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659章举人的欢呼,学生叩谢皇上隆恩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第659章举人的欢呼,学生叩谢皇上隆恩

    等春天圣旨一下,报名参选时就得表明志向,仿佛从踏入官场的第一步就开始分流,连考试试卷恐怕也会有所不同。

    “这下子,全完了……”

    洪武门,工部衙门前的僻静处。

    自户部过来的郁新跟张襄交换了个眼神,不自觉地抖出这几个字。

    全国的两榜进士有几何?

    尽管这些年朝廷添加了金榜名额,但两榜进士依旧有限。

    但举人却是另一番景象。

    早先皇上取消了功名厚待,使天下文人心生怨愤。

    可眼下,凡为举人皆可报名公考。

    虽失去了特权,但过去只有进士才能当的官,眼下却向数目庞大的举人们敞开了大门。

    张襄不由地颤抖,扭头望向郁新,发现对方额头上已满是细密汗珠。

    “怎敢如此。”

    “怎敢这样?”

    “怎敢……让那些举子……也坐上部堂高位?”

    郁新喉咙里涌上一股莫名腥味。

    而嵩永街上的围观百姓,却在此刻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

    随着刘建安宣读完毕。

    人群中无数人争先恐后地冲到前排,跪倒在地。

    “学生叩谢皇上隆恩。”

    “皇上恩泽深厚,学生赴汤蹈火,忠于大明。”

    “谢皇上隆恩。”

    洪武门下,一排面色苍白的官员,身上官服已被剥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群身穿儒衫的举人。

    甘心情愿地跪伏在地,口中不停地向那深宫帝王表达感激之情。

    朱允熥注视着这些最终恍然大悟的举子们,轻轻转头望向朱高炽。

    “人心不是铁板一块。想踏入仕途者,比比皆是。而我等所需做的,不过是握紧手中筛网,筛选出真正才德兼备的英才来担当大任。”

    朱高炽眼神复杂,关于科举变革之事,在交趾道早已悄然推开。

    然而朝中坐镇庙堂之高的官员们却总认为交趾道过于遥远,远到那里的风吹草动撼动不了大明朝廷及大明社稷。

    但他们错了。

    朱高炽端坐在马上,目光投向朝阳门方向。

    “人来了。”

    朱允熥随之望去,看到朝阳门外,城郊大道中,一列封疆大吏大员仪仗已早早排列整齐,正缓缓向应天府行进。

    与此同时,刘建安把最后一道圣旨展开,

    “奉天承运……咱登基28载,勤勉不懈。而今国事日增,对镜自照,深感岁月匆匆。国家兴盛,不容片刻停滞;社稷安稳,需日夜辛劳维护;百姓生计,不可一日无粮。”

    “咱虽年岁已高,但储君健壮,皇孙聪颖。政令须统一,各道事务虽繁多,一令既出,四海皆安。咱欲退居幕后,望群臣维持朝纲,国家安稳如常。钦此。”

    这是何意?

    皇上究竟欲意何为?

    最后一道圣旨响彻洪武门,钻进每个人的耳朵,大伙儿全懵了。

    皇上说自己年岁已高,又扯上了太子跟皇太孙。

    皇上该不会是想退位吧?

    这个大胆念头,嗖地一下窜进了所有人心里。

    朱允熥压根儿没料到,朱元璋最后的圣旨,写的是这些。

    朱元璋究竟打得什么算盘?

    这一刻,朱允熥也是一头雾水。

    不过,五道圣旨总算是公布完了。

    周豪从旮旯里出来,蹭到刘远旁边,贴着他耳朵嘀咕了几句,又从袖子里拿出份册子,塞给对方。

    刘远打开那本子,仔细阅读。

    没一会儿,刘远抬头,目光投向马上的朱允熥。

    他手里攥着册子,转身面对那些已经被剥了官服官帽的大臣们,厉声开口。

    “锦衣卫着令。”

    “在。”

    “今查出有旧臣违法乱纪。按大明律,罪责难逃。点到名字的,一律缉拿。”

    话音一落,刘远就把册子递了过去。

    北镇抚司的千户靠前,拱手接过册子。

    紧接着,锦衣卫们开始按册上名单,在洪武门前一个个拿人。

    霎时,洪武门外又炸开了锅。

    那些刚被皇上恩准告老还乡的前臣,哪会料到,皇上前脚允他们告老还乡,后脚就来拿人问罪。

    正在洪武门外嚎声四起时。

    朝阳门下,一个小吏跑进来,朗声通报。

    “交趾道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石伟毅,进京汇报。”

    理应在朝廷之上,对着满堂文武高声自报名号的石伟毅。

    偏偏此刻,他的名与一连串显赫头衔,在进城之际就被报了出来。

    这些头衔,无不在向京师中的人宣告。

    大明王朝最年少有为,前程无限的边疆大员,终于自交趾道返京了。

    朱允熥扯动缰绳,视线越过众人,越过四周百姓,定格在步入朝阳门的石伟毅一众人。

    身旁,朱高炽发出低哼。

    朱允熥脸上挂笑,轻声说:“大明江山,更胜往昔。”

    朝阳门前。

    石伟毅轻巧下马,双脚踏踏实实地踩在了石板路上,心中涌动着复杂情感。

    离开应天多年,往昔与今朝,仿佛一幅幅画卷在他眼前徐徐展开。

    多年前,他仅是一个迷茫的科举考生,满心忧虑能否摘得功名。

    正是在那一年,应天城里爆发了科举作弊案,震动朝野……

    时至今日,无数人在洪武门前,黯然褪下官服。

    至于交趾道。

    石伟毅心中满是不加掩饰的骄傲。

    除却镇倭大军每年为朝廷输送的财富,大明十四道之中,就数交趾道上缴的赋税最为丰厚,连直隶也在去年被其正式超越。

    为何会如此?

    石伟毅心里明白,这并非因为他个人作用,而是交趾道实施的那套与中原截然不同的治理策略。

    交趾道不仅仅是资源掠取之地,它作为大明新设立的行政区域,拥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交趾道的民众,同样被视为大明子民。

    事实却表明,尽管同为大明子民,交趾道的税收远高于直隶。

    但近年来,交趾道未曾发生过任何大型的民变或起义。

    石伟毅在交趾道做布政使多年,对新政策门儿清。

    这次回京师,他明白自己怕是和交趾道缘尽了。

    朝廷里头,正酝酿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动。

    而眼下,这场或许绵延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变革,已然拉开序幕。

    尽管人潮如织,把朝阳门到洪武门那段路堵得个风雨不透。

    石伟毅还是第一眼就瞅见了洪武门下,许久未见的朱允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