的九只鸡三只鸭,到了四十五只鸡,三十只鸭。
吃食上也是换着给女儿们补充营养,猪肉,鸡肉,鸭肉,换着吃,随着吃食的跟上,慢慢的这些长的像干豇豆的丫头们,脸上身上都长出了肉,气色也变得红润起来。
看上去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
——
天色还没有亮,桃花就起来,煮鸡蛋,做面饼,还熬了一大锅粥,现在一天家里能捡四十多个鸡蛋,三十多个鸭蛋。
秀英家里什么都有,这些鸡蛋和鸭蛋也不用拿出去换东西,都留着自己吃,桃花打开一个粗陶罐看了看,这里面放的是鸭蛋,阿娘教了自己做盐蛋,陶罐里的鸭蛋还泡上一个星期就能吃了。
泡鸭蛋的盐是秀英从空间里面买的,才两元一包,一下就买了五包倒了两包进去,另外三包打开后放在了灶台上的罐子里,留着做菜时用。
屋里几个年小的妹妹也被石榴叫了起来,石榴一边给最小的老七穿着衣服,一边指挥着稍大一些的妹妹梳头洗脸。
杨秀英从屋里抱出来一堆新衣服,自己身上穿着一套墨绿的新衣,上次买了料子回来之后,她就请了村里的李大嫂给丫头们做了七套新服,自己也做了一套,一共八套衣服,秀英给了二十斤的大米作为报酬,把李大嫂给开心坏了。
这得摘多少的牛奶果和蕨菜才能换到二十斤大米,再说自己做衣服,摘牛奶果和挖蕨菜的活一点也没落下,白天跟着村里的人一起上山摘牛奶果和蕨菜,晚上就在家里做衣服。
秀英送去的布料没有用完,让她留下自己支配。李大嫂摸着这软软的料子,给自己家闺女做了一件褂子,贴身穿在里面。
闺女们听到新衣服做好了围了上来,秀英把衣服分好,依次递给几个女儿。
“谢谢阿娘!”
“阿娘,对我们真好。”
“等我长大赚了钱,也要给阿娘买新衣。”
“对了,阿娘,现在没过节咱们穿新衣是不是浪费了?”
杨秀英说道:“穿在自己身上,自己享受了怎么是浪费呀?小女娃就是要穿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穿的好了,这精神就好,而且今天我们要去外祖家,高兴吗?”
几个女儿欢呼雀跃起来
“哦,太好了,不但有新衣服穿,还能去外祖家玩。”
“我们要漂漂亮亮去外祖家 ,给外祖一个惊喜!”
几个大的穿上后,又帮着几个小的穿,小手摸在新的衣服上,几个丫头觉得不真切
“好漂亮的花衣服。”
“好软,这是棉的吗?”
“这么好的布料万一弄脏了多可惜啊?”
桃花给小老七梳上一个丸子头说道:“阿娘说了,等过几天给咱们再一人做一身粗棉的衣服,换着穿。”
听到还要做新衣,几个丫头激动的张大了嘴,之前她们都是捡光宗耀祖大富大贵的破衣服穿,没有想到现在她们不但有了新衣服,还是两套,原来阿娘之前给她们说的都是真的。
母女吃完早饭,石榴牵来牛车,牛车上放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还有两个木头做的大框,大框里放满了麦麸。
这些是秀英回娘家准备的东西,昨天她就告诉了桃花和石榴今天要去杨柳镇,牛车的前方腾出一块地方给母女几人坐,桃花赶着牛车,石榴坐在牛车后面看着车上的东西。
出村的路只有一条,这个时间正好碰上了杨柳镇赶集的村民们。
李大婶的男人推着一个独轮车,车上放着沉甸甸的大米,想拿去杨柳镇上换一些黑面和盐。
看到秀英的牛车来了,推着独轮车靠在一旁的菜地,等秀英先过,
家里的媳妇说过,秀英就是家里的大恩人,没有秀英就没有家里的大米,
李屠夫憨笑着对牛车上的母女打着招呼
“哟,是秀英妹子,这是要出去?”
长了眼睛的看着秀英牛车上大包小包的,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坐在牛车上都知道是要出去。
但自己看到秀英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他觉得自己问的这个问题也有些白痴,只能憨憨的望着牛车上的人笑了笑,用脖子上的汗巾擦了擦脸掩饰自己的尴尬。
桃花拉了拉牛车的绳子,大黄牛停了下来。
杨秀英英对上这个憨憨的屠夫说道:“好些日子没有回娘家了,带着孩子们回去看看。”
说着拍了拍桃花身上穿的新衣服
“李嫂子的手艺真是好的没话说,比城里卖的成衣都要好,真是感谢嫂子给我们做的新衣。”
李屠夫一想到自家媳妇做衣服得的那二十斤大米,急忙说道:“秀英妹子,你太客气了,这村里也就你能看上她的手艺,应该我们感谢你才是。”
秀英笑着道:“那好,等我回来让嫂子再给孩子们做些衣服。”
李屠夫急忙应道:“好。”
就算是没有大米,他们也要帮秀英做衣服。
孙大嫂和大儿子孙金蛋从后面走了上来,金蛋背上背着一个竹篓,看着秀英这样子就是一家人回娘家,热情跟秀英打着招呼,一边对身边的大儿子说道:“没有你们秀英婶子对咱们家的帮扶,就没有这些大米,你们不但吃不上黑面馍馍,还要饿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