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 > 第277章 缩水版的晶体管计算机

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 第277章 缩水版的晶体管计算机

    这个地方大老王也来过几次,但大部分时候,都是放下了东西就走,没有过多的停留。

    依稀记得这边有好大一片高粱地。

    只不过现在,现在高粱没有了,只剩下被大雪覆盖的土地。

    土地上一排孤零零的平房立在那里,不过据大老王的观察,这片平房旁边多出了一个钢柱。

    一个梳着偏分头的和蔼的中年人笑盈盈的站在平房前面,对着几人挥动着手臂。

    随着中年人的越来越近,小江同学又很没出息的打起摆子。

    “邓~~邓老师,您吃钳子嘛?”

    江夏有些手足无措,看着手上的大钳子,献宝一样的举了起来。

    邓老师看着面前被啃了一大口的龙虾钳子,温和的笑了笑,顺手接过:“有些年头没见着这个东西了,当初还是获得普渡大学学位的时候奢侈了一把。”

    “嗯!挺香的。你知道嘛,19世纪初的时候,这玩意还是给契约佣工吃的,普通的老百姓吃它的时候,还要把龙虾壳藏起来,以免被叫做穷鬼……”

    “时过境迁啊,谁能知道,这个还会摇身一变,成了高端美食?”

    “对了你认识我?”

    嘿嘿嘿,谁能不认识您啊,除非是那种@作者,胡乱辱骂的大聪明。

    要不是人多太显眼,我高低给您磕一个。

    江夏不说话,包里掏啊掏,摸出和聂老大的照片递到邓老师手上,顺带又摸出一把黄豆塞进了邓老师的兜里。

    “哈哈哈!好了,好了,请你来是有些问题跟你请教的,你这么一弄,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说着,邓老师领着江夏,就向前走去。

    邓老师的问题?

    江夏机械的迈着双腿,沸腾的脑仁经过寒风的洗礼,总算恢复了正常的运转。

    这个时间段,邓老师主要的问题应该是那个联盟专家随口告诉的数据吧。

    可恨!

    一个数据就让邓老师忙乎了三年之久。

    不过,我来能为邓老师做什么呢?

    “氢原子核的变形”什么的,我也不知道啊。

    怀着疑问,走进平房的地下室。

    呃,好吧,疑问解除了。

    看着整洁地下室里摆放着的三台机器,小崽子恍然大悟。这阵子太忙,把留在家里的这个大宝贝给忘光光了。

    “嘿,科学院那边把机器攒出来了?前面不还在说晶体管不够用嘛!”

    听着江夏这么说,正在机器前忙碌的军帽中年男站直了身子,“是小师弟嘛?”

    “云贵师兄?”

    哈!云贵大师兄上来就把江夏抱了个满怀,“总算见着真人了!”

    说着还使劲的搂了搂:“你说这脑袋怎么长的,你这个架构实在是太漂亮了,我觉得还有深入挖掘的空间……”

    当然漂亮了,cpU的架构可是c8008,就连dRAm都是按着c1103的架构图来实现的。

    深入挖掘的空间那自然是有,8008后面可是跟着8080,再往后那就是经典的8086了。

    x86 架构在个人计算机领域的地位,无需多说了吧。

    “对了,先不扯那么多。来看看我们根据你的架构图搭建的新机器吧……”寒暄完,云贵大师兄又把江夏扯到了这几台机器面前。

    啧,那还用咋看,要我夸这个机器做的很漂亮嘛?比起家里那个用木头架子当支架的原型机来说,现在的确实漂亮了不少,最起码那倒人胃口的老鼠尾巴没有了。

    电子产品这东西,和机械造物又不一样,多得是那种外表光鲜,其实是电子垃圾的玩意。

    至于要验证它咋样,开机不就行了!

    “师兄,能开了嘛?效果好不好,跑几个方程式不就行了!”

    云贵师兄却显得有些犹豫:

    “我们前期做的是原版的实验,使用是没问题的,但刚刚把磁芯存储器和你原本的dRAm模块进行了替换,就是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说着,云贵师兄指了指一个大柜子。

    ?

    哦!这就是把我弄到这来的原因吧,前面在东北的时候就和他们讨论过了这个替换方式……

    替换是完全没问题的,虽然磁芯存储器的读写速度慢了点,但以c8008为架构搭建的晶体管计算机的工作频率也高不到哪去,读写慢了就慢了。

    “师兄,我们这个存储器的读写速度是多少?”

    “我们改进了磁体的分布范围和顺序,比第一代,读写响应速度还不到1微秒!”

    “那没问题啊!换算一下,读取频率大概就是0.483mhz的样子,够用了。你别忘了,分布式架构又不是随时都在读取数据……”

    对,磁芯存储器的读取频率要打个对折,谁叫它读取一次数据需要完成两次动作呐。

    “嘿嘿,我们明白的。就是想让你看看,心里有底……”

    好吧,人之常情。

    江夏一边打开扫描仪,一边和云贵大师兄开始聊起为什么要用磁芯存储器来代替晶体管的dREm。

    说白了,就是穷……

    穷到把晶体管仓库给搬空了,也就堪堪凑出来不到一万个三极管。

    就这,还是兰英博士领着电子厂那边没日没夜的赶工才搞出来的。

    没办法,成品率太低了。

    而有关同志前阵子跑到科学院见识了他们新攒出来的机器后,二话不说就通知了邓老师,邓老师好不容易抽空去见识了番,马上就喜欢上了。

    看着平时需要计算一天的节点方程,在这个机器上跑了不到三分钟就得出了正确的数据,邓老师眼睛都红了。

    “这个计算机这么小巧,正好我那边需要,来个8台吧!”

    8台~~

    云贵大师兄也想弄啊,可基本元件不够他能怎么办。

    揪着头发想啊想,终于是想出了用磁芯存储器替换原本dRAm模块的办法。

    “这样,一台机器只用3000个晶体管就能搭建完成了,然后就弄出了这3台机器供邓老师使用……”

    说话间检查完了,还真有问题。

    一个大大的错误红框弹了出来。

    问题不大,毕竟磁芯存储器的接口数据通道和晶体管原版本还是有区别的,不过也好解决,多加两个数据引线的事。

    又是一番忙碌,等着屏幕上再次出现了“nihao,huaguo”后,邓老师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先不提凑到计算机前,用二指禅开始试着运行计算程序的邓老师。

    云贵大师兄把江夏拉到了一边:“小师弟,你前面组的那批晶体管从哪来的?”

    “坑了把小本子,从他手上捣腾出来的。”

    “还能再坑点不?”

    “啧,难绷。咋,国产的产量真那么恼火?”

    “哎!电子厂说是在产能爬坡,可我这边接到的任务都100多台了。你那个波峰焊我们现在玩得可溜了,但没元件,再好的活也出不来不是?”

    江夏抓着头皮想了想,回头就问大老王:“大老王,你说上次你坐的船是香江那边的人借的?姓什么来着?”

    “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