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捡漏:每天赚够百万就收手 第四百七十二章 算是捡了个便宜
接下来,另一位宝友拿出了一枚银白色的袁世凯像银币,表面光洁如新,似乎从未流通过。
“这枚银币上的包浆去哪儿了?”高兴问道。
“它本来就没有包浆。”宝友解释,“这是一枚错版币,从铸造出来就被妥善保存,没有进入市场流通。”
“错版币?错在哪里?”
此时屏幕上只显示了银币的背面,除了新旧程度外,并无特别之处。
宝友翻转银元,情况立刻变得明朗。
银元正面原本应有袁世凯的头像,现在却空无一物。
这正常吗?
高兴的眉头皱成一团,心里满是疑惑:这世上竟有如此奇特的错版币?
“这枚银元你称过重吗?它有多少克?”
“记得称过,但具体数字记不清了。不过,我家有电子秤,要不要现场称一下?”
“好主意,你来称一称,我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宝友没有立即报出26克的标准重量,这让高兴认为他是一个严谨的收藏者,至少他愿意以事实为依据,因此耐心等待。
事实证明,高兴的直觉没错。当宝友拿出专业的电子秤时,高兴更加确信这一点。
称重结果很快出炉。
“24.32克……”宝友念出屏幕上的数字后,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与标准的26.8克相比,这个数字显得有些轻。
但宝友迅速调整心态,自言自语地分析:“没有头像,重量自然会轻一些吧?”
“可这是机械制造的钱币,即便没有头像,重量也应该保持不变才对。”高兴指出。
“这肯定是经过了处理,表面的包浆被清洗过了。”高兴果断地下了结论。
“确实匪夷所思,清洗包浆竟然能把人头像都磨没了。”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宝友低声说道:“这样做有什么目的呢?能带来什么好处?”
“这个问题很简单,这枚袁大头你是多少钱入手的?”
“五千块。”
“那不就清楚了吗?去掉头像,他们就能从你这里赚走四千多,这生意太划算了。”“虽然亏了四千五,但没关系,做我们这行的,风险总是有的。”
宝友很快想开了,他的豁达让屏幕前的观众和高兴都感到佩服。
【老兄真牛。】
【心态真好,这样的人生才快乐。】
【我连墙都不扶,就服你。】
【兄弟肯定家底丰厚,这点损失不算什么。】
“你是专门收藏袁大头的吗?”高兴好奇地问道。
“不是,我对各种错版币更感兴趣。老师,您看看这个。”说着,宝友又展示了一枚袁大头,这一次上面覆盖着一层自然的包浆。
这枚银元一眼就能看出有问题,图案整体向下偏了一点。
原来,铸造时机器没对准,导致图案偏离了中心。
“这枚值多少钱?”高兴问,满脸好奇。
他了解过,如果不算错版,这样的“三年壹元”袁世凯像银元,顶多值八百元。虽然它是银质的,但由于发行量巨大,市面上有上亿枚,所以并不稀罕。
错版币之所以珍贵,正是因为每枚几乎都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袁世凯像银元这种机器铸造的货币,出现偏差的情况很少见,几乎找不到完全一样的。
因此,每枚错版币的价值也各不相同。
“这枚我花了五万元从其他收藏家那里购入,你觉得如何?”
“还不错。”高兴点头,心里却想着,这偏差确实挺大的。
通常来说,错得越严重,价值越高。
他曾听说,一次拍卖会上,一枚将“戊戌”误铸成“戌戌”的龙洋,最终只比普通版高出两万元左右。文字错误虽有趣,但远不如图案偏移来得显眼。
然而,宝友手中还有更令人惊讶的宝贝。
“老师,您再看看这个。”
宝友展示的是一枚错版的双旗铜币,图案整体向一侧偏移,正面仅能看到“当制钱二十”的字样,背面则有一半的图案跑到了边缘之外。
“老师能认出这是哪个省的铜币吗?”
“应该是湘城的。正品的话,市场上大概值二十元。你这枚花了多少钱?”
宝友对着镜头伸出了五个手指:“五百元。”
“是在湘西苗寨淘到的,算是捡了个便宜。”
“老师,您觉得这枚能卖到五万元吗?”
【这人开始炫耀了?】
【真是走运,要是我能捡到就好了。】
【好羡慕啊!】
“如果那枚袁世凯像银元真的值五万元,那么这枚铜币最多也就值五千。你是说有人愿意出五万买它?”
“嘿嘿嘿。”宝友笑眯眯地说,“哪有,我只是想看看老师会不会上当。”
“你这宝友不当,非要当个捣蛋鬼啊?”
高兴对着镜头挑了挑眉毛,脸上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
想设套?门都没有。
“我觉得五千块都高了。”
“您再看看这个。”宝友调整了镜头角度,对准旁边桌子上的一排铜币,全是错版币。
与之前那枚错版双旗币相比,它们只是图案偏移的程度不同。
“这么多?你收集这些花了多长时间?”
“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已经二十二年了。”宝友回忆道:“那时听说一张错版人民币能卖几万,我就开始对错版币感兴趣了。”
“结果人民币没收多少,倒是攒了不少这样的铜币,看来造币时出错挺常见的。”
“确实如此,这些都是当年地方造币厂的产品,生产过程中错误自然多一些。”
“你有没有收藏错版人民币?让我们也见识一下吧?”
高兴从未亲眼见过错版人民币,但听说过一张错版币价值五十万的传说。
“不在这里,已经送去拍卖了。”
见高兴有些失望,宝友提议:“要不我给你们展示下我的‘三角圆’收藏?”
“三角圆”是1948年至1954年间,关东某造币厂为稳定金融市场特别铸造的袁世凯头像银元。为了区分旧版,将“圆”字内的“口”改成了三角形,因此得名。
虽然价格比普通银元高几百块,但因其独特性,还是颇受收藏者欢迎。
“不用了,我们今天主要是来鉴宝的,不是来炫耀财富的。”
“哈哈,明白明白。”宝友笑着回应,“下次我再收到错版币,一定第一时间展示给直播间的朋友。”
……
“这枚银币上的包浆去哪儿了?”高兴问道。
“它本来就没有包浆。”宝友解释,“这是一枚错版币,从铸造出来就被妥善保存,没有进入市场流通。”
“错版币?错在哪里?”
此时屏幕上只显示了银币的背面,除了新旧程度外,并无特别之处。
宝友翻转银元,情况立刻变得明朗。
银元正面原本应有袁世凯的头像,现在却空无一物。
这正常吗?
高兴的眉头皱成一团,心里满是疑惑:这世上竟有如此奇特的错版币?
“这枚银元你称过重吗?它有多少克?”
“记得称过,但具体数字记不清了。不过,我家有电子秤,要不要现场称一下?”
“好主意,你来称一称,我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宝友没有立即报出26克的标准重量,这让高兴认为他是一个严谨的收藏者,至少他愿意以事实为依据,因此耐心等待。
事实证明,高兴的直觉没错。当宝友拿出专业的电子秤时,高兴更加确信这一点。
称重结果很快出炉。
“24.32克……”宝友念出屏幕上的数字后,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与标准的26.8克相比,这个数字显得有些轻。
但宝友迅速调整心态,自言自语地分析:“没有头像,重量自然会轻一些吧?”
“可这是机械制造的钱币,即便没有头像,重量也应该保持不变才对。”高兴指出。
“这肯定是经过了处理,表面的包浆被清洗过了。”高兴果断地下了结论。
“确实匪夷所思,清洗包浆竟然能把人头像都磨没了。”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宝友低声说道:“这样做有什么目的呢?能带来什么好处?”
“这个问题很简单,这枚袁大头你是多少钱入手的?”
“五千块。”
“那不就清楚了吗?去掉头像,他们就能从你这里赚走四千多,这生意太划算了。”“虽然亏了四千五,但没关系,做我们这行的,风险总是有的。”
宝友很快想开了,他的豁达让屏幕前的观众和高兴都感到佩服。
【老兄真牛。】
【心态真好,这样的人生才快乐。】
【我连墙都不扶,就服你。】
【兄弟肯定家底丰厚,这点损失不算什么。】
“你是专门收藏袁大头的吗?”高兴好奇地问道。
“不是,我对各种错版币更感兴趣。老师,您看看这个。”说着,宝友又展示了一枚袁大头,这一次上面覆盖着一层自然的包浆。
这枚银元一眼就能看出有问题,图案整体向下偏了一点。
原来,铸造时机器没对准,导致图案偏离了中心。
“这枚值多少钱?”高兴问,满脸好奇。
他了解过,如果不算错版,这样的“三年壹元”袁世凯像银元,顶多值八百元。虽然它是银质的,但由于发行量巨大,市面上有上亿枚,所以并不稀罕。
错版币之所以珍贵,正是因为每枚几乎都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袁世凯像银元这种机器铸造的货币,出现偏差的情况很少见,几乎找不到完全一样的。
因此,每枚错版币的价值也各不相同。
“这枚我花了五万元从其他收藏家那里购入,你觉得如何?”
“还不错。”高兴点头,心里却想着,这偏差确实挺大的。
通常来说,错得越严重,价值越高。
他曾听说,一次拍卖会上,一枚将“戊戌”误铸成“戌戌”的龙洋,最终只比普通版高出两万元左右。文字错误虽有趣,但远不如图案偏移来得显眼。
然而,宝友手中还有更令人惊讶的宝贝。
“老师,您再看看这个。”
宝友展示的是一枚错版的双旗铜币,图案整体向一侧偏移,正面仅能看到“当制钱二十”的字样,背面则有一半的图案跑到了边缘之外。
“老师能认出这是哪个省的铜币吗?”
“应该是湘城的。正品的话,市场上大概值二十元。你这枚花了多少钱?”
宝友对着镜头伸出了五个手指:“五百元。”
“是在湘西苗寨淘到的,算是捡了个便宜。”
“老师,您觉得这枚能卖到五万元吗?”
【这人开始炫耀了?】
【真是走运,要是我能捡到就好了。】
【好羡慕啊!】
“如果那枚袁世凯像银元真的值五万元,那么这枚铜币最多也就值五千。你是说有人愿意出五万买它?”
“嘿嘿嘿。”宝友笑眯眯地说,“哪有,我只是想看看老师会不会上当。”
“你这宝友不当,非要当个捣蛋鬼啊?”
高兴对着镜头挑了挑眉毛,脸上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
想设套?门都没有。
“我觉得五千块都高了。”
“您再看看这个。”宝友调整了镜头角度,对准旁边桌子上的一排铜币,全是错版币。
与之前那枚错版双旗币相比,它们只是图案偏移的程度不同。
“这么多?你收集这些花了多长时间?”
“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已经二十二年了。”宝友回忆道:“那时听说一张错版人民币能卖几万,我就开始对错版币感兴趣了。”
“结果人民币没收多少,倒是攒了不少这样的铜币,看来造币时出错挺常见的。”
“确实如此,这些都是当年地方造币厂的产品,生产过程中错误自然多一些。”
“你有没有收藏错版人民币?让我们也见识一下吧?”
高兴从未亲眼见过错版人民币,但听说过一张错版币价值五十万的传说。
“不在这里,已经送去拍卖了。”
见高兴有些失望,宝友提议:“要不我给你们展示下我的‘三角圆’收藏?”
“三角圆”是1948年至1954年间,关东某造币厂为稳定金融市场特别铸造的袁世凯头像银元。为了区分旧版,将“圆”字内的“口”改成了三角形,因此得名。
虽然价格比普通银元高几百块,但因其独特性,还是颇受收藏者欢迎。
“不用了,我们今天主要是来鉴宝的,不是来炫耀财富的。”
“哈哈,明白明白。”宝友笑着回应,“下次我再收到错版币,一定第一时间展示给直播间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