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70年代:有空间你不打猎倒卖? > 第457章 老子在位一天,你们都得听我的

70年代:有空间你不打猎倒卖? 第457章 老子在位一天,你们都得听我的

    众人都瞅着来人,三五成团,窃窃私语:

    “这谁呀?

    有认识的不?

    难道是逃荒者?”

    “这也太可怜了吧?

    这是饿的全身浮肿,还摔了几跤?”

    衣服裤子破烂不堪,又瘸着腿。

    面目全非,要不是头发短,块头大,都不能辨男女。

    大家自觉的给此人让出一条道来。

    没人询问他从哪来,要去哪里。

    他好像对道路很熟悉的样子,朝着目的地而去。

    杨菊香抱着孩子,与母亲一起来听大队长到底又要搞啥幺蛾子。

    谁知,是杨光树这灾星在假惺惺卖粮食。

    一个外来户,为了讨好整个大队的社员。

    融入整个大队,也是费尽了心机。

    此人心狠手辣,爱人江明海就是被他所连累。

    杨菊花瞅着来人,身形有些眼熟。

    还没等她开口。

    她娘就先出声:“通生,是你吗?”

    杨通生停下脚步,犹豫片刻,点了点头。

    一声撕心裂肺的吟唱,响遍整个大队:

    “通生,你怎么搞成这个样子了呀!

    是哪个天杀的把你打成这样子!

    我的命,好苦呀!

    怎么谁都想欺负我们家!!!”

    她没有抱着爱人痛哭,而是坐在地上,拍打着地面。

    石灰加少量水泥沙子打的晒谷场,被她拍的啪啪响。

    不顾手掌红肿,一个劲的哭诉,发泄着日积月累的委屈与不满。

    “家里没个撑腰的,是个人都想踩我家一脚。

    就只会欺负菊香母子,我们两个老年人。

    出个门也要被人打,女婿这样,通生也同样的遭遇。”

    别说,哭的这么凄惨。

    小平大队好多人都偷偷抹着眼泪。

    杨通生两夫妻,是挺可怜。

    女儿更惨,才20岁就守寡。

    有人询问杨通生:“通生,你这是怎么了?

    被谁打的?

    欺负我们小平大队没人?

    欺负我们杨家没人?”

    杨光树猜测,难道是陈家大队开始报复了?

    也不是没可能。

    当初,陈家大队上百号人扛着枪来小平大队。

    被打了不说,还赔偿了好几百块钱。

    能咽的下这口气才怪。

    当时,小平大队也不可能对他们出手。

    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杨通生支支吾吾,难以启齿。

    难道说被人诈骗,在公社与不相干的人发生口角,被打了一顿?

    而且,自己好像还废了一个人的传家宝。

    这可不能说,要是被人找上门来怎么办?

    只有少数跟着他一起干活的人,多少知道点东西。

    打到野兔的时候,他们几人也在场。

    人突然消失不见。

    也有所猜测。

    应该是悄悄拿去公社售卖。

    卖给杨光树不可能,两家还有仇怨,拉不下这个脸。

    也有小辈开口:“通生叔,你说是谁?

    我们去帮你报仇。

    真以为我们杨家无人?”

    杨菊香抱着孩子,眼睛到处扫描,寻找着杨光树的身影。

    她有些怀疑,是不是杨光树找人打的老爹。

    人头涌动,并没有发现杨光树。

    要是他还说话,可以顺着声音定位。

    “老婆子,菊香,我们回家。”

    杨通生怕后续被人报复,不敢声张。

    杨菊香把母亲从地上拉起来就走。

    一言未发。

    回到家里,爹肯定会如实相告。

    一家人就这样离开,并没有让人们觉得杨通生不懂事。

    都充满同情,女婿死无全尸。

    现在通生又被打,不发一言。

    这是对整个杨氏家族不信任,还是不满,还是寒了心。

    都说替他出头,也不说仇家是谁。

    哀叹一声,这个家,算是完了!

    老的老,小的小。

    中间就一个小寡妇,怎能撑起一个家。

    伤感不到三秒钟,各自又恢复正常。

    自己也好过不到哪里去。

    先把一家老小温饱解决再说。

    叫花子可怜相公。

    杨光树呢?

    这家伙不会走了吧?

    你价格还没报呢,我们预算还不知道够不够。

    还好,人还在,没离开。

    “光树,粮食多少钱一斤?

    是玉米还是大米,或者是土豆红薯?”

    有就行,大家不挑食。

    “没有红薯土豆,你们想吃,下次我去弄它个几万斤来!”

    几万斤,众人都当是杨光树在吹牛逼。

    几千斤还相信,几万斤怎么可能。

    有些东西,越便宜,越不好弄。

    能充饥,又实惠,怎么会大量流入黑市。

    只有贵的东西,有可能出现在市场。

    “光树,那到底是啥粮食?

    大米还是玉米?”

    一个个的社员,着急的不行。

    害怕被人抢走粮食似的。

    “大米,面粉,质量很好,就是我家上大梁吃的那种。”

    “精细白面?

    这可是好东西啊!”

    “我还是喜欢吃大米饭,熬粥能吃得久一点。”

    大米可以煮稀饭喝,关键时刻能多撑几天。

    外面人抢着要的精细面粉,在小平大队反而不吃香。

    这个是杨光树没想到的。

    以为东西好,价格一样,就会抢着买。

    心里还想着等会儿怎么限量供应。

    现在看来,要反过来才能。

    大米最好平均每人限购几斤,面粉稍微放宽松一点。

    杨光树要回去吃饭喝酒,懒得再与众人聊天打屁:

    “大米面粉价格统一,1毛5一斤,不要票。

    有需要的回家拿钱,没钱的也没事,笑欠着。

    挖黄鳝泥鳅,或者抓鱼抵债。

    实在不行,采蘑菇也可以。”

    众人被这个价格,砸晕了脑袋:

    “啥?才一毛五一斤?”

    不是太贵,是实在太便宜。

    就这价格,估计全国独一份。

    杨光树说完,就要离开。

    高台上的大队长眼尖,急忙开口挽留:

    “大家先别离开,还有大事要宣布。”

    社员们有些愣神,大事?

    难道还有比分粮食更重要的事?

    一个个的心急如焚,担心去杨光树家晚了,粮食没自己的份:

    “大队长,有啥事快点说。

    我还要去买大米呢!

    要是你耽误我买不成大米,我天天去你家混饭吃。”

    “就是,大队长,本来今年任务就重。

    光树好不容搞来粮食,帮助大家,您老有啥事不能明天再说。”

    天大的事,也没吃饭重要。

    大队长又气又好笑:“他娘的,一个个的反了天了?

    杨光树现在还不是大队长,老子才是。

    老子在位一天,你们都得听我的。

    长话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