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 第458章 曹操的一些决断
热门推荐:
全职闺蜜:有我你还打什么工啊
从小欢喜走出去的大导演
云飞修仙记
快穿之那个重生女要杀我
长相思之涂山璟穿今:租屋藏娇狐
渐苏的潘特格拉
重生日记江山美人我来我见我征服
景朝双杰破奇案
快穿荒诞经
“今本初已亡,幼子继位,北方恐怕会大乱,我若能出兵北上,必能平定北方之地,你们以为如何?”其实,曹操早就打定主意,固守以防范刘敬北上,冀州之事,他就管不了了。只是,当机会来临时,他又忍不住动心。
这就像一个下定决心减肥的胖子,看到饭桌上的鱼肉一样,明明已下定决心不吃,可看到了又忍不住流口水,总想去吃。
郭嘉只好拱了拱手:“司空,袁绍废长立幼,埋下祸端,袁尚年纪还小,不能服众,邺城之内,必会风云涌起。其兄袁谭在外,被夺位而对袁尚恨之入骨,更是不会奉袁尚,袁熙独立在外,邺城鞭长莫及,他亦是毫无顾忌。”
“袁绍三子矛盾爆发,势必产生纷争,只是,若司空率军北上,他们反而会团结一致,同仇敌忾,齐心协力对付司空,届时对司空反而不利。司空当作壁上观,以观北方动静。且刘敬平定荆、益二州,今又听闻其进军交州,攻破南海番禺,交州牧张津已死。”
实际上,刘敬大军攻破南海已经将近一年了,但道路受阻,郭嘉也是最近才知道这消息。而汉中的战况,至今还未传到许都。
“刘敬已具备大军北上的条件,若司空也率军北上,刘敬必会立即趁虚而入,挥军北伐,届时司空想回军防守,恐怕就晚了。以当前态势,我军已不具备北上之力,唯有固守中原,以挡刘敬大军,才是正道。”
荀彧也连忙说:“奉孝之言有理,想必刘敬已是蓄势待发,司空不得不防呀。”
荀攸也行了个礼:“袁绍三子内斗不可避免,北方大乱,但据北方的并不是只有袁绍三子,黑山张燕据常山黑山已有数年,与袁绍是宿敌,鲜于辅据幽州渔阳、阎柔据幽州蓟城,他们手中各有兵马。”
“袁绍在时,鲜于辅和阎柔表面称臣,今袁绍已亡,他们必会不安,司空可派使者一一拜访,怂恿他们举兵一方,可加剧北方之乱……只是,司空当谨慎一地。”
“哪里?”
“河东!”
“河东?”曹操疑惑了起来。
“河东比邻并州,官渡战后,钟元常笼络马腾和韩遂等关中、凉州诸侯,原本想兵进并州,攻打并州高干,然刘敬先一步攻占益州,又兵进汉中,司空不得不让钟元常号令马腾、韩遂等人,出兵汉中,致使夺并州计划落空。”
“高干乃袁绍外甥,跟袁绍有十余年之久,并非凡人,今钟元常大军已进入汉中,司隶空虚,只怕高干会趁机进军河东。若河东被占,元常又不在,高干必会乘胜追击,渡过黄河,袭击河南,届时恐怕会威胁到许都。”
“河东太守王邑,此人虽是能臣,能治理一方,但并非司空亲信之人,若高干进军,他多半无力抵抗,可能会弃河东于不顾。司空当另派一能人,坐镇河东,以保河东周全,只要河东得保,司隶亦会安全。”
曹操细细想着荀攸的话,又抚了抚自己的胡子,来回踱了几步:“公达之言有理,只是能镇守河东之人,必须才华卓绝,胜于王邑,如此才能稳坐河东,这人选可不好找。”
荀彧突然站了出来:“司空,我可举荐一人。”
“哦,不知是谁?”曹操对荀彧极为信任,其手下有很多人都是荀彧举荐的,包括郭嘉在内。
“杜畿杜伯侯,京兆杜陵人。”
“杜伯侯?护羌校尉?”
“正是,此人之才,非同小可。他曾在京兆尹张时手下任功曹,后因他故辞官,来到许都,此前我曾向司空举荐过他,任了司空司直,后改任护羌校尉,领西平太守,如今他正在上任的路上。”
“此人若为西平太守,亦是能司空坐镇一方,只是河东更重要,可让他改任河东太守,代替王邑,将王邑调回许都来。高干驻军于上党壶关,但并州人口太少,他就算攻河东,也出不了多少兵力。”
“杜伯侯在司隶地区,声名远播,可掌民心,他治理河东,招募士兵,以河东险要地势驻守,只需两三千人,便能挡高干大军。如此一来,司空不需一兵一卒,只用一人,便能保河东周全。”
曹操听了荀彧的话,愣了一下,敢情荀彧是建议他,让杜畿单枪匹马就去河东上任,挡高干大军,荀彧就如此信任杜畿?
“可是,王邑当河东太守已有数年,岂会轻易离开河东?”
“司空勿忧,杜伯侯绝非凡人,王邑岂是他的对手?王邑不肯离开河东的话,杜伯侯自然会想办法对付他。若杜伯侯连王邑都不能对付,我今日举荐,算是举荐非人了。”
荀彧的话里,透露出他对杜畿有十成的信心,这让曹操感到惊讶。
不过,荀彧看人很准,能得他举荐的,都非凡人,包括陈群、司马懿、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赵俨等,都是他举荐的。曹操自然也相信他。
“文若如此看重杜伯侯,我亦相信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我现在就去找陛下,下道旨意,任命他为河东太守,至于王邑,调回许都,担任大司农。”
……
扬州豫章郡南昌
刘敬在南昌的日子过得滋味,转眼间在家待了七八个月时间。在他的努力耕耘之下,四个妻妾全都怀孕了,等明年孩子出生后,他就有七个儿女了。如今,他正在研究怎么把套套给做出来,既能尽兴,又能控制一下生育。
当然,他也积极处理政务,如今他掌控四郡之地,大半个大汉江山,每天都有很多事情需要决断。
最近他收到诸葛亮写的一封信,汇报了益州的一些工作情况。刘敬回去南昌后,诸葛亮和赵云搭档,出兵各郡县,在严颜、张松、黄权等人的帮助下,各郡县纷纷降服。
不过,在南中地区,仍有些人不愿意投降,例如永昌郡有个叫雍闿的,似乎想起兵造反,还有个叫高定的,也在蠢蠢欲动。
这就像一个下定决心减肥的胖子,看到饭桌上的鱼肉一样,明明已下定决心不吃,可看到了又忍不住流口水,总想去吃。
郭嘉只好拱了拱手:“司空,袁绍废长立幼,埋下祸端,袁尚年纪还小,不能服众,邺城之内,必会风云涌起。其兄袁谭在外,被夺位而对袁尚恨之入骨,更是不会奉袁尚,袁熙独立在外,邺城鞭长莫及,他亦是毫无顾忌。”
“袁绍三子矛盾爆发,势必产生纷争,只是,若司空率军北上,他们反而会团结一致,同仇敌忾,齐心协力对付司空,届时对司空反而不利。司空当作壁上观,以观北方动静。且刘敬平定荆、益二州,今又听闻其进军交州,攻破南海番禺,交州牧张津已死。”
实际上,刘敬大军攻破南海已经将近一年了,但道路受阻,郭嘉也是最近才知道这消息。而汉中的战况,至今还未传到许都。
“刘敬已具备大军北上的条件,若司空也率军北上,刘敬必会立即趁虚而入,挥军北伐,届时司空想回军防守,恐怕就晚了。以当前态势,我军已不具备北上之力,唯有固守中原,以挡刘敬大军,才是正道。”
荀彧也连忙说:“奉孝之言有理,想必刘敬已是蓄势待发,司空不得不防呀。”
荀攸也行了个礼:“袁绍三子内斗不可避免,北方大乱,但据北方的并不是只有袁绍三子,黑山张燕据常山黑山已有数年,与袁绍是宿敌,鲜于辅据幽州渔阳、阎柔据幽州蓟城,他们手中各有兵马。”
“袁绍在时,鲜于辅和阎柔表面称臣,今袁绍已亡,他们必会不安,司空可派使者一一拜访,怂恿他们举兵一方,可加剧北方之乱……只是,司空当谨慎一地。”
“哪里?”
“河东!”
“河东?”曹操疑惑了起来。
“河东比邻并州,官渡战后,钟元常笼络马腾和韩遂等关中、凉州诸侯,原本想兵进并州,攻打并州高干,然刘敬先一步攻占益州,又兵进汉中,司空不得不让钟元常号令马腾、韩遂等人,出兵汉中,致使夺并州计划落空。”
“高干乃袁绍外甥,跟袁绍有十余年之久,并非凡人,今钟元常大军已进入汉中,司隶空虚,只怕高干会趁机进军河东。若河东被占,元常又不在,高干必会乘胜追击,渡过黄河,袭击河南,届时恐怕会威胁到许都。”
“河东太守王邑,此人虽是能臣,能治理一方,但并非司空亲信之人,若高干进军,他多半无力抵抗,可能会弃河东于不顾。司空当另派一能人,坐镇河东,以保河东周全,只要河东得保,司隶亦会安全。”
曹操细细想着荀攸的话,又抚了抚自己的胡子,来回踱了几步:“公达之言有理,只是能镇守河东之人,必须才华卓绝,胜于王邑,如此才能稳坐河东,这人选可不好找。”
荀彧突然站了出来:“司空,我可举荐一人。”
“哦,不知是谁?”曹操对荀彧极为信任,其手下有很多人都是荀彧举荐的,包括郭嘉在内。
“杜畿杜伯侯,京兆杜陵人。”
“杜伯侯?护羌校尉?”
“正是,此人之才,非同小可。他曾在京兆尹张时手下任功曹,后因他故辞官,来到许都,此前我曾向司空举荐过他,任了司空司直,后改任护羌校尉,领西平太守,如今他正在上任的路上。”
“此人若为西平太守,亦是能司空坐镇一方,只是河东更重要,可让他改任河东太守,代替王邑,将王邑调回许都来。高干驻军于上党壶关,但并州人口太少,他就算攻河东,也出不了多少兵力。”
“杜伯侯在司隶地区,声名远播,可掌民心,他治理河东,招募士兵,以河东险要地势驻守,只需两三千人,便能挡高干大军。如此一来,司空不需一兵一卒,只用一人,便能保河东周全。”
曹操听了荀彧的话,愣了一下,敢情荀彧是建议他,让杜畿单枪匹马就去河东上任,挡高干大军,荀彧就如此信任杜畿?
“可是,王邑当河东太守已有数年,岂会轻易离开河东?”
“司空勿忧,杜伯侯绝非凡人,王邑岂是他的对手?王邑不肯离开河东的话,杜伯侯自然会想办法对付他。若杜伯侯连王邑都不能对付,我今日举荐,算是举荐非人了。”
荀彧的话里,透露出他对杜畿有十成的信心,这让曹操感到惊讶。
不过,荀彧看人很准,能得他举荐的,都非凡人,包括陈群、司马懿、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赵俨等,都是他举荐的。曹操自然也相信他。
“文若如此看重杜伯侯,我亦相信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我现在就去找陛下,下道旨意,任命他为河东太守,至于王邑,调回许都,担任大司农。”
……
扬州豫章郡南昌
刘敬在南昌的日子过得滋味,转眼间在家待了七八个月时间。在他的努力耕耘之下,四个妻妾全都怀孕了,等明年孩子出生后,他就有七个儿女了。如今,他正在研究怎么把套套给做出来,既能尽兴,又能控制一下生育。
当然,他也积极处理政务,如今他掌控四郡之地,大半个大汉江山,每天都有很多事情需要决断。
最近他收到诸葛亮写的一封信,汇报了益州的一些工作情况。刘敬回去南昌后,诸葛亮和赵云搭档,出兵各郡县,在严颜、张松、黄权等人的帮助下,各郡县纷纷降服。
不过,在南中地区,仍有些人不愿意投降,例如永昌郡有个叫雍闿的,似乎想起兵造反,还有个叫高定的,也在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