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宴神图 > 第132章 更高维度的文明

宴神图 第132章 更高维度的文明

    宋徽宗听闻身边竟出了如此的奇事。历时便让东京巡检司、大理寺、御史台搞三堂会审,并拿出真宗朝的实录加以对比勘验。

    随着官家的介入,事情的前后原委很快便搞清楚了。在之后徽宗皇帝听闻这四人都是贪得无厌、忘恩负义的宵小之徒后,立刻便以为他们乃不祥之兆。而后他按照官员和法师的建议,将此四人打入死刑大牢以问斩刑。

    又特地命人带着这四人的头颅和他们得到的黑碗,往那隐藏着小洞天的山林里祭奠白娘娘,以平息天怒。

    至于这四人的后代,徽宗皇帝并没有加以追究,因为毕竟他们生而无罪,因为毕竟这些人制作的美妙餐饮,他还得吃喝享用。

    可即便如此,徽宗皇帝依旧想给这四家人一个警告。于是他便命令宣河花园的画师将这四家先祖的事迹共画了四套。图绘定名食不归路。每家送了一套,时刻提醒他们,莫要贪得无厌,莫要欺君罔上。

    “所以,我们的本事其实是从海眼的底下世界来的。真的有能让人长生不老甚至起死回生的大宴。我们祖宗都是忘恩负义、贪得无厌的小人。”

    齐缘听吴二口念完最后一卷图画上的内容,感觉异常荒诞,因此使劲儿摇头。

    “假的。这么荒唐的故事谁会信?而且根本逻辑就不通呀!按照这图画里的说法,咱们三家的祖宗只看过一次小白作宴。只学会了她一二分的本事,并能凌驾于天下厨行之上,并做出连皇帝都垂涎的菜肴。这怎么可能?而且这里边儿自始至终也没有提到过什么长生不死的宴席,除了他们带出的黑色碗可能就是血盏之外。这和周嘉树的事情什么关系都没有呀!”

    “齐缘,我得驳你几句。第一,只看过一次作宴,便能制造出精妙无比、远超众人的餐饮是非常有可能的。而且通过这个事件,还能推理出有关这个故事中许多非常合理和科学的解释。比如时空不对等,比如能让人长寿乃至不死的诡宴。再比如,神仙一般居住在海眼里的帝主。”

    “能推出这么多东西,怎么推?”

    面对大伙儿的困惑,田沫说,因为业务需要,她研究过人类的餐饮历史,后来又和国内外的同行专家交流过。大家一致认为,人类的进化史基本上可以等同于吃的进化史。

    因为每一次人类身体和文明的飞跃,往往都伴随着烹饪方法和菜谱的飞跃。往根源上讲,人类的祖先原本只是类似猴子的生物,靠着素食和一些昆虫苟延残喘,只是偶然的变异让他们进化出了可以复杂思考但是需要消耗更多热量的大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类的先祖不能吃到更有营养的动植物。

    或者不能找到将动植物蛋白等烹饪到可以供自己更好消化利用的方法的话,便不能支撑起如此高耗能的大脑。

    这样一来,看似优势的进化就会被客观环境所拖累,反而容易导致灭绝。于是乎,人类便在进化中学会了生火,狩猎和烹饪。

    或许生火也是因为偶然事件而拓展出的技能,但为了生存和支撑其拥有高等智慧的大脑,这显然是必然的趋势。再后来,随着人类的繁衍壮大,战争、商业等社会活动开始加剧,食物的保鲜和量产变得越来越重要。

    稍微翻看历史便能发现,有许多国家正是因为匮乏食物而灭亡,又有许多事关民族存亡的战役,是因为后勤不济而导致失败。

    于是,为了适应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人类的烹饪既偶然也必然的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为了让食物保存更久,人们发明了腌制和熏炸。

    为了让食物保存更多的营养,人们又发明了冷冻和脱水。而如果没有这些烹饪技巧的合理搭配,人类根本维持不了如此庞大的人口基础。

    因为即便活着,也会被没完没了的畅饮、疾病和寄生虫所收割,和谈进化发展。

    “吃能治人生,亦能治人死。人类的进化史就是吃的进化史。只要文明在进步,那么一些貌似偶然的发现是会带来必然的餐饮烹饪飞跃的。”

    “能不能具体点儿?”

    “打个比方,如果把你齐缘拉回古代,比如商朝,那时候的人们只会烤食和熬粥所用的调料。不过蜂蜜和盐巴,西红柿和番薯之类的东西还在美洲,而且小的和拇指一样。你齐缘再能耐只用烤或熬,能够制作出保德宫的那些美味吗?”

    对此,齐缘摇头。

    “可是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大蒜、香葱可以做香料,或者发现了菜籽可以榨油,再用做炸制肉类呢?或许你依旧做不出现在保德宫的美味,但是你已经超过了那个时代所有的厨师了吧?”

    “明白了,一招鲜,吃遍天。咱们四家的祖宗肯定是在白娘娘那里看见了颠覆性的制作菜品的方法和食材。可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画卷里没有明说,我也没办法猜,但这个办法应该对于整个世界都影响深远。而且它很可能来自于另外一个更高维度的文明。”

    “吃的东西还能决定文明程度。这是什么魔鬼逻辑。”

    “很正常的逻辑,只不过人习以为常,从不做这方面的思考而已。再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吃过炒鸡蛋吧。”

    “嗯啊。”这个时候却是贯昶在点头回答,并且强调,“我喜欢吃拌香椿芽的那种。”

    “一边呆着去。这道菜貌似简单到幼稚,但在汉朝之前根本就做不出来,甚至想都不敢想的。”

    “啊。为什么?”

    “因为文明程度不够,炒鸡蛋至少需要有高导热的铁器和铜器做锅,这就需要把金属锻造的足够薄又足够耐火才行。但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冶炼技术不行,铁器做不了很薄的铁锅,只有延展性更高的铜可以制作锅。”

    在古代,大规模冶炼的铜又分为白铜、黄铜和青铜。青铜因为本身的脆性不能用作制锅,而既太软也不太硬。能用用来制过的白铜料配方是在汉代才有了小规模制备,而更好的黄铜则在明代才有产出。

    所以这炒鸡蛋在汉代之前根本就没有条件来做,因为冶金和锻造技术不合格。而以上几个技术门槛的产生,又是因为缺乏优质煤炭的开采和辨识技术。

    没有会化学和制模的经验和人才,没有大规模高标准的作坊,更没有适应社会组织形式来运输相对应的原料矿石,等等等等。

    “这是个貌似特别简单的事情,那却是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文明发展到什么程度就吃什么样的东西,在正常情况下,比我们吃的好的、吃的健康的往往文明程度更高,反之亦然。如果吃的东西和文明程度脱节严重,那么文明不是即将亡于奢靡,便是即将亡于发展不均衡所导致的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