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1978 第317章 《高山》要拍电视剧?
热门推荐:
这城有良田之霸道总裁被强爱
摩拉姆游记
精灵:叫你高考,你掏出个修改器?
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
我的世界仅一个你而已【第二部】
甄嬛传重生:力压甄嬛做太后
逼我堕胎,我转身嫁别人你疯什么
穿越真能改命
你放不下白月光,我离开闪婚你哭啥
说起这位江老爷子,也算是大有来头。照理来说还算是陈教授的半个老师。
过去在陕南时候,就是这位带队。回到京都之后,曾担任过某部领导。
后来因为特殊因素,主动请辞,现在算是人文社的顾问之一。
“春明同志,了不起啊!”
一见面,江老爷子就给予了最高的肯定,把蒋明春夸的稀里糊涂的。
“您老太抬举我了!”
蒋明春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接话,只好拿出万用公式,别管对方因为什么夸,谦虚一点总没错。
老宋笑眯眯的陪在老爷子身边,像个弥勒佛,对于蒋明春几次投来的询问目光,视而不见,那样子显然是想让,蒋明春出点丑。
几个正在玩游戏的同学,也扭头过来,打量着这两位新来的客人。
有人一眼就认出,陪在老人旁边的宋书宁。
见到知名编辑,一群人也不玩游戏了纷纷上来攀谈。
蒋明春见状,几句话先将众人打发,然后带着江老爷子去了主屋。
“您老尝尝这茶怎么样?”
蒋明春将茶杯端来,老人接过在鼻尖嗅了嗅,微微点头:
“这茶闻着不错!应该是七月份左右的新茶。”
蒋明春听着有趣,坐在一边:
“您老看来对茶很有研究啊?这个是我从我们学校刘主任那里讨来的。具体是什么月份的还真不清楚。”
老人笑了笑:
“闲来无事,胡乱琢磨。这春茶一般是三四月份上市,七月份新茶不多,往往这一时期的茶味,落口有几分淡淡的苦味。”
刘主任送给自己的茶饼,自己还没喝过。听对方这么一说,蒋明春也跟着品了一口,果然感觉到了微苦。
“还真是哈!”
蒋明春有些不好意思,“我这里还有些其它的茶,我去给您重新沏一壶。”
江老爷子一听,立刻摆手:
“不必了。老头子我只是喜欢卖弄几句。这茶虽苦,但也是难得的好茶,香着呢!”
谈话的功夫,江老爷子也在打量着屋子里的布局。
虽说已经搬到四合院好几个月,可蒋明春和梁玉萍一直都没有好好在这里住过几天。当然也就没有布置太多的东西。
唯一看起来有几分文人雅士气息的东西,也就是上次唐南乔姥爷送给自己的《自书告身帖》
“嘶~这是颜真卿的真迹?”
江老爷子很是惊讶。
蒋明春淡淡一笑:
“哪能呢,只是一个仿品罢了。您老也研究书法?”
江老爷子笑着摇头:
“哈哈,我哪里谈得上研究,就是看的多而已。”
说罢,老爷子摸了摸自己的额头:
“瞧我这老脑筋,差点把今天的正事儿给忘了。春明同志啊,实不相瞒,这次一方面是要给你报喜,另一方面,是想问问你有没有兴趣去广城,参加与香江大学的文化交流活动。”
“您说的报喜, 是有什么喜事吗?”
参加活动蒋明春不太感兴趣,可要是有什么赚钱赚稿费的喜事,那才是真的喜。
江老爷子脸上的笑容更盛:
“你写的《高山》在上个月通过总Z,一致表决。确定要在在各部队采购,并且号召全军阅读,学习。这次我让书宁带我上门拜访。实际上还有一件事情。”
蒋明春顿了顿:“您说。”
“我那个朋友是鲁省电视台的,他们台里想要把你的这部作品,拍成电视剧!”
蒋明春先是一愣,随即又恍然开来。
上一世,就是鲁省的电视台,把《高山下的花环》拍成了电视剧,不过只有三集。
这部电视剧在83年上映,上映之后,在当时的情况下引发了不少的轰动,而且还获得了第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还有第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之后由谢导执导的同名电影,在84年上映,更是创下了票房新纪录。
不过说起电影,貌似这次,电影要赶在电视剧前头了。
毕竟自己早就和谢导敲定了电影的事情,连剧本的稿费都花完了。
“春明同志你的意见是?”
直到江老爷子出声,蒋明春这才反应过来:
“哦,没问题。我可以和您的这位朋友谈一谈,到时候看看具体的情况。”
“好好好!我这就回去跟他说。那去广城的事?”
蒋明春反问道:
“交流活动是在什么时候。”
“下个月3号出发。”
下个月就是十月,十月三号,学校也刚好放国庆假。
“行!这个活动我可以参加!”
......
见蒋明春这里都是一帮学生,老宋和江老爷子也就没有多打扰,聊了几句就离开了。
一大帮同学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闹闹,期间用徐慧敏带来的相机拍了不少照片,直到傍晚时分,大家才陆陆续续返回学校。
开学后的一周,蒋明春陆续拜访了京都的朋友,还有一些领导。
自己回乡下办婚礼的事情,多多少少大家也都知道。
回到京都,理所应当要有所表示。
一圈下来,蒋明春也收到了不少礼物。
这天,蒋明春收到了《花城》苏编辑的电话。
《一代枭雄》的改稿地方不多,其中大多是一些错字,需要删减的地方几乎没有。
这样一来也就不用重新邮寄,或者是让作者本人去编辑部改稿。
直接让编辑帮忙修改就可以。
最终定稿字数取整,确定在二十六万三千字。
按照事先说好的,千字十三块稿费。
这一笔的稿酬已经达到三千四百一十九块。
见惯了大几万刀乐之后,再看现在的稿费,貌似三千多块,在蒋明春的心里也翻不起多大的浪头了。
不过,接下来还有几笔大头要进账。
一方面是跟雷蒙的合作还在继续,另一方面就是德国的克莱特出版公司想要出版,德文版的《活着》。
这两边可都是外汇。而且动辄就是数万。
目前关于《活着》的翻译工作已经开始。
负责这次翻译的作者还提出想要跟蒋明春这个原作者见一面。
想要更加细致的了解,这部作品其中的深远意义,这样有助于对方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加准确无误的表达。
而蒋明春也同意的这次见面,并且就在本周末上午。
过去在陕南时候,就是这位带队。回到京都之后,曾担任过某部领导。
后来因为特殊因素,主动请辞,现在算是人文社的顾问之一。
“春明同志,了不起啊!”
一见面,江老爷子就给予了最高的肯定,把蒋明春夸的稀里糊涂的。
“您老太抬举我了!”
蒋明春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接话,只好拿出万用公式,别管对方因为什么夸,谦虚一点总没错。
老宋笑眯眯的陪在老爷子身边,像个弥勒佛,对于蒋明春几次投来的询问目光,视而不见,那样子显然是想让,蒋明春出点丑。
几个正在玩游戏的同学,也扭头过来,打量着这两位新来的客人。
有人一眼就认出,陪在老人旁边的宋书宁。
见到知名编辑,一群人也不玩游戏了纷纷上来攀谈。
蒋明春见状,几句话先将众人打发,然后带着江老爷子去了主屋。
“您老尝尝这茶怎么样?”
蒋明春将茶杯端来,老人接过在鼻尖嗅了嗅,微微点头:
“这茶闻着不错!应该是七月份左右的新茶。”
蒋明春听着有趣,坐在一边:
“您老看来对茶很有研究啊?这个是我从我们学校刘主任那里讨来的。具体是什么月份的还真不清楚。”
老人笑了笑:
“闲来无事,胡乱琢磨。这春茶一般是三四月份上市,七月份新茶不多,往往这一时期的茶味,落口有几分淡淡的苦味。”
刘主任送给自己的茶饼,自己还没喝过。听对方这么一说,蒋明春也跟着品了一口,果然感觉到了微苦。
“还真是哈!”
蒋明春有些不好意思,“我这里还有些其它的茶,我去给您重新沏一壶。”
江老爷子一听,立刻摆手:
“不必了。老头子我只是喜欢卖弄几句。这茶虽苦,但也是难得的好茶,香着呢!”
谈话的功夫,江老爷子也在打量着屋子里的布局。
虽说已经搬到四合院好几个月,可蒋明春和梁玉萍一直都没有好好在这里住过几天。当然也就没有布置太多的东西。
唯一看起来有几分文人雅士气息的东西,也就是上次唐南乔姥爷送给自己的《自书告身帖》
“嘶~这是颜真卿的真迹?”
江老爷子很是惊讶。
蒋明春淡淡一笑:
“哪能呢,只是一个仿品罢了。您老也研究书法?”
江老爷子笑着摇头:
“哈哈,我哪里谈得上研究,就是看的多而已。”
说罢,老爷子摸了摸自己的额头:
“瞧我这老脑筋,差点把今天的正事儿给忘了。春明同志啊,实不相瞒,这次一方面是要给你报喜,另一方面,是想问问你有没有兴趣去广城,参加与香江大学的文化交流活动。”
“您说的报喜, 是有什么喜事吗?”
参加活动蒋明春不太感兴趣,可要是有什么赚钱赚稿费的喜事,那才是真的喜。
江老爷子脸上的笑容更盛:
“你写的《高山》在上个月通过总Z,一致表决。确定要在在各部队采购,并且号召全军阅读,学习。这次我让书宁带我上门拜访。实际上还有一件事情。”
蒋明春顿了顿:“您说。”
“我那个朋友是鲁省电视台的,他们台里想要把你的这部作品,拍成电视剧!”
蒋明春先是一愣,随即又恍然开来。
上一世,就是鲁省的电视台,把《高山下的花环》拍成了电视剧,不过只有三集。
这部电视剧在83年上映,上映之后,在当时的情况下引发了不少的轰动,而且还获得了第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还有第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之后由谢导执导的同名电影,在84年上映,更是创下了票房新纪录。
不过说起电影,貌似这次,电影要赶在电视剧前头了。
毕竟自己早就和谢导敲定了电影的事情,连剧本的稿费都花完了。
“春明同志你的意见是?”
直到江老爷子出声,蒋明春这才反应过来:
“哦,没问题。我可以和您的这位朋友谈一谈,到时候看看具体的情况。”
“好好好!我这就回去跟他说。那去广城的事?”
蒋明春反问道:
“交流活动是在什么时候。”
“下个月3号出发。”
下个月就是十月,十月三号,学校也刚好放国庆假。
“行!这个活动我可以参加!”
......
见蒋明春这里都是一帮学生,老宋和江老爷子也就没有多打扰,聊了几句就离开了。
一大帮同学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闹闹,期间用徐慧敏带来的相机拍了不少照片,直到傍晚时分,大家才陆陆续续返回学校。
开学后的一周,蒋明春陆续拜访了京都的朋友,还有一些领导。
自己回乡下办婚礼的事情,多多少少大家也都知道。
回到京都,理所应当要有所表示。
一圈下来,蒋明春也收到了不少礼物。
这天,蒋明春收到了《花城》苏编辑的电话。
《一代枭雄》的改稿地方不多,其中大多是一些错字,需要删减的地方几乎没有。
这样一来也就不用重新邮寄,或者是让作者本人去编辑部改稿。
直接让编辑帮忙修改就可以。
最终定稿字数取整,确定在二十六万三千字。
按照事先说好的,千字十三块稿费。
这一笔的稿酬已经达到三千四百一十九块。
见惯了大几万刀乐之后,再看现在的稿费,貌似三千多块,在蒋明春的心里也翻不起多大的浪头了。
不过,接下来还有几笔大头要进账。
一方面是跟雷蒙的合作还在继续,另一方面就是德国的克莱特出版公司想要出版,德文版的《活着》。
这两边可都是外汇。而且动辄就是数万。
目前关于《活着》的翻译工作已经开始。
负责这次翻译的作者还提出想要跟蒋明春这个原作者见一面。
想要更加细致的了解,这部作品其中的深远意义,这样有助于对方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加准确无误的表达。
而蒋明春也同意的这次见面,并且就在本周末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