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故乡那片云 > 第1章 左邻右舍

故乡那片云 第1章 左邻右舍

    杨大嫂一盆刷锅水泼了出来,对正在杨老太屋里趴着写作业的李珊指桑骂槐道:“回你自己家去,天天放学就来我们老太太家,怎么我们烧煤烧暖气不花钱的?”

    小学二年级的李珊抬头,可怜巴巴的看了看杨老太,杨老太和老杨头今年都是七十多岁了,在农村 劳动了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也没攒下几个钱,老了都是靠着这个大儿子和大儿媳养活,即便觉得李珊再可怜,他们也不敢违拗大儿媳的指令。

    李珊看出了二老的为难,她只能将书包快速的收一收,对二老说了句:“太姥,太爷,我先走啦,我妈妈就快回来了,我回家去了。”

    杨老太默默点了点头,叹息了一声。

    李珊背着破旧的大书包,回到自己破败的家门前。

    这是一个四户联排的大院子,共十间青瓦房,中间隔着大约一间房的门洞,将这十间房一分为二。

    这是老杨家祖上留下来的,十间房分给了两个兄弟,左边五间给老大,右边五间给老二。

    杨老大和杨老二又各自生儿育女,随着时间来到八零年代,全国上下兴起了先富带动后富做生意的浪潮,二杨家的儿女们有一些便飞离了这个祖上留下的老宅。

    杨老大死的早,属于他的左边五间瓦房,现在分成了两份,靠边上的两间是 杨老大三儿子的,但是他们夫妻已经跟着儿子去城里生活,看李珊母女可怜,他们暂时把这两间房借给她们母女,看在都姓杨的份儿上,也不收租了。

    靠着中间门洞的三间分给了杨老大的二儿子杨海富,这一户一直过的比较普通,杨海富夫妻带着两个孩子一直居住在这。

    杨老二也就是李珊口中的太爷太姥则是比较长寿,当初分给他的五间房,靠中间门洞的两间他们老两口居住着,靠右边的三间给了大儿子杨东富。

    其他的几个儿子都去了别的地方发展,也放了话,以后不会回来争这几间房,但是老大也得负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

    杨家的儿子们似乎普遍无用,找的媳妇却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李珊在寒风中站在自家的木门前,妈妈在附近的工厂找了个计件的活儿,干的多就给的多,有时候,得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回来。

    李珊坐在门口,越坐越冷,眼看着双手已经红了起来,再不找个暖和地方,怕就是要冻伤了。

    北方的冬天,太阳一落山便会冰冷刺骨。

    李珊又背起了书包,往姥爷姥姥的家的方向跑去。

    李珊的妈妈是离婚回村的,李珊爸爸李大有在他们那代人当中有个出众的手艺,会开车,并且有大客车的票。

    他就成为了村子里第一批走出去的人,在城里找了个大客车司机的活儿。

    纵使现在觉得这个活计很普通,可是在当时可不得了,大家都觉得李大有本事的不行。

    外面的花红酒绿让李大有逐渐迷失了自我,他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从一开始的一个月回一趟,到半年一趟。

    直到李珊要到了小学年纪,李大有忽然对李珊的妈妈杨晓玲说:“咱们这个村子教育不行,不如你把孩子转到你们那个村,你大嫂不是在学校当老师吗?还能照顾照顾咱闺女,你离家也近。”

    杨晓玲想了想,确实如此,不仅自己可以离爸妈近一点,重要的是不需要跟婆婆住一起了,婆婆一直重男轻女,对自己和李珊一万个看不上。

    有一次大哥家的儿子,跟李珊年纪相仿,来奶奶家玩,年幼的李珊不懂,只想着跟哥哥一起玩。

    婆婆拿出一个鸡蛋,给大哥的儿子,李珊眼巴巴的在旁边看着,结果被奶奶驱赶了回来。

    李珊委屈的找妈妈哭诉,杨晓玲难过的给女儿煮了两个鸡蛋,安抚女儿不要哭。

    李珊从此就知道了,奶奶不喜欢她。

    这样的事情多不胜数,婆婆一直在催杨晓玲快生二胎,杨晓玲是个不太有文化的人,她在婆婆的催促下举棋不定。

    一天,杨晓玲正在树荫下摘菜,一个过路的和尚过来讨水喝,杨晓玲生性善良,给和尚端来一碗水,又拿来了两个馒头。

    和尚看了一眼,接了过来,然后就盯着杨晓玲的脸,突兀的说了一句:“如果你生了个女儿,就是来报恩的,如果你生儿子,那他就是来讨债的。”

    杨晓玲怔愣在原地,或许是女人天生的直觉,也或许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杨晓玲坚定的没有听婆婆的,没有怀二胎。

    也因此她跟婆婆的间隙越来越深。

    她也正想趁着女儿上学的机会,远离婆家。

    但是当时入学有个政策,要看户口所在地,跨区上学就要收取借读费,这些费用对于本就不富裕的杨晓玲来说是雪上加霜,她无论如何也拿不出。

    这时候,李大有出了个主意:“我们办个离婚,这样孩子就可以随你的户口迁回去了。”

    这是杨晓玲没想过的事,李大有一再向她保证,只是领个证,以后他还是会照顾这个家,赚的钱还是会一分不少的交给她来管。

    杨晓玲看了看旁边的女儿,点了点头。

    拿了离婚证的李大有从此就人间蒸发,再也没有露过面,也没有再往这个家拿回来一毛钱。

    杨晓玲带着李珊回到了她出生的村庄,但是就连自己的母亲也嫌弃她,毕竟八几年离婚还没有那么普遍。

    李珊姥姥一直埋怨着:“李大有人不错,又有手艺,你怎么就不珍惜,你这回来了怎么办,哪有你住的地方。”

    杨晓玲看了看母亲和父亲现在住的地方,两间偏房。

    他们这个村子房子布局普遍是坐北朝南三间或者四间青瓦房,带一个长方形院子,靠近院门的地方会再建两三间简陋屋子,留着放一些杂物。

    而如今,李珊的姥爷姥姥就住在这两间别人家用来放杂货的破屋子里。

    因为杨晓玲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大哥杨天槐结婚的时候,老两口用去了全部积蓄,给他新盖了四间房,轮到了杨晓玲弟弟杨天庆,老两口再也拿不出一分钱了。

    原本想着老大结婚早,能帮衬帮衬弟弟,谁知道大嫂厉害的紧,一毛钱都掏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