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缠金枝 > 第四十章未敢思家事

缠金枝 第四十章未敢思家事

    从松鹤斋出来,崔瑜又去明辉堂看了崔珍。

    崔珍的情况比昨晚又好了一些,她醒来的时候,崔瑜便坐在拔步床边陪着她说话解闷,等她睡着了,崔瑜就回到窗边跟韦氏对坐着捡佛豆。

    韦氏原本是不爱做这些的,但她今日却极是虔诚。

    她跟崔瑜说,等崔珍好起来,她打算带着崔珍去华严寺上香,请平安符,若是崔瑜有意,她便一并禀了老夫人同往。

    崔琬今日出奇的安静,她的屋子外头守着两个粗使妈妈,二太太绝口不提她,崔瑜也便不多问。

    又捡了一会儿,韦氏才问崔瑜:“昨日救了你们的那位裴小侯爷,四姑娘过去可曾见过吗?”

    对未出阁的姑娘问起外男,放在往日,这样不妥贴的话绝不会从韦氏的口中说出,就算她问了,崔瑜也一定会怀疑对方的用心。

    可她们有共同在意珍视的人,崔珍昨日刚捡回了一条性命,此刻正病在旁边沉睡,无论是崔瑜还是韦氏,都不会一边在她身旁捡着佛豆,一边别有用心的试探算计。

    崔瑜很是认真地想了想,她确信,这个时候的自己是不曾见过裴昭的。

    二太太心里的茫然更甚,既然都不识得,昭平侯昨日那显而易见的殷勤恭敬,到底从何而来?

    她原以为是同在边疆,有些渊源,可崔瑜不可能说谎的。

    她转念一想,四弟戍卫的冬州,确然跟昭平侯一战成名的秦阳关相去甚远。

    那他莫非是代表了宫里太后娘娘的态度?

    这对崔瑜来说,可就甚为不妙了。

    二太太既领了崔瑜的情,此刻不免为她感到担忧。

    她正想说些什么,就见松鹤斋来了人,芙蕖恭恭敬敬地上前施礼,道是昭平侯府来了人探望,老夫人请二太太和姑娘过去相见。

    沈氏所说的姑娘,自然不会是指一时半日尚且下不来床的崔珍。

    崔瑜站起来跟着二太太往外走,路过崔琬那被人看守着的屋子时,二太太也没有让去放人的意思。

    她领着崔瑜一路进了松鹤斋。

    老夫人端坐上首,堂下站着两个衣着得体,看起来便很有体面的妈妈。

    往常公侯伯府之间,互派家下仆从问安送礼,老夫人等闲是不出面的。

    可昭平侯却是崔家姑娘的救命恩人,若非崔珍病得尚不能起身,老夫人早便递帖,命二太太带着三位姑娘,亲去昭平侯府拜谢了。

    此刻,她对两位妈妈的态度也格外和蔼。

    先是关切了裴家府上太夫人的身子,又请两位妈妈代为向裴小侯爷道谢,说孙女身子不争气,尚未能过府致谢,很是歉疚。

    两位妈妈赶紧客气道:“老夫人严重了,我家侯爷说了,大家同朝为官,府上姑娘有难,他既然看到了,岂有不帮之礼。”

    “再者说了,我家侯爷,可是一向对府上老侯爷和崔大人敬佩之至的,今日,若不是太后娘娘召了他和太夫人进宫说话,定是要亲自来拜会您的。”

    这话里的崔大人,指的定然不会是二老爷。

    二太太便更不需要为崔琬未至多加解释了。

    她跟老夫人问过安,便得体的跟两位妈妈搭上了话,“再怎么说,救命大恩,我们是一定要谢的,再没道理反而劳动贵府上门探望了。”

    “只是请贵府侯爷和太夫人见谅,我们府里有两位姑娘实在是不争气,没见过大场面,竟是都吓得病了,这才尚未登门。”

    二太太边说,边牵了崔瑜上前,“倒是我们家四姑娘,虽然年纪最幼,却有几分胆识,比她两个姐姐都强些,听说贵府来了人,便紧赶着过来道谢了。”

    两位妈妈听这样说,不由都松了口气。

    幸亏是崔四姑娘没事,不然他们小侯爷急起来,真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了。

    昨日不过是听说靖阳侯府请了许多郎中过府,就吓得跑到人家医馆待了整宿,好不容易等到人家郎中回去,看人家脸色如常,不是出了事的样子,明明满心的担忧,竟又都忍住了,一句话没敢问,生怕多说了哪句,坏了崔姑娘的名声。

    只是转头就拉上太夫人进了宫,不知道用了什么理由,哄得太后搬空了半个太医院的药材给他。

    此刻侯爷人还没回府呢,已经紧赶着派人送了药回去,叫她们捡好的,送到靖阳侯府。

    两个妈妈对视一眼,都知道侯爷这是真的上心了。

    再看到崔瑜过去见礼道谢,谁也不敢受,赶紧将人扶起来。

    说起来,这是她们第一次真真切切地见到这位崔家四姑娘。

    可她这个人,她们可是都听说过无数次了。

    从四年前小侯爷隐姓埋名溜去冬州参军,被太夫人派人捉了回来,就像是着了魔似的,每逢在府里说起这位崔四姑娘,就是天花乱坠的一通夸,说得她们都以为侯爷是在冬州见到谪仙下凡了。

    这两位妈妈里,其中一位姓程的,正是小侯爷的乳母,当时就逗他,“这崔家姑娘既然这般好,侯爷何不禀明了太夫人,请她替您过府提亲,或是直接请了太后娘娘下旨,早日定下这桩良缘呢?”

    谁知他们家小侯爷竟突然改了那想一出是一出的性子,认真极了,直言崔四姑娘这般品貌的人,需得天下最好的男儿才堪匹配,他空有爵位,无功无绩,不能折辱了人家。

    可是如今,侯爷功绩倒是有了,但这崔四姑娘……

    程妈妈想着近日京师的风声,再看看面前这位皎若秋月,气度不凡的崔四姑娘,不由为自家侯爷感到可惜。

    这可真是世事难料。

    又叙了会儿话,程妈妈估摸着侯爷该回府了,便行礼向老夫人告辞,二太太携着崔瑜一路将两人送到了仪门处,看着她们上了软轿才转道回去。

    往回走了一会儿,二太太转脸看向身侧面色如常的侄女。

    裴家今日这一出,让她从全然莫名里脱身,逐渐理出了些思绪。

    裴小侯爷的态度,或许并不是为着太后。

    虽然不知道他的心思从何而起,但二太太想,她有必要提醒一下崔瑜。

    “四姑娘,”她轻轻唤了一声。

    明眸善睐的姑娘寻声看向她,二太太陡然有些唏嘘,她默了一瞬,语重心长:“怀璧之人,总不乏钦慕爱重,可有些时候,鲜花着锦,却未必不是烈火烹油啊。”

    这最后一句,是在说太后母族裴氏。

    崔瑜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韦氏的意思,感动之余,她也不由失笑,“二伯母,您多虑了,昭平侯他……应当不是那个意思。”

    前世,作为皇贵妃,崔瑜也曾奉太后之名,关心过裴昭的亲事。

    那时,她问他有无属意的闺秀,这位疆场之上横扫千军的国之股肱,默然垂眸良久,末了却只答她:“国事未平,臣未敢思家事。”

    崔瑜钦佩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