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赶海我无敌:开局从爆桶开始 > 第143章 这一次能赚到钱

赶海我无敌:开局从爆桶开始 第143章 这一次能赚到钱

    潮水褪去,海滩上满是村民忙碌的身影。许惠琳也加入了赶海的队伍,她手脚灵活,很快抓到了一只大青蟹,脸上难得露出笑意。杨左权站在不远处,默默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脸上浮现复杂的神情。他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走近了几步,轻声说道:“嫂子,真没想到你这么厉害,这第一天就抓到这么多。”

    许惠琳回头看了他一眼,轻声答道:“还不是跟着大家学的。”她的语气虽平淡,但眼中已有一丝柔和,不再是先前那样的冷漠。她低头看着手中的青蟹,随意地说了一句:“这些蟹,也算是对村子的一种馈赠吧。”

    杨左权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将话咽了回去。他默默地蹲下,帮她将青蟹装进网兜。

    远处的周小晨已经忙得满头大汗,他不断在各个小组间穿梭,帮村民们解决各种问题。有的人手法生疏,捉不住青蟹;有的甚至不小心被蟹钳夹住了手,疼得直叫。周小晨一一指导,细心示范,村民们渐渐熟练起来,效率也大大提高。

    “周小晨!快来看这边!”吴志华的声音从海滩另一侧传来。他正蹲在一片礁石旁,兴奋地挥着手。周小晨快步跑过去,看到吴志华手里拎着一只特别大的青蟹,那蟹壳散发着青绿色的光泽,蟹腿粗壮,活力十足。

    “好家伙,这么大的青蟹少见啊!”周小晨忍不住赞叹道,拍了拍吴志华的肩膀,“有你的,看来你是真学到精髓了!”

    吴志华挠了挠头,笑着说道:“这还是你教得好,不然我哪里能找到这些肥美的青蟹。”

    周小晨看了看天色,见阳光渐渐炽烈起来,便招呼大家收工:“好了,大家抓得也差不多了,趁早把蟹运回村里处理,免得天热坏了这些货。”

    村民们纷纷点头,带着丰收的喜悦,将捕获的青蟹装车。回到村里后,周小晨再次召集大家开会,他站在祠堂前,看着面前齐聚的乡亲们,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今天是咱们村第一次大规模赶海,效果比我预想的还要好。大家看看,这一整车的青蟹,最少能卖出上千块。我们可以拿这笔钱买更好的捕捞工具,等下次再赶海的时候,效率肯定会更高。”

    “可是小晨,”老村长站了出来,面露担忧,“咱们这一次能赚到钱,是因为蟹好、量足,但以后要是镇上行情不好怎么办?我们辛苦了一天一夜,卖不上价,那可怎么办?”

    周小晨点点头,早已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他沉声说道:“村长说得对,单靠这一次赚的钱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我想向大家提个建议——咱们不仅要赶海,还要搞加工!青蟹如果能做成蟹酱或者罐头,就不怕行情波动,还能卖得更远、更贵。”

    此言一出,村民们议论纷纷,有人兴奋,也有人担忧。杨左权站了起来,赞同道:“小晨说得有道理,咱们不能总靠打鱼为生,得学会长远打算。我支持!”

    见有人带头表态,村民们渐渐不再犹豫。许惠琳也站了出来,语气坚定地说道:“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帮忙组织大家做加工。以前在城里打工,我接触过这些流程,虽然不算熟悉,但学起来应该不难。”

    有了她的承诺,村民们信心倍增,纷纷表示愿意尝试。

    当晚,周小晨将赶海的成果运到镇上售卖。为了争取更好的价格,他与几位商贩反复协商,甚至提出分批次供应的模式,以保证供货的持续性和品质。经过几个小时的交涉,商贩们终于答应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这批青蟹。

    回到村里时,已是深夜。周小晨却没顾得上休息,他点亮油灯,拿出纸笔,开始为村子的加工计划细化方案。他将厂房选址、设备采购、人员培训等事项一一列出,还特意在预算一栏写下“优先考虑乡亲们的利益”。

    第二天清晨,村里人得知青蟹卖出了好价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老村长代表村民们给周小晨送去了一面锦旗,上书“恩泽乡里,富民兴村”。周小晨看着锦旗,摆摆手笑道:“乡亲们太客气了,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咱们村未来的好日子,是大家齐心协力换来的!”

    村里的加工厂很快动工建设,许惠琳负责协调村民,杨左权负责联系外地销路,而周小晨则在赶海和厂房建设之间奔波。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加工厂终于投入使用,第一批青蟹酱和罐头被送往镇上,很快赢得了市场的好评。

    村民们的生活逐渐好转,许多人家里添置了新家具,甚至有的孩子可以上学读书了。老村长感慨万千地对周小晨说道:“小晨啊,村里能有今天,真多亏了你啊!”

    周小晨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真诚:“村长,咱们还得继续努力,让村子更好,不能止步于此。”

    夜色中,许惠琳站在村口,看着灯火辉煌的厂房和满载货物的车辆,心里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她低声说道:“右权,如果你还在,也一定会为村子的改变而高兴吧。”

    风轻轻吹过,她转身回到家中,心中再无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