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 第174章 利益的出让
对这种事情,赵谌没有任何负担,当年三角贸易的时候,欧美不知道抓了多少奴隶卖钱,他们做得,我大宋难道就做不得?
而且抽空北方游牧民族的青壮,同时还让西夏也放一些血,对大宋来说好处就大了去了。
而西夏这种事情他们其实也没少做,蒙古高原上的各种民族,都是被辽国镇压的,他们就是辽国最大的帮手。
这种事情的危险当然是有的,然而李仁忠却并不在乎。
说穿了,大宋就算封锁下去,西夏高层也不会饿死,但是中下层的西夏人如果活不下去,是会动摇他们统治的根基的。
而赵谌提出的这几个主意,种棉花可以让西夏的剩余劳动力有事情可干,进厂打工也是一样,他们有事做,有收入,自然就会稳定一些,而军方则可以通过抓奴隶来获得利益,西夏的统治自然就会稳固很多。
不过对西夏高层来说,好处就比较有限了,虽然老百姓和军方赚的钱,最终还是会通过各种方式回到他们手里,可是毕竟慢了很多不是吗?
“回到刚才的话题吧,岁币没得谈,青盐也不用谈,我们取得的青盐是卖给我们自己百姓的,你们也可以拿到青盐给自己百姓吃,然而我们不会卖盐给你们,你们也不能贩私盐过来,再说了,同样的青盐,你们贩私盐难道就会有什么利润吗?”赵谌笑道。
李仁忠苦笑,确实,青盐就在那里,双方的起步是一样的,盐的价格大宋现在已经逐渐走低了,因为大宋开始主动在盐业上让利,虽然盐还是专卖,然而官盐的价格和之前比起来下降了许多,这也让私盐没有了什么空间。
私盐能够存在,本身就是因为官盐太贵,官盐都降价了,私盐还能有什么优势?
大宋有资格让利,是因为他们现在开始从别的地方取得足够的财政收入了,而为了压制南方的经济优势,官盐降价,也是一个好的手段。
毕竟南方不少人的财富,都是通过贩卖私盐获得的。
对自己人都这么狠,对西夏也不会心慈手软。
“西域贸易,我们则可以谈一谈。”赵谌道。
李仁忠抬头看着赵谌。
他对这个大宋太子已经一点都不敢小看了,这人看起来和气,然而一刀刀的,下得也是真狠啊。
“西域贸易的利益,我们可以让出三成。”赵谌道。
“三成是不是少了点?”李仁忠问。
西夏以前是几乎垄断了西域贸易的利益的,现在只给三成,确实有点少了……
“开玩笑,镜子还有各种新的产品,必然会让西域对我大宋的货物需求量激增!而为了弥补贸易差距,他们也会贩卖来更多的物品!西域有些东西我们还是需要的,比如硝石……这样一来,贸易的数量会比以前增加很多,给你们三成,已经很多了!没有我们的产品,你们西夏有什么能参与到贸易中的?”赵谌不客气的说。
李仁忠只能苦笑。
西夏能向外卖的东西确实不多,主要是药材为主,柴胡、苁蓉、大黄、红花这些东西,然后就是各种畜牧,牛、马、羊、骆驼之类的,虽然他们的手工业也不错,可是很显然的是,他们不管是瓷器还是漆器,都远远不能和大宋的出产相比,以前是垄断,现在大宋也能直接和西域交易,有大宋的瓷器和漆器,谁还要他们的啊。
给他们三成,确实是给面子了。
“但是如何能确定三成的数量呢?”李仁忠问。
“那就看操作了,我们双方可以在西域通道上设立关卡,同时关卡得是我们双方都派遣吏员和官员,这样可以对交易数额和收取的税金进行详细的记载,然后再按三七分成,这样最公平,不至于相互隐瞒,互派官吏主要是为了查账,所以双方都必须保证对方官吏的人身安全才行。”赵谌道。
这是个很公平的提议,李仁忠并没有什么意见,至于大宋会不会趁着这个机会开展军事行动,李仁忠倒不是太在意,毕竟关口肯定是设在双方的非军事重地上。
这样一来,确实还是很公平的。
西域贸易的扩大,需要大宋的货物,而西夏的加入,则可以让这条商路变得更安全一些,双方都可以出兵来保护这条商路的安全,商路安全了,商人来往自然就会更多一些,收益也就更多。
从西域贸易中得到的利益,当然就能满足西夏高层的欲望。
赵谌提出的这几条,算是很好的弥补了西夏财政上的损失,李仁忠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得更好了。
而且西夏也离不开和大宋的贸易,大宋的茶叶、粮食、衣服、调料,都是他们所需要的,这是不可能断绝的事情。
赵谌的态度,也代表了大宋的态度——他们确实不想把西夏赶尽杀绝,而是想和他们做生意。
虽然不是官方的态度,却可以证明一些东西。
了解到这一点之后,李仁忠有些轻松了,看来这次,他不会无功而返了。
当然,很多细节还要继续讨论,只不过有了突破之后,细节的讨论,总是会容易很多的。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怕没得谈,只要能谈,那总是能达成还不错的协议的。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李仁忠对赵谌行礼,然后沉迷的看着那一面一人高的镜子。
赵谌没有假大方的送给他——这一面镜子十几万贯呢,虽然赵谌知道实际上不值钱,可是要是就这么送出去了,那就显得不值钱了。
“这种大镜子,我大宋也不多,所以无法赠送给濮王。不过小镜子倒是有一些,这一面大的,送给贵国皇帝,另外两面小一点的,濮王一面,晋王一面,算是我个人的赠礼了。”赵谌笑道。
“感谢太子殿下的慷慨大方。”
李仁忠倒没觉得赵谌小气,毕竟和两国的交易比起来,不管送什么,那都是小儿科。
不过这几面镜子也是价格不菲,当然拿得出手。
“我西夏小国,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小王带来了一件冷锻甲,听闻太子好武,所以送给太子。”李仁忠笑道。
“哦,那本太子可要见识见识。”赵谌笑道。
而且抽空北方游牧民族的青壮,同时还让西夏也放一些血,对大宋来说好处就大了去了。
而西夏这种事情他们其实也没少做,蒙古高原上的各种民族,都是被辽国镇压的,他们就是辽国最大的帮手。
这种事情的危险当然是有的,然而李仁忠却并不在乎。
说穿了,大宋就算封锁下去,西夏高层也不会饿死,但是中下层的西夏人如果活不下去,是会动摇他们统治的根基的。
而赵谌提出的这几个主意,种棉花可以让西夏的剩余劳动力有事情可干,进厂打工也是一样,他们有事做,有收入,自然就会稳定一些,而军方则可以通过抓奴隶来获得利益,西夏的统治自然就会稳固很多。
不过对西夏高层来说,好处就比较有限了,虽然老百姓和军方赚的钱,最终还是会通过各种方式回到他们手里,可是毕竟慢了很多不是吗?
“回到刚才的话题吧,岁币没得谈,青盐也不用谈,我们取得的青盐是卖给我们自己百姓的,你们也可以拿到青盐给自己百姓吃,然而我们不会卖盐给你们,你们也不能贩私盐过来,再说了,同样的青盐,你们贩私盐难道就会有什么利润吗?”赵谌笑道。
李仁忠苦笑,确实,青盐就在那里,双方的起步是一样的,盐的价格大宋现在已经逐渐走低了,因为大宋开始主动在盐业上让利,虽然盐还是专卖,然而官盐的价格和之前比起来下降了许多,这也让私盐没有了什么空间。
私盐能够存在,本身就是因为官盐太贵,官盐都降价了,私盐还能有什么优势?
大宋有资格让利,是因为他们现在开始从别的地方取得足够的财政收入了,而为了压制南方的经济优势,官盐降价,也是一个好的手段。
毕竟南方不少人的财富,都是通过贩卖私盐获得的。
对自己人都这么狠,对西夏也不会心慈手软。
“西域贸易,我们则可以谈一谈。”赵谌道。
李仁忠抬头看着赵谌。
他对这个大宋太子已经一点都不敢小看了,这人看起来和气,然而一刀刀的,下得也是真狠啊。
“西域贸易的利益,我们可以让出三成。”赵谌道。
“三成是不是少了点?”李仁忠问。
西夏以前是几乎垄断了西域贸易的利益的,现在只给三成,确实有点少了……
“开玩笑,镜子还有各种新的产品,必然会让西域对我大宋的货物需求量激增!而为了弥补贸易差距,他们也会贩卖来更多的物品!西域有些东西我们还是需要的,比如硝石……这样一来,贸易的数量会比以前增加很多,给你们三成,已经很多了!没有我们的产品,你们西夏有什么能参与到贸易中的?”赵谌不客气的说。
李仁忠只能苦笑。
西夏能向外卖的东西确实不多,主要是药材为主,柴胡、苁蓉、大黄、红花这些东西,然后就是各种畜牧,牛、马、羊、骆驼之类的,虽然他们的手工业也不错,可是很显然的是,他们不管是瓷器还是漆器,都远远不能和大宋的出产相比,以前是垄断,现在大宋也能直接和西域交易,有大宋的瓷器和漆器,谁还要他们的啊。
给他们三成,确实是给面子了。
“但是如何能确定三成的数量呢?”李仁忠问。
“那就看操作了,我们双方可以在西域通道上设立关卡,同时关卡得是我们双方都派遣吏员和官员,这样可以对交易数额和收取的税金进行详细的记载,然后再按三七分成,这样最公平,不至于相互隐瞒,互派官吏主要是为了查账,所以双方都必须保证对方官吏的人身安全才行。”赵谌道。
这是个很公平的提议,李仁忠并没有什么意见,至于大宋会不会趁着这个机会开展军事行动,李仁忠倒不是太在意,毕竟关口肯定是设在双方的非军事重地上。
这样一来,确实还是很公平的。
西域贸易的扩大,需要大宋的货物,而西夏的加入,则可以让这条商路变得更安全一些,双方都可以出兵来保护这条商路的安全,商路安全了,商人来往自然就会更多一些,收益也就更多。
从西域贸易中得到的利益,当然就能满足西夏高层的欲望。
赵谌提出的这几条,算是很好的弥补了西夏财政上的损失,李仁忠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得更好了。
而且西夏也离不开和大宋的贸易,大宋的茶叶、粮食、衣服、调料,都是他们所需要的,这是不可能断绝的事情。
赵谌的态度,也代表了大宋的态度——他们确实不想把西夏赶尽杀绝,而是想和他们做生意。
虽然不是官方的态度,却可以证明一些东西。
了解到这一点之后,李仁忠有些轻松了,看来这次,他不会无功而返了。
当然,很多细节还要继续讨论,只不过有了突破之后,细节的讨论,总是会容易很多的。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怕没得谈,只要能谈,那总是能达成还不错的协议的。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李仁忠对赵谌行礼,然后沉迷的看着那一面一人高的镜子。
赵谌没有假大方的送给他——这一面镜子十几万贯呢,虽然赵谌知道实际上不值钱,可是要是就这么送出去了,那就显得不值钱了。
“这种大镜子,我大宋也不多,所以无法赠送给濮王。不过小镜子倒是有一些,这一面大的,送给贵国皇帝,另外两面小一点的,濮王一面,晋王一面,算是我个人的赠礼了。”赵谌笑道。
“感谢太子殿下的慷慨大方。”
李仁忠倒没觉得赵谌小气,毕竟和两国的交易比起来,不管送什么,那都是小儿科。
不过这几面镜子也是价格不菲,当然拿得出手。
“我西夏小国,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小王带来了一件冷锻甲,听闻太子好武,所以送给太子。”李仁忠笑道。
“哦,那本太子可要见识见识。”赵谌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