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金枝 第四百零七章主仆
崔瑜回到自家位于冬州的府邸,将今日的事情说给母亲听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了。
崔府的晚膳与这几日她们在官棚施粮之时吃的一样,只是简单的米汤和炊饼,丝毫没有往日里面所吃的膳食那般精致可口。
可谁人都没有出言挑剔,只是硬撑着将那粗糙的炊饼,混着米汤吞咽下去。
既然已经到了这冬州卫,无谓的担忧惶恐,倒不若填饱了肚子,做些有用的事情妥当。
去往秦州避难的队伍今日便要起行了,崔府之内却与往常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太太和姑娘都要留在城内,庄妈妈和几个丫环们自然也便没有要走的意思。
“往常过太平日子的时候,老爷太太还有公子和姑娘,有了什么好东西都想着我们这些做奴婢的,如今府里面有了难处了,若是奴婢们转头便撇开主子们逃了,那奴婢们成什么人了?”庄妈妈一边替四太太按揉着肩膀,一边笑着道。
“奴婢是从在卢府的时候,便跟在太太身边伺候的,自然是太太在哪里,奴婢便在哪里了,至于玉书那里……”
庄妈妈摇了摇头道:“太太也别吩咐奴婢去劝她,她跟姑娘之间的关系,便像是奴婢与太太似的,若是她奉了姑娘的命,来劝奴婢离开这冬州卫,那奴婢定然也不肯听她的话,又做什么要去劝说她去秦州避难呢。”
“太太也莫要再劝了,奴婢跟玉书都是跟在您和姑娘身前伺候的人,之前既然是跟着主子们来了冬州,这个时候,便万万没有抛下主子自顾逃命的道理,再者说了……”
“待在主子们身边,奴婢们心里头反倒是更有底儿呢。”
“不论是您跟老爷,还是公子跟姑娘,哪个不是较我们这些做奴婢们的有眼界、有谋略?”
“真要是让奴婢们跟着藩司衙门的那些人去秦州避难了,太太便不担心奴婢们一时犯了蠢,反倒是着了那坏人的道,将主子们这些年赏的金银全都便宜了旁人嘛。”
四太太无声的张了张,心知多说无益,便拍了拍庄妈妈的手背,轻轻的道:“这些年,你们一家对我和老爷,还有昀哥儿、瑜姐儿的忠心,我都瞧在眼睛里面了,若是咱们都能顺顺当当的挺过了这一关……”
若是挺过了这一关,又应当许以什么样的厚赏,才能够配得上这份赤诚至此的忠心呢?
金银之物,莫说是庄妈妈了,即便是这崔府之内,随便一个有些体面的丫环仆妇,只怕都已然是不缺的了。
更何况,这样誓死追随的忠心,又岂是寻常的黄白之物能够配的上的。
四太太想了想,便认真的开口道:“我记的,玉书的哥哥武艺不错,若是只做个护院,只怕是埋没了他,回头你也问问他,看他愿不愿意投入老爷麾下,做个报效朝廷的将士罢。”
庄妈妈的眼眶闻言便是一热。
他们做奴婢的,能够跟在这样的主子身边伺候,本便已经是幸运至极的事情了。
庄妈妈从不后悔自己跟了太太这样的主子,也愿意跟在主子身边,生生世世的伺候主子。
可是,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世间又有哪个人,会愿意看着自己的子子孙孙,从出生的那日起,便注定是为奴为婢的命呢。
若是儿子能够投入老爷麾下,那便再也不是什么奴籍,而是个堂堂正正的人了。
“是,奴婢……”庄妈妈拭了拭眼睛,感激的跪在四太太面前道,“太太这样厚待奴婢,奴婢都不知道该怎样谢了,若是……只盼着奴婢能够……”
两人主仆多年,四太太哪里会猜不到庄妈妈此刻未尽的话。
“别说那样不吉利的话,谁的命不是命呢?”四太太轻轻抬手,止住庄妈妈的话头。
这才继续道:“冬州如今这样的情形,这战事只怕便也是这几日的事情了,这场仗到底会打成什么模样,不瞒你说,我们到了冬州这么多年,我是头一次心里面连半点的底也没有,既然已经决定要留下来了……”
她看着庄妈妈道:“我放你一日的假,也让瑜姐儿把玉书放回去,你们母女俩也好好叙叙话罢。”
庄妈妈并非蠢人,如何会不明白主子此刻的意思。
若是这场战事冬州败了,那只怕今日这一叙,也便是她与女儿的永别了。
“是——”庄妈妈也不矫情,就直直的给四太太磕了个头,“奴婢谢过太太大恩,明日再来伺候太太。”
四太太看着庄妈妈退出堂屋,这才起身去西次间寻女儿说话。
这时候,冬州几处衙门,哪位大人府上的太太、姑娘要暂且去秦州避难,哪家的女眷又愿意留在此地,与冬州卫共进退,名册已经出现在崔瑜手里面了。
虽然未曾得见那般“盛况”,但是今日冬州的官员府邸究竟有多么热闹,崔瑜也算是从詹敏真那里知道了个大概。
最热闹的,大概便要当属之前企图在公堂上面为难他们的那位左参议窦大人了。
据说那位窦大人的太太甫一知道了可以去秦州避难的消息,便忙不迭的打点好了行囊,又即刻唤了小厮婆子们备车,生怕被落在冬州。
可那小厮驾着马车,紧赶慢赶的还没来得及走出巷子,便被闻讯而归的窦大人拦住了。
据说那位窦大人掀开车帘一看,便与正点着金银细软的窦太太对了正着,险些当场便气晕过去。
然后,这位“忧国忧民”,愿意与冬州百姓“同甘共苦”的青天大老爷,便“义正言辞”的细数了今日城内百姓们的义举,并斥责窦太太说,他詹某人的妻子,怎可如此贪生怯懦,竟然还不如白丁深明大义。
还直接便让小厮取来了文房四宝,说是只要窦太太敢走,他便要当场写下休书,绝不容此等不忠不义之辈冠他窦家姓氏。
谁知道,那位窦太太却丝毫没有将窦大人的威胁放在眼睛里面,反倒是催促窦大人要写便快写,别是写慢了,耽误了她逃命。
窦大人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枕边人竟然如此不知情识趣,登时气的捶胸顿足,当场便掀翻了砚台,气急败坏的命婆子们将窦太太捆了,押回窦府去了。
詹大姑娘对此不屑的总结道,窦太太固然是贪生怕死,可那姓窦的却更是自私至极,无情无义,眼睛里面只看的到他自己,想着若是冬州没了,他也是要死的,那妻子活不活,与他便也没有什么相干了。
可若是他侥幸活下来了,那他太太此刻甘愿留在冬州的美名传了出去,那自然便是他仕途上的垫脚石,至于他太太这个人是死是活,反倒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崔府的晚膳与这几日她们在官棚施粮之时吃的一样,只是简单的米汤和炊饼,丝毫没有往日里面所吃的膳食那般精致可口。
可谁人都没有出言挑剔,只是硬撑着将那粗糙的炊饼,混着米汤吞咽下去。
既然已经到了这冬州卫,无谓的担忧惶恐,倒不若填饱了肚子,做些有用的事情妥当。
去往秦州避难的队伍今日便要起行了,崔府之内却与往常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太太和姑娘都要留在城内,庄妈妈和几个丫环们自然也便没有要走的意思。
“往常过太平日子的时候,老爷太太还有公子和姑娘,有了什么好东西都想着我们这些做奴婢的,如今府里面有了难处了,若是奴婢们转头便撇开主子们逃了,那奴婢们成什么人了?”庄妈妈一边替四太太按揉着肩膀,一边笑着道。
“奴婢是从在卢府的时候,便跟在太太身边伺候的,自然是太太在哪里,奴婢便在哪里了,至于玉书那里……”
庄妈妈摇了摇头道:“太太也别吩咐奴婢去劝她,她跟姑娘之间的关系,便像是奴婢与太太似的,若是她奉了姑娘的命,来劝奴婢离开这冬州卫,那奴婢定然也不肯听她的话,又做什么要去劝说她去秦州避难呢。”
“太太也莫要再劝了,奴婢跟玉书都是跟在您和姑娘身前伺候的人,之前既然是跟着主子们来了冬州,这个时候,便万万没有抛下主子自顾逃命的道理,再者说了……”
“待在主子们身边,奴婢们心里头反倒是更有底儿呢。”
“不论是您跟老爷,还是公子跟姑娘,哪个不是较我们这些做奴婢们的有眼界、有谋略?”
“真要是让奴婢们跟着藩司衙门的那些人去秦州避难了,太太便不担心奴婢们一时犯了蠢,反倒是着了那坏人的道,将主子们这些年赏的金银全都便宜了旁人嘛。”
四太太无声的张了张,心知多说无益,便拍了拍庄妈妈的手背,轻轻的道:“这些年,你们一家对我和老爷,还有昀哥儿、瑜姐儿的忠心,我都瞧在眼睛里面了,若是咱们都能顺顺当当的挺过了这一关……”
若是挺过了这一关,又应当许以什么样的厚赏,才能够配得上这份赤诚至此的忠心呢?
金银之物,莫说是庄妈妈了,即便是这崔府之内,随便一个有些体面的丫环仆妇,只怕都已然是不缺的了。
更何况,这样誓死追随的忠心,又岂是寻常的黄白之物能够配的上的。
四太太想了想,便认真的开口道:“我记的,玉书的哥哥武艺不错,若是只做个护院,只怕是埋没了他,回头你也问问他,看他愿不愿意投入老爷麾下,做个报效朝廷的将士罢。”
庄妈妈的眼眶闻言便是一热。
他们做奴婢的,能够跟在这样的主子身边伺候,本便已经是幸运至极的事情了。
庄妈妈从不后悔自己跟了太太这样的主子,也愿意跟在主子身边,生生世世的伺候主子。
可是,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世间又有哪个人,会愿意看着自己的子子孙孙,从出生的那日起,便注定是为奴为婢的命呢。
若是儿子能够投入老爷麾下,那便再也不是什么奴籍,而是个堂堂正正的人了。
“是,奴婢……”庄妈妈拭了拭眼睛,感激的跪在四太太面前道,“太太这样厚待奴婢,奴婢都不知道该怎样谢了,若是……只盼着奴婢能够……”
两人主仆多年,四太太哪里会猜不到庄妈妈此刻未尽的话。
“别说那样不吉利的话,谁的命不是命呢?”四太太轻轻抬手,止住庄妈妈的话头。
这才继续道:“冬州如今这样的情形,这战事只怕便也是这几日的事情了,这场仗到底会打成什么模样,不瞒你说,我们到了冬州这么多年,我是头一次心里面连半点的底也没有,既然已经决定要留下来了……”
她看着庄妈妈道:“我放你一日的假,也让瑜姐儿把玉书放回去,你们母女俩也好好叙叙话罢。”
庄妈妈并非蠢人,如何会不明白主子此刻的意思。
若是这场战事冬州败了,那只怕今日这一叙,也便是她与女儿的永别了。
“是——”庄妈妈也不矫情,就直直的给四太太磕了个头,“奴婢谢过太太大恩,明日再来伺候太太。”
四太太看着庄妈妈退出堂屋,这才起身去西次间寻女儿说话。
这时候,冬州几处衙门,哪位大人府上的太太、姑娘要暂且去秦州避难,哪家的女眷又愿意留在此地,与冬州卫共进退,名册已经出现在崔瑜手里面了。
虽然未曾得见那般“盛况”,但是今日冬州的官员府邸究竟有多么热闹,崔瑜也算是从詹敏真那里知道了个大概。
最热闹的,大概便要当属之前企图在公堂上面为难他们的那位左参议窦大人了。
据说那位窦大人的太太甫一知道了可以去秦州避难的消息,便忙不迭的打点好了行囊,又即刻唤了小厮婆子们备车,生怕被落在冬州。
可那小厮驾着马车,紧赶慢赶的还没来得及走出巷子,便被闻讯而归的窦大人拦住了。
据说那位窦大人掀开车帘一看,便与正点着金银细软的窦太太对了正着,险些当场便气晕过去。
然后,这位“忧国忧民”,愿意与冬州百姓“同甘共苦”的青天大老爷,便“义正言辞”的细数了今日城内百姓们的义举,并斥责窦太太说,他詹某人的妻子,怎可如此贪生怯懦,竟然还不如白丁深明大义。
还直接便让小厮取来了文房四宝,说是只要窦太太敢走,他便要当场写下休书,绝不容此等不忠不义之辈冠他窦家姓氏。
谁知道,那位窦太太却丝毫没有将窦大人的威胁放在眼睛里面,反倒是催促窦大人要写便快写,别是写慢了,耽误了她逃命。
窦大人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枕边人竟然如此不知情识趣,登时气的捶胸顿足,当场便掀翻了砚台,气急败坏的命婆子们将窦太太捆了,押回窦府去了。
詹大姑娘对此不屑的总结道,窦太太固然是贪生怕死,可那姓窦的却更是自私至极,无情无义,眼睛里面只看的到他自己,想着若是冬州没了,他也是要死的,那妻子活不活,与他便也没有什么相干了。
可若是他侥幸活下来了,那他太太此刻甘愿留在冬州的美名传了出去,那自然便是他仕途上的垫脚石,至于他太太这个人是死是活,反倒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