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 第112章 贾文和出发并州,简宪和到达临淄
就在刘备四路诸侯准备离开长安的前一刻,贾诩毛遂自荐。
“主公,诩愿亲往并州,游说吕布出兵。”贾诩朝着刘备拱手一礼。
“啊?!”这次轮到刘备愣住了,“文和初到,怎能亲身而入虎穴?吕布乃无义之人,若伤文和性命……”
“呵。”刘彦轻笑,心中腹诽,“这天底下没有比贾诩更会明哲保身的了。这老阴比既然亲自出马,就必然有十足的把握。”
“诩不需他物,只向主公求数百士卒,再要两个人便可。”
“文和但说无妨。”
“诩要汉升、恶来二位将军同行。”贾诩看向刘备身后的黄忠、典韦二人,“这二位将军,皆能匹敌吕布。有二位将军在,吕布必不敢造次。”
刘备先看了看贾诩,又看了看黄忠、典韦,赞许地点了点头。
“你二人要好好保护文和,倘若有些许差错,便拿尔等是问!”
二人拱手应命。
于是刘备军马东出长安,自函谷关分作两路。一路以贾诩为首,黄忠、典韦为副将加上刘备为了保险,特地拨给贾诩的数千兵马。另一路,以刘备等四路诸侯为首,八万余大军浩浩荡荡,出了司隶,一路直追袁绍部众。
与此同时,自从刘备等人早早首次进入洛阳之后,分兵一万,以牵招、简雍为首的部众。经过这近一个月的折腾行军,终于也回到了青州。
临淄城。
总管青州政务的郭嘉、负责管辖青州境内大小军务的太史慈,已经迎接在外。经过这几个月的历练,郭嘉青年人的稚气已经彻底被磨灭,如今看来也没有那么的吊儿郎当。太史慈比郭嘉年纪大些,虽然年轻气盛,但比郭嘉行事要稳重。
太史慈最重信义,早年自投效刘备麾下,就时常想着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自刘备发兵勤王以来,除了太史慈之外的将领,都被刘备带走。
全青州的军务都落在太史慈一个人身上。最初,太史慈受宠若惊,认为这是刘备信任他的能力,虽然也确实如此。但干了没几天之后,太史慈就与当初担任齐国国相的刘彦一般无二了。如同被老板pUA之后,打算为公司奉献一生的员工。
二人驾马在临淄城外等候,只见远处的军队若隐若现。为首的二人,一个是先前来投靠见过一面的简雍,另一人二人却不认识,正是与刘备刎颈之交的牵招,牵子经。
“奉孝先生!子义将军!”简雍哈哈大笑,朝着郭嘉和太史慈招手。
“多日不见了,宪和。”郭嘉也笑着迎了上来,随即看向简雍身旁的牵招。
“奉孝,这一位,是在下与主公早年间的朋友,牵招牵子经。子经更与主公互为刎颈之交啊!”
郭嘉闻言,微微一惊。刎颈之交,是个什么含金量,郭嘉还是知道的。能被刘备如此看重,想必必有本事。
四人互相引荐认识之后,又将随行的王允、卢植二人,安排入城中住下。
经过几日的休整之后,在郭嘉无比热情地谦让之下,为了给自己的好兄弟兼老板刘玄德稳定后方,牵招、简雍二人顺利地接过了郭嘉和太史慈的摊子。
牵招是治理地方的一把好手,很快就适应了青州的政务。然而简雍本就随性自然,把他锁在府衙里多日不出,简直度日如年。他素有辩才,然而却不善于处理政务。
然后,不出意外地,两人很快就累倒了。太史慈被郭嘉拉着,过了几天的好日子。又被怒气冲冲的牵招、简雍二人,拉回了府衙当牛马。
……
并州,太原郡。
晋阳,是太原郡的治所。自从吕布、李肃主动舍弃函谷关,率领麾下八健将以及董卓的四万西凉军北逃以来,也有一段时间。
吕布、张辽等人,本就是并州人,先前追随丁原,在并州地界素有威望。又凭借麾下数万士卒,很顺利地就拿下了上党郡与太原郡。
然而最近,自从李傕、郭汜二人听从贾诩之计,离开长安北上并州以来,与吕布等相当的军力,也很快就占据了上郡。
从董卓西逃凉州路途中逃脱的樊稠、张济、胡轸三人,和李傕、郭汜似乎达成了一个协定。西凉骑兵的机动性,可谓是天下闻名,樊稠、张济很快从李傕手中接手了上郡。而李傕郭汜二人则继续向东扩张,占据了和太原郡相接壤的西河郡。
三方势力,无意间处于一种十分微妙的状态。这三方势力,本都是董卓麾下部将,都各自知道底细。然而又以吕布实力最强,他自己凶名在外,麾下将领不少,又是并州本地人。导致李傕、樊稠两方,隐隐有联合的趋势。
并州北面的雁门、定襄、朔方、五原、云中五郡,此刻还处于无人占据的状态。三方势力,此刻谁也不敢率先出手。
晋阳城外。
贾诩正率领数千军马,列阵在外。本来依贾诩的想法,带个百十人便已经足够。然而刘备认为贾诩深入虎穴,非要他带个几千人来,倒搞得像来攻城拔寨一样。
黄忠和典韦立在贾诩身后。不知是缘分使然,贾诩与自己年纪相当的黄忠处得一般,只能说还说的过去。反而与年轻憨憨的典韦十分合得来。
这两人的作用,单纯是为了震慑吕布。吕布虽然勇武,天下武将都难以与之争锋。却偏偏这两个人,单摘出来,都能和吕布大战不下,都有和吕布势均力敌的力量。更何况二人合力。
守城的士卒见状,吓得浑身一哆嗦,唯恐有人来攻打城池,如临大敌,一时间剑拔弩张。
晋阳城内,吕布自跟随董卓以来,荣华富贵的日子过惯了,如今好不容易得来一块自己的地盘,继续扩张的心思倒是不重。整日与自己的正妻严夫人厮混,连吕布那个素来以英武闻名的独女吕玲绮,都有点看不过去。
“报!”
“晋阳城外,一人自称贾诩,贾文和,求见将军!”
“主公,诩愿亲往并州,游说吕布出兵。”贾诩朝着刘备拱手一礼。
“啊?!”这次轮到刘备愣住了,“文和初到,怎能亲身而入虎穴?吕布乃无义之人,若伤文和性命……”
“呵。”刘彦轻笑,心中腹诽,“这天底下没有比贾诩更会明哲保身的了。这老阴比既然亲自出马,就必然有十足的把握。”
“诩不需他物,只向主公求数百士卒,再要两个人便可。”
“文和但说无妨。”
“诩要汉升、恶来二位将军同行。”贾诩看向刘备身后的黄忠、典韦二人,“这二位将军,皆能匹敌吕布。有二位将军在,吕布必不敢造次。”
刘备先看了看贾诩,又看了看黄忠、典韦,赞许地点了点头。
“你二人要好好保护文和,倘若有些许差错,便拿尔等是问!”
二人拱手应命。
于是刘备军马东出长安,自函谷关分作两路。一路以贾诩为首,黄忠、典韦为副将加上刘备为了保险,特地拨给贾诩的数千兵马。另一路,以刘备等四路诸侯为首,八万余大军浩浩荡荡,出了司隶,一路直追袁绍部众。
与此同时,自从刘备等人早早首次进入洛阳之后,分兵一万,以牵招、简雍为首的部众。经过这近一个月的折腾行军,终于也回到了青州。
临淄城。
总管青州政务的郭嘉、负责管辖青州境内大小军务的太史慈,已经迎接在外。经过这几个月的历练,郭嘉青年人的稚气已经彻底被磨灭,如今看来也没有那么的吊儿郎当。太史慈比郭嘉年纪大些,虽然年轻气盛,但比郭嘉行事要稳重。
太史慈最重信义,早年自投效刘备麾下,就时常想着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自刘备发兵勤王以来,除了太史慈之外的将领,都被刘备带走。
全青州的军务都落在太史慈一个人身上。最初,太史慈受宠若惊,认为这是刘备信任他的能力,虽然也确实如此。但干了没几天之后,太史慈就与当初担任齐国国相的刘彦一般无二了。如同被老板pUA之后,打算为公司奉献一生的员工。
二人驾马在临淄城外等候,只见远处的军队若隐若现。为首的二人,一个是先前来投靠见过一面的简雍,另一人二人却不认识,正是与刘备刎颈之交的牵招,牵子经。
“奉孝先生!子义将军!”简雍哈哈大笑,朝着郭嘉和太史慈招手。
“多日不见了,宪和。”郭嘉也笑着迎了上来,随即看向简雍身旁的牵招。
“奉孝,这一位,是在下与主公早年间的朋友,牵招牵子经。子经更与主公互为刎颈之交啊!”
郭嘉闻言,微微一惊。刎颈之交,是个什么含金量,郭嘉还是知道的。能被刘备如此看重,想必必有本事。
四人互相引荐认识之后,又将随行的王允、卢植二人,安排入城中住下。
经过几日的休整之后,在郭嘉无比热情地谦让之下,为了给自己的好兄弟兼老板刘玄德稳定后方,牵招、简雍二人顺利地接过了郭嘉和太史慈的摊子。
牵招是治理地方的一把好手,很快就适应了青州的政务。然而简雍本就随性自然,把他锁在府衙里多日不出,简直度日如年。他素有辩才,然而却不善于处理政务。
然后,不出意外地,两人很快就累倒了。太史慈被郭嘉拉着,过了几天的好日子。又被怒气冲冲的牵招、简雍二人,拉回了府衙当牛马。
……
并州,太原郡。
晋阳,是太原郡的治所。自从吕布、李肃主动舍弃函谷关,率领麾下八健将以及董卓的四万西凉军北逃以来,也有一段时间。
吕布、张辽等人,本就是并州人,先前追随丁原,在并州地界素有威望。又凭借麾下数万士卒,很顺利地就拿下了上党郡与太原郡。
然而最近,自从李傕、郭汜二人听从贾诩之计,离开长安北上并州以来,与吕布等相当的军力,也很快就占据了上郡。
从董卓西逃凉州路途中逃脱的樊稠、张济、胡轸三人,和李傕、郭汜似乎达成了一个协定。西凉骑兵的机动性,可谓是天下闻名,樊稠、张济很快从李傕手中接手了上郡。而李傕郭汜二人则继续向东扩张,占据了和太原郡相接壤的西河郡。
三方势力,无意间处于一种十分微妙的状态。这三方势力,本都是董卓麾下部将,都各自知道底细。然而又以吕布实力最强,他自己凶名在外,麾下将领不少,又是并州本地人。导致李傕、樊稠两方,隐隐有联合的趋势。
并州北面的雁门、定襄、朔方、五原、云中五郡,此刻还处于无人占据的状态。三方势力,此刻谁也不敢率先出手。
晋阳城外。
贾诩正率领数千军马,列阵在外。本来依贾诩的想法,带个百十人便已经足够。然而刘备认为贾诩深入虎穴,非要他带个几千人来,倒搞得像来攻城拔寨一样。
黄忠和典韦立在贾诩身后。不知是缘分使然,贾诩与自己年纪相当的黄忠处得一般,只能说还说的过去。反而与年轻憨憨的典韦十分合得来。
这两人的作用,单纯是为了震慑吕布。吕布虽然勇武,天下武将都难以与之争锋。却偏偏这两个人,单摘出来,都能和吕布大战不下,都有和吕布势均力敌的力量。更何况二人合力。
守城的士卒见状,吓得浑身一哆嗦,唯恐有人来攻打城池,如临大敌,一时间剑拔弩张。
晋阳城内,吕布自跟随董卓以来,荣华富贵的日子过惯了,如今好不容易得来一块自己的地盘,继续扩张的心思倒是不重。整日与自己的正妻严夫人厮混,连吕布那个素来以英武闻名的独女吕玲绮,都有点看不过去。
“报!”
“晋阳城外,一人自称贾诩,贾文和,求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