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苓萧壁城 第 1523 章 昨日种种因
热门推荐:
反派:禁忌女帝师尊,我无敌了!
傻柱重生:从远离禽兽开始
快穿之云初
实教:人型魅魔的修业指南
一剑一酒一乾坤
太平天国的末路
孤狼行动
海贼:被战国流放后,我开始筑城
一颗水灵珠,驾驭全球海洋
这些年来,谢夫人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的苦尽甘来与扬眉吐气。
在外人看来她风光无限,年轻时虽然受了莫大委屈,好在生了个争气的儿子,如今要什么有什么,谁也不敢轻视一眼。
只有她自己知道,这样的日子有多煎熬。
从恢复正室夫人的身份后,谢家就几次三番地暗示她,给谢父纳几个妾室,趁着他才四十多岁,正值壮年的时候多孕育几个子嗣。
起初谢夫人自然是不愿意的,但是她没有昭阳那样的魄力做主此事,于是便将压力都转嫁到了丈夫身上。
谁让丈夫当年对不起她,又亲口承诺过不会再与别的女人生孩子呢?
于是每次长辈和妯娌苦口婆心地来求她,希望她说动丈夫纳妾,她都敷衍以对。
就这么拖了五六年,哪怕与谢家长辈之间的隔阂矛盾越来越深,依然只做个鸵鸟,对此充耳不闻。
谢夫人这头不予理会,另一头却焦急地劝谢枕玉赶快成亲生子,若是他这一辈能尽早生几个孩子,谢氏宗族的压力就不会全都给到她身上了。
奈何谢枕玉总是被外派出使,天南地北的到处跑,短则几月,多则两年。
她能与对方相处的日子少之又少,哪怕谢枕玉在家的时候,也只是一次又一次不为所动地将此事推掉。
谢夫人无可奈何地意识到,没有人能左右儿子的想法,只怕就算小秦帝一道赐婚的圣旨送来,对方都能面不改色地拒婚。
事情直到谢父五十岁的那一年,变故突生。
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一个男人,向谢父指控谢夫人徇私枉法,致使其家中老父蒙受不白之冤,没能熬过刑期就死在了牢里。
原来当年谢夫人自导自演滑胎戏码,免不了会牵扯无辜路人入局。
这男人的父亲当年曾是昭阳大长公主府内的马夫,在后宅斗争的漩涡中被牵扯进去,平白无故背锅被送去坐了几年牢,运气不好没能熬到活出来。
此人一直坚信老夫喊冤不是谎言,于是多年来不懈调查此事,没想到还真让他查出了当年的秘密。
谢父这才终于知道,他本该子女成群的,是发妻亲手杀了孩儿们。
这无疑给了他当头一棒,让他觉得这些年来对谢夫人的愧疚弥补都成了一场笑话。
自己信守当年承诺,顶着无边的压力坚决不纳妾,原来都是对方的报复罢了。
他无法接受被愚弄的事实,与谢夫人的感情瞬间降至冰点。
“夫妻一场,我不愿与你闹得太难堪,终究是我当年对不起你在先……此事我不会告知宗族长辈,但你我二人夫妻情分已尽。”
他们都变了,不再是年少时的彼此。
谢父决然离去,两个月后突然一改之前的执拗,匆忙潦草地纳了一房妾室。
新姨娘据说是个年近三十的平民女子,出身低微,被养在谢府之外,连敬茶礼都没机会向正室行一个。
宗族长辈一开始还有些不满,觉得妾室年纪大了不好生养,毕竟以谢父的权势地位就算纳个十八岁的姑娘也不成问题。
不料这妾室才进门不足半年便诊出身孕,更于次年诞下一对龙凤胎。
这下整个谢家上下喜笑颜开,除了谢夫人。
这位姨娘生产之后才和孩子一起被谢父带回府中,厅堂中敬茶的那一刻,她看着眼前与昭阳面容几分相似的女子,险些当场晕过去。
自此以后,谢夫人成了整个家中的“外人”。
丈夫和她情分已尽,儿子与她也已离心,家中长辈和妯娌们,也都因她此前的态度寒了心,对她淡漠疏离。
没有人再敢欺辱怠慢她这位尊敬诰命夫人,但她身边空无一人。
谢夫人终于尝到了曾经偏执种下的苦果。
正义原本是站在她这一方的,是她自行堕落成了恶鬼,站在了道义的对立面。
是她主动选择了这样的结局,怨不得昭阳,怨不得别人。
谢夫人没有勇气面对死亡,只能清醒痛苦地继续活着,直到丈夫患病后比自己先走一步,连个互相怨恨的人也没有了,深深庭院中只剩下无尽的孤寂。
她心中自我麻痹地留着一丝幻想,盼着哪天儿子终于彻底想通了,还能够正常地与人成亲生子。
但盼啊盼,盼来的却是谢枕玉的彻底离去。
“娘,我们的母子缘分早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散了。”谢枕玉拒绝了她的挽留,“就像我当初留不住你一样,如今你也留不住我,不如放下执着,早得解脱。”
在谢夫人后悔心碎的哭声中,谢枕玉头也不回地去了寺庙剃度。
从此北秦燕都少了一个曾名动京华的无双公子,多了一个了却红尘凡念的青衣僧人。
此举令京城人无一不哗然惋惜,对于整个谢家人来说都打击不小。
谢家的老太爷太君等人同样万般惆怅,不过早在数年前劝不动谢枕玉成亲的时候,他们就做好了类似结局的心里准备。
再加上谢姨娘在后来的几年间,又陆续给谢父添了两胎,如今三儿一女总共四个孩子,倒也将大房一脉的香火传承了下去,让他们能够经得起谢父病逝、谢枕玉出家的打击。
只有谢夫人心中留下无尽的悔恨。
她脸上的泪水被风干,秋风吹来像刮刀子一样疼。
听闻兰陵公主嫁去西周以后,十几年来总共生育了五个儿女,如今最大的那个都与燕王夫妻的儿子订婚,成为准世子妃了,想来添丁也是这两年的事。
如果当初,她没有伤害那几个未出世的孩子,没有把唯一的儿子当做自己复仇的筹码,是否便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如果当初,她没有执拗地阻挠儿子和顾君霓,是否今日也能夫妻恩爱,妯娌和睦,儿孙绕膝?
但人生没有如果。
昨日种种因,今日诸般果,如是而已。
在外人看来她风光无限,年轻时虽然受了莫大委屈,好在生了个争气的儿子,如今要什么有什么,谁也不敢轻视一眼。
只有她自己知道,这样的日子有多煎熬。
从恢复正室夫人的身份后,谢家就几次三番地暗示她,给谢父纳几个妾室,趁着他才四十多岁,正值壮年的时候多孕育几个子嗣。
起初谢夫人自然是不愿意的,但是她没有昭阳那样的魄力做主此事,于是便将压力都转嫁到了丈夫身上。
谁让丈夫当年对不起她,又亲口承诺过不会再与别的女人生孩子呢?
于是每次长辈和妯娌苦口婆心地来求她,希望她说动丈夫纳妾,她都敷衍以对。
就这么拖了五六年,哪怕与谢家长辈之间的隔阂矛盾越来越深,依然只做个鸵鸟,对此充耳不闻。
谢夫人这头不予理会,另一头却焦急地劝谢枕玉赶快成亲生子,若是他这一辈能尽早生几个孩子,谢氏宗族的压力就不会全都给到她身上了。
奈何谢枕玉总是被外派出使,天南地北的到处跑,短则几月,多则两年。
她能与对方相处的日子少之又少,哪怕谢枕玉在家的时候,也只是一次又一次不为所动地将此事推掉。
谢夫人无可奈何地意识到,没有人能左右儿子的想法,只怕就算小秦帝一道赐婚的圣旨送来,对方都能面不改色地拒婚。
事情直到谢父五十岁的那一年,变故突生。
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一个男人,向谢父指控谢夫人徇私枉法,致使其家中老父蒙受不白之冤,没能熬过刑期就死在了牢里。
原来当年谢夫人自导自演滑胎戏码,免不了会牵扯无辜路人入局。
这男人的父亲当年曾是昭阳大长公主府内的马夫,在后宅斗争的漩涡中被牵扯进去,平白无故背锅被送去坐了几年牢,运气不好没能熬到活出来。
此人一直坚信老夫喊冤不是谎言,于是多年来不懈调查此事,没想到还真让他查出了当年的秘密。
谢父这才终于知道,他本该子女成群的,是发妻亲手杀了孩儿们。
这无疑给了他当头一棒,让他觉得这些年来对谢夫人的愧疚弥补都成了一场笑话。
自己信守当年承诺,顶着无边的压力坚决不纳妾,原来都是对方的报复罢了。
他无法接受被愚弄的事实,与谢夫人的感情瞬间降至冰点。
“夫妻一场,我不愿与你闹得太难堪,终究是我当年对不起你在先……此事我不会告知宗族长辈,但你我二人夫妻情分已尽。”
他们都变了,不再是年少时的彼此。
谢父决然离去,两个月后突然一改之前的执拗,匆忙潦草地纳了一房妾室。
新姨娘据说是个年近三十的平民女子,出身低微,被养在谢府之外,连敬茶礼都没机会向正室行一个。
宗族长辈一开始还有些不满,觉得妾室年纪大了不好生养,毕竟以谢父的权势地位就算纳个十八岁的姑娘也不成问题。
不料这妾室才进门不足半年便诊出身孕,更于次年诞下一对龙凤胎。
这下整个谢家上下喜笑颜开,除了谢夫人。
这位姨娘生产之后才和孩子一起被谢父带回府中,厅堂中敬茶的那一刻,她看着眼前与昭阳面容几分相似的女子,险些当场晕过去。
自此以后,谢夫人成了整个家中的“外人”。
丈夫和她情分已尽,儿子与她也已离心,家中长辈和妯娌们,也都因她此前的态度寒了心,对她淡漠疏离。
没有人再敢欺辱怠慢她这位尊敬诰命夫人,但她身边空无一人。
谢夫人终于尝到了曾经偏执种下的苦果。
正义原本是站在她这一方的,是她自行堕落成了恶鬼,站在了道义的对立面。
是她主动选择了这样的结局,怨不得昭阳,怨不得别人。
谢夫人没有勇气面对死亡,只能清醒痛苦地继续活着,直到丈夫患病后比自己先走一步,连个互相怨恨的人也没有了,深深庭院中只剩下无尽的孤寂。
她心中自我麻痹地留着一丝幻想,盼着哪天儿子终于彻底想通了,还能够正常地与人成亲生子。
但盼啊盼,盼来的却是谢枕玉的彻底离去。
“娘,我们的母子缘分早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散了。”谢枕玉拒绝了她的挽留,“就像我当初留不住你一样,如今你也留不住我,不如放下执着,早得解脱。”
在谢夫人后悔心碎的哭声中,谢枕玉头也不回地去了寺庙剃度。
从此北秦燕都少了一个曾名动京华的无双公子,多了一个了却红尘凡念的青衣僧人。
此举令京城人无一不哗然惋惜,对于整个谢家人来说都打击不小。
谢家的老太爷太君等人同样万般惆怅,不过早在数年前劝不动谢枕玉成亲的时候,他们就做好了类似结局的心里准备。
再加上谢姨娘在后来的几年间,又陆续给谢父添了两胎,如今三儿一女总共四个孩子,倒也将大房一脉的香火传承了下去,让他们能够经得起谢父病逝、谢枕玉出家的打击。
只有谢夫人心中留下无尽的悔恨。
她脸上的泪水被风干,秋风吹来像刮刀子一样疼。
听闻兰陵公主嫁去西周以后,十几年来总共生育了五个儿女,如今最大的那个都与燕王夫妻的儿子订婚,成为准世子妃了,想来添丁也是这两年的事。
如果当初,她没有伤害那几个未出世的孩子,没有把唯一的儿子当做自己复仇的筹码,是否便不会是这样的结局?
如果当初,她没有执拗地阻挠儿子和顾君霓,是否今日也能夫妻恩爱,妯娌和睦,儿孙绕膝?
但人生没有如果。
昨日种种因,今日诸般果,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