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列传 第30章 谍影重重(二)
蒙纪戊近来确实是春风得意,志满意得。他所掌管的机密堂,在咸阳城内连连出手,成效斐然,不仅揪出了众多潜伏的秦国暗探,还揭露了一批收受秦国贿赂、私通外敌的腐败官员,此举大大巩固了国家的安全防线。
更令人振奋的是,借着这些线索,机密堂顺藤摸瓜,一举将触角伸向了敌国吴国,成功捕获了多名吴国潜伏的间谍,为国家铲除了隐患。
这一系列辉煌战果,无疑为机密堂赢得了极高的声誉,秦王对此大为赞赏,不仅赐予了丰厚的奖赏,还在朝堂之上公开表彰,使得蒙纪戊及其机密堂的名声一时无两。
这一日蒙纪戊坐在机密堂深处那间装饰简朴却透露出不凡气势的书房内,窗外的阳光透过精致的窗棂,斑驳地洒在地上,为这密不透风的空间添了几分生动。
他面前,站着一位身着华丽绸缎、面容精明的中年男子,自称是来自大周的商人,名叫周逸。
“蒙大人,我此番前来,实则是怀揣着一份关乎两国命运的绝密情报。”周逸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眼神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认真。
蒙纪戊轻轻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目光如炬,审视着眼前这位不速之客。多年的谍报工作经验告诉他,每一个信息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复杂的动机和陷阱。但他也深知,真正的情报往往来源于最意想不到之处。
“哦?愿闻其详。”蒙纪戊淡然回应,心中却已盘算起种种可能。
周逸从怀中掏出一卷密封的书信,双手呈上。蒙纪戊接过,小心翼翼地展开,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吴国近期的一项秘密计划——他们正秘密联合大周,意图从东西两线同时对秦国发动攻势,意图一举削弱秦国的国力,改变当前的三国鼎立格局。
这份情报的详细程度超乎想象,不仅包含了吴周两国的兵力部署、进军路线,还提及了几位关键将领的名字及其作战策略。蒙纪戊越看越心惊,意识到这份情报的重要性非同小可。
“周先生,此情报若真,你可谓是为我大秦立下汗马功劳。但请恕我直言,你为何选择将如此重要的信息交予我国?”蒙纪戊目光锐利,直视周逸,试图从对方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丝异样。
周逸微微一笑,似乎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蒙大人,商人逐利,吴周如今商业均被大世家垄断,唯有秦国一向重农秦商,还留有很大的商业空间。我愿以此情报换取一个能在大秦经商的机会。
再者,吴国与大周此举,一旦成功,必将引起连锁反应,战火连绵,受苦的最终是百姓。我愿以微薄之力,为天下苍生谋一份安宁。”
蒙纪戊听后,心中暗自点头,但面上仍不动声色。他深知,无论周逸的动机如何,这份情报的价值不可估量。于是,他决定立即行动,一方面验证情报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则开始筹备应对策略。
接下来的日子里,机密堂上下一片忙碌,蒙纪戊亲自指挥,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对情报进行了全面的核实。经过一番周密调查,确认情报无误后,他立即向秦王禀报,并提出了自己的应对策略。
秦王听后,龙颜大悦,立即召集重臣商议,决定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一方面加强边防,另一方面则派遣精锐部队,利用情报中的弱点,对吴周联军进行突袭,打乱他们的部署。
新登基的帝王杨旭,心中满怀信心与壮志,精心策划了一场联合吴国共同对抗强秦的宏大战略。
他深信,凭借双方的精诚合作与周密部署,此番伐秦大计定能改写历史篇章。然而,世事无常,战事未启,风云突变。
就在联军紧锣密鼓筹备之际,秦军仿佛嗅到了空气中的战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了突如其来的迎击。这场遭遇战,如同晴天霹雳,让原本信心满满的吴周联军措手不及。秦军的勇猛与战术的精妙,远远超出了联军的预料。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染黄沙。联军虽奋力抵抗,但在秦军如潮水般的攻势下,逐渐显得力不从心。
一场混战之后,联军损失惨重,兵马折损,士气低落。北疆大营统领郭坤也中伏受伤。杨旭听闻战况,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沉痛与不甘。
此时,吴国的质子孙鑫恳请面见杨旭,声称有重大秘密需要禀告。杨旭自然不敢轻视,于是在议事殿内单独召见了他。
“外臣吴国孙鑫,特来拜见大王。”孙鑫步入大殿,首先按照礼仪参拜。他见杨旭确实是单独召见自己,便呈上了一封奏折。
杨旭接过太监递来的奏折,迅速浏览,阅后不禁怒拍案桌,“乱臣贼子,竟敢如此放肆!”
“外臣初闻此事,也是难以置信。但我国安插在秦都的细作确实探得了这一消息。其中细节牵涉贵国内务,我亦不便深究,还请大王派人查证。”孙鑫恭敬地向杨旭禀报,同时表明自己不干涉大周内政的立场。然而,如果确实是因为大周泄密导致联军行动失败,吴国需要一个明确的交代。
杨旭安抚了孙鑫,待他退下后,立即想派人调查此事。但此刻他却陷入了困境。孙鑫的密报指出,此次军事行动的失败源于大周内部的泄密,而泄密者正是东楼会的主事冯毅。情报显示冯毅一家老小已经迁居咸阳,在咸阳近郊获得大量土地赏赐。
东楼会是在杨旭的授意之下成立的,其初时设于东宫,并未列入正式的官府架构之中,而冯毅亦非官职人员。时至今日,若要彻查东楼会及冯毅之事,无论是御史台、大理寺抑或是刑部,均非理想之选。
杨旭此刻深感自己陷入了困境,最终别无选择,只好命人传唤李明阳前来。在满朝文武之中,唯有李明阳在扬州太守任上时与他有过交集,还算得上熟悉。
李明阳听闻天子单独召见,心中不免有些懵然。按理说,他之上尚有尚书令,皇帝若商议国事,应召见尚书令,而非他这个尚书省左仆射。难道天子召见他,是为了谈及李云逸与昭阳公主的事情?
李明阳心中忐忑不安,急忙赶往内宫的议事殿。
行礼过后,杨旭并未拐弯抹角,直接将那封奏折递给了李明阳。李明阳阅后,眉头紧锁。
“对此事,你有何看法?”杨旭询问李明阳。
“圣上,不知此折是何人呈上的?”李明阳首先询问了消息的来源,以便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消息来源确凿无误,具体细节你无需过问。”杨旭明了李明阳的意图,直接告知他消息来源可靠。
“其中涉及诸多细节,可派人逐一核实。若此事属实,则需迅速行动,以免此人泄露更多机密。”李明阳根据处理此类事务的常规流程,给出了建议。
“卿所言甚合朕心,此事便交由你全权处理!”杨旭顺势将任务交给了李明阳。
“臣遵旨!”李明阳嘴上领旨,心中却更加疑惑。
回到家中,李明阳召来了李云泞,将天子杨旭交代的事情一一说明,并询问李云泞对此事的看法。
“父亲,天子这是想让您出面解围啊!冯毅并非官职人员,东楼会也并非官府机构,因此御史台、大理寺和刑部都不适合调查此案,更不能交给地方处理。天子将此事交给您,实际上是想借助我们李家的力量去查清真相。”李云泞对天子杨旭的心思了如指掌。
“既然如此,那这事就交给你去办吧。”李明阳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后,便让李云泞去调查核实。
更令人振奋的是,借着这些线索,机密堂顺藤摸瓜,一举将触角伸向了敌国吴国,成功捕获了多名吴国潜伏的间谍,为国家铲除了隐患。
这一系列辉煌战果,无疑为机密堂赢得了极高的声誉,秦王对此大为赞赏,不仅赐予了丰厚的奖赏,还在朝堂之上公开表彰,使得蒙纪戊及其机密堂的名声一时无两。
这一日蒙纪戊坐在机密堂深处那间装饰简朴却透露出不凡气势的书房内,窗外的阳光透过精致的窗棂,斑驳地洒在地上,为这密不透风的空间添了几分生动。
他面前,站着一位身着华丽绸缎、面容精明的中年男子,自称是来自大周的商人,名叫周逸。
“蒙大人,我此番前来,实则是怀揣着一份关乎两国命运的绝密情报。”周逸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眼神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认真。
蒙纪戊轻轻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目光如炬,审视着眼前这位不速之客。多年的谍报工作经验告诉他,每一个信息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复杂的动机和陷阱。但他也深知,真正的情报往往来源于最意想不到之处。
“哦?愿闻其详。”蒙纪戊淡然回应,心中却已盘算起种种可能。
周逸从怀中掏出一卷密封的书信,双手呈上。蒙纪戊接过,小心翼翼地展开,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吴国近期的一项秘密计划——他们正秘密联合大周,意图从东西两线同时对秦国发动攻势,意图一举削弱秦国的国力,改变当前的三国鼎立格局。
这份情报的详细程度超乎想象,不仅包含了吴周两国的兵力部署、进军路线,还提及了几位关键将领的名字及其作战策略。蒙纪戊越看越心惊,意识到这份情报的重要性非同小可。
“周先生,此情报若真,你可谓是为我大秦立下汗马功劳。但请恕我直言,你为何选择将如此重要的信息交予我国?”蒙纪戊目光锐利,直视周逸,试图从对方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丝异样。
周逸微微一笑,似乎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蒙大人,商人逐利,吴周如今商业均被大世家垄断,唯有秦国一向重农秦商,还留有很大的商业空间。我愿以此情报换取一个能在大秦经商的机会。
再者,吴国与大周此举,一旦成功,必将引起连锁反应,战火连绵,受苦的最终是百姓。我愿以微薄之力,为天下苍生谋一份安宁。”
蒙纪戊听后,心中暗自点头,但面上仍不动声色。他深知,无论周逸的动机如何,这份情报的价值不可估量。于是,他决定立即行动,一方面验证情报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则开始筹备应对策略。
接下来的日子里,机密堂上下一片忙碌,蒙纪戊亲自指挥,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对情报进行了全面的核实。经过一番周密调查,确认情报无误后,他立即向秦王禀报,并提出了自己的应对策略。
秦王听后,龙颜大悦,立即召集重臣商议,决定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一方面加强边防,另一方面则派遣精锐部队,利用情报中的弱点,对吴周联军进行突袭,打乱他们的部署。
新登基的帝王杨旭,心中满怀信心与壮志,精心策划了一场联合吴国共同对抗强秦的宏大战略。
他深信,凭借双方的精诚合作与周密部署,此番伐秦大计定能改写历史篇章。然而,世事无常,战事未启,风云突变。
就在联军紧锣密鼓筹备之际,秦军仿佛嗅到了空气中的战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了突如其来的迎击。这场遭遇战,如同晴天霹雳,让原本信心满满的吴周联军措手不及。秦军的勇猛与战术的精妙,远远超出了联军的预料。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染黄沙。联军虽奋力抵抗,但在秦军如潮水般的攻势下,逐渐显得力不从心。
一场混战之后,联军损失惨重,兵马折损,士气低落。北疆大营统领郭坤也中伏受伤。杨旭听闻战况,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沉痛与不甘。
此时,吴国的质子孙鑫恳请面见杨旭,声称有重大秘密需要禀告。杨旭自然不敢轻视,于是在议事殿内单独召见了他。
“外臣吴国孙鑫,特来拜见大王。”孙鑫步入大殿,首先按照礼仪参拜。他见杨旭确实是单独召见自己,便呈上了一封奏折。
杨旭接过太监递来的奏折,迅速浏览,阅后不禁怒拍案桌,“乱臣贼子,竟敢如此放肆!”
“外臣初闻此事,也是难以置信。但我国安插在秦都的细作确实探得了这一消息。其中细节牵涉贵国内务,我亦不便深究,还请大王派人查证。”孙鑫恭敬地向杨旭禀报,同时表明自己不干涉大周内政的立场。然而,如果确实是因为大周泄密导致联军行动失败,吴国需要一个明确的交代。
杨旭安抚了孙鑫,待他退下后,立即想派人调查此事。但此刻他却陷入了困境。孙鑫的密报指出,此次军事行动的失败源于大周内部的泄密,而泄密者正是东楼会的主事冯毅。情报显示冯毅一家老小已经迁居咸阳,在咸阳近郊获得大量土地赏赐。
东楼会是在杨旭的授意之下成立的,其初时设于东宫,并未列入正式的官府架构之中,而冯毅亦非官职人员。时至今日,若要彻查东楼会及冯毅之事,无论是御史台、大理寺抑或是刑部,均非理想之选。
杨旭此刻深感自己陷入了困境,最终别无选择,只好命人传唤李明阳前来。在满朝文武之中,唯有李明阳在扬州太守任上时与他有过交集,还算得上熟悉。
李明阳听闻天子单独召见,心中不免有些懵然。按理说,他之上尚有尚书令,皇帝若商议国事,应召见尚书令,而非他这个尚书省左仆射。难道天子召见他,是为了谈及李云逸与昭阳公主的事情?
李明阳心中忐忑不安,急忙赶往内宫的议事殿。
行礼过后,杨旭并未拐弯抹角,直接将那封奏折递给了李明阳。李明阳阅后,眉头紧锁。
“对此事,你有何看法?”杨旭询问李明阳。
“圣上,不知此折是何人呈上的?”李明阳首先询问了消息的来源,以便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消息来源确凿无误,具体细节你无需过问。”杨旭明了李明阳的意图,直接告知他消息来源可靠。
“其中涉及诸多细节,可派人逐一核实。若此事属实,则需迅速行动,以免此人泄露更多机密。”李明阳根据处理此类事务的常规流程,给出了建议。
“卿所言甚合朕心,此事便交由你全权处理!”杨旭顺势将任务交给了李明阳。
“臣遵旨!”李明阳嘴上领旨,心中却更加疑惑。
回到家中,李明阳召来了李云泞,将天子杨旭交代的事情一一说明,并询问李云泞对此事的看法。
“父亲,天子这是想让您出面解围啊!冯毅并非官职人员,东楼会也并非官府机构,因此御史台、大理寺和刑部都不适合调查此案,更不能交给地方处理。天子将此事交给您,实际上是想借助我们李家的力量去查清真相。”李云泞对天子杨旭的心思了如指掌。
“既然如此,那这事就交给你去办吧。”李明阳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后,便让李云泞去调查核实。