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你好1978 > 第260章 陈岩——一个特殊的书迷

你好1978 第260章 陈岩——一个特殊的书迷

    看着广场上逐渐汇聚的人流,蒋明春的脑海里突然出现了一句熟悉的台词。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除了前面的三个形容词没有出现,人山人海倒是真的。

    放眼望去,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从高中到大学。

    好多年轻人手里拿着《高山》还有各种文学杂志,一脸兴奋的,朝着台上张望着。嘴里不停的喊着

    “春明!”

    “春明!”

    在他们的眼里,蒋明春看到了后世追星的场面。

    自己什么时候这么受欢迎了?难道是有人找来的托?

    其实造成现在这种场面,还得从蒋明春第一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第一篇演讲稿——《教育是认知的基础,认知是文化的道路》开始说起。

    这篇稿子一经刊登,就在宁市甚至是全省引发了轩然大波。

    平县作为蒋明春的老家,在周县长的带领下,更是第一个发起了向春明同志学习的活动。

    号召,全县文化干部学习。

    恰逢赶上恢复高考之后,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日渐加剧。

    周县长因此还得到了宁市市领导的表扬,并且在工作报告大会上,向各级领导做了报告。

    随后市里也跟进宣传了这一演讲文章。

    之后《高山》作品大卖,宁市当地的媒体几乎全进行了转载。宁市的新华书店更是创下了一天售空两千册的销售记录。

    不少青年甚至开始打听蒋明春的住址,想要去家里见见这位大作家。

    而今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大会,更是让“春明”两个字,直接在宁市人民的心中封神。

    当《人民日报》全稿刊登春明在大会堂的演讲之后,蒋明春直接上升到了整个宁市年轻人心中偶像的地步。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那一天,将这篇报道用剪子从报纸上剪下来,贴在了自己的笔记本里。

    在诸多的读者来信中,光是来自宁市的信就有两千多封。

    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代表人物,毫无疑问,蒋明春已经成为了宁市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蒋明春与许评论家展开骂战期间,宁市不少支持蒋明春的书迷们,自发组织活动,甚至写了联名信寄到了京都。

    这些事情,蒋明春在来宁市之前根本不知道。方才是听文化宫的几个工作人员,还有孙敏讲述,他才知道。

    如果说之前答应来宁市,一多半是因为碍于家乡领导的面子。但现在,宁市在蒋明春的心里已经真正的打上了家的烙印。

    蒋明春下意识的看向不远处的胡亮,想起对方在火车上说的那些话,心里忽然冒出一个想法......

    这场见面会从下午四点,足足持续到晚上九点。宁市几乎叫的上号的媒体都来了,还有其它市的媒体,省城的媒体。

    本来这些记者都是冲着明天的文化交流会来的,结果打听到春明作家要办见面会,一个个都跑了过来。

    差点把读者见面会搞成记者招待会。

    见面会开始,先是由文化宫的工作人员进行介绍。

    紧接着就是蒋明春的讲话。

    读者见面会没有什么繁琐的流程,就是作家和读者的互动。

    由于事先没有想到会来这么多人,扩音设备也来不及在广场上架设。只能勉强让靠前面的人听到。

    蒋明春也就没有长篇大论的讲话,只是简短的和大家打了个招呼,聊了一些关于《高山》《活着》还有最近新开的《一代枭雄》这几本书的话题。

    尤其是听到蒋明春又写了新的作品,现场的气氛一度变得喧闹起来。

    “春明作家,新作写的是历史人物吗?”

    “春明作家,您这次的新作题材是哪方面?”

    “春明作家...”

    蒋明春耐着性子一个个回答着大家的问题,到最后干脆把完成部分的故事情节,给大家简单的描述了一番。

    现场的记者们一个个认真的记录着,都想搞到第一手的资料。

    见面会的过程就是一问一答,读者提问蒋明春来回答。顺便给提问的读者签名。

    人群中,蒋明春看到一个被挤得东倒西歪,却依然高举手臂,目光充满渴望的瘦小女孩。

    别人的手里拿的都是刊物或者是书籍,只有她的手里是一个略显破烂的笔记本。

    “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起初还以为是在说别人,见春明作家对着自己微笑,这才确认。

    “我...我叫陈岩!”

    蒋明春问:

    “是‘长幼妍媸’的这个‘妍’嘛?”

    小女孩摇了摇头:

    “不,是“岩石”的“岩”。我妈妈说希望我可以像岩石一样坚硬,坚强。”

    蒋明春仔细的打量着这个叫陈岩的女孩,从她瘦弱的身形和略显陈旧的衣服就能看判断出,她的家庭情况一定不太好。

    蒋明春朝她露出一个鼓励的表情:

    “陈岩,我记住这个名字了。你有什么问题要想要我回答?”

    陈岩定了定神,明显的做了个深吸气的动作:

    “我想请问春明作家,什么才是好的文学作品?”

    小女孩的问题让蒋明春很是意外,前面提问的人大多都是询问关于作品和个人的问题,对方却是问了这么一个特别的。

    蒋明春略微思考了一阵,很认真的回答道:

    “每个人对好的评判标准不同。我认为的好,是建立在大多数人认同,认可。

    并且能因此受到启发,得到一定的认知,能做到以上其中一点的都可以被称为是好的文学作品。”

    陈岩歪着小脑袋想了想,然后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蒋明春接过对方递过来的笔记本,准备签名。打开笔记本却看到里面是大段大段的原文摘抄。

    蒋明春抬头看向对方:“我可以看看里面的内容吗?”

    陈岩没有犹豫,点头应允。

    蒋明春仔细的翻看着里面的内容,其中有自己演讲时说过的话,还有发表过的书籍里的内容。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本子里经常能看到,大段大段的原文。

    有的后面还有关于这段话的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