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选歌手,鱼池大淘洗 > 第232章 插曲录制

天选歌手,鱼池大淘洗 第232章 插曲录制

    但关于歌曲方面,何丹青没什么灵感。

    就这样,何丹青翻看着的导演给他的剧本。

    这个角度,也许从来没有人思考过吧,何丹青拨通了《精忠岳飞》的导演孙善吉老先生的电话。

    导演是北京人,他在午后四点左右,赶到了录音室。

    何丹青把词递给他,虽然只有几句,但看得他热泪盈眶。

    他的嘴唇颤动——“我想补拍一段,就为了这首歌补拍一段。”他已经把自己的全部身家投入了这部电视剧,几位主演的片酬极低,更多是他靠面子请来的,分文未取。

    “我补点费用给你,再投资一点作为宣传费用吧。”何丹青留下经纪人王兴盛的电话。

    《精忠岳飞》是一部极沉重的纯正历史正剧,只有悲没有喜的故事,很难讨得观众的喜爱。

    拍成这样,何丹青投资进去就当做慈善了。

    但他恰恰没想到这导演的功力深厚,大国小家,千人千面,市井朝堂描绘的面面俱到。

    何丹青看剧本是看不到这些的,四十六集,紧凑却细腻,悲壮却宏大,他低估了这部作品,后续的冠名和广告费,还有分成让他还小赚了一笔。

    到现在,这部电视剧已经过了审核,审核员也说了,看进了这部电视剧就很难出来,看到后来随时需要降压药,太阳穴突突的疼。

    其实这是个所有人都知道结局的时候,但忍不住的恨。

    导演在饭桌上说着何丹青想演戏的话,可以找他,一定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何丹青把孙善吉留下在录音室里把这首歌录完,他在兴头上状态很好,错过了现在,很难再有这样的好状态了。

    何丹青续写了一首词,是岳飞着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他续写了几句,当然日间在书写的时候,也被远在港岛的名师指点了两句。

    最后敲定下的这个版本是他最满意的,也许也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

    作曲和编曲都已经完成,快一点的话,今晚除了小样,可以把第一版也给一起制作出来。

    导演没有录音室经验,基本没办法给何丹青专业指导,但作为影视剧导演,还是有较优秀的审美的。

    给了何丹青了非专业,但在听众角度更直观的建议。

    流行歌曲没什么模式而言,对于歌手来说,唱功、审美、形态都是要求。

    但对于观众来说,好听就是第一要求。

    审美是多元化的,何丹青既然为影视剧创作出了这样一首歌,那就得参考导演的要求,提高这首歌与影视剧的契合度。

    歌手赋予自己的歌曲情感,但理解需要听众从自己的出发点开始。

    导演孙善吉想补拍一段岳飞不甘也愤懑,无能为力后的无可奈何的场景,剧中这样的场景不在少数。

    但与这首歌契合的场景几乎没有,如果没有资金的话,那只能简单的补几个室内场景。

    不过何丹青给了一笔费用,充沛的利用上这笔资金,顺理成章的可以升华出一个高昂,悲愤的形象。

    何丹青命名这首歌为《昨夜书》。

    接岳飞的词作后续四句——

    梦里披荆斩棘铮铮之铁衣

    已乘昨夜长风随波东流去

    城外马歇摇首顿蹄 鹏举瞰冷雨

    只叹普天之下垂成的同庆

    何丹青想写的不是那个总是《满江红》昂扬的积极的气势磅礴的岳飞。

    而是那个遇到奸佞当道,壮志未酬,无人声援,无法保家卫国的失意的岳鹏举。

    在编曲方面,主歌到副歌的风格变化非常大,演唱难度也不算小,副歌在换声点摩擦,需要歌手提前做准备。

    第一段主歌是小调氛围,显得十分晦涩。第二段主歌从民族调式来看,可以叫做清乐角调式。

    副歌大气磅礴,完美体现何丹青的胸部混声,整体的氛围大气而明亮,壮烈悲怀之感,油然而生。

    这样第一遍录制完成,孙善吉导演没专业背景,挑不出什么毛病。

    何丹青觉得这一版还算oK,但他还是把第一版本送去港岛给熟悉的制作人批复一下。

    这时候也不早了,何丹青确认了孙善吉导演有人接回家,也一口答应了导演日后去参加补拍,去拍摄现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