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空间,和离后开启流放高端局 第291章 打算
热门推荐:
诸天万界:系统制造商
向豪门复仇,是你们逼我的!
乡村里的独居女人!
逆袭乐坛:一曲登天
智力超群的我,只能领悟D级能力
神奇宝贝之开局鲤鱼王
剑风传奇,贵族次子的全面战争
突然异变
快穿:从在年代文里当极品开始
廖华裳看着尹同知离开的背影,朝廖魁微微屈膝,“父亲。”
她轻声说道:“尹谡此人,一向趋炎附势、左右摇摆,毫无诚信气节可言。父亲当真打算荐举此人?”
廖魁望着门外夜空,轻轻一笑,转身回到厅内。
他轻弹衣襟,坐回原位,叹道:“新官跻朝,群狼环伺。仅凭陛下信任倚重,终是镜花水月、浮梦一场。”
“如今朝中,南北新旧朝臣各自为营,却在私底下动作频频、互相试探。”
“为父自入朝以来,行事手段强硬狠辣,又深得陛下看重,更是令旧日南臣惶惶不安。两派若想打破这种僵局,总得有人率先站出来。”
“吏部尚书作为文官之首,就是被他们推出来的探路石。”
所以那日邢家小姐说得那番话,是有人在特定的时候、刻意引诱她说的。
推云依下水的宋鸢,也只是一枚被人利用的棋子。
邢尚书城府深沉,手段老辣,顺利破局,将破题的关键推给裳儿。
裳儿避重就轻,如法炮制,又将此事踢了回去。
两人之间交手一个回合,邢尚书就猜出了廖魁的用意。
此次官员继任,就将这样一份大礼,奉送到了他的手上。
至于邢小姐……
在她被人唆使着说出那些话的时候,就该明白她需要承担的后果是什么。
一个被无数人盯着的名门千金、高官嫡女,学不会谨言慎行。
迟早会栽跟头。
当然了,身为吏部尚书的嫡女,便是她满身污名,也不妨碍她得嫁高门。
更何况,经邢尚书这番操作之后,京城便再无人论及此事。
甚至,邢小姐的名声,还会更上一层楼。
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廖魁叹息道:“瑁哥的娘,如今是左都御史侄媳。若尹谡仕途失利,尹氏在婆家处境就会极为艰难。瑁哥知道了,也会难过。”
廖华裳微微点头。
“如今,我们与左都御史之间,也算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尹谡升迁,尹氏在婆家才会好过。瑁哥以后,也能得外家助力。”
但若是廖魁直接举荐尹谡,以两家如今尴尬的关系,再传出些许闲话,谁的脸上都不好看。
尹谡几经周折,主动求上门就不一样了。
一个走投无路、一个顾念旧情。
别人再提及时,就成了一桩美谈。
尹谡的升迁,也是几家关系破冰的关键。
“同样,瑁哥是太子殿下的伴读。为了攀上这层关系,左都御史的妻侄儿,才会更加善待尹氏。”
往后无论是廖东江的儿女,还是尹氏的儿女,都是瑁哥的弟妹。
官场之上、高门大户,没有恩怨,只有利益。
这些关系,都是人脉。
廖魁略一沉默,转而问道:“陛下那边,到底是何用意?”
如今京城中,明里暗里都在传陛下对裳儿有意。
廖魁心里也清楚,单论利益,裳儿入宫为后,对皇上、太子和廖家,都只有好处。
皇上若当真有心封裳儿为后,只需一道圣旨,裳儿就得乖乖入宫。
他只召见裳儿,却绝口不提裳儿入宫之事,非是尊重裳儿意见,而是对廖家,仍抱有戒心。
从古至今,没有哪一个皇帝,愿意看到臣子功高盖主、权柄过重。
皇上信任器重廖氏,却也防着廖氏一家独大。
廖华裳轻笑一声道:“陛下行事,自有陛下的用意。身为人臣,只有奉旨的份,哪有质疑的权力?父亲如此,女儿亦如此。”
廖魁叹息道:“可,终归对你名声不好。不然为父……”
“其实大可不必。”
廖华裳明白父亲的意思,却不打算让父亲插手此事,“这世间事,无风尚有三尺浪。嘴长在别人身上,爱怎么说,是别人的自由。说够了,自然就不说了。”
皇上是什么打算,不是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能够置喙的。
就算皇上在利用廖华裳,那也只能说明廖华裳有被利用的价值。
如今信任倚重尚在,一切都好说。
若是因此自狂僭越,眼下或许无事,不代表一直安逸。
廖华裳垂下眸子,轻轻拂了拂裙子,“其实女儿今日此来,是要跟父亲商量一件事。”
“说起来,廖家的产业,大多在北关一带。”
“如今朝堂局势已稳,京中有父亲和兄长在,瑞儿的太子之位,自是无人能够撼动。”
“若女儿也留在京中,你我父女,一个把持朝政,一个把持钱粮……”
估计皇上晚上睡觉,都得睁着一只眼睛。
就算是现在,朝野上下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廖氏,企图找出廖氏的错处,借此来扳倒廖家。
廖家一倒,瑞儿的太子之位就会变得不稳。
皇上就算不再娶妻封后,也会广选秀女充盈后宫。
后宫妃嫔会再诞下皇子。
以皇上对瑞儿那稀薄的父子之情,没有廖家扶持,太子之位,废而另立是迟早的事。
廖魁也知廖华裳话里的意思,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你是想,回北关?”
廖华裳点点头,“父亲可还记得济善堂?”
“当然。”
廖华裳道:“济善堂是朝廷所设,打济善堂的主意,相当于与皇家争利。”
“唯一的破解办法,是创建咱们自己的‘济善堂’。”
想要打造真正忠于廖家的势力,就得从孩子开始。
但在京师、天子脚下,无论做什么都不能随心所欲。
“今日女儿进宫,已经就在北关开办牧场一事禀奏过陛下,陛下也已同意。可能用不了多久,旨意就能下来了。”
北关大部分州府已是廖华裳领地,她有绝对的威望和话语权。
只要她在北关,廖氏一族,就永远有退路可选。
如今廖家的仇人,该死的都已经死了。
没死的,对廖家也已构不成什么威胁。
而暗中的敌人,只要廖氏足够强大,他们就算再不服,也只能憋着!
所以,她还有很多事需要做,没必要留在京城,终日蹉跎于勾心斗角、拈酸吃醋。
廖魁心里有些不舍,也知女儿的谋划对家族的进一步强大最有用,“也好,既然你已有所筹划,只管放手去做。京中,一切有父亲。”
廖华裳轻笑点头,“好。”
她轻声说道:“尹谡此人,一向趋炎附势、左右摇摆,毫无诚信气节可言。父亲当真打算荐举此人?”
廖魁望着门外夜空,轻轻一笑,转身回到厅内。
他轻弹衣襟,坐回原位,叹道:“新官跻朝,群狼环伺。仅凭陛下信任倚重,终是镜花水月、浮梦一场。”
“如今朝中,南北新旧朝臣各自为营,却在私底下动作频频、互相试探。”
“为父自入朝以来,行事手段强硬狠辣,又深得陛下看重,更是令旧日南臣惶惶不安。两派若想打破这种僵局,总得有人率先站出来。”
“吏部尚书作为文官之首,就是被他们推出来的探路石。”
所以那日邢家小姐说得那番话,是有人在特定的时候、刻意引诱她说的。
推云依下水的宋鸢,也只是一枚被人利用的棋子。
邢尚书城府深沉,手段老辣,顺利破局,将破题的关键推给裳儿。
裳儿避重就轻,如法炮制,又将此事踢了回去。
两人之间交手一个回合,邢尚书就猜出了廖魁的用意。
此次官员继任,就将这样一份大礼,奉送到了他的手上。
至于邢小姐……
在她被人唆使着说出那些话的时候,就该明白她需要承担的后果是什么。
一个被无数人盯着的名门千金、高官嫡女,学不会谨言慎行。
迟早会栽跟头。
当然了,身为吏部尚书的嫡女,便是她满身污名,也不妨碍她得嫁高门。
更何况,经邢尚书这番操作之后,京城便再无人论及此事。
甚至,邢小姐的名声,还会更上一层楼。
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廖魁叹息道:“瑁哥的娘,如今是左都御史侄媳。若尹谡仕途失利,尹氏在婆家处境就会极为艰难。瑁哥知道了,也会难过。”
廖华裳微微点头。
“如今,我们与左都御史之间,也算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尹谡升迁,尹氏在婆家才会好过。瑁哥以后,也能得外家助力。”
但若是廖魁直接举荐尹谡,以两家如今尴尬的关系,再传出些许闲话,谁的脸上都不好看。
尹谡几经周折,主动求上门就不一样了。
一个走投无路、一个顾念旧情。
别人再提及时,就成了一桩美谈。
尹谡的升迁,也是几家关系破冰的关键。
“同样,瑁哥是太子殿下的伴读。为了攀上这层关系,左都御史的妻侄儿,才会更加善待尹氏。”
往后无论是廖东江的儿女,还是尹氏的儿女,都是瑁哥的弟妹。
官场之上、高门大户,没有恩怨,只有利益。
这些关系,都是人脉。
廖魁略一沉默,转而问道:“陛下那边,到底是何用意?”
如今京城中,明里暗里都在传陛下对裳儿有意。
廖魁心里也清楚,单论利益,裳儿入宫为后,对皇上、太子和廖家,都只有好处。
皇上若当真有心封裳儿为后,只需一道圣旨,裳儿就得乖乖入宫。
他只召见裳儿,却绝口不提裳儿入宫之事,非是尊重裳儿意见,而是对廖家,仍抱有戒心。
从古至今,没有哪一个皇帝,愿意看到臣子功高盖主、权柄过重。
皇上信任器重廖氏,却也防着廖氏一家独大。
廖华裳轻笑一声道:“陛下行事,自有陛下的用意。身为人臣,只有奉旨的份,哪有质疑的权力?父亲如此,女儿亦如此。”
廖魁叹息道:“可,终归对你名声不好。不然为父……”
“其实大可不必。”
廖华裳明白父亲的意思,却不打算让父亲插手此事,“这世间事,无风尚有三尺浪。嘴长在别人身上,爱怎么说,是别人的自由。说够了,自然就不说了。”
皇上是什么打算,不是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能够置喙的。
就算皇上在利用廖华裳,那也只能说明廖华裳有被利用的价值。
如今信任倚重尚在,一切都好说。
若是因此自狂僭越,眼下或许无事,不代表一直安逸。
廖华裳垂下眸子,轻轻拂了拂裙子,“其实女儿今日此来,是要跟父亲商量一件事。”
“说起来,廖家的产业,大多在北关一带。”
“如今朝堂局势已稳,京中有父亲和兄长在,瑞儿的太子之位,自是无人能够撼动。”
“若女儿也留在京中,你我父女,一个把持朝政,一个把持钱粮……”
估计皇上晚上睡觉,都得睁着一只眼睛。
就算是现在,朝野上下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廖氏,企图找出廖氏的错处,借此来扳倒廖家。
廖家一倒,瑞儿的太子之位就会变得不稳。
皇上就算不再娶妻封后,也会广选秀女充盈后宫。
后宫妃嫔会再诞下皇子。
以皇上对瑞儿那稀薄的父子之情,没有廖家扶持,太子之位,废而另立是迟早的事。
廖魁也知廖华裳话里的意思,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你是想,回北关?”
廖华裳点点头,“父亲可还记得济善堂?”
“当然。”
廖华裳道:“济善堂是朝廷所设,打济善堂的主意,相当于与皇家争利。”
“唯一的破解办法,是创建咱们自己的‘济善堂’。”
想要打造真正忠于廖家的势力,就得从孩子开始。
但在京师、天子脚下,无论做什么都不能随心所欲。
“今日女儿进宫,已经就在北关开办牧场一事禀奏过陛下,陛下也已同意。可能用不了多久,旨意就能下来了。”
北关大部分州府已是廖华裳领地,她有绝对的威望和话语权。
只要她在北关,廖氏一族,就永远有退路可选。
如今廖家的仇人,该死的都已经死了。
没死的,对廖家也已构不成什么威胁。
而暗中的敌人,只要廖氏足够强大,他们就算再不服,也只能憋着!
所以,她还有很多事需要做,没必要留在京城,终日蹉跎于勾心斗角、拈酸吃醋。
廖魁心里有些不舍,也知女儿的谋划对家族的进一步强大最有用,“也好,既然你已有所筹划,只管放手去做。京中,一切有父亲。”
廖华裳轻笑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