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489章大明洪武二十八年的钱怎么花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第489章大明洪武二十八年的钱怎么花

    解缙的目光转向高座上的朱允熥。

    “太孙殿下,微臣恳请于洪武28年,由朝廷统筹粮饷,工户部通力协作,着手铺设应天府八县间的水泥路,并进一步连接至杭州府,淮安府,凤阳府。”

    解缙此举意在争取来年预算,毕竟唯有今日纳入议程,才能有望在年后正式会议上讨论并播给资金。

    朱允熥慵懒地倚在圈椅中,这可是他首度涉足大明财经决策的核心场合。

    朝政之事,从来不是无根之木,自中原确立完整政治架构以来,诸多现代亦通行的治理手段已悄然萌芽。

    未待朱允熥发言,郁新即起身表态。

    “户部持反对意见。”

    不容解缙辩驳,郁新紧接着说。

    “水泥路便利,上下有目共睹,本官无意非议其功。解学士去年至今辛劳筑路,功不可没。”

    “至于应天府八县间水泥路建设,户部愿意承担费用,前提是工部能集结足够筑路人力。但至于连接外府的工程,眼下水泥路尚处起步,连应天府内部都未全面覆盖。”

    “此刻扩展开来,开支巨大,明年的河渠,漕运海运等重大事务的经费又该如何筹措呢?”

    工部尚书张襄亦起身呼应。

    “殿下,解学士心系国家,惠及民生,臣深感敬佩。然而,若要在明年同时完成八县水泥路并延伸至三府的工程,不论财力还是人力,工部实难一蹴而就。”

    户部缺钱,工部缺人。

    郁新与张襄联手抛出难题,解缙一时语塞,不可能当众说出朝廷只需专注于修路,其余事项皆可不顾。

    最终,解缙的目光投向高座的朱允熥。

    朱允熥眼神从解缙,郁新,张襄身上一一掠过,最终落在吏部尚书翟善身上。

    “依吏部之见,此事该如何裁决?”

    翟善本以为这事儿跟吏部扯不上半点关系,哪知还得硬上阵。

    他勉强撑起身子,快速扫视周围同僚,最后视线落在解缙身上。

    翟善笑道:“殿下,臣琢磨了下。咱朝的新政或是新鲜事物,不都是先在应天府试水吗?所以,解大学士提的这应天府八县水泥路,臣跟户部意见一致,得优先考虑。”

    “至于扩展到其他三府……哪怕水泥路要出应天府,也得先接上周边县市。解大学士,您先给大伙儿说说您的想法吧。”

    朱允熥微微颔首,目光转向解缙。

    解缙颔首,面向众人缓缓道:“列位,咱们修应天府到杭州府的水泥路,为的是朝廷能更迅速地调度杭州府的财物资源。”

    “都知道,南边新开的交趾,占城,大将军正忙着为国开疆辟土、南方物资大多经清化港,昌华港运至杭州府。”

    “淮安府也是同样道理。至于凤阳府,那里是大明龙兴之地,中都所在,意义不言而喻。”

    一番政治,经济考量陈述完毕,解缙稍作停顿,调整气息,接着说。

    “至于翟尚书的疑问,为何不先搞周边府县。我的规划是以这三条路为轴心,一旦建好,朝廷便能以此为骨架,向沿途各县延伸,这样一口气完成,比零碎推进要周全得多。”

    翟善微微颔首,这番道理还算通透。

    他回头瞥了眼郁新跟张襄,“殿下,臣认为解学士言之有理,但……这么大的工程,臣担心朝廷预算是否充足。”

    郁新跟张襄暗自庆幸,翟善并未一味附和解缙,还点出了国库的拮据。

    解缙急切反驳:“这两年,国库收入大增,浙江道每年贡献百万两白银,粮食数百万石,各种税收更是数不胜数。”

    “抗倭大军每年也有数百万两金银进账,交趾、占城两地物资源源不断送往杭州府,淮安府和应天府仓库。朝廷怎会没钱没粮没物资?”

    郁新望向解缙,反问道:“解学士以为天下日日安宁?单是今年冬天,为了救济长江两岸灾民,户部就调动了200多万石粮食,百万两银子。”

    “这还忽略了开春后为地方调运种子的费用,再加上燕王殿下不久前提议的北征,朝廷还得预留银两跟军需物资送往北平。”

    “解学士随口几句话,就是数条大路,户部明年别的事儿还做不做?还是说,别人都不用钱了?”

    解缙瞪圆了眼,心里憋屈。

    他认为户部近两年手头宽裕多了,年年多出数百万两银子,数百万石的进账,哪来的没钱之说。

    眼看这俩人就要唇枪舌剑,夏原吉却在人群末尾缓缓起身。

    面对众人投来的惊讶目光,他淡然一笑:“明年户部的岁入,相信定能超越今年许多。”

    郁新眼见夏原吉站出,眼睛猛地一亮。

    原以为今日户部只能由他一人代表,没想到夏原吉凭那文华殿行走的头衔也挤进了这场讨论。

    但夏原吉没给他插嘴的间隙,只轻轻瞥了解缙一眼,随即转向朱允熥,沉稳说道。

    “殿下,秦王殿下这两年督导六道田税,效仿浙江道推行摊丁入亩,虽困难重重,时至今日已2年有余。”

    “微臣年末审阅六道呈报,预估明年夏秋两税将额外增收几百万石,足以支持修建三府水泥道路及其他国事开支。”

    “不过,微臣认为同时修建三条路,纵使国库充盈,也难免劳民伤财。不如优先建设应天府至杭州府的路线。如此一来,可首先连接两地粮仓,便于未来物资调配。”

    朱允熥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夏原吉身上,随后意味深长地扫了眼解缙。

    与解缙相比,夏原吉显得更为老练圆滑,既清晰指出财源所在,又为朝廷指出了最合宜的选项,并阐述了缘由。

    夏原吉说罢,郁新原本对户部新增负担的怨气竟悄然消散大半。

    郁新轻咳一声,未待解缙表态,便说:“殿下,如夏大人之意,户部明年可调拨款项,由解学士住持应天府至杭州府的路建。”

    解缙想说什么,却被朱允熥抬手止住。

    朱允熥望向解缙,随后对郁新道:

    “如此,新年伊始便将此事提上朝议,户部与工部需预先协商,明确所需资金及民力动员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