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第666章未来的大明舰队
这时,一个有趣画面出现了。
去年才晋升到从三品的上林苑监官员,今日参会的人数竟然是众多官员中最齐整的。
一群人穿着鲜亮,由身着一品仙鹤红袍的缪良哲领头,气宇轩昂,好似大明朝廷里最显赫的部门,与其他官员形成了鲜明对比。
任亨泰在文渊阁忙活着,而翟善还在太医院调养。
排头的是户部郁新和工部张襄,紧跟其后的是一众来自都察院、通政使司的大佬们。
缪良哲不急不缓,领着上林苑监的一帮人夹在人群里,眼神时不时地四处溜达。
他的目光最终锁定在人群中那群与朝廷官员的不相容的人身上。
那是以大匠官冯宏朗为首的匠人团体。
冯宏朗穿着七品青袍,带着一群九品绿袍匠官,特别显眼。
他们看起来不太讲究,官服上还有折痕,显然平时穿官服的机会不多。
肤色黝黑,手上伤疤跟老茧清晰可见,虽然穿着官服,却没有半点官样。
缪良哲眼角一扫,旁边上林苑监同僚心领神会,随即凑近了冯宏朗等人。
没多久,冯宏朗带着几分忐忑,手下匠官们也跟上林苑监官员们混成一片。
冯宏朗心里挺紧张,眼前缪良哲身着仙鹤红袍,让他有点儿透不过气。
可又对这位不抢风头、衣着华丽的缪良哲感到好奇。
缪良哲显得更加游刃有余,笑道:“听说冯大匠近期奔波于三地,辛苦了。国事繁重,冯大匠可得保重身体。”
这贴心的话,让冯宏朗一时不知所措。
冯宏朗急忙拱手低头,“下……下官感激袁监正关怀。只是活儿太多,今天不做明天堆着,更累。”
缪良哲露出诧异表情,瞥了一眼同样惊讶的同僚,不禁笑出声:“朝堂之上,能这么坦白说累的,除了冯大匠您也没谁了,您有这权利。”
冯宏朗一时语塞,只好连连颔首,忽又意识到不妥,便改成了摇头的动作。
缪良哲眼珠一转,岔开话题问道:“听说……大匠师的蒸汽巨轮快竣工了?新造的这船,究竟有多大的能耐呢?”
一聊到业务领域,冯宏朗的眼里瞬间闪耀起光芒。
他语速加快,“回大人的话,蒸汽巨轮再有2个多月就能下水试航了。我们打算先从龙江船坞顺流而下,到松江府看看情况。如果一切顺利,就让蒸汽巨轮出海,驶向杭州府。”
“后续要是也没问题,就直接开往交趾道。这一来一回,估摸着得年底才能确认是否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大致上要到明年这个时候,蒸汽巨轮的设计跟工艺才能最终定型,后年预计会有更多的蒸汽巨轮下水服役。”
缪良哲不急不躁,静心听着冯宏朗细说蒸汽巨轮的种种。
冯宏朗说完工程进度和规划,咽了咽口水,又自发补充道:“眼下这艘蒸汽巨轮,按我们的设计,能装载3000料货物。等今年它从交趾回来后,我们计划将载重量提升到5000料。”
“木船局限实在太多。我们正在琢磨,怎么能让巨轮载重再上一个台阶,同时确保它在大海里行驶如行走在平坦大地上一般稳定。”
“我们渴望建造更大、更稳定的海船。希望不久的将来,能从我们手中诞生万料巨轮,甚至数万料的超级巨轮。若真能实现,朝廷完全可以将它们改装成战舰。”
“一旦海外有变故,仅需一艘满载将士的蒸汽巨轮,便足以平息风波。”
冯宏朗话音未落,一串串确凿数字飘进缪良哲等人耳中,他们的眼眸立时闪烁起兴奋的火花。
一艘5000料巨轮,足以比肩当今皇室舰队的旗舰,引人遐想联翩。
即便是3000料的船只,在交趾至应天的航线上,亦属罕见的货运担当。
多数海船,比如中山王府麾下那些海运大亨们,手头的船只大多在1000料、2000料之间,偶有突破至3000料、4000料者,已是凤毛麟角。
而冯宏朗不仅豪言直指3000料巨轮,更有雄心壮志,誓要明年将这数字攀升至5000,与大明宝船并驾齐驱,甚至憧憬着未来能亲手打造几万料的海上巨无霸。
承载万千将士,扬帆远航,平定海疆。
缪良哲身为上林苑监的领头人,纵是身居高位,也不免心潮澎湃。
这等壮志,似乎只应天上才有,却不料出自首位由工匠跃升为朝廷命官的冯宏朗之口。
缪良哲竟也对此信以为真,视为不远将来的辉煌成就。
缪良哲偶尔会对冯宏朗这样的匠官生出几分艳羡。
他们不必纠缠于朝堂的尔虞我诈,无需关心权贵们的起起伏伏。
自己虽非六部重臣,但作为从三品上林苑监,自晋升从一品少师后,日复一日,门庭若市,各方拜帖络绎不绝,想超脱政事之外,实乃难上加难。
就如昨天,皇上对礼部尚书任亨泰的口头指示刚一下达。
夜幕未深,便有官员登门拜访,试探风向,更有精美特产奉上,询问这位从一品少师是否能更上一层楼。
对此,缪良哲一如既往地坚守原则,拒绝一切馈赠,连同那特产一并退还。
内心深处,缪良哲无比渴望安心务农。
他凝视着冯宏朗那双布满老茧的手,那份向往,难以掩饰。
“监正,华盖殿到了。”
上林苑副监正紧紧随缪良哲身后,轻声道。
然而,这位副监目光并没有落在大殿之上,反而越过人群,望向前方的官员队列。
缪良哲顺着视线看去,发现郁新跟张襄二人已驻足,正回眸望向自己。
二位尚书大人一停步,后面官员自然也不敢造次,纷纷止住了脚步。
缪良哲心中暗自叹气,却也只得迈开步伐,走向最前方。
郁新跟张襄二人同时拱手行礼:“缪少师安康。”
“郁尚书、王尚书。”
缪良哲稳重地回以拱手礼,随即抬眼望向近在咫尺的华盖殿:“皇上与太子快到了,我们还是早早入内为好。”
郁新眼角余光扫了张襄一下。
去年才晋升到从三品的上林苑监官员,今日参会的人数竟然是众多官员中最齐整的。
一群人穿着鲜亮,由身着一品仙鹤红袍的缪良哲领头,气宇轩昂,好似大明朝廷里最显赫的部门,与其他官员形成了鲜明对比。
任亨泰在文渊阁忙活着,而翟善还在太医院调养。
排头的是户部郁新和工部张襄,紧跟其后的是一众来自都察院、通政使司的大佬们。
缪良哲不急不缓,领着上林苑监的一帮人夹在人群里,眼神时不时地四处溜达。
他的目光最终锁定在人群中那群与朝廷官员的不相容的人身上。
那是以大匠官冯宏朗为首的匠人团体。
冯宏朗穿着七品青袍,带着一群九品绿袍匠官,特别显眼。
他们看起来不太讲究,官服上还有折痕,显然平时穿官服的机会不多。
肤色黝黑,手上伤疤跟老茧清晰可见,虽然穿着官服,却没有半点官样。
缪良哲眼角一扫,旁边上林苑监同僚心领神会,随即凑近了冯宏朗等人。
没多久,冯宏朗带着几分忐忑,手下匠官们也跟上林苑监官员们混成一片。
冯宏朗心里挺紧张,眼前缪良哲身着仙鹤红袍,让他有点儿透不过气。
可又对这位不抢风头、衣着华丽的缪良哲感到好奇。
缪良哲显得更加游刃有余,笑道:“听说冯大匠近期奔波于三地,辛苦了。国事繁重,冯大匠可得保重身体。”
这贴心的话,让冯宏朗一时不知所措。
冯宏朗急忙拱手低头,“下……下官感激袁监正关怀。只是活儿太多,今天不做明天堆着,更累。”
缪良哲露出诧异表情,瞥了一眼同样惊讶的同僚,不禁笑出声:“朝堂之上,能这么坦白说累的,除了冯大匠您也没谁了,您有这权利。”
冯宏朗一时语塞,只好连连颔首,忽又意识到不妥,便改成了摇头的动作。
缪良哲眼珠一转,岔开话题问道:“听说……大匠师的蒸汽巨轮快竣工了?新造的这船,究竟有多大的能耐呢?”
一聊到业务领域,冯宏朗的眼里瞬间闪耀起光芒。
他语速加快,“回大人的话,蒸汽巨轮再有2个多月就能下水试航了。我们打算先从龙江船坞顺流而下,到松江府看看情况。如果一切顺利,就让蒸汽巨轮出海,驶向杭州府。”
“后续要是也没问题,就直接开往交趾道。这一来一回,估摸着得年底才能确认是否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大致上要到明年这个时候,蒸汽巨轮的设计跟工艺才能最终定型,后年预计会有更多的蒸汽巨轮下水服役。”
缪良哲不急不躁,静心听着冯宏朗细说蒸汽巨轮的种种。
冯宏朗说完工程进度和规划,咽了咽口水,又自发补充道:“眼下这艘蒸汽巨轮,按我们的设计,能装载3000料货物。等今年它从交趾回来后,我们计划将载重量提升到5000料。”
“木船局限实在太多。我们正在琢磨,怎么能让巨轮载重再上一个台阶,同时确保它在大海里行驶如行走在平坦大地上一般稳定。”
“我们渴望建造更大、更稳定的海船。希望不久的将来,能从我们手中诞生万料巨轮,甚至数万料的超级巨轮。若真能实现,朝廷完全可以将它们改装成战舰。”
“一旦海外有变故,仅需一艘满载将士的蒸汽巨轮,便足以平息风波。”
冯宏朗话音未落,一串串确凿数字飘进缪良哲等人耳中,他们的眼眸立时闪烁起兴奋的火花。
一艘5000料巨轮,足以比肩当今皇室舰队的旗舰,引人遐想联翩。
即便是3000料的船只,在交趾至应天的航线上,亦属罕见的货运担当。
多数海船,比如中山王府麾下那些海运大亨们,手头的船只大多在1000料、2000料之间,偶有突破至3000料、4000料者,已是凤毛麟角。
而冯宏朗不仅豪言直指3000料巨轮,更有雄心壮志,誓要明年将这数字攀升至5000,与大明宝船并驾齐驱,甚至憧憬着未来能亲手打造几万料的海上巨无霸。
承载万千将士,扬帆远航,平定海疆。
缪良哲身为上林苑监的领头人,纵是身居高位,也不免心潮澎湃。
这等壮志,似乎只应天上才有,却不料出自首位由工匠跃升为朝廷命官的冯宏朗之口。
缪良哲竟也对此信以为真,视为不远将来的辉煌成就。
缪良哲偶尔会对冯宏朗这样的匠官生出几分艳羡。
他们不必纠缠于朝堂的尔虞我诈,无需关心权贵们的起起伏伏。
自己虽非六部重臣,但作为从三品上林苑监,自晋升从一品少师后,日复一日,门庭若市,各方拜帖络绎不绝,想超脱政事之外,实乃难上加难。
就如昨天,皇上对礼部尚书任亨泰的口头指示刚一下达。
夜幕未深,便有官员登门拜访,试探风向,更有精美特产奉上,询问这位从一品少师是否能更上一层楼。
对此,缪良哲一如既往地坚守原则,拒绝一切馈赠,连同那特产一并退还。
内心深处,缪良哲无比渴望安心务农。
他凝视着冯宏朗那双布满老茧的手,那份向往,难以掩饰。
“监正,华盖殿到了。”
上林苑副监正紧紧随缪良哲身后,轻声道。
然而,这位副监目光并没有落在大殿之上,反而越过人群,望向前方的官员队列。
缪良哲顺着视线看去,发现郁新跟张襄二人已驻足,正回眸望向自己。
二位尚书大人一停步,后面官员自然也不敢造次,纷纷止住了脚步。
缪良哲心中暗自叹气,却也只得迈开步伐,走向最前方。
郁新跟张襄二人同时拱手行礼:“缪少师安康。”
“郁尚书、王尚书。”
缪良哲稳重地回以拱手礼,随即抬眼望向近在咫尺的华盖殿:“皇上与太子快到了,我们还是早早入内为好。”
郁新眼角余光扫了张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