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凉州辅佐刘备 第123章 巡查
知道不能消灭韩遂后,王国派遣使者与韩遂商议和睦的事。
双方虽再次达成盟约,但是双方再也没办法回到最初的关系,互相戒备,互相提防。
王国再次把美阳让给韩遂屯军,双方表面上达成了和睦的关系。
得知消息后,荀攸与傅干只能叹息,韩遂真是能忍,这种情况下还能捏着鼻子认下去。
短时间内,不会再有战争了。傅干带着人开始巡查民壮屯田。
“长史,我有事要来找你!”负责管理屯田的法彬找到傅干。
看着满头大汗的法彬,傅干递给了他一个竹筒。
“先喝点水,喝完再说。”
喝完水,用衣袖擦一下嘴。
“这次的流民里面,发现了两个人才。”
傅干瞬间提起了兴趣,关中的人才对于刘备还是非常重要的。
“何人?”
“京兆郡杜畿与扶风郡苏则,两人均是治理地方的大才。远超我百倍。”
什么时候,你法彬都成了人才计量器了。
听到法彬提到两人,傅干才算是想起来他们两个,毕竟三国志也只是粗略的看过。
杜畿是曹魏的河东太守,曹魏有一个送寡妇到中央的政策,每次都是杜畿送的少。曹丕还问他为什么,被怼了一顿。他说他送的全是真寡妇,不像有些人还送别人的媳妇,这就是生人妇的由来。
苏则的话,傅干也只是听过这个名字,至于具体干的事情,则是不大清楚了。
不过能在史书上留下传记的人,都是人中龙凤。
“带我去见见他们。”
两人都是三十多岁的模样,精明强干,谈起话来,杜畿声音洪亮,铿锵有力。苏则文采斐然,引经据典。
谈到对百姓的看法,两人表示屯田只是一时之法,等到灭了叛军,最好还是放百姓们回家。
“这样吧,我把二位举荐给征西将军,征西将军肯定会对你们量才适用的。”
“多谢长吏!”
傅干把他们二人引荐给刘备后,带人继续巡视。
来到了略阳,见到傅燮在田间指导百姓种植棉花大豆等物。
“孩儿拜见父亲。”
傅干行礼后,拉着法正说,“父亲,这是我新认的弟弟,法正,法玄德先生的孙子。自幼丧父,后又丧祖。阿正,拜见父亲。”
傅燮上前拉住法正的手说:“你与求实既为兄弟,那我就是你半个父亲,不要如此多礼。只是我现在身在外边,没有东西送给你作为礼物。这个玉佩,我随身携带多年,送给你。”
“多谢亚父!”法正磊落大方,接受了傅燮的礼物。
法正从身上拿出来一个铜钱,双手托起,举过头顶。
“这是先祖父占卜用的,正留着也是无用。赠送与亚父。”
傅燮小心翼翼拿起来,用棉布包起来放入怀中。
“父亲,今年收成如何?”
“今年天气回转,雨水充足一些。再加上棉花与大豆都是耐旱的植物,收成应该不会太差。”
在略阳休息一夜后,告别略阳的县长尹奉,傅燮带着傅干等人前往冀县。
“关中移民与汉阳百姓之间可还有冲突?”
在前线打仗,后方的治理,刘备全部交给了傅燮处理。傅燮为人正直,百姓爱戴,官吏信服。
“还好,开始时,双方还是摩擦不断,经过协调,如今已经好多了。那些多年荒废的田地,也开垦出来了。汉阳的大户也放出来不少隐户,积极参与到汉阳的恢复生产中。”
随着刘备在关中的一场大胜,汉阳的豪族也放下来抵抗心理,派遣家里的子弟参军入政府,协助傅燮处理汉阳的事务。
临近九月,田里一片金黄。
在冀县住了两天,巡视了各地后,傅干告别傅燮,准备前往陇西。
贾诩自从当了陇西太守后,也带着许多人去陇西狄道上任了。
“去陇西路上注意安全,贾太守手段虽不一般,招募众多羌人,灭了不少反抗的羌人部落,不过也有漏网之鱼。”
“知道了,那我走了,父亲也保重身体。接下来不到一个月,就要到种植冬小麦的时候,父亲要多多注意,如今凉州多了数十万百姓,要是明年不能收到足够多的粮食,恐怕会产生饥荒。”
“这点不用安排,我自知晓!”
前往陇西郡狄道的路上,百姓们都弓着腰在地里忙活着,虽辛苦,但能每天见到新一轮太阳,能吃到太守赈济的粮食。
任谁也没办法说,半年前这里发生了数十万叛军过境的事情。
每个闾里都有里长在负责熬煮贾诩赈济的粮食。
“老丈,我们远道而来,能否施舍一些饭食?”
傅干一行人错过了亭社,来到一个闾里,看到袅袅炊烟,于是对着在门口熬粥的里长说。
警惕的看着眼前一行人,里长小声的吩咐身后的一个小后生,随后上前来:“郎君暂坐。”
傅干法正坐下后,十五名亲卫守卫在身旁。
“长史,刚才那个青年骑马往远处去了。” 赵云走到傅干身旁轻声说。
傅干也注意到了,想必是见到这么多陌生人,去县里报讯了吧。
毕竟汉室还是有知情不报,连坐的法律的。
里长磨磨唧唧,最后看到县尉带着人过来后,才急忙跑回闾里,关闭闾门。
赵云拿着傅干的官印,让县尉看过后,县尉派人通知了县里。
让里长把门打开,把盛好的饭给傅干端来。
粥插筷子肯定不能立起来,但是也算粘稠。
“这饭熬成这样,是县里要求的吗?”
里长畏畏缩缩的过来,跪下来求傅干饶过他。
“按要求回答就行,其他的我不会计较。”
“县里没有要求,不过发放的粮食都有定额。俺寻思不能完全按照县里要求,于是私自做主,每次都少放点,这样万一从县里领不来粮食,还有备用的,青黄不接时,不至于去吃土。”
瞅着傅干脸色没有变化,里长稍微大胆些说,“现在地里农行不重,这样吃也不坏。俺就自作主张,留下来一部分。”
“带我去看看你留下的粮食!”
里长在前面带路,留下来的粮食大部分都保留在了公仓里。
“县君每天都会派人来查看。”县尉在旁补充。
“有一点粮食挪走了,很少一部分。”赵云转了一圈,回到傅干身旁,低声说。
在权利面前,里长只是贪污了一小部分,还算是可以的。傅干不打算大张旗鼓,但也不想装作视而不见。
“你大体做的还算不错,不过有些事,最好一点也不要做。”傅干对着里长意有所指。
“小的下场不敢了。”
“起来吧,希望你说到做到。”
双方虽再次达成盟约,但是双方再也没办法回到最初的关系,互相戒备,互相提防。
王国再次把美阳让给韩遂屯军,双方表面上达成了和睦的关系。
得知消息后,荀攸与傅干只能叹息,韩遂真是能忍,这种情况下还能捏着鼻子认下去。
短时间内,不会再有战争了。傅干带着人开始巡查民壮屯田。
“长史,我有事要来找你!”负责管理屯田的法彬找到傅干。
看着满头大汗的法彬,傅干递给了他一个竹筒。
“先喝点水,喝完再说。”
喝完水,用衣袖擦一下嘴。
“这次的流民里面,发现了两个人才。”
傅干瞬间提起了兴趣,关中的人才对于刘备还是非常重要的。
“何人?”
“京兆郡杜畿与扶风郡苏则,两人均是治理地方的大才。远超我百倍。”
什么时候,你法彬都成了人才计量器了。
听到法彬提到两人,傅干才算是想起来他们两个,毕竟三国志也只是粗略的看过。
杜畿是曹魏的河东太守,曹魏有一个送寡妇到中央的政策,每次都是杜畿送的少。曹丕还问他为什么,被怼了一顿。他说他送的全是真寡妇,不像有些人还送别人的媳妇,这就是生人妇的由来。
苏则的话,傅干也只是听过这个名字,至于具体干的事情,则是不大清楚了。
不过能在史书上留下传记的人,都是人中龙凤。
“带我去见见他们。”
两人都是三十多岁的模样,精明强干,谈起话来,杜畿声音洪亮,铿锵有力。苏则文采斐然,引经据典。
谈到对百姓的看法,两人表示屯田只是一时之法,等到灭了叛军,最好还是放百姓们回家。
“这样吧,我把二位举荐给征西将军,征西将军肯定会对你们量才适用的。”
“多谢长吏!”
傅干把他们二人引荐给刘备后,带人继续巡视。
来到了略阳,见到傅燮在田间指导百姓种植棉花大豆等物。
“孩儿拜见父亲。”
傅干行礼后,拉着法正说,“父亲,这是我新认的弟弟,法正,法玄德先生的孙子。自幼丧父,后又丧祖。阿正,拜见父亲。”
傅燮上前拉住法正的手说:“你与求实既为兄弟,那我就是你半个父亲,不要如此多礼。只是我现在身在外边,没有东西送给你作为礼物。这个玉佩,我随身携带多年,送给你。”
“多谢亚父!”法正磊落大方,接受了傅燮的礼物。
法正从身上拿出来一个铜钱,双手托起,举过头顶。
“这是先祖父占卜用的,正留着也是无用。赠送与亚父。”
傅燮小心翼翼拿起来,用棉布包起来放入怀中。
“父亲,今年收成如何?”
“今年天气回转,雨水充足一些。再加上棉花与大豆都是耐旱的植物,收成应该不会太差。”
在略阳休息一夜后,告别略阳的县长尹奉,傅燮带着傅干等人前往冀县。
“关中移民与汉阳百姓之间可还有冲突?”
在前线打仗,后方的治理,刘备全部交给了傅燮处理。傅燮为人正直,百姓爱戴,官吏信服。
“还好,开始时,双方还是摩擦不断,经过协调,如今已经好多了。那些多年荒废的田地,也开垦出来了。汉阳的大户也放出来不少隐户,积极参与到汉阳的恢复生产中。”
随着刘备在关中的一场大胜,汉阳的豪族也放下来抵抗心理,派遣家里的子弟参军入政府,协助傅燮处理汉阳的事务。
临近九月,田里一片金黄。
在冀县住了两天,巡视了各地后,傅干告别傅燮,准备前往陇西。
贾诩自从当了陇西太守后,也带着许多人去陇西狄道上任了。
“去陇西路上注意安全,贾太守手段虽不一般,招募众多羌人,灭了不少反抗的羌人部落,不过也有漏网之鱼。”
“知道了,那我走了,父亲也保重身体。接下来不到一个月,就要到种植冬小麦的时候,父亲要多多注意,如今凉州多了数十万百姓,要是明年不能收到足够多的粮食,恐怕会产生饥荒。”
“这点不用安排,我自知晓!”
前往陇西郡狄道的路上,百姓们都弓着腰在地里忙活着,虽辛苦,但能每天见到新一轮太阳,能吃到太守赈济的粮食。
任谁也没办法说,半年前这里发生了数十万叛军过境的事情。
每个闾里都有里长在负责熬煮贾诩赈济的粮食。
“老丈,我们远道而来,能否施舍一些饭食?”
傅干一行人错过了亭社,来到一个闾里,看到袅袅炊烟,于是对着在门口熬粥的里长说。
警惕的看着眼前一行人,里长小声的吩咐身后的一个小后生,随后上前来:“郎君暂坐。”
傅干法正坐下后,十五名亲卫守卫在身旁。
“长史,刚才那个青年骑马往远处去了。” 赵云走到傅干身旁轻声说。
傅干也注意到了,想必是见到这么多陌生人,去县里报讯了吧。
毕竟汉室还是有知情不报,连坐的法律的。
里长磨磨唧唧,最后看到县尉带着人过来后,才急忙跑回闾里,关闭闾门。
赵云拿着傅干的官印,让县尉看过后,县尉派人通知了县里。
让里长把门打开,把盛好的饭给傅干端来。
粥插筷子肯定不能立起来,但是也算粘稠。
“这饭熬成这样,是县里要求的吗?”
里长畏畏缩缩的过来,跪下来求傅干饶过他。
“按要求回答就行,其他的我不会计较。”
“县里没有要求,不过发放的粮食都有定额。俺寻思不能完全按照县里要求,于是私自做主,每次都少放点,这样万一从县里领不来粮食,还有备用的,青黄不接时,不至于去吃土。”
瞅着傅干脸色没有变化,里长稍微大胆些说,“现在地里农行不重,这样吃也不坏。俺就自作主张,留下来一部分。”
“带我去看看你留下的粮食!”
里长在前面带路,留下来的粮食大部分都保留在了公仓里。
“县君每天都会派人来查看。”县尉在旁补充。
“有一点粮食挪走了,很少一部分。”赵云转了一圈,回到傅干身旁,低声说。
在权利面前,里长只是贪污了一小部分,还算是可以的。傅干不打算大张旗鼓,但也不想装作视而不见。
“你大体做的还算不错,不过有些事,最好一点也不要做。”傅干对着里长意有所指。
“小的下场不敢了。”
“起来吧,希望你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