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老实人拒绝算计 > 第284章 姑娘忙嫁

四合院:老实人拒绝算计 第284章 姑娘忙嫁

    年关越来越近,赵成最近的生活可谓是平静如水。

    每天除了看书就是出去遛弯,偶尔还跟几个朋友聚一聚,全然一副退休老大爷的做派。

    今天他刚从肉联厂的同学家里回来。

    上次拜托肉联厂同学文涛解决了前院李家的问题,文涛趁机发挥宣传的优势,给自家老爹涨了一波声望。

    虽说没能在老厂长退下后接班,但现在新厂长办事也不能忽略他大意见。

    后来临近年尾,各种生产指标和人情往来,肉联厂每个人都焦头烂额,赵成又装模作样给老同学联系了一些山货,解了燃眉之急。

    虽说文家都在宣传口工作,但没规定搞宣传的人就不能帮忙搞物资,只要商量好功劳分配,就皆大欢喜。

    事后文涛沉淀了一段时间,然后稍微进了半步。

    赵成也因此成为了文家全家的座上宾,年前去拜访,结果被硬拉着在家吃了顿饭。

    肉联厂的实权副厂长,自己家里自然不可能清汤寡水,宾主尽欢。

    吃过饭之后,赵成走在回家的路上,往年街上孩童银铃般的欢声笑语,今年却寂静了许多。

    肚子吃不饱,即便是精神再富足,也是很难真的笑出来的。

    街面上皆是瘦弱的身影,裹着破棉袄,行色匆匆,看不清相貌。

    熟人见面也装作不认识,至多点个头——过年如过关,都在想着今年的过法,也都害怕熟人借钱。

    “好在明年灾情就过去了,能有三四年的好日子!”

    赵成嘴里嘟囔着,脸上却浮现几分担忧。

    身处局中,他也不敢轻易相信上辈子的记忆。

    毕竟上辈子他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但这辈子是要一天天过下去。

    三年灾害只是个名字,真的只有三年吗?

    书上说是59年到61年,但58年各地已经开始有灾情。

    这样看来,62年中灾情才能缓解。

    毕竟粮食又不会听到铃声就瞬间长出来。

    “能帮的我都帮了,总不能让我把命赔出去!”

    赵成打了个哈欠,从侧门进了院。

    他把自己存的粮食散出去大半,已经是仁至义尽。

    新年将至,烟火气却不多。

    ..........

    傻柱有一个特点——听话。

    虽然他不明白为什么聋老太太不让他声张这次相亲的事,但他依旧照办,甚至连跟许大茂炫耀的冲动都忍下了。

    看着面前的半只鸡一条鱼,傻柱眉头拧成一个疙瘩,满脸怨气。

    托关系找了三天,才找到这点东西,价钱还死贵,放到平常年月,够买两只老母鸡了。

    “上次相亲失败,这次不能单靠手艺,毕竟过日子不可能天天大鱼大肉!”

    自言自语之后,傻柱转过头看向贾家。

    原本他还打算请秦姐来帮忙,但有着老太太的话在前,终究是放下了这个念头。

    “......没秦姐帮着,我一个人能应付过来吗?”

    自打秦淮茹进院,贾家大小事务都有她打理,跟院子里邻居也相处甚好。

    在他看来,当时贾家母子,一个泼妇性子,另一个游手好闲,能在院子里混出个模样全凭秦姐能说会道,这就是贤妻良母的典范。

    “算了,肯定不能让姑娘饿着,我先好好露两手......”

    说干就干,没一会儿,傻柱屋子里就弥漫起饭菜香。

    虽说材料不多,但傻柱依旧是做出了三菜一汤,手艺不错。

    看着桌上的菜,傻柱连连点头,忽然又有了疑惑。

    之前他也相亲过,有几个姑娘看着还算顺眼,本想着进一步,却都没了下文。

    虽说一直嚷嚷着要找个高学历的漂亮姑娘,但本质上还是看脸。

    按理说他一个厨子,条件也算不错,找个脸蛋在平均之上的姑娘应该没这么难。

    但事实摆在眼前,相亲已过五载,归来仍是单身。

    ..........

    南锣鼓巷,一个略显臃肿的老妇人笑声连连,脸上的皱纹挤在一块如同树皮。

    在老妇人身边,一个瘦高的年轻女子裹着两层旧夹袄,身子时不时发抖。

    “小阳,咱俩是本家,你父亲是我没出五服的堂哥,我不会害你!”

    “何雨柱家里的情况你也都知道,今天相亲,成不成还是看你意思.....”

    老妇人说话间带着笑意,但年轻姑娘却是猛地一哆嗦。

    年轻女子名叫李阳,但脸上却满是阴郁之气。

    现在相亲哪能看自己心意,家里快揭不开锅了,公社存粮也不多,早不是当初大块红烧肉吃到饱的时候。

    乡下家里有闺女的都忙着外嫁,为的就是少一张吃饭的嘴。

    何况这个嫁到城里的机会,已经是爹妈争取到最好的结果,若是没相中,也就没脸回家了......

    与年轻女子不同,老妇人脸上笑容没断过。

    这次做媒,她收了不少钱,一次顶十次,而且相亲成功还有一笔谢媒钱另算。

    金钱就是动力,她几乎是发动自家半数亲戚,才找到了个合适的姑娘。

    模样周正会照顾人,只是身子骨弱了些,但养上两年就好了,何雨柱是个厨子,这不是难事。

    “放心吧姑,我肯定能留在城里!”

    宋阳嘴角微微勾起,笑意浮现。

    乡下从来向往城里,有这么个好机会,她怎么会放过。

    听说那个傻柱是个看脸的,她自认长得不差。

    老妇人,连连点头,抽出手擦了擦额头虚汗。

    能做的都做了,谢媒钱能不能拿到,就看今天。

    她在不少地方都尽可能美化了何雨柱,但有些地方实在圆不了,只能瞒着。

    比如傻柱丢房子,丢工作的事,一概没说。

    谁家会把姑娘交给一个暴力而且还没脑子的人,自己这个亲戚只是着急出嫁,还没到卖闺女的程度。

    “你自己拿主意就成,傻柱手艺不错,人品你自己观察!”

    说话间,两人抬起头确认了门牌号,抬脚走进了95号四合院。

    冬天严寒,基本都在屋里取暖,院里只有零星几个人聊着家常。

    作为媒婆,跟这些人混个脸熟是基本功,打过招呼之后,直接进门。

    “这是谁家小子相亲,没听到动静啊!”说话的是院里八卦小组组长,对自己的业务能力有了些许怀疑。

    “瑞华,是不是你家的?”

    三大妈迟疑着摇了摇头,“这几天没人跟我通气......”

    “跟上去看看,说不定年前院里还有喜事!”

    “后院孙家都住一块儿了,怎么还没办酒席?”

    “可能先领证,再办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