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 > 第2章 敌军来袭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 第2章 敌军来袭

    在大韩二百三十九年那个宁静的清晨,太阳还未升起,天空依旧被夜色笼罩着。然而,就在这静谧之中,一阵突如其来的敌袭声响打破了韩国边境十三郡的平静。

    那声音犹如惊雷乍起,震耳欲聋,让人不禁心生恐惧。它仿佛是来自地狱的号角,宣告着一场血腥战斗的开始。瞬间,整个边境地区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

    人们纷纷从睡梦中惊醒,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士兵们匆忙穿上铠甲,拿起武器,冲向城墙,准备抵御敌人的进攻。马蹄声、喊杀声、兵器相交之声响彻云霄,原本安静祥和的十三郡此刻变成了战场。

    敌袭的规模之大令人震惊,无数敌军如潮水般涌来,他们气势汹汹,杀意腾腾。韩国军队奋力抵抗,但敌人数量众多,攻势凶猛,使得战局一度十分危急。

    在这场生死较量中,每一个人都拼尽全力,为保卫家园而战。英勇无畏的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鲜血染红了大地,硝烟弥漫了整个天际。

    大将军府衙内,韩林身姿笔挺地站在上首,目光如炬,专注地观察着铺展在案几上的边境地图。他的眼神犀利而坚定,仿佛能够透过地图看清敌我双方的一举一动。

    各营将领们笔直地站立在两旁,神情严肃,不时向韩林禀报着最新的军情。斥候声音在府衙中回荡:“报!国公大人,北喻在南梁国的援助下,发兵八十万,向我边境攻来。”

    韩林的眉头微微皱起,他深知这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他的目光在地图上迅速扫过,思考着应对之策。将领们紧张地注视着他,等待着他的指示。

    府衙内的气氛凝重而紧张,每个人都深知这场战争的重要性。韩林的心中涌起一股责任感,他必须保卫边境,守护国土和人民。

    突然,韩林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将领们,下达了一系列果断的命令。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威严:\"行军司马听令!速遣精锐边骑日夜兼程赶赴京都,将此件军情详细奏报圣上。前营英武大将军吕蒙率领所部于边境十三郡险要之地严密布阵,定要坚守阵线,顽强抵抗,绝不能让敌军突破防线发动首轮进攻!另!前营虎威大将军孙鹤山率飞虎营、飞豹营共计十万雄姿飒爽之铁骑,养精蓄锐,严阵以待,只等时机一到便如猛虎下山般直扑敌阵,迂回到敌后展开突袭,并在敌后战场来回游击,扰得敌人首尾难顾;左翼右翼两营则原地待命,充当我军后备军,以备不时之需,一旦前方战线吃紧或出现其他意外情况,必须立刻驰援友军,确保战局稳定。

    至于中营和后营,则需全体将士高度戒备,时刻保持临战状态,不得有丝毫松懈。所有人都要身披重甲,刀枪在手,战车五营也要整装待发,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将领们领命而去,步履匆匆,心中充满了斗志。韩林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祈祷,希望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保卫边境的安宁。

    朝堂之上,兵部官员急匆匆地将边境的书信呈给皇帝,面色凝重。皇帝看完后,眉头紧锁,将书信传阅给诸位大臣。群臣接过书信,目光紧盯着上面的内容,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

    “这边境之乱,实乃我朝之大患啊!”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兵部应立即增派兵力,以保边境安宁。”另一位大臣紧接着发言。

    “可如今国内局势亦不稳定,增兵恐会影响民生。”又有大臣提出顾虑。

    群臣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皇帝则静静地听着,不时插话询问,以了解更多情况。兵部尚书谢启之站出来,说道:““陛下!北喻得到了南梁国的支援后,竟然兴兵八十万攻打我国边境十三郡!如今边关告急,边军虽然有一百万之众,但恐怕也难以抵挡敌人的猛攻啊!恳请陛下立刻派遣大军前去增援!”

    皇帝听了奏报之后,微微皱起眉头,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说道:“嗯,朕知道了。此事就交给皇兄——靠山王韩风去处理吧。他经验丰富、智谋过人,定能想出应对之策。中书省和六部也要全力配合,确保前线物资充足,援兵能够及时抵达。”

    说完这些话以后,皇帝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战场上激烈厮杀的场景。他深知这场战争对于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不能抵挡住北喻的进攻,那么韩国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退朝之后,靠山王韩风在王府之中紧张地筹划着应对北喻入侵的策略。他明白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保住韩国的领土和人民。于是,他召集了一众将领和谋士,共同商讨作战计划,并紧急调动各地军队前往边境支援。

    与此同时,中书省和六部的官员们也忙碌起来。他们积极筹备粮草军需,调配兵力资源,为前方将士提供坚实的后盾。整个朝廷上下齐心协力,共同为保卫国家而努力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