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成农门寡妇,带女儿囤粮登巅峰 > 第338章 家族传承

穿成农门寡妇,带女儿囤粮登巅峰 第338章 家族传承

    他接着又说道:“三哥,您也别太忧心。我赵存粮向您保证,要是翠花嫁到我们家,我们全家都会把她当亲闺女一样疼,绝不会让她受半点儿委屈。那点毛病算啥,我们一起想办法,总能应对过去的。”

    何三哥一脸感激的看着赵存粮,眼中闪烁着泪花,声音颤抖地说道:“真的?你们真的不在意?存粮兄弟,贵兰妹子,我何老三都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田贵兰赶忙说道:“何三哥,这还有假?我们今天就是来下聘的。想着现在缺吃食,所以就带了这些红薯过来。等过些日子家里粮食丰收了,我们又给您送过来。”

    田贵兰顿了顿又继续说到:“三哥,并不是我们家出不起银子,而是考虑到现在的情况,粮食比银子好使。您一个人带着翠花过日子也不容易,这粮食啊,能让你们父女俩多些保障,安稳地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何三哥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感慨地说道:“还是你们考虑的周到啊!如今这世道,粮食是一天一个样,价格涨得吓人,能有粮食在手,心里才踏实。”

    田贵兰起身,轻轻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向院子里走去,嘴里笑了笑说道:“你们先聊着,我去瞧瞧翠花在干啥。”

    她得看看这个疯子脑子不好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总不能让人笑话自己娶一个傻子做儿媳妇。

    翠花正蹲在院子的角落里,小心翼翼地从笼子里拿出一只黑白相间的兔子抱在怀里,轻轻地抚摸着它的毛,嘴里还轻声念叨着什么,仿佛在和兔子说着悄悄话。

    田贵兰从身后走了过来,目光随意地看了一眼翠花,开口说道:“闺女,这是你喂的鸡,长得真是漂亮。” 田贵兰的脸上带着刻意的亲切,眼神却在上下打量着翠花。

    翠花听了这话,抬起头看了看田贵兰,愣了一下,皱起眉头说道:“婶子,你眼睛是不是不好使?这是只兔子,哪是什么鸡呀!” 翠花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和惊讶,抱紧了怀里的兔子。

    田贵兰笑了笑,心里想着:还好不是很傻。

    急忙说道:“呦,我口快说错了,瞧我这眼神,连兔子和鸡都分不清了。”

    田贵兰继续问道:“闺女呀,平时在家你都做些什么呀?”

    翠花轻轻地抚摸着兔子柔软的毛,头也不抬地回答道:“婶子,我平时就喂喂兔子,打打瞌睡,给地里的庄稼浇浇水啥的。”

    翠花的语气平静,手上的动作不停,那只兔子在她怀里舒服地眯起了眼睛。

    田贵兰满意地点了点头,心里想着:“这丫头,虽然长得不好看,脑子也不好使,但是好在勤快,正好带回去伺候地里的庄稼。”

    田贵兰的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算计,心里已经在盘算着如何让翠花为自家的农活多出力。

    她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对翠花说道:“闺女,真是个勤快的好孩子。以后嫁到婶子家,也不会让你吃苦受累的。”

    翠花听到这里皱了皱眉头,抱着兔子走开了。

    等田贵兰和赵存粮两人走后,过了好一会儿,翠花才抱着兔子慢悠悠地从外面走了过来。

    她的脸上带着些许迷茫,看着何三哥,怯生生地说道:“爹,刚才婶子说要我嫁过去,这是真的吗?”

    何三哥重重地点了点头,一脸慈爱地看着翠花说道:“翠花,爹仔细想过了,你嫁过去,就不愁吃喝了,不用跟着爹受苦。隔壁村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粮,日子过得比咱们这儿好太多,连县太爷都不放在眼里。你去了,能过上好日子。” 何三哥说着说着,声音变得有些沙哑,眼眶也微微泛红。

    翠花低下头,摸了摸怀里的兔子,沉默了片刻,然后抬起头说道:“那好,不过,我要娘和我一起去。”

    何三哥看了一眼那只黑白相间的兔子,叹了一口气,自己这闺女哪里都好,就是娘胎里带了毛病,“好,到时给你娘也带朵大红花,陪嫁过去。” 何三哥的目光中满是无奈和不舍。

    翠花一听,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高高兴兴地抱着兔子,一蹦一跳地回房间去了。

    为了能最快的拿到虎鞭,田贵兰和赵存粮找人看了最近的期会。从何三哥家回来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光宗的婚事,租一顶小轿子。 田贵兰忙前忙后,到处打听价格,赵存粮则在家里准备彩礼,两人忙得不可开交。

    赵存粮在屋子里翻箱倒柜,找出了家里压箱底的宝贝,嘴里嘟囔着:“为了儿子的婚事,为了那虎鞭,拼了!”

    赵存粮小心翼翼地捧着那个夜壶,神色郑重地说道:“这个夜壶可是咱们赵家传下来的宝贝。你们瞧瞧,这材质可是玉的!虽说就算是最差的料子,那也能卖些银子。”

    他接着说道:“明天村里人要去城里,我寻思着自己正好跟着去城里,把这祖传的夜壶给卖了。唉,要不是为了光宗的婚事,为了能顺利拿到那虎鞭,我是无论如何也舍不得把这传家宝给卖咯!”

    田贵兰在一旁附和道:“当家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等光宗娶了翠花,拿到虎鞭,咱们家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到时候再想办法把这宝贝给赎回来。”

    赵存粮点了点头,说道:“也只能这样想了。希望这夜壶能卖个好价钱,别辜负了咱们赵家祖祖辈辈的传承。”

    赵存粮将夜壶用一块绸布仔细包好,放在了柜子的最深处,准备明天一早就带着它进城。

    在村口那棵古老的槐树下,此时聚集了不少村民,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之前种红薯的那五户人家,喜气洋洋地抬着筐来到树下,筐里满满的都是做好的红薯粉条,还有用口袋装好的红薯粉。

    李生辉手里拿着秤,神情专注,逐一称重,嘴里还不时报出数字。杨清风在一旁拿着账本认真登记,一笔一划都写得工工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