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捡漏:每天赚够百万就收手 第五百零一章 藏品有问题
更有九世纪来自阿三比哈尔邦的释迦牟尼雕像,那一带正是释迦牟尼传教的地方。
李老板这里的佛像显得非常杂乱,没有特定的排列规则。材质上,从砂岩到大理石,再到黑石甚至寿山石应有尽有。
风格也横跨古阿三、尼泊尔、藏传佛教以及高棉艺术。
年代跨度更是惊人,从公元一世纪的古老珍品直到现代工艺品。
陈延禹对这种混乱的摆放方式感到惊讶,他从未见过有人如此收藏佛像,即使废品站也比这里整齐。
而李老板解释说,除了瓷器之外,他对其他东西并不了解,很多佛像是用来抵货款的,运回千岛国后发现当地信佛的人很少,销售困难。
当李老板提议将佛像卖给二人时,陈延禹接过了一个小佛头,并向高兴征求意见。
然而,高兴考虑到博物馆中已经有许多完整的佛像,而且保存残缺的佛像不仅需要空间,还可能引起文物部门的关注,因此婉拒了这个想法。
面对陈延禹的不舍,高兴最终建议可以将这些佛像带到香江,通过认识的艺术品商人兰老板的帮助,设立一个专门的小展厅展示这些艺术品。
听到这个方案,陈延禹立刻豪气地决定要购买所有华夏文物,并期待地看着李老板,后者则正专注地注视着高兴。
李老板带着一丝好奇问道:“高馆长,你还有香江那边的资源呢?”
高兴微微一笑,反问:“李老板对艺术品市场也有所了解吗?”
其实,他心里觉得奇怪,因为刚才看到那些仿冒的西洋画作,实在难以让人相信李老板真的懂艺术。
“略知一二,略知一二。”李老板轻描淡写地回答。
“我的专长是亚城文物,特别是我们华夏及周边文化的古董。”
陈延禹见话题岔开了,赶紧把之前的话重复了一遍:“李老板,我有意收购这里所有的华夏佛像。”
“感谢陈总的厚爱!”高兴答道。
“不过这事不急。”李老板笑着说,暗示自己有更好的收藏品。
陈延禹有些不解,感觉对方似乎在戏弄他。
“高馆长一看就是行家啊。”李老板笑着夸赞,并指向身后一扇精美的铁门,示意还有更多好东西在里面。
他们现在所在的地下室只是冰山一角,佛像背后隐藏着多个小房间。而这些房间的安全措施显然更为严格,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
“看,这是几年前从酒花国引进的高科技。”李老板指着锁介绍道:“只有我的脸能打开它,连人皮面具也不行。”
“这在国内已经很常见了,很多地方都有刷脸支付。”高兴随口说道。
“我知道那个,但那是支付系统,我这个是安全锁,等级不一样。”李老板解释说。
“人脸识别锁,市面上便宜的也就一千多块。”陈延禹补充道,刚装修完新房的他对这类产品并不陌生。
“好吧,咱们不说锁的事儿了。”李老板摆摆手,转移话题,“来,咱们看看宝贝吧。”
随后,他领大家进入一个专门存放玉器的房间,邀请众人随意参观。
展室中央是一个大型玻璃展示柜,在暖色调灯光的映照下,一件红色锦缎铺底、青黄色玉石雕刻而成的四驾马车格外引人注目。
中间两匹马与车身相连,旁边两匹则由玉链拴住,一位帝王模样的老者端坐于车上,栩栩如生。
高兴一眼就认出了眼前这物件的真面目。
“哎呀,这是邳州产的仿古玉器。”他脱口而出。
李老板愣了一下,“高馆长,你说什么?”
“我说这是用劣质和田青玉、白玉仿制的古代工艺品。”高兴解释道。
“所以这东西不是真的?”李老板摸了摸后脑勺,显得有些不自在。毕竟在国外生活久了,他对高兴这种直接了当的说法不太习惯,心里一时难以接受。
停顿了几秒,李老板才调整好情绪,“商家卖给我时说是汉代天子的四驾马车。”
“仿制品通常都说成是汉代的,因为那个时期的陪葬品丰富,出土的玉器也多。”高兴简要地补充道。
李老板的表情显然还带着疑惑,但他还是礼貌地做了个手势,请高兴继续看下一件展品。
旁边的展柜灯光亮起,展示出另一辆四驾马车。这次的设计更加夸张,四匹马拉着一辆没有车梁的马车,中间用玉链连接,这样的设计让任何了解马车的人都会摇头。
“李老板,您对马车情有独钟啊?”高兴问道。
“确实如此。”李老板热情地点头说,“我觉得这些玉石马车特别有价值。”
“我收藏的原则很简单:专注于一类物品,大量购买。”
“这个房间几乎都是古玉马车,据说比青铜马车还要珍贵,只有那边有两个汉白玉碗例外。”
高兴点点头,“那我们先看看那些汉白玉碗吧。”
“等一下。”李老板突然意识到气氛不对,“高馆长,既然你是客人,咱们就别藏着掖着了。”
“你如果觉得这些藏品有问题,尽管说出来。”
“您真的想知道?”高兴直视着李老板的眼睛问。
“当然想,不然怎么会邀请您来呢?我还希望您能帮我把这些玉雕马车推荐给沙特的买家呢!”
高兴无奈地笑了笑,拿出一张秦始皇陵四驾马车的真实照片,开始详细讲解四驾马车应有的结构特征,以及为什么这些仿制品根本不符合历史事实。
“恐怕这些马车很难推销出去……”他诚实地说道。
古代的马车依靠车辕来传递牲畜的拉力,车横确保牲畜在一条直线上行走,而车轭则用来稳住牲畜的位置。
然而,李老板刚刚展示的这两件马车模型却与众不同。
第一件模型竟然没有车横,第二件的车横则直接置于马背上,这不仅仅是偏离了传统马车的设计规范,简直就是设计上的失误。
如果简单的链子就能解决问题,古人何必费心设计这么多复杂的部件呢?
“要是真按这第一件模型造车,跑起来怕不是要把马扯成几块。”高兴无奈地说道。
李老板这里的佛像显得非常杂乱,没有特定的排列规则。材质上,从砂岩到大理石,再到黑石甚至寿山石应有尽有。
风格也横跨古阿三、尼泊尔、藏传佛教以及高棉艺术。
年代跨度更是惊人,从公元一世纪的古老珍品直到现代工艺品。
陈延禹对这种混乱的摆放方式感到惊讶,他从未见过有人如此收藏佛像,即使废品站也比这里整齐。
而李老板解释说,除了瓷器之外,他对其他东西并不了解,很多佛像是用来抵货款的,运回千岛国后发现当地信佛的人很少,销售困难。
当李老板提议将佛像卖给二人时,陈延禹接过了一个小佛头,并向高兴征求意见。
然而,高兴考虑到博物馆中已经有许多完整的佛像,而且保存残缺的佛像不仅需要空间,还可能引起文物部门的关注,因此婉拒了这个想法。
面对陈延禹的不舍,高兴最终建议可以将这些佛像带到香江,通过认识的艺术品商人兰老板的帮助,设立一个专门的小展厅展示这些艺术品。
听到这个方案,陈延禹立刻豪气地决定要购买所有华夏文物,并期待地看着李老板,后者则正专注地注视着高兴。
李老板带着一丝好奇问道:“高馆长,你还有香江那边的资源呢?”
高兴微微一笑,反问:“李老板对艺术品市场也有所了解吗?”
其实,他心里觉得奇怪,因为刚才看到那些仿冒的西洋画作,实在难以让人相信李老板真的懂艺术。
“略知一二,略知一二。”李老板轻描淡写地回答。
“我的专长是亚城文物,特别是我们华夏及周边文化的古董。”
陈延禹见话题岔开了,赶紧把之前的话重复了一遍:“李老板,我有意收购这里所有的华夏佛像。”
“感谢陈总的厚爱!”高兴答道。
“不过这事不急。”李老板笑着说,暗示自己有更好的收藏品。
陈延禹有些不解,感觉对方似乎在戏弄他。
“高馆长一看就是行家啊。”李老板笑着夸赞,并指向身后一扇精美的铁门,示意还有更多好东西在里面。
他们现在所在的地下室只是冰山一角,佛像背后隐藏着多个小房间。而这些房间的安全措施显然更为严格,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
“看,这是几年前从酒花国引进的高科技。”李老板指着锁介绍道:“只有我的脸能打开它,连人皮面具也不行。”
“这在国内已经很常见了,很多地方都有刷脸支付。”高兴随口说道。
“我知道那个,但那是支付系统,我这个是安全锁,等级不一样。”李老板解释说。
“人脸识别锁,市面上便宜的也就一千多块。”陈延禹补充道,刚装修完新房的他对这类产品并不陌生。
“好吧,咱们不说锁的事儿了。”李老板摆摆手,转移话题,“来,咱们看看宝贝吧。”
随后,他领大家进入一个专门存放玉器的房间,邀请众人随意参观。
展室中央是一个大型玻璃展示柜,在暖色调灯光的映照下,一件红色锦缎铺底、青黄色玉石雕刻而成的四驾马车格外引人注目。
中间两匹马与车身相连,旁边两匹则由玉链拴住,一位帝王模样的老者端坐于车上,栩栩如生。
高兴一眼就认出了眼前这物件的真面目。
“哎呀,这是邳州产的仿古玉器。”他脱口而出。
李老板愣了一下,“高馆长,你说什么?”
“我说这是用劣质和田青玉、白玉仿制的古代工艺品。”高兴解释道。
“所以这东西不是真的?”李老板摸了摸后脑勺,显得有些不自在。毕竟在国外生活久了,他对高兴这种直接了当的说法不太习惯,心里一时难以接受。
停顿了几秒,李老板才调整好情绪,“商家卖给我时说是汉代天子的四驾马车。”
“仿制品通常都说成是汉代的,因为那个时期的陪葬品丰富,出土的玉器也多。”高兴简要地补充道。
李老板的表情显然还带着疑惑,但他还是礼貌地做了个手势,请高兴继续看下一件展品。
旁边的展柜灯光亮起,展示出另一辆四驾马车。这次的设计更加夸张,四匹马拉着一辆没有车梁的马车,中间用玉链连接,这样的设计让任何了解马车的人都会摇头。
“李老板,您对马车情有独钟啊?”高兴问道。
“确实如此。”李老板热情地点头说,“我觉得这些玉石马车特别有价值。”
“我收藏的原则很简单:专注于一类物品,大量购买。”
“这个房间几乎都是古玉马车,据说比青铜马车还要珍贵,只有那边有两个汉白玉碗例外。”
高兴点点头,“那我们先看看那些汉白玉碗吧。”
“等一下。”李老板突然意识到气氛不对,“高馆长,既然你是客人,咱们就别藏着掖着了。”
“你如果觉得这些藏品有问题,尽管说出来。”
“您真的想知道?”高兴直视着李老板的眼睛问。
“当然想,不然怎么会邀请您来呢?我还希望您能帮我把这些玉雕马车推荐给沙特的买家呢!”
高兴无奈地笑了笑,拿出一张秦始皇陵四驾马车的真实照片,开始详细讲解四驾马车应有的结构特征,以及为什么这些仿制品根本不符合历史事实。
“恐怕这些马车很难推销出去……”他诚实地说道。
古代的马车依靠车辕来传递牲畜的拉力,车横确保牲畜在一条直线上行走,而车轭则用来稳住牲畜的位置。
然而,李老板刚刚展示的这两件马车模型却与众不同。
第一件模型竟然没有车横,第二件的车横则直接置于马背上,这不仅仅是偏离了传统马车的设计规范,简直就是设计上的失误。
如果简单的链子就能解决问题,古人何必费心设计这么多复杂的部件呢?
“要是真按这第一件模型造车,跑起来怕不是要把马扯成几块。”高兴无奈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