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 > 第157章 找个人教导贾环

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 第157章 找个人教导贾环

    且说那皇帝,将诸事料理妥当,便打发了贾环去,自往宁寿宫而来。

    此次贾环闹出的风波,真真如那狂风卷浪,平地起惊雷。

    竟有一正三品的武官,手底下管着两万玄武营将士的指挥使,因他而殒命。

    这事儿可不小,皇帝心中亦有几分忐忑,唯恐太上皇借此兴风作浪。

    如今这京城十二营,王子腾已领了四营而去,能制衡太上皇的兵力,愈发显得单薄了。

    幸得贾环此番作为,铲除了太上皇的心腹赵刚及其亲卫,忠顺亲王得以不费一兵一卒接管玄武营,倒让皇帝有几分满意。

    既如此,为贾环善后,也算是值当了,且将他派往前线,一来可令其将功赎罪,二来也能暂避风头。

    至宁寿宫,皇帝躬身行礼:“儿臣给父皇请安!”

    太上皇只微微颔首,便命人看座。

    父子二人相对,却似那寒冬之冰,毫无温情可言。

    皇帝常以李世民自诩,可在太上皇及部分人眼中,他不过是个野心勃勃、手段狠辣之徒,与那弑兄杀弟却情有可原的李世民相比,实有天壤之别。

    那前太子,才是真正的贤德之人,心地仁厚,礼贤下士,对兄弟友爱,对父皇至孝。

    于朝堂之上,能使各方势力相安无事,群臣皆服;于民间之中,轻徭薄赋的主张,令百姓无不感恩戴德。

    如此贤良之人,却被当今皇帝以莫名之罪扳倒,此事令朝中老臣无不痛心疾首,仿若心头肉被剜去一般。

    皇帝瞧着太上皇神色,心中明白他所思所想,却并无半分悔意。

    在皇帝看来,这皇位当由有能者居之,那前太子太过优柔寡断,若由他继承大统,这大周江山恐将倾颓。

    “父皇,儿臣今日特来,是为与父皇言说玄武营之事。那赵刚父子,犯下大罪,实乃祸国殃民之辈,儿臣不得不加以惩处。”皇帝打破这沉默。

    太上皇冷笑一声:“哼,武将之罪,还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此番,是要保那贾环吧?”

    皇帝微微一怔,旋即神色如常,回道:“父皇,儿臣并非要袒护贾环。贾环之举,事出有因,而赵刚父子之罪,确凿无疑。

    儿臣令贾环前往前线,一则是让他戴罪立功,二则是为了大周安稳。”

    太上皇闻之,心中一惊,双目微眯,目光如电,看向皇帝:“贾环不过是个孩子,你竟让他去前线?莫不是你手下之人皆是酒囊饭袋,要让一稚子去扛大旗?”

    皇帝心下诧异,暗忖:这老父莫不是糊涂了?我让贾环去前线,他素日里不喜贾环,怎的如今却来怪罪于我?想来是因失了权势,胡乱发作罢了。

    于是,皇帝耐着性子解释:“父皇,贾环虽年幼,却有过人之勇。

    他曾于玄武街,率五十老兵,破那赵刚五百精锐,其勇猛非凡。

    此次派他去前线,一则因其熟悉当地情形,二则是让他于沙场历练,日后可为大周效力。

    况且,他既犯错,自当受此考验,儿臣并无偏袒之意。”

    皇帝言辞恳切,心中却对太上皇之意揣度不透。

    “以五十破五百,倒是有几分本事,不愧是……”

    太上皇嘴角微扬,点头赞道,“听你所言,这小子确有能耐,有几分太祖当年风采。

    只是,战场凶险,岂是仅凭血气之勇便能取胜。

    你既让他戴罪立功,当为他安排几个得力之人,莫让他枉送性命,如此良才,切莫毁了。”

    皇帝见太上皇轻易放过贾环,心下稍松,又思及可趁机从太上皇处得些便宜,便如贾环那般行事。

    “父皇,儿臣实不相瞒,如今两面受敌,朝中武将能战者皆已赴前线,余者亦各有重任,儿臣实是人手短缺。

    父皇若有合适之人,还望举荐一二,也好助贾环一臂之力,使他能更好地为大周效力。”

    皇帝看向太上皇,眼中闪过一丝算计。

    太上皇心中一动,似笑非笑:“你看中何人?是青龙营的张平,白虎营的孟起,还是朱雀营的刘勋?”

    皇帝心中暗哂,这些人怎入得了他的眼,他早有盘算。

    他心中之人,曾于他带兵逼宫之时,驻守太极殿外,杀得他的人马狼狈不堪。

    他以其家人性命相胁,此人亦不为所动。

    直至太上皇大势已去,下令让其罢手,方肯放下兵器。

    忠臣者,无论是否效命于己,皆为帝王所重,此人便是皇帝渴慕已久之人。

    皇帝作恳切之态:“父皇,儿臣以为陈靖将军最为合适。

    陈将军久在家中闲居,他威名赫赫,作战经验丰富。

    若贾环能随他学习,日后必成大器,于大周安稳大有好处。

    况且如今局势危急,若陈将军重出江湖,必能安定军心,令前线将士士气大振。”

    这陈靖,乃是前镇国将军,容太妃之兄。

    自太上皇退位后,他便辞去官职爵位,于城外庄子中务农。

    皇帝对他又敬又恨,敬其才能与忠诚,恨其曾让自己夺权之路艰难。

    这些年,皇帝多次征召,皆被婉拒,他深知,唯有太上皇开口,陈靖方会出山。

    太上皇虽不知皇帝心思,但闻此一言,心中暗喜。

    让陈靖教导贾环,正合他意。

    于小儿而言,至亲之外,舅父最是可靠。

    陈靖,便是他为贾环留的一步妙棋。

    “你竟还记得他?也罢,他歇息多年,是该活动活动了。玄武营便交与他统领,莫让忠顺再胡乱作为。”太上皇道。

    皇帝大喜,于他而言,玄武营统领之人无关紧要,有龙近卫守皇城,可保无虞。

    见太上皇今日如此配合,皇帝亦想卖个人情,缓和父子之情。

    “父皇,儿臣还有一事。江南甄家,世代掌管江宁织造局,却犯下诸多罪孽。

    据儿臣所知,他们贪墨之银,不下千万。

    此次征讨真真国的战船,皆由他们督造。

    南安郡王来信,称那些战船,看似坚牢,实则船板厚薄不均,龙骨之木亦非上乘,船钉亦多有次品。

    如此战船,竟不如真真国那弹丸之地所造。

    甄家倚仗甄老嬷嬷与父皇之情分,在江南横行无忌。

    那甄老嬷嬷曾是父皇奶娘,甄家因此得了江宁织造局这美差,过得奢靡无比。

    皇室贡品,他们竟敢先挑好的留下,中饱私囊,还公然送人,实是可恶,儿臣实难容忍。

    儿臣本欲抄家问罪,但念在甄老嬷嬷之情,若他们能补齐亏空,儿臣可既往不咎。”

    皇帝言毕,看向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