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你好1978 > 第306章 要想富先修路

你好1978 第306章 要想富先修路

    “你要去上高中?”

    全家人异口同声的开口。

    “是啊!我听说以后高考只允许有高中学历的人参加,我要是不上高中,以后就不能考大学了。”

    沈月娥和蒋存柱不懂这些,只看着儿子儿媳拿主意。

    梁玉萍第一个表示支持:

    “可以啊小梅,这是好事情,今年刚好赶上秋招,你跟着高一上课。”

    蒋小梅表现的很是抗拒:

    “嫂子,我不想跟着高一,我想跟着高三。我现在都自学到高三的课程了。”

    蒋明春笑了:

    “你想跟着高几就跟高几啊?你当人家县里的学校是咱家开的?

    我劝你,还是好好跟着高一读。顺便还能巩固巩固基础。自学和老师教的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蒋小梅不服气:

    “你和大...你...你和我嫂子,不就是自学考上的大学嘛?既然你们都可以,那我怎么就不行呢?”

    蒋存柱端着碗的手微不可察的抖了一下,然后默不作声的继续吃起了饭。

    蒋明春敏锐的注意到了父亲的动作,装作没有看见,也没有去提:

    “一个时期和一个时期的情况不一样。我和你嫂子虽然都考上了大学,可等到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我们这几届大学生普遍存在基础上的短板。

    就拿你哥我来说,我就是明显的偏科。外语水平差的厉害,数学相对也不太好。

    一些知识点甚至是直接疏漏了。这都是自学过程中的弊病。

    而且我听说以后外语也要被列入考试科目当中了,你说说你,现在外语会几句啊?”

    梁玉萍也补充道:

    “小梅你哥说的对。我们能考上大学,多少占了一些运气成分。只有经过脚踏实地的学习之后,遇到考试才不会紧张害怕。”

    蒋小梅看看哥哥,又看看嫂子,不太情愿的点了点头:

    “那行,我先考虑考虑吧。”

    吃过了饭,蒋小梅难得没有闹着一块出去,而是躺在炕上补觉去了。

    不一会儿的功夫,梁少安和梁玉雯进来了。

    这两人,基本上天天都要睡到九点多。

    看到姐夫要出门,梁少安凑过来:

    “姐夫,你这是要干嘛去呀?”

    蒋明春扬了扬手里的信:

    “去公社寄个信,顺便上一趟县里,买台冰箱。”

    “呦?买冰箱啊!哎呀早就该买一个了。这几天我都想死那冰冰凉凉的冷冻可乐了。姐夫我跟你去!”

    蒋明春瞅了他一眼:

    “你不饿啊?锅里有给你和玉雯留的饭,赶快去吃吧。”

    梁少安着急忙慌的朝着屋里跑,一边跑一边说着:

    “姐夫,你等我两分钟,我吃几口就走!”

    “你慢点!”

    蒋明春叮嘱了一句,扭过头就见梁玉雯正盯着自己看。

    “怎么了?看我干什么,还不快进去吃饭?”

    梁玉雯指了指脖子下方,意有所指:

    “猫挠的?”

    蒋明春低头一瞧,下意识的捏了捏领口:

    “额...没事,你先去吃饭。”

    见对方一脸窘迫,梁玉雯捂着嘴,笑着进屋去了。

    梁少安的吃饭效率还真不是盖的,不等蒋明春把自行车推出来,这货就已经等在了外面,手里还拿着半截玉米,一顿乱啃。

    “姐夫,骑车啊?我驮你。”

    蒋明春翻了个白眼:

    “驮个屁,坐后面去。”

    河湾村的路越来越难走了,车子骑了一半,梁少安就坐不住了:

    “姐夫,你们这路也不修一修吗?我屁股都快成三瓣了。”

    “你当是京都的大马路啊?村子里的路全靠脚踩出来的,谁给你修啊。”

    梁少安一只手抓着钢架,一只手垫在屁股下面:

    “姐夫,要不咱们还是下车步行走一段吧。我真顶不住了。”

    别说梁少安,就连蒋明春也有些遭不住。

    过去的路虽然难走,也没有现在这么难走。

    可能是因为最近来村子里的汽车多了,而且有不少大卡车。在车辆的碾压下,原本的小土路都变形了,隆起一道一道的棱角。

    这还是在不下雨的情况下,如果来几场雨,这条路完全不堪入目,甚至步行都是个问题。

    两人推着自行车并排走着,看着脚下的路面,蒋明春突然萌生要给村子修条路的想法。

    都说要想富先修路,上一世河湾村因为持续的人口流失,大量的年轻人离开村子,使得本就人口不算太多的小村庄,变成了满是孤寡的老人村。

    到了后来,赶上合村并镇,河湾村和大庄科村合并在了一块,彻底成为了老人养老的地方。

    要说河湾村的发展潜力是有的。

    不说别的,光是附近的这些荒山就是很好的资源。而且河湾村距离平县很近。平县又是宁市的交通要道,铁路线四通八达。

    只是因为上一世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一直没有什么强有力的企业在这里落户。

    几个县办国营厂,也在下岗潮和老美的经济封锁影响下倒闭了。

    直到96年,才勉强升级成了地级市。

    如今,周县长出人意料的搞起了试点,还是以河湾村为目标。这要比上一世足足提前了两年。

    对于河湾村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蒋明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这只蝴蝶翅膀的煽动,起到了一些影响作用。

    周县长的破釜沉舟,黄老的到来,可谓是给足了机会。

    想到这里,蒋明春的步伐忽然加快了许多。

    梁少安也加速跟上:

    “姐夫咱要不还是直接去县里吧。反正寄信去县里也可以寄,顺便直接在县里买台冰箱带回来,多方便。”

    蒋明春瞥了这货一眼:

    “方便个屁,你当是在友谊商店啊,给钱就能随便买。没票怎么买冰箱?”

    梁少安恍然:

    “嘿嘿!是啊!我忘了都。要是在京都就好了,我随随便便给一哥们联系,一张冰箱的票还不是小意思。”

    蒋明春没有理会对方的话:

    “行了,先跟我去公社,除了寄信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办。”

    “更重要的事情?姐夫你还要买啥啊?”

    蒋明春握着车把的手紧了紧:

    “不是买,是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