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滋美味的六零养娃日常 第409章 在江城过年01
等人离开,高书景道:“爸这么忙,完全用不着过来接我们,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你们还担心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不成?”
高秀娟白了大儿子一眼,要是只有他一个人,夫妻俩肯定不会去接。
都二三十岁的人,几个孩子的爸,要是还不会回家,这个儿子就可以丢了。
他们现在不稀罕儿子,就稀罕孙子跟儿媳。
高秀娟:“我们是急着见如嘉跟几个孩子,你都看了十多年了,有什么好看的。”
于如嘉:“妈,爸平时都这么忙的吗?”
高秀娟已经将家门打开了,拉着于如嘉笑呵呵的往里走:“你爸在一月份的时候挪了一下位置,正忙着接手新工作,等他忙过这段时间,就好了。”
“这事不好在电话里说,就想着等你们过来再说。”
夏泰顺在一个位置上坐了十几年,总算又往上走了一步了。
夏泰顺五十出头,没了成分的压制,以他过往的丰富经历来看,只要他不犯错误,最少还能往上再动一动。
于如嘉笑道:“是嘛,太好了,恭喜爸妈。”
高秀娟:“不只是你爸,景荣也升了,成了营长。”
夏景荣前年才升了连长,今年就升了营长,绝对是前面压制得太久,他积攒的功绩够多,成分一去除,立即相继爆发了出来。
他今年三十一岁,成为营长,算不上升得最快的那部分人,但他是正儿八经从军校出来的高材生,早晚有一天会追上他们的步伐。
一家人进了门,多吉带着多乐好奇的在屋里院里东瞅瞅西瞅瞅,一点都没有长途跋涉的疲惫跟初到陌生地方的拘谨,经常在十万大山里探索的娃胆子大的很。
多吉道:“奶奶家的屋子比我们家小好多,不过比我们家屋子高。”
夏泰顺分的房子是两层的小楼房带个院子,下面客厅厨房加两个房间,上面一个客厅加三个房间。
几个孩子在家里时,每年都会去镇上两三次,见过很多两三层高的房子,对他们家的两层小洋楼不稀奇,他们更关注的是面积。
于如嘉在上汾大队的房子原是老祠堂,那可是要容纳黄家近千人的祠堂,自然做得大了一些。
前院就有将近一百平,后院更是将近三百平。
原祭祀用的大堂被改成医务室最少也有好几十平,后面的屋子最小的一间也有二十多平,大的三四十平。
高书景的房子亦有前院跟后院,占地面积比于如嘉的房子小一些,但前院后院加屋子的面积有个三四百平。
于如嘉跟高书景结婚前,俩人屋子的中间开了道门,相当于俩家合成一家,房子加院子的总面积有一千多平,近两亩地了。
所以孩子们不出门,在家里玩亦不会觉得憋屈。
夏泰顺一楼的院子加屋子的面积就两百平左右,比于家小了几个倍。
多乐紧跟亲哥的脚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院子太小,我们练武功都没地方练了。”
多吉踏了踏地上的薄雪,想起亲爸在火车上说过的话,道:“我可以玩雪,打雪仗。”
多寿笑眯眯道:“多吉,多乐,不要乱跑,知道吗?”
两个跳动的娃后背一凉,乖巧的走进了屋子,凑到多禄多喜身边,一副我是乖宝宝的样子。
多禄狠狠的揉了一下多吉的头,做了个怪脸,意思是‘作呀,接着作呀’。
多吉嫌弃的离他远了一些,挨到亲弟跟四哥身边。
想了多年的大孙子就在眼前,高秀娟满心都是欢喜,笑着招呼道:“不必拘着,这里是你们的另一个家,随意玩。奶奶就喜欢热闹。”
高书景将一直抱在怀里的小多艺放了下来,让他拉着沙发慢慢挪着。
安置好了小家伙,高书景抬脚往厨房走去:“妈,我去烧些热水,在外面走了一两天,要洗洗。”
高秀娟跟着走了进去:“我跟你一起,你们人多,等你们洗完,他们就差不多回来了。”
高国景和夏景荣现在要训练,有夏泰顺夫妻俩过去接于如嘉一大家子,他们俩就没有特意请假过去。
不过俩人晚上肯定会回来见见于如嘉一家人的。
多福看了于如嘉一眼,在她的示意下,拉着多禄一起进了厨房帮忙。
几个人一通忙活,于如嘉等人终于将自身清理干净,又换上了干净的衣服,自在多了。
高国景和夏景荣最先回来,一进院门,就见到一群孩子在地上玩着薄薄的雪。
开门声惊到了孩子们,几人回头,就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多禄站起身大挥着手兴奋的打着招呼:“国景叔叔,我们来你家了。”
另几个小家伙也喊起了国景叔叔,他们喊归喊,眼睛仍不忘好奇的看向站在高国景身边的夏景荣。
高国景欢喜的挨个抱了抱孩子,指着夏景荣介绍道:“欢迎你们过来,这是你们三叔夏景荣,来,打个招呼。”
多禄热情的叫起了人:“三叔,原来你就是三叔,我爸的几兄弟就差你一个没见过,早就想见见了。”
夏景荣欣慰的拍了拍这个快长到他肩膀的孩子:“上一次见你时,你连路都走不稳,现在已经长得这么高大了,好样的。”
上一次见他们,还是个只知道玩闹抢食的小崽子,可可爱爱的,再次相见,他们身上已经带上了满满的少年气息。
多喜凑了上去,笑嘻嘻问道:“三叔,你见过我吗?”
夏景荣揉了揉他的脑袋,一脸怀念道:“见过,你是多喜,你那时是个襁褓里的娃娃,每天喝完奶就自己窝在一边玩,可乖了。”
那时的他们刚到上汾大队,他跟于如嘉一个忙于改院子,一个忙着上山采药及做家务活。
多禄跟多寿一岁多一点,不懂事,刚学会走路,每天都好奇的到处探索,多福一个奶娃子经常追着他们跑。
还好多喜是个省心的娃,喝完了奶就安安分分的玩自己的脚丫子或小手。
他走后,如嘉一个人带着他们过了近一个月,想必她那时很辛苦吧?
高秀娟白了大儿子一眼,要是只有他一个人,夫妻俩肯定不会去接。
都二三十岁的人,几个孩子的爸,要是还不会回家,这个儿子就可以丢了。
他们现在不稀罕儿子,就稀罕孙子跟儿媳。
高秀娟:“我们是急着见如嘉跟几个孩子,你都看了十多年了,有什么好看的。”
于如嘉:“妈,爸平时都这么忙的吗?”
高秀娟已经将家门打开了,拉着于如嘉笑呵呵的往里走:“你爸在一月份的时候挪了一下位置,正忙着接手新工作,等他忙过这段时间,就好了。”
“这事不好在电话里说,就想着等你们过来再说。”
夏泰顺在一个位置上坐了十几年,总算又往上走了一步了。
夏泰顺五十出头,没了成分的压制,以他过往的丰富经历来看,只要他不犯错误,最少还能往上再动一动。
于如嘉笑道:“是嘛,太好了,恭喜爸妈。”
高秀娟:“不只是你爸,景荣也升了,成了营长。”
夏景荣前年才升了连长,今年就升了营长,绝对是前面压制得太久,他积攒的功绩够多,成分一去除,立即相继爆发了出来。
他今年三十一岁,成为营长,算不上升得最快的那部分人,但他是正儿八经从军校出来的高材生,早晚有一天会追上他们的步伐。
一家人进了门,多吉带着多乐好奇的在屋里院里东瞅瞅西瞅瞅,一点都没有长途跋涉的疲惫跟初到陌生地方的拘谨,经常在十万大山里探索的娃胆子大的很。
多吉道:“奶奶家的屋子比我们家小好多,不过比我们家屋子高。”
夏泰顺分的房子是两层的小楼房带个院子,下面客厅厨房加两个房间,上面一个客厅加三个房间。
几个孩子在家里时,每年都会去镇上两三次,见过很多两三层高的房子,对他们家的两层小洋楼不稀奇,他们更关注的是面积。
于如嘉在上汾大队的房子原是老祠堂,那可是要容纳黄家近千人的祠堂,自然做得大了一些。
前院就有将近一百平,后院更是将近三百平。
原祭祀用的大堂被改成医务室最少也有好几十平,后面的屋子最小的一间也有二十多平,大的三四十平。
高书景的房子亦有前院跟后院,占地面积比于如嘉的房子小一些,但前院后院加屋子的面积有个三四百平。
于如嘉跟高书景结婚前,俩人屋子的中间开了道门,相当于俩家合成一家,房子加院子的总面积有一千多平,近两亩地了。
所以孩子们不出门,在家里玩亦不会觉得憋屈。
夏泰顺一楼的院子加屋子的面积就两百平左右,比于家小了几个倍。
多乐紧跟亲哥的脚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院子太小,我们练武功都没地方练了。”
多吉踏了踏地上的薄雪,想起亲爸在火车上说过的话,道:“我可以玩雪,打雪仗。”
多寿笑眯眯道:“多吉,多乐,不要乱跑,知道吗?”
两个跳动的娃后背一凉,乖巧的走进了屋子,凑到多禄多喜身边,一副我是乖宝宝的样子。
多禄狠狠的揉了一下多吉的头,做了个怪脸,意思是‘作呀,接着作呀’。
多吉嫌弃的离他远了一些,挨到亲弟跟四哥身边。
想了多年的大孙子就在眼前,高秀娟满心都是欢喜,笑着招呼道:“不必拘着,这里是你们的另一个家,随意玩。奶奶就喜欢热闹。”
高书景将一直抱在怀里的小多艺放了下来,让他拉着沙发慢慢挪着。
安置好了小家伙,高书景抬脚往厨房走去:“妈,我去烧些热水,在外面走了一两天,要洗洗。”
高秀娟跟着走了进去:“我跟你一起,你们人多,等你们洗完,他们就差不多回来了。”
高国景和夏景荣现在要训练,有夏泰顺夫妻俩过去接于如嘉一大家子,他们俩就没有特意请假过去。
不过俩人晚上肯定会回来见见于如嘉一家人的。
多福看了于如嘉一眼,在她的示意下,拉着多禄一起进了厨房帮忙。
几个人一通忙活,于如嘉等人终于将自身清理干净,又换上了干净的衣服,自在多了。
高国景和夏景荣最先回来,一进院门,就见到一群孩子在地上玩着薄薄的雪。
开门声惊到了孩子们,几人回头,就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多禄站起身大挥着手兴奋的打着招呼:“国景叔叔,我们来你家了。”
另几个小家伙也喊起了国景叔叔,他们喊归喊,眼睛仍不忘好奇的看向站在高国景身边的夏景荣。
高国景欢喜的挨个抱了抱孩子,指着夏景荣介绍道:“欢迎你们过来,这是你们三叔夏景荣,来,打个招呼。”
多禄热情的叫起了人:“三叔,原来你就是三叔,我爸的几兄弟就差你一个没见过,早就想见见了。”
夏景荣欣慰的拍了拍这个快长到他肩膀的孩子:“上一次见你时,你连路都走不稳,现在已经长得这么高大了,好样的。”
上一次见他们,还是个只知道玩闹抢食的小崽子,可可爱爱的,再次相见,他们身上已经带上了满满的少年气息。
多喜凑了上去,笑嘻嘻问道:“三叔,你见过我吗?”
夏景荣揉了揉他的脑袋,一脸怀念道:“见过,你是多喜,你那时是个襁褓里的娃娃,每天喝完奶就自己窝在一边玩,可乖了。”
那时的他们刚到上汾大队,他跟于如嘉一个忙于改院子,一个忙着上山采药及做家务活。
多禄跟多寿一岁多一点,不懂事,刚学会走路,每天都好奇的到处探索,多福一个奶娃子经常追着他们跑。
还好多喜是个省心的娃,喝完了奶就安安分分的玩自己的脚丫子或小手。
他走后,如嘉一个人带着他们过了近一个月,想必她那时很辛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