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 > 第199章 人间清醒的立夏

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 第199章 人间清醒的立夏

    事情发展地异常顺利。郑童生这边托人相看,孙家立即答应。

    苏氏笑容满面地说:“当家,郑家好啊,比夏家还好,我们家的立夏嫁过去,肯定让别人羡慕。”

    孙伯民也是这样认为的,他想都不敢想跟郑童生家结亲呢。

    如今要结亲了,受宠若惊,乐呵呵地说:“郑童生可是十里八乡的读书人,家里住大青砖房子,还有几十亩地。”

    心里想着立夏是嫁给大儿子,也就是大儿媳,就算分家了,也是占大头的。

    苏氏得意地说:“何止这些,县里还有房子呢。何况郑家父子还在县里干活,不像我们耕田呢。立夏嫁过去不用耕田,命多好啊。”

    心里想着立夏嫁到郑家比谷雨嫁到夏家还好。

    夏家虽然是住在县里,但还属于农民,家里的田地,夏家人可要下地干活的,谷雨自然也会去。

    郑家就不一样了,读书人,请人干活,郑家女人哪里用得着耕田。

    苏氏恨不得跳过相看,直接成亲了。

    黄氏对郑家也非常满意,郑家大孙子不了解,但对郑童生和宋氏却非常了解。

    十里八乡的,有点丑事立即传出来,这么多年,郑家的风评非常好,更不用说家里的孙子在郑氏学堂读书,对郑家更加了解了。

    笑着说:“既然相看,就准备好,给立夏弄身好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

    心里长长舒了一口气。

    郑童生提出的相看,并不是上次谷雨去府城的相看。

    这次是两方熟人相看,其实婚事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之所以还要相看,是为了让两个孩子相互看一眼,大概了解对方长什么样子。

    在村里,真得不会盲婚盲嫁,得让两个孩子成亲前对一下眼。

    所以立夏什么样子,郑家早就告诉大孙子郑弘远了。

    至于郑弘远什么样子,孙伯民和孙山倒是见过,于是两人也把情况告诉立夏。

    约定时间偶遇,实际相看后,第二天郑家和孙家就定下来了。

    郑宏远20岁了,立夏17岁,郑家当然希望立即成婚。

    孙伯民,苏氏,黄氏倒是没什么意见。

    但立夏却说要再过一年。

    一来家里的盆栽是她弄的,一时半会离不开。二来大姐谷雨也是18岁才成婚的,所以跟着谷雨走,18岁成亲也不迟。

    郑童生倒是阔达,再急也不急一年半载,于是答应了。

    既然一家之主答应了,郑家其他人也没有意见。

    孙伯民和苏氏想了一下,家里的盆栽的确离不开立夏,于是也不骂立夏自作主张,推迟婚事了。

    如今立夏已经18岁了,算得上老姑娘了。

    郑家那边也心急,两家人一合计,也不等最适合嫁娶的秋收后成亲,直接选了个好日子,早早成亲,早早抱孙。

    孙山在订婚前也问过二姐立夏的意见,立夏比谷雨胆大。

    直话直说:“郑家挺好的,有田有屋,县里还有房。郑夫子是夫子,受人尊重。郑伯父和郑弘远在县里干活,有营生。

    我嫁过去还不用干地里的活,比村里的其他姑娘好太多了,甚至比大姐还好,我已经很满足了。”

    又对孙山说:“山子,我知道自己的根底,所以嫁给郑家,已经算得上烧高香了,在家里还要去田里干活,在郑家只需要干家务活,我觉得非常好。”

    孙山赞赏地说:“二姐,你喜欢就行,我会支持你的。”

    立夏真得是人间清醒,不高攀,不低嫁,刚刚好就行。

    至于对郑弘远的喜欢,一点也不重要,只要看得过眼,过得去就行。

    在这里,嫁人更多嫁给家庭,家庭好,媳妇就不会差到哪里。

    孙伯民和谷雨说着立夏的婚期:“到时候,你们就提前一天回来帮忙。嫁人后的事,你给立夏讲讲,你们是姐妹,说的话好使,立夏的性子,比较活泼,你教教她如何跟公公婆婆相处。”

    孙伯民并不指望苏氏教。

    这些年,闺女变得越来越有主见了,经常不听苏氏的。

    苏氏相当地不满,但又无可奈何,家里的闺女有山子撑腰,弄得苏氏放狠话都不好放。

    孙伯民也有一种无力感,孙家现在都看山子的,只要他喜欢,一般都遵着他。

    想反对,山子就撒泼打滚,弄得孙伯民和苏氏非常无奈,不敢违背。

    孙伯民深深地看了一眼孙山,心里叹了一口气,算了,家里就只有一个儿子,不听他的听谁的呢?

    自己可要靠山子传宗接代,上坟烧香呢。

    孙山完全不知道孙伯民在想什么,抱着小光仔,嘻嘻哈哈地逗趣。

    等孙伯民把要说的事全说完了,孙山跟谷雨、小家伙道别。

    小光仔哭的梨花带雨,嘴里喊着:“外公,舅舅,糖,下次我还要糖。”

    孙山无语了,头也不回地离开夏家院子。

    塑料舅甥情,光仔的不舍,完全看在糖果的份上,要是不给他带糖,恐怕夏家的门都进不来。

    孙伯民和孙山又去商业区买了些东西,之后牵着牛车,走出城门,走向孙家村的路上。

    孙伯民在前面走,孙山坐在牛车上。

    孙伯民关心问:“山子,最近学习怎样?顺不顺利?”

    孙山报喜不报忧,不过目前还没遇到忧,认真地回应:“阿爹,很顺利,夫子很照顾我,说我的学业很好。”

    这话孙伯民信的,洪秀才也跟孙伯民聊过几次,都对孙山表示喜欢。

    孙伯民乐呵呵地说:“你好好读书,家里有阿爹阿娘,银钱的事不要担心。阿爹和阿娘已经存够钱,让你读书。只要你喜欢,就一直读下去,家里不缺钱。”

    孙山嗯了一声,眼眶红红的。

    这两年,地里的收入,柑橘的收入,加上种盆栽的收入,孙伯民和苏氏都存起来,不敢花,全留着孙山读书。

    连黄氏也偷偷说,她的体己钱要留给孙山读书,让孙山不要想银钱的事,好好读书就行。

    家里除了添置几亩荒地,什么都没变。

    孙伯民,苏氏,黄氏听到读书费钱,就不敢花钱,连衣服都不舍买。

    孙山深深地感动,又深深的自责,这种无言的爱,使得自己更加勤奋地读书。

    不为自己,也要为家里读出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