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年代:开局娶女知青,狩猎威虎山 > 第341章 酒咋样!

年代:开局娶女知青,狩猎威虎山 第341章 酒咋样!

    “大哥,我们来了!就是这哈,这村子还不太好找呢,一条路都没有哈。”

    就在陆永尚和董成虎闲聊的时候。

    狗蛋带着张伟,两人身后跟着一辆牛车。

    上面有不少野猪肉和食材。

    一路风尘仆仆的走到陆永尚身边。

    陆永尚跑得快,赶到放牛沟得时候比较早。

    这才赶上了董成虎媳妇生孩子。

    要不就算董成虎找到了灵芝。

    估计也赶不回来,所以这才说欠了陆永尚一条命。

    比较如果没有陆永尚,自家的媳妇和孩子就。。。

    “你们怎么来了,你们那边忙完了?”

    看到两人过来,陆永尚也十分惊讶。

    “没呢,林场的人还在弄呢,也不需要我,我听狗蛋哥说你往这边走了,救了一个人,还有一个村子,我一猜就是放牛沟,这里也就十几户人家,连路都没修,要说最穷的地方,连医生都没有,肯定就是这里了。”

    张伟对着赶牛车的大爷挥了挥手,“梁师傅,时间不早了,你先去村长那收拾吧晚上去村长那里吃。”

    说完才对着陆永尚解释起来:“老梁跟这边的村长认识,经常过来帮忙,晚上咱就去那吃哈,那个你们大卡车我安排人去守着了,狗蛋大哥也将狗子安排好了了,你就放心吧。”

    张伟办事妥当,心思细腻。

    一路上已经安排了好多。

    陆永尚看着张伟,眼神中越发的欣赏。

    这不就是一个后世的秘书么,还是不用操心的那种。

    如果让张伟也过来帮忙,别说,还真的行!

    正好可以晚上聊一聊。

    想到这,陆永尚也不再犹豫。

    立刻答应下来,不过,他可没说这些事情,只是跟张伟说着:“行,那就听你安排,正好董成虎兄弟的媳妇和孩子刚出危险期,咱们在这边守着点,万一有什么事情也好有个照应。”

    站在一旁的董成虎听到这,感动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陆永尚的名字,林海县下面的林场,生产队就没有没听过的。

    而这么一个牛逼的人。

    还是上过报纸的的人。

    村长嘴里年轻人的榜样,竟然这么关心他。

    这绝对是一个真正的好大哥。

    此时的董成虎看向陆永尚眼睛里都冒星星了。

    更加决定了誓死追随陆永尚的决心。

    三人陪着董成虎,看了他的媳妇和孩子。

    董成虎夫妻想让陆永尚帮着起个名字,大名小名都行,不过都被陆永尚拒绝了。

    打猎他行,有过后世的经历,要论投资的眼光行。

    但起名字这种事,他小名都叫狗剩呢,旁边还跟着个狗蛋。

    这个不是他擅长的。

    等天渐渐黑下来。

    董成虎隔壁的婶子过来帮助照顾一下。

    村子比较小,基本上谁家有事都会互相帮助。

    而且毕竟女人生完孩子最好还是需要女人的照顾。

    所以一行四人也就全去村长家吃饭了。

    村长已经七十多岁,但身体依旧硬朗。

    这个村子人口少,虽说是个大队,但整个放牛沟大队就一个劳作队伍。

    生产要求低,但村子的人也过的贫瘠。

    张伟带来的食物不仅有野猪肉,还有一些新鲜的江鱼。

    他知道放牛沟穷,甚至还带了一袋子白面。

    这都是他自己家的,并没有占公家的便宜。

    陆永尚一直在观察张伟。

    自然也将这些放在心里。

    饭菜已经准备好。

    野猪肉就用清水烀熟。

    这个年代的人肚子里都没有油水。

    很少会有人喜欢吃烤肉。

    都想要将肉里的油水留在锅里。

    鱼做起来就简单多了,就是鱼肉放水里加上盐。

    村子里有会做豆腐的,村长顺便加了一点豆腐。

    但最新鲜的鱼就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这种味道反而十分鲜美。

    比前世陆永尚喝的好多鱼汤都要鲜美。

    “陆哥,大恩不言谢!我敬你一杯!”

    董成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是张伟带来的白酒,按照他的说法是自家酿的,不是在酒厂买的。

    “你少喝点,晚上还要照顾媳妇呢。”

    陆永尚同样端起酒杯。

    一口白酒下肚,入口温和,喝在肚子里暖和和的。

    但后劲十足,回口带点辛辣!

    这一尝就是好酒!

    “陆哥,你感觉这酒咋样,我家老爷子自己烧的,里面还放了不少山上的黄芪,用的是三种粮食!”

    张伟看到陆永尚喝完急忙问了起来。

    此话一出。

    不仅是陆永尚,就连村长和董成虎都一脸惊讶。

    三种粮食。

    这可是三粮烧!

    里面还放了药材,这一杯二两酒,估计比一个大馒头都要贵!

    看起来这张伟家里条件不错呀!

    而且,这个年代,粮食大部分都是统一分配,就算有公家的酿酒厂,那每年的产量也很低。

    所以这种纯粮食的酿酒厂可是十足的稀缺品。

    “这酒不错,入口绵柔,还有劲。”

    张伟一听更是开心。

    “哥!懂酒,嘿嘿,也就是遇到了你,要不我都不舍得喝呢!

    也就是你来,我才舍得将这桶酒拿出来。”

    “那你家专业酿酒?”陆永尚又品尝一口,好奇的问道。

    “以前是,后来不是不让了么,家里老爷子脾气也倔,这手艺也就没了。”

    张伟说到这不免有点可惜。

    会酿酒,这可是真正得手艺活。

    就是因为这些年的集体经济。

    像这种传统的老手艺越来越少了。

    陆永尚其实一直在惦记着酿酒这条路。

    不是因为其他,三合村大队就有一个酒厂。

    不过是管家的,里面的酒只送给上面。

    东北人。

    这个年代的东北人,是离不开酒的。

    传闻东北人能喝酒,说的其实就是这个年代的人。

    天太冷,还要上工干活。

    肚子里的粮食不够,想要有劲,暖和。

    也就能喝一口白酒。

    包括陆永尚收集茅台,都是因为如果家里有好的白酒。

    极容易笼络人心。

    他酿酒可以不赚钱,但味道要好,如果再弄点药酒,喝完在对身体好就更好了。

    放牛沟,地广人稀。

    道路不便,很少有人来。

    董成虎敢拼敢干。

    这还有个会酿酒的张伟。

    这要是。。。。

    结合在一起。

    董成虎还可以去火车上探探路。

    有了白酒,那更能打通老毛子那边的路了。

    这还是能赚外汇的大买卖。

    只要不被发现,绝对可以比所有人发展的更早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