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70年代:有空间你不打猎倒卖? > 第448章 刘林兵想开个服装厂

70年代:有空间你不打猎倒卖? 第448章 刘林兵想开个服装厂

    “刘哥,你是用吉普车装还是厂里货车?”

    几千斤东西,小吉普要拉到什么时候去。

    “吉普车,多跑两趟就行。”

    有吉普车,谁开大货车。

    刘林兵说用吉普车,杨光树随便他。

    反正又不用自己开车卸货。

    杨光树招呼一声:

    “兄弟们,称1000斤大米,1000斤面粉出来,给刘哥装车。”

    大米面粉干净,先装,大肥猪肉有血水,留到最后。

    “啥?还有大米面粉?”

    刘林兵还以为只有两头大肥猪。

    尽管满院落的货物,但他可没痴心妄想。

    这玩意儿,可是韩龙一帮人的饭碗。

    没想到,里面还有他与马勇的东西。

    杨光树指着院子里的货物说道:

    “上面这么久没给我货,有些过意不去。

    毕竟我也是大批发商不是,这次多给了一点东西作为补偿。”

    尽管杨光树说的轻描淡写,但众人知道,肯定付出了不小代价。

    东西有这么好弄,以前怎么不给你?

    搞不好,低三下四的求人,先付款,后拿货。

    还不知道,付出了什么代价。

    好多小兄弟,很是同情杨光树。

    当大哥,太难了!

    还好,我们只是小弟,不用操心。

    刘林兵老毛病犯了,握住杨光树的手:

    “杨兄弟,太感谢你了,有肉有粮。

    你这次,可帮了我大忙。”

    肉是其次,大米面粉,太受欢迎。

    县城的人们,活了几十年,什么时候见过珍珠一样的大米。

    什么时候见过这么精细,雪白的面粉。

    自己已经被夸了无数次。

    当然,拐弯抹角的询问次数也不少。

    刘林兵明白其中意思。

    但没辙。

    杨光树弄不来,他也没办法。

    杨光树很不习惯与人握手:

    “都是兄弟,刘哥不必客气。

    长发这孩子比较不懂事,老哥你帮我多管教就行。”

    韩长发都要感动哭了,这杨叔,比我爹娘对我都还好。

    要不是年纪相仿,都想给他做干儿子。

    有个这样的爹罩着,想不飞黄腾达都难。

    都是人精,点一句,刘林兵就懂:

    “杨兄弟放心,长发这孩子,我会当成自己孩子一样培养。”

    这话别说杨光树不信,连韩龙都嗤之以鼻。

    哄小孩玩呢?

    只有韩长发深信不疑。

    刘林兵是真心想培养,韩长发八面玲珑,很适合吃这碗饭。

    自己的兵,用起来才放心。

    有杨光树这层关系在,这孩子,肯定不会乱来,转投他人。

    要是韩长发是个古板,犟牛,那是真没办法扶持。

    只能扔去车间,以后当个维修师傅,或者小管理。

    既然有这么多东西,那就不可能还用吉普车装:

    “小李,去厂里叫人开车过来拉货。”

    小李可没资格去开货车。

    你一个小车司机,凭什么来碰我们的货车?

    “刘哥,这次高粱酒不多,长发这孩子要结婚。

    酒,我都给他了!

    你与马哥,一人两坛。”

    两坛60斤往上,够他嚯嚯一段时间。

    物以稀为贵,杨光树不想多给。

    给多了,在别人眼里就是大白菜。

    刘林兵又急忙道谢:

    “够了,够了!

    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杨兄弟你。

    酒这东西,每餐喝二两就行。

    喝多了,影响工作。

    这都够我喝到明年开春。”

    刘林兵爱酒,一般情况下,不会喝的烂醉如泥。

    除非是陪酒,迫不得已。

    每天晚上,也只是小酌一杯。

    其实这酒,可不是他一个人喝。

    高度高粱酒,大家都爱喝。

    他最多留个10来斤,其余送人。

    “刘哥,亲兄弟明算账。

    东西可以给你便宜,但不会白送。”

    杨光树虽然想结交朋友,但也不会跪舔。

    刘林兵就喜欢直截了当的人:

    “多谢杨兄弟,这么多东西,我也不敢白拿。”

    估计是在那个圈子太久,有时候对话真的太累。

    有时候直白,有时候隐晦。

    要是老实人,肯定听得一头雾水。

    要是一坛酒,收了就收了!

    这也没几个钱,最多二三十封顶。

    现在关键是,杨光树这家伙,不找自己帮忙不说,也不来厂里上班。

    就一个劲的,一味地付出,不求回报。

    自己都有些瘆得慌。

    害怕有啥大事等着自己。

    杨光树指着大米面粉:

    “刘哥,大米市场价你也知道,一般都在1毛三左右浮动。

    面粉贵个两三分钱。

    黑市交易,不用票,价格最少翻倍。

    有钱都没地方买。

    咱哥俩也打过几次交道,我不赚你的钱。

    大米,你给一毛五分钱一斤就好。

    至于面粉,一毛七,不,一毛六,算了,都一个价吧!

    一毛五分。”

    刘林兵也没客气:“行,当哥的承了你这个情。

    以后有用的着的地方,尽管开口。”

    这大米面粉,可不是钱的事情。

    就这品质,有钱都没地方买。

    附近几个县城,又不是没人去逛过。

    杨光树一副肉疼,亏到姥姥去了模样:

    “刘哥,高粱酒的话,你也给个半价就好,五毛一斤。

    大肥猪肉,也是三毛五。

    今天给别人都是这个价,我也不能格外你不是。”

    瞅杨光树这副表情,众人都知道,他今天亏了不少。

    真的是卖一斤,亏一斤。

    韩龙一群人天天在黑市混,知道这价格低的有多离谱。

    只有杨光树自己清楚,只要不是白送,都是赚。

    “对了,刘哥,麻袋里还有鞋服,你要不要?

    喜欢的话,就挑几套。

    碗盘啥的,你想要就直接拿。”

    话说的好听,杨光树是不会白送。

    “还有衣服?

    那我瞅瞅,给你嫂子带一套。”

    杨光树穿着,衣品不错。

    这衣服,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

    刘林兵与周会菊没啥区别,眼睛都看直了:

    “杨兄弟,这衣服裤子,咋这么好看?”

    杨光树撇撇嘴,这就好看了?

    要不是太超前,小短裙,丝袜,我都给你带过来!

    这还只是80年代的风格,后面的怕吓死你。

    大众物品,还是不要太超前的好。

    就像后世卖电子产品更新换代一样。

    与挤牙膏也没啥区别。

    “肯定好看啊,刘哥,我对你说,这还只是低端货。

    听说,港岛那边,更加时尚。”

    杨光树消息,一点点放出,让众人慢慢适应。

    总得有个接受的过程。

    刘林兵瞅着漂亮的衣服裤子,眼睛越来越亮。

    厂里不缺原材料,这衣服裤子,我能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