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70年代:有空间你不打猎倒卖? > 第528章 陌生人,交啥心

70年代:有空间你不打猎倒卖? 第528章 陌生人,交啥心

    杨光树不想过多解释,小叶紫檀的珍贵。

    就这年代,你说的天花乱坠,也没人信你。

    用金钱来衡量价值,与价值观不对等。

    老人们只想吃饱穿暖就行。

    什么东西值钱,不关他们的事。

    咋的?

    你还想投机倒把不成?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活法。

    有些人,一辈子都对物质不感兴趣。

    杨老弟与杨昌平,骑着单车,刚踏入郑家大队地界,就见一群人忙的热火朝天。

    有些人瞅着面熟,又印象模糊。

    以前去他们大队看电影,好像见过。

    但又不认识。

    郑小娥他俩也不认识。

    就近找了个正在挖洞的小伙子询问:

    “兄弟,请问郑小娥在哪里上工?”

    杨老弟问话,杨昌平递烟。

    分工明确。

    本来想问扛电线杆子的大叔,但别人累的都快冒烟。

    找别人问话,不是欠屌吗?

    还是同年人好,有共同话题不说,说话没代沟。

    小伙子见是大前门,赶忙擦了擦手:

    “两位兄弟找郑小娥?”

    杨昌平没有厚此薄彼,边上两位兄弟也递上烟。

    不等前面一人开口,两人抢答:

    “郑小娥啊,在后面挖洞。”

    “多谢三位兄弟了!”

    道谢一声,两人推着单车就走。

    没走两步,又停了下来。

    三人还想问找郑小娥啥事,两人就急冲冲离开。

    见两人折返,有些疑惑:

    “两位,还有事?”

    两人有些尴尬,第一次出远门办事,有些没头脑:

    “兄弟,麻烦你们其中一位帮忙带个路可以吗?”

    这次,三人逮到机会:

    “两位,刚才都没来得及问你们是哪个大队的,

    找郑小娥有啥事,你俩就离开。”

    杨老弟两人,赶忙赔不是:

    “不好意思,事情紧急,我俩礼数不周。

    我们是小平大队的,我叫杨老弟,他叫杨昌平。

    郑小娥朋友出事,我俩来通知她。”

    只说朋友,也没傻乎乎的啥话都往外倒。

    都是同龄人,郑家大队三人也没拿架子:

    “小平大队啊,上次刚去看过电影。”

    三人都很疑惑,郑小娥有朋友吗?

    怎么从来没听人提起过。

    “两位兄弟,我带你们去吧!

    我叫郑启刚,叫我小刚就行。”

    “那麻烦小刚兄弟了!”

    一路上,都是郑启刚在说话:

    “老弟,上次你们小平大队很猛啊!

    陈家大队的人,都敢打。

    说实话,我真的很佩服你们。”

    这位小刚兄弟是个热心肠不假,但也是一个话痨。

    最后这句话,两人有些不好回答。

    厉害吗?

    架是打赢了,但现在每天也过的提心吊胆。

    担心陈家大队报复。

    要是以前,还会吹两句牛逼,显摆显摆。

    今天出了这事,可不敢在招摇。

    事情还没弄明白,还不知道凶手是谁。

    两人只能尴尬的笑笑:

    “险胜,人多欺负人少而已。”

    “那也相当厉害,听说陈浩一群人,顶着个猪头,门都不敢出。”

    说起陈浩,郑启刚相隔甚远,都要虚他三分。

    陈家可都是狠人。

    郑启刚见不远处就有本队社员,压低声音问道:

    “老弟,昌平,听说你们两个大队差点干起来?

    是真是假?”

    几百支枪对峙,想想那个场面,就很刺激。

    忍不住全身战栗。

    杨昌平两人对视一眼,很是无奈。

    怎么会遇到这么个人。

    这是没心眼子还是在套话?

    “小刚兄弟,都是谣言,没有的事。

    你想想,都对峙了怎么收手?

    不得分出个胜负来?”

    杨老弟瞎扯,管他信不信。

    应付一下就行,陌生人,交啥心。

    还老实巴交的别人问啥就说啥?

    那不是纯傻逼吗?

    小刚有些失望,还以为有啥不为人知的秘密。

    两个大队派人出来单挑过。

    还想问问最后是怎么化解的矛盾。

    原来压根就没后面的故事。

    不知道是谁瞎几把乱传。

    一公里路段,不知道多少人瞅着两人。

    也没人问,还以为是小刚的朋友。

    瞅着不远处,拎着钢钎吃力挖着洞的女子,郑启刚开口道:

    “那人就是郑小娥。”

    一路走来,都没看到女人挖电线杆洞。

    这郑家大队,欺负女人有一手啊!

    尽管与刘老根没啥友情,但他为光树哥挡枪那一刻起,就把他当成哥。

    这郑小娥就是嫂子。

    杨昌平爹走了,他能体会其中的酸楚,郑小娥的不容易。

    见她被特殊关照,忍不住讽刺:

    “小刚兄弟,你们郑家大队可以啊!

    女人也能同等待遇。”

    郑启刚岂能听不懂是反话,没与之计较,因为他也有一颗善良的心:

    “她爹娘的同辈,特殊关照而已。

    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这些小辈能左右。”

    虽然都是郑姓,还多少带点血缘关系。

    但在有些人眼里,老爹都能收拾,更何况一个外人。

    杨昌平话出口,就知道要坏菜。

    怎能埋怨好心带路的小刚兄弟。

    还好,小刚没跟他计较。

    赶忙赔不是:“小刚,不好意思,我说话有点冲。

    不应该朝你发火。”

    “这有啥,有时候我也看不惯,但无能为力。

    好了,不打扰你俩谈话,我先干活去了!”

    郑启刚也没想着要旁听。

    就郑小娥的情况,还有啥秘密不成?

    从小在一个大队生活,谁家啥情况,底细,一清二楚。

    两人来到郑小娥身前,她都没发现异常。

    被女儿拉了拉衣服,才抬头。

    汗水打湿了头发,好多发丝贴在她脸上。

    郑小娥撩了撩,警惕的瞅着两个陌生人,一句话也不说。

    把女儿往身后拽了拽。

    瞅着两母女,杨昌平两人,同情心泛滥。

    郑小娥满手血泡,老茧。

    旧伤未好,又添新伤。

    小女孩尽管穿的补丁叠补丁,但很是干净。

    来时,以为就报个信,多简单。

    等见到郑小娥这般,又不知如何开口。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同病相怜的依靠,就这样没了。

    不知道她能不能承受得住这份打击。

    来都来了,不说也不行:

    “嫂子,我们是刘老根的朋友。”

    郑小娥一愣,老根朋友?

    好像听老根说过,他小平大队好多好多朋友。

    对他特别好,不仅借粮借钱给他,还带他挣钱。

    从小经历过不少事情,不可能别人说啥她都信:

    “你俩是哪个大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