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 > 第126章 致川大蒋宗福教授:您的观点“白雨也叫偏涷雨”是不对的

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 第126章 致川大蒋宗福教授:您的观点“白雨也叫偏涷雨”是不对的

    作为一个川西坝子长大的70后,我的记忆里,白雨和偏涷雨是有区别的。

    白雨,我的记忆中,是指夏日出太阳时,却突然下起了雨。这种雨,通常雨点大而疏,持续时间短。雨点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出晶莹的白色,所以民间俗称白雨。

    偏涷雨,夏天突然而来的暴雨。章炳麟《新方言·释天》: “今陕西、四川皆谓夏月暴雨为偏涷雨,涷正音东。偏者,夏月暴雨一二里内,雨阳各异,故谓之偏。”

    以上是笔者记忆中的白雨与偏涷雨。

    但如今川内一些方言研究成果,并没有区分白雨与偏涷雨,甚至直接把它俩视为同一种天气现象。

    如四川大学蒋宗福教授着《四川方言词源》【白雨】词条:

    【白雨】夏天的暴雨。也叫偏涷雨。

    《古诗源·绵州巴歌》: “豆子山, 打瓦鼓; 杨平山,撒白雨。下白雨,娶龙女。”

    《绵州巴歌》为隋代歌谣,可见“白雨”一词由来甚古。宋梅尧臣《次韵和马都官宛溪浮桥》诗: “白雨紧大笮,断虹生横舷。”

    清同治十年《番禺县志》 卷六《舆地略四·气候》: “白撞雨亦曰过云,亦曰白雨。苏诗 ‘夏畦流膏白雨翻’。杨升庵云 ‘俗以暑雨乍落乍晴,日光穿漏,谓之天笑’,即白雨也。” “苏诗”指苏轼诗。

    但蒋文中,似乎描述的情形与偏涷雨关系不大。尤其是“杨升庵云 ‘俗以暑雨乍落乍晴,日光穿漏,谓之天笑’,即白雨也”这句,的的确确是白雨的描绘,而非偏涷雨。

    我们再来看看偏涷雨在古文献中的记载:

    《尔雅·释天》: “暴雨谓之涷。”郭璞注: “今江东人呼夏月暴雨为涷雨。”

    《文选·张衡 〈思玄赋〉》: “云师蘧以交 集兮,涷雨沛其洒途。”李善注: “涷雨,暴雨也。巴郡谓暴雨为涷雨。”

    明李实《蜀语》: “夏日暴雨曰偏涷雨○涷音东,从水。…… 其曰偏者,或不逾墙,或不过畦也。”

    清·张慎仪《蜀方言》卷上: “夏日暴雨曰偏涷雨。”

    民国二十一年《南溪县志》卷四《礼俗下·方 言》: “偏涷雨,谓夏月暴雨也。”

    民国二十四年《云阳县志》卷十 四《礼俗下·方言上》: “暴雨谓之偏涷雨。”

    从上述资料可见,偏涷雨都明确指的是夏天的暴雨,而非“杨升庵云 ‘俗以暑雨乍落乍晴,日光穿漏,谓之天笑’,即白雨也”描述的乍落乍晴之白雨现象。

    又查询了其他一些资料,《现代方言大词典》收“白雨”一词,且释义与笔者理解的基本一致。

    《现方》【白雨】晴天或半边晴天时下的雨,这种雨点大而稀,贺兰山麓有时还夹有冰雹。方言点有两个:银川和温州。温州话中还有这样的话:“晴天落白雨,师姑娘尼姑做新妇。”

    宁波话也有“白雨”的说法,如奉化话有:“晴天落白雨,象山鸡抲活鬼。”

    白居易《游悟真寺》诗:“赤日间白雨,阴晴同一川。”白居易描绘的情景就非常的清楚,就是笔者记忆中理解的白雨,而不是暴雨。

    明·何景明《黑龙潭》诗:“白雨遥从白日来,黑云低映黑龙台。”李白《宿虾湖》: “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苏轼《六月二十六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司马光《和复古大雨》:“白雨四注垂万縆,坐间斗寒衣可增。”

    以上几句诗,“白雨”是普通的白雨还是暴雨,诗中描绘情景不是特别明显。

    《汉语方言大词典》 也收“白雨”:1<名>暴雨;雷阵雨。2<名>雹雨;冰雹。

    明·王志坚 《表异录·象纬》:“ 关中谓雹为白雨。”《中国谚语资料·农谚》:“六月六,白雨足。”原注:“白雨,即雹。南方称雹为白雨,盛夏益多。”

    但《汉方》没有“晴天或半边晴天时下的雨,这种雨点大而稀”的义项。

    《汉语大词典》也收“白雨”: 1暴雨。也没有“晴天或半边晴天时下的雨,这种雨点大而稀” 的义项。

    各资料的记录,因为来源不同,所指有所不同,比如有些地方“雹”也称白雨。

    按笔者的理解,四川方言的“白雨”,就是《现代方言大词典》【白雨】一词的前半句:晴天或半边晴天时下的雨,这种雨点大而稀。【偏涷雨】就是夏日暴雨,这个没有疑义。

    也就是说,四川方言的白雨和偏涷雨所指是不同的,《四川方言词源》“白雨也叫偏涷雨”的观点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